適用率高 上訴率低——法律界肯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效 探討制度完善

2020-09-06 新華網客戶端

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陳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修改後刑事訴訟法確立的一項重要制度,全面實施近兩年來,司法實踐效果如何?怎樣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4日至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舉辦了「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與會人員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為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最高人民檢察院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切實承擔起主導責任,加大制度適用力度,還提出了深入推進量刑建議工作「精準化、規範化、智能化」目標。

數據顯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率正逐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穩定在80%以上,量刑建議採納率上升到90.54%。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總體順暢、平穩、效果良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有力,懲治犯罪更加及時有效,認罪認罰案件一審後上訴率遠遠低於整體刑事案件上訴率。」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研討會上說。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高憬宏也表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依法懲治犯罪、加強人權司法保護、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推進案件繁簡分流、促進公平正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他還指出,要立足國情,準確把握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設計,對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從我國的現實國情出發去研究和探討,實事求是地加以解決。

律師是認罪認罰程序的重要參與者。制度實施以來,廣大律師積極參與值班律師工作,依法辦理認罪認罰案件。2019年,全國值班律師共參與認罪認罰案件近34萬件。

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在研討會上表示,司法部將採取有效措施,健全完善值班律師制度,深入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完善律師參與認罪認罰保障機制,進一步發揮律師職能作用,共同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工作。

「近年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行疾步穩,效果顯著,但該制度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也需要進一步研究。」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卞建林坦言,「認識上有些分歧,理解上也有不同意見,相關部門的配合制約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他指出,特別是如何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認罪,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訴訟權利,充分發揮值班律師的積極作用,以及恰當精準地提出量刑建議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

針對實踐中的問題,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胡云騰建議強化量刑建議的說理性。「法官要認真負責地對量刑建議的內容、根據、程序和理由等進行實質審查,確保認罪認罰案件定罪量刑的公正。」他說。

「認罪認罰案件需要通過律師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的自願性和真實性,律師參與應作為認罪認罰程序的必要前提。」全國律協刑事專業委員會主任田文昌在強調律師參與的同時,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從有效保障被告人權益角度出發,不應限制律師的無罪辯護權。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認為,認罪認罰從寬是法律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項權利,而認罪認罰具結書的籤署則意味著達成一種合意,「因此,檢察機關應當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見,確保認罪認罰具結書的籤署符合自願性、真實性原則。」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龍宗智建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實行一系列技術性改善措施,包括量刑建議精準化,推行證據開示,加強控辯協商,以及實行風險提示制度等。

責任編輯: 劉陽

相關焦點

  • 【適用率高 上訴率低 法律界肯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效 探討制度完善】
    【適用率高 上訴率低 法律界肯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效 探討制度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修改後刑事訴訟法確立的一項重要制度,全面實施近兩年來,司法實踐效果如何?怎樣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9月4日至5日,最高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舉辦了&34;,進行探討→適用率高 上訴率低——法律界肯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效 探討制度完善-新華網
  • 適用率高 上訴率低:法律界肯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效 探討制度完善
    怎樣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4日至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舉辦了「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與會人員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為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最高人民檢察院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切實承擔起主導責任,加大制度適用力度,還提出了深入推進量刑建議工作「精準化、規範化、智能化」目標。 數據顯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率正逐步提升。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全面實施近兩年,成效如何?
    怎樣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4日至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舉辦了「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與會人員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為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最高人民檢察院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切實承擔起主導責任,加大制度適用力度,還提出了深入推進量刑建議工作「精準化、規範化、智能化」目標。
  • 深入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幾點建議
    但現實中一些偵查人員認為,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階段如何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著墨不多,賦予的「武器」也不多,因而對落實該制度的積極性不高。據統計,2020年1月至7月,偵查階段認罪認罰的案件,僅佔認罪認罰案件總數的28.5%,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 朱孝清:深入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幾點建議
    但現實中一些偵查人員認為,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階段如何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著墨不多,賦予的「武器」也不多,因而對落實該制度的積極性不高。據統計,2020年1月至7月,偵查階段認罪認罰的案件,僅佔認罪認罰案件總數的28.5%,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 京師實務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立法沿革和適用現狀
    【珠海律師、珠海法律諮詢、珠海律師事務所、京師律所、京師珠海】2020年12月12日,受邀參加京師(全國)刑委會在京師(重慶)律師事務所京師大講堂舉辦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理解與適用專題研討會,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立法沿革和適用現狀》這一「命題作文」做了專題發言,經簡要梳理、補充和完善,現分享如下
  • 蘇州市近九成刑案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2020年1至6月,蘇州檢察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已有86.69%的案件適用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蘇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王勇介紹,他對張家港檢察院2019年數據統計後發現,幅度刑量刑建議的認罪認罰案件上訴率為3.17%,而確定刑量刑建議的案件上訴率僅為0.8%,兩者之間差距懸殊。王勇認為,上訴率居高是因為被告人認罪認罰後,對量刑建議的預期是幅度內的最低刑,未達預期後而上訴的佔比最多。
  •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側記
    為什麼要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利好」有哪些?如何進一步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這場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聯合舉辦的研討會,吸引著司法實務界與法學理論界人士的目光。
  • 【認罪認罰從寬】最高法: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
    :沈 亮課題組成員:管應時  楊立新  孟 偉  何東青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試點「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試點案件數量、比例穩步上升,相關制度機制不斷完善,在及時有效懲治犯罪、加強人權司法保障、促進公平正義、優化司法資源配置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要該寬則寬當嚴則嚴
    「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為主題發布第二十二批指導性案例,這4件指導性案例分別為無錫F警用器材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錢某故意傷害案,琚某忠盜竊案,林某彬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  據介紹,兩年多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量刑建議採納率不斷提升,並保持在較高水平。
  • ...認罪認罰工作「雲模式」 落實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雲南...
    「今年1月至6月,全省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案件,總體上保持了最高檢提出的70%適用率,我省適用工作呈現出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7月23日,雲南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沈曙昆在全省認罪認罰工作推進會上表示。
  • 聚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刑訊逼供減少 一些問題待解
    最高檢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的案件中,被告人上訴率為3.5%,總體看,上訴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價值逐步凸顯。  「無論是從立法層面還是司法層面,這項制度都是一次成功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
  • 苗生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基本問題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涉及偵查、批捕、起訴、審判等各個訴訟環節,涉及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多個部門,提升適用率,實現制度預期,離不開公檢法司各部門的通力協作,比如值班律師的配置、案件辦理的提速,均需要幾家共同努力方能實現。四是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召開
    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利好」有哪些?如何進一步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9月4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聯合舉辦的「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在京召開。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開幕會上致辭時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司法實務界與法學理論界關注的問題進行交流。
  • 福清檢察院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見效
    其中,市政協委員何華龍充分肯定該院在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方面取得的成效。福清市檢察院在總結刑事速裁程序、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緊緊抓住「從寬」這個制度核心,推進位度落實見效,為刑事訴訟法修改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基層經驗。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
    9月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聯合舉辦的「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在北京召開,8位法律界專業人士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建言獻策。作為主辦方之一,卞建林表達了更多期待,希望研討會以推進治理現代化的目標為基本指引,重點圍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價值功能、檢察機關的主導責任、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權益保障以及量刑建議等具體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建言獻策。
  • 最高檢交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績單:20個月辦結案件1416417件1855113人
    2019年1月至今年8月,在監察機關、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支持配合下,全國檢察機關在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結案件1416417件1855113人,人數佔同期辦結刑事犯罪總數的61.3%。
  • 寧夏:律師在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參與率99.4%
    但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初期,囿於值班律師經費保障不足、值班律師資源短缺等客觀因素,值班律師在參與認罪認罰案件辦理時,往往因案件多、時間緊、任務重,更多只是作為犯罪嫌疑人籤署認罪認罰具結書的見證者程序性地參與其中,其作用並未得到充分發揮。
  • 最高檢為何專門就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發布指導案例?權威回應來了!
    兩年多來,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各級檢察機關深入領會立法精神,認真貫徹執行法律規定,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能力,密切與政法各機關協作配合,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地落實。兩年多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量刑建議採納率不斷提升並保持在較高水平。
  • 最高檢專門就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發布指導性案例(附...
    據介紹,兩年多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量刑建議採納率不斷提升,並保持在較高水平。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在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結人數佔同期刑事案件辦結人數的83.27%。2019年1月至今年10月,法院審結的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的案件中,量刑建議採納率達到89.52%。其中,今年以來量刑建議採納率達到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