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如何做教師?

2020-09-03 教育金點

作者:陳必武


下午(8月29日),應開發區李海校長的邀請,給他們全校教師做一次開學前培訓。這一次,李校長給我布置的是命題講座,即《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如何做教師?》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即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確定了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種社會主要矛盾在教育領域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我想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資源及相關教育服務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人民群眾對優質學校的追求與優質教育資源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經過了多年的建設,我們能夠達到義務教育縣域間的基本均衡,但離優質均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二方面:人民群眾對優秀教師的追求與優秀教師不足之間的矛盾。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師範生不包分配,優秀生源不願意報考師範類院校。導致師資水平與質量的下降。這種情況正在不斷得到改變。隨著國家美非師範生制度的出臺,隨著教師地位的不斷提高,優秀的高中生報考師範類院校的熱情也在提高。今年,國家又出臺了政策,師範類畢業生可直接認定教師資格。從今年的高考錄取成績看,師範類院校突然升溫。原來一些二本師範類院校今年全部在本一線錄取,這是一個好現象。

第三方面:人民群眾對教育高質量的追求與部分學校教育質量堪憂之間的矛盾。

家長追求學區房,說到底是在追求高質量的學校,是在追求高質量的教育。

第四方面: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服務的追求與學校提供的服務能力不足、服務質量低下之間的矛盾。

學校要服務家長,服務學生。由於學校建設先天不足,有的學校沒有配套食堂,有的學校沒有配套宿舍。有的學校雖然有食堂,但是夥食差,學生吃不好。宿舍管理落後,存在髒亂差現象。

有的學校個別老師服務意識差,師德行風存在問題。如強迫學生參加有償家教、強迫學生訂閱教輔資料。有的老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有的教師對待家長諮詢態度粗暴惡劣等。

由於學生放學早,家長又沒有下班,無法接孩子。學校不能提供課後延時服務。

有的學校沒有食堂,中午又不能提高營養配餐。

還有,以沒有學額等名義,教育部門把轉學的學生安排到離家很遠的學校,不能就近入學。

有的學校及相關老師,歧視外來務工人子女,冷眼相對。在入學上設置層層障礙。

那麼,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如何做教師?

我覺得應該從三個層面出發,充分發揮教師這個群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中的偉大作用。

一、立意高遠,天下為公,以「教育強國、教書報國」為己任

我有時候總覺得我們現在的師德行風建設,著眼點存在問題。總是從禁止幹什麼出發,立意太低,著眼點太小。如禁止有償家教,禁止體罰學生等。

說到底,我覺得我們師德教育出發點出了問題。

大家都知道,青年才俊報名當兵,他受到的第一場教育肯定是保家衛國。也就是說,當兵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個人。是防止外來入侵、保衛國家領土完整、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因此,我想,我們的師德教育是不是應該立意更高遠,以天下為公為教師志向,以「教育強國、教書報國」為己任。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師更有神聖感,更有責任感,師德教育才會更有抓手。

二、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以「四有教師」為新時代教師標準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了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的新使命、新要求與新部署。

2014年9月9日,第30個教師節前夕,總書記前往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師生,觀摩課堂教學,主持召開座談會,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總書記以「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為主題發表了重要講話。習總書記要求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四有教師「是總書記的要求,更是新時代的教師標準。

三、立身在前,敬畏職業,在平凡的崗位上無悔於自己的教育人生。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職業要求,為人師表,立身在前。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敬畏這個職業,熱愛這個職業,獻身這個職業,無悔於這個職業。

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了規範。

2018年11月8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辦法》第四條,規定了11種應處理的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對違反前述行為處分包括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開除。

老師們應以此為指南,嚴格要求自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

教育強國,教書報國。新時代,新教師,新要求,新使命。

相關焦點

  • 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加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
    摘編自雜誌文章《新時代背景下加強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對策》,原文刊於《現代商貿工業》(國內統一刊號:CN42面對機遇和挑戰,高校如何應對、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是值得深思的。本文著重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加強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
  • 現代教學丨人工智慧時代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應對
    【摘 要】人工智慧時代背景下,教育將從知識教育走向智慧教育。教師的知識傳輸角色將逐步被人工智慧取代,教師將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素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素養、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的素養、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的素養等方向發展。基於此,教師應帶領學生在人工智慧的課堂中體驗智慧,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 新目標 新觀念 新定位:新時代背景下的國際中文教育
    在新時代背景下,釐清學生、教師和教學等方面所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並探索未來的發展之道,是國際中文教育當前的重要任務之一。具體來說,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  設立新目標,分層培養普及型、專業型和複合型外籍漢語人才。新時代背景下,漢語學習者的組成有了兩大轉變。從學習者學歷層次來看,學歷教育的留學生逐步增加。
  • AI專題 | 人工智慧背景下,教師如何提高信息素養?
    教育信息化正在從以往的數位化、網絡化、可視化向著智能化方向轉變,各類具備人工智慧特徵的教育產品開始湧現,為適應時代發展,為學生更好適應未來智能化社會提供支持,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素養的內涵也需發生改變,教師的信息素養需得到進一步提升,以更好地推動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現狀並不容樂觀。我們通過調研及訪談發現,影響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師角色轉變的調查研究
    教師是承載著巨大的責任和使命的職業,這份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角色的轉變已經是一種必然趨勢[3]。21世紀的今天,科技、經濟、發展全面提升,隨之而來許多新理念新方向,教育理念也應當隨之更新,新的教育則需要新的教師來實行。我們要順應時代的號召,轉變成社會所需要的新的教師,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 新時代美術背景下如何提升學生的價值觀
    對情感價值觀的重視應該成為教學改革的一部分,那麼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有效投入情感升華呢?教材內容是學生創造願望的源泉。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我更會傾向於學生的需要以及年齡特徵及學習方式,再結合新時代網絡流行背景下恰當的使用網絡現有資源與時俱進,一定程度上去改變以前的死板的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活躍。在《2011年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美術課程強調愉悅性。
  • 踏杭歸來馬蹄香,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面對教與學
    踏杭歸來馬蹄香,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面對教與學陽信縣第二高級中學張煥生7月23日-7月28日在朱洪彬校長和黃春燕主任的帶領下,為期一周的陽信縣「三名」工程及部分幹部赴浙江杭州研修培訓,進行了反思交流、回味無窮。
  • 新時代的教師(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
    一、知識連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一)教師的角色轉變1.解析:新課程背景下倡導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以及社區型開放教師。故選擇A。2.【單選題】邱老師在工作日誌中寫道:「在今天的教研會上,我說做教研跟寫論文的方法是一致的,居然沒有得到認可。是我錯了?還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這個問題搞清楚」這表明邱老師( )。
  • 崔允漷:新高考背景下,教師要從三個維度建構「新教學」
    那麼在這樣新課標和新高考的背景下,我們的「新教學」是什麼? 所以我們新的教育目標可以濃縮為兩個字:做事。關鍵能力是能做事,必備品格是堅持做正確的事,價值觀念是堅持把事情做正確。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教師要實施素養本位的單元設計。
  •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及...
    1.教師角色的轉變(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2)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3)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 丁勇:新時代特殊教育教師隊伍該如何建設?
    丁勇 江蘇省特殊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教師隊伍該如何建設?1、首先要了解教師隊伍建設的標準是什麼?怎樣的特殊教育教師才是合格,怎麼根據這些要求來加強隊伍建設?2、做特殊教育要有堅定的信念,大愛的情懷,優秀的專業能力以及使命感。這不僅是教師隊伍建設發展需要謹記的核心,也是教師專業化成長以及個人發展需要謹記的。3、老師自己要知道,我應該具備哪些推進融合教育的能力,以及會面對怎樣的要求?我們怎麼來實現這些要求呢?
  • 崔允漷: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建構「新教學」?
    ,闡述了普通高中課程育什麼人、如何育人,以滿足中國2035年總體實現現代化的人才需求。有了新課標、新高考,教學怎麼創新?如何建構一種能夠培養時代新人、面向未來的教學系統?簡言之,新目標就是學生「在什麼情境下運用什麼知識能做什麼事(關鍵能力),是否持續地做正確的事(必備品格),是否一貫地正確做事(價值觀念)」。做事是新目標的宗旨,是新教學的關鍵,是新評價的焦點,是素養推論的直接依據。
  • 大數據和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新經濟統計學的機遇與挑戰
    次日,本次論壇的部分專家學者再次通過網絡對大數據和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新經濟統計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於中國新經濟統計領域的知識體系如何完善與實踐應用指明了方向,非常及時且富有意義。新經濟統計體現的新理論、新方法及新的應用場景順應科技發展和國家經濟發展,特別是在數位化技術時代下,國家強調發展新經濟、新基建,區塊鏈和網際網路技術等,在此新時代下提出新經濟統計。
  • NJURUS 大創項目 | 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形象在俄羅斯的建構
    李騁宇成    員:‍俄語系2017級本科生 陳林濤指導教師:張俊翔 項目緣起‍管文虎在《國家形象論》(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年)中指出,「國家形象是一個綜合體,它是國家的外部公眾和內部公眾對國家本身、國家行為、國家的各項活動及其成果所給予的總的評價和認定」。
  • 湖南教師招聘備考:幼兒教師應該如何踐行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
    建國以來,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我國陸續進行了多次課程改革。在教師資格與教師招聘考試中,新課改背景下的幼兒教師觀經常以主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各位考生應了解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動向與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並能夠靈活應用於主觀題的作答。
  • 在新課程改革下如何轉變體育教師的思想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中學體育標準》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鍊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揮重要作用
  • 新高考背景下,命題有何特點?普通高中如何選課走班?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銘)高考新政背景下,學校如何實現教育創新?如何應對新高考改革對教育、教學、管理和人才培養方式等提出的全新挑戰?
  •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選課走班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選課走班——浙江學習心得體會陽信縣第一中學吳玉華在陽信縣教育局的率領下,7月23日至28日我們陽信一中、二中、第二實驗中學的老師們,一行接近50人,來到了美麗的西湖湖畔,儘管天氣有點炎熱,但也擋不住我們學習的心情。
  • 在「縣管校聘」大背景下,學校如何增強教師歸屬感?
    【在「縣管校聘」大背景下,學校如何增強教師歸屬感?】但是,無論如何,教師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以學校為載體,無法脫離學校組織而單獨存在的,即便是在「縣管校聘」大背景下,學校在教師歸屬感的體驗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教師是否獲得歸屬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管理。
  • 教培業無序競爭亂象背景下,獨立教師的職業發展該如何規劃
    教培業是市場化商業化操作下的產物,趨利毫無疑問成為它的原始動機和本能追求,在過去一波又一波行業新業態驅動下,帶來的不僅是更加商業化、專業化的操作,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加激烈的競爭,而且日趨白熱化,這種原始的利益驅動和追求,使得不少人的教育初心被動搖和無奈,為了生存活下去,大膽的創造性的行業運作手段和潛規則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