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必武
下午(8月29日),應開發區李海校長的邀請,給他們全校教師做一次開學前培訓。這一次,李校長給我布置的是命題講座,即《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如何做教師?》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即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確定了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種社會主要矛盾在教育領域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我想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資源及相關教育服務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人民群眾對優質學校的追求與優質教育資源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經過了多年的建設,我們能夠達到義務教育縣域間的基本均衡,但離優質均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二方面:人民群眾對優秀教師的追求與優秀教師不足之間的矛盾。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師範生不包分配,優秀生源不願意報考師範類院校。導致師資水平與質量的下降。這種情況正在不斷得到改變。隨著國家美非師範生制度的出臺,隨著教師地位的不斷提高,優秀的高中生報考師範類院校的熱情也在提高。今年,國家又出臺了政策,師範類畢業生可直接認定教師資格。從今年的高考錄取成績看,師範類院校突然升溫。原來一些二本師範類院校今年全部在本一線錄取,這是一個好現象。
第三方面:人民群眾對教育高質量的追求與部分學校教育質量堪憂之間的矛盾。
家長追求學區房,說到底是在追求高質量的學校,是在追求高質量的教育。
第四方面: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服務的追求與學校提供的服務能力不足、服務質量低下之間的矛盾。
學校要服務家長,服務學生。由於學校建設先天不足,有的學校沒有配套食堂,有的學校沒有配套宿舍。有的學校雖然有食堂,但是夥食差,學生吃不好。宿舍管理落後,存在髒亂差現象。
有的學校個別老師服務意識差,師德行風存在問題。如強迫學生參加有償家教、強迫學生訂閱教輔資料。有的老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有的教師對待家長諮詢態度粗暴惡劣等。
由於學生放學早,家長又沒有下班,無法接孩子。學校不能提供課後延時服務。
有的學校沒有食堂,中午又不能提高營養配餐。
還有,以沒有學額等名義,教育部門把轉學的學生安排到離家很遠的學校,不能就近入學。
有的學校及相關老師,歧視外來務工人子女,冷眼相對。在入學上設置層層障礙。
那麼,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如何做教師?
我覺得應該從三個層面出發,充分發揮教師這個群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中的偉大作用。
一、立意高遠,天下為公,以「教育強國、教書報國」為己任
我有時候總覺得我們現在的師德行風建設,著眼點存在問題。總是從禁止幹什麼出發,立意太低,著眼點太小。如禁止有償家教,禁止體罰學生等。
說到底,我覺得我們師德教育出發點出了問題。
大家都知道,青年才俊報名當兵,他受到的第一場教育肯定是保家衛國。也就是說,當兵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個人。是防止外來入侵、保衛國家領土完整、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因此,我想,我們的師德教育是不是應該立意更高遠,以天下為公為教師志向,以「教育強國、教書報國」為己任。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師更有神聖感,更有責任感,師德教育才會更有抓手。
二、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以「四有教師」為新時代教師標準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了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的新使命、新要求與新部署。
2014年9月9日,第30個教師節前夕,總書記前往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師生,觀摩課堂教學,主持召開座談會,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總書記以「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為主題發表了重要講話。習總書記要求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四有教師「是總書記的要求,更是新時代的教師標準。
三、立身在前,敬畏職業,在平凡的崗位上無悔於自己的教育人生。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職業要求,為人師表,立身在前。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敬畏這個職業,熱愛這個職業,獻身這個職業,無悔於這個職業。
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了規範。
2018年11月8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辦法》第四條,規定了11種應處理的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對違反前述行為處分包括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開除。
老師們應以此為指南,嚴格要求自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
教育強國,教書報國。新時代,新教師,新要求,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