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對老街情有獨鍾,對故人依然心動?
消失的老街們,你還記得多少?
穿過時光的蟲洞,東門小吃街的「舊」與「新」,
帶你去追尋~
老東門麻辣燙
地點:弘泰路6號17幢118
特色菜:雞柳棒、娃娃菜、豆腐、海帶結、秘制香乾
人均:23元/人
打卡日記:
麻辣燙,中國的民間小吃,起源於川渝地區,麻辣火鍋的前身,火鍋的簡化版。
製作麻辣燙,工序並不複雜,只需將青菜魚肉,不論葷素,一股腦兒丟進湯底中,待高溫煮熟後,撈出盛盤,搭配醋、蒜、辣油、香菜等調料即可。
從1995年開門至今,這家由一對姐妹經營的麻辣燙店,已有25年歷史了。探店的時候,老闆並不在,店裡只留了一位營業員,但從門店牆上張貼的照片中,小北一眼便認出老闆面容,也看到了曾經東門小吃街的人間煙火。
回到食物本身,如何在眾多麻辣燙中,做出自己的特色,答案就在湯料中。
作為一名美食「狂熱粉」,小北嘗遍了許許多多家網紅店,卻仍在這一碗麻辣燙中找到了驚喜。多味底料在鍋中翻炒後,激發出香氣,湯頭酸味和蒜香調配,一口吃下去,齒頰留香。
「這家店原來在東門小吃街人氣就很高的,我們吃了好多年了。」得知小北此番是來探尋東門老店,店中的食客極力推薦道。
餅小君的雜糧煎餅
地點:泰山街道鐵橋小區西北(泰山廟市場旁)
特色菜:雜糧煎餅、豆漿
人均:6元/人
打卡日記:「黑色為黑米,灰色為蕎麥,灰紅色為高粱,淡黃色為大豆,黃色為玉米粉,白色為小麥,雜糧磨出來都是顆粒狀,而不是顏色。」店門前張貼的說明書,詳細解釋著煎餅麵皮的身世之謎。
麵皮是主體,醬料是靈魂,每每回憶起老街,「國民早餐」煎餅果子似乎總也繞不開。
在餅鐺上塗上面,均勻攤開,待半熟後,打蛋、翻面、塗醬,點綴火腿,配上生菜,卷團、半切、裝袋,行雲流水般,一個濃縮眾多食材精華的煎餅誕生了。
分量厚實,拿在手上就很滿足,咬上一口,餅邊脆脆的,中間卻很軟,口感清甜不油膩。配菜有烤腸、肉鬆、蔬菜......等等,小北看見了什麼,居然還有衛龍辣條?!
「我看見你們的鏡頭會緊張,你看你看,手都抖了。」小北拍攝美食的間隙,熟練攤著麵餅的老闆不停笑著打岔。
(拍攝結束後,老闆又偷偷送了一塊煎餅,認真工作中的小北感到心裡暖暖的,於是再加顆小心心給萌萌的餅小君啦~)
小許烤鴨綜合店
地點:泰山街道泰西路28號
特色菜:烤鴨、蘭花幹
人均:20元/人
打卡日記:
好友:你知道泰山街道有家烤鴨很好吃嗎?
小北:具體位置在哪兒?
好友:就在我家門口,跟我走就是了。
小北:走著!
「水西門烤鴨,瘦型老滷鴨,免費真空包裝」,門頭上醒目寫著。
好像在大藍鯨,每個區域都有幾家被當地認可的烤鴨店,而「自家門口的鴨子最好吃」,也成了藍鯨人們約定俗成的習慣。那麼告訴小北,你家門口,哪家的zan鴨子最萊斯呢?
東門鍋貼
地點:愛上花園9幢(泰山小學對面)
特色菜:鍋貼、胡辣湯
打卡日記:講到東門美食,東門鍋貼是必須安利的,小北聽說一大早就要去排隊才能等到。但是今天去的時候,小北卻發現沒有開門,哎,有時候留有些遺憾也是美的,等下次再帶小夥伴們去打卡吧~
小香港 HOME KEEN
地點:泰山街道泰西路42號(泰山廟旁)
特色菜:德式黑森林、招牌手撕包、私房粽、滷菜系列(鳳爪、鴨脖、滷幹)
人均:20元/人
打卡日記:
小北第一次吃這家蛋糕是同事過生日,因為時間太過久遠,依稀只記得是輕乳酪蛋糕,小小的很精緻,從此便在心裡悄悄種草了。
櫻花奶酥混合杏仁的香脆和櫻花的清甜,一口下去,脆柔相戀,口齒留香。蔓越莓餅乾,營養美味,一口蔓越莓香,一口酥脆。
奇異果卷顏值很高,一盒12元,共6個,口感有一點酸酸的味道,不太習慣這種口感的小夥伴就不太推薦了哦~
蛋糕+滷菜的混搭風你見過嗎?店內有一個大大的保鮮櫃,裡面放滿了鴨脖、素雞、鴨腸、海帶、翅尖等滷菜系列,價格表上的鳳爪和五香鳳爪前被畫上了大拇指。
龍舟劃劃,趕走所有煩惱;粽子香香,帶來一切美好。臨近端午節,店裡還上新了私房粽系列,價格每個6~8元不等,小北居然還看到了水晶榴槤味的,不知道會是什麼神仙味道呢?
城市記憶——東門老街
「忘不掉的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放不下熟悉片段,回頭望一眼,已經很多年的時間,透過手指間看著天,我又回到那老街......」
——李榮浩《老街》
位於新區泰山街道的東門左所大街又名東門古鎮明清一條街,曾是南京江北地區東門古鎮上一條最為繁華的大街,也是南京地區古鎮、巷、民居、建築、商業、歷史文化變化過程中的一個直觀縮影。歷史上的左所大街曾有過它的繁華。全長1000多米,兩邊商店鱗次櫛比,各類商行、貨棧、錢莊、酒樓等店面400餘家,形成了當時名氣最大的東門商界「四大家」:楊廣生、金臻泰、吳元隆、庚源祥。
如今,隨著城市的規劃發展,曾經的東門小吃街已經搬遷至新區興泰路的泰山小學附近,那些年的「小確幸」們,在時光的變遷中,也完成了它們的更新,和新區一起,煥發新的活力!
(素材來源/江北新區 編輯/陳茜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