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肺」 暢通宜居!龍崗八仙嶺公園配套路建成通車

2020-12-23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何鑫 通訊員 何偉 蒲建

12月21日,由龍崗區建築工務署負責建設的公園路建成通車。作為八仙嶺公園的配套道路,公園路的建成,有效解決了市民到公園遊玩的出行難問題,對緩解八仙嶺片區交通壓力,完善片區交通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龍崗八仙嶺公園配套路

停工數載,重啟「斷頭路」

公園路全長約1公裡,道路紅線寬度40米,屬於城市次幹道,雙向四車道。起點接龍崗路和鵬達路交叉口,終點與規劃環苑路相接,整體呈南北走向,橫跨龍崗、寶龍兩個街道。項目最早於2009年啟動建設,後因徵地拆遷問題短時間無法解決,於2010年終止建設。

八仙嶺公園配套路讓一側城市「綠肺」更加暢通宜居

近年來,龍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民生項目建設,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在區委區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寶龍、龍崗街道辦徵拆工作取得較大突破,項目於2019年3月重新啟動建設。建設過程中,區建築工務署、交通、交警、街道辦等部門積極主動作為,通過加強技術力量、優化調整方案、精心組織施工等方式,順利攻克項目剩餘徵拆、電力遷改、疫情影響等難題,確保項目如期完工通車。

強化協調,優化方案助拆遷

在龍崗、寶龍街道辦的共同努力下,順利解決了大部分影響工作面的徵拆問題,但由於歷史遺留的紅線爭議問題,項目建設期間仍存在80米路段(約1600平方米)紅線被佔用的情況,區建築工務署通過加強與交通、交警、龍崗街道辦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對接,多次現場踏勘並開展專題協調會議,對道路紅線及橫斷面調整方案進行了反覆研究、優化,凝聚合力,成功攻克徵拆難題。

煥然一新的路面

迎難而上,科學組織促建設

項目建設過程中面對各類難題,一是地下管線種類多。公園路與龍崗路、鵬達路交匯路口地下管線涉及電力、通信、燃氣、給水、雨汙水、照明等,種類繁多、錯綜複雜;二是遷改報審時間長。起點路段涉及電塔拆除及管線遷移,受主體道路紅線優化方案影響,遷移空間非常有限,反覆報審時間較長;三是涉河建設要求高。項目紅線與南約河距離較近,涉河建設要求較高,需做好水土保持、施工監測、防護措施等工作,確保河道擋牆結構安全。針對這些難題,區建築工務署主動作為,督促各參建單位加強技術力量,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一是提前謀劃,通過提前探測、徵詢產權單位等方式,精準核實地下管線情況並做好管線防護措施;二是加強協調,通過多次踏勘、優化方案、徵求意見等方式解決遷移地點問題,同時積極協調龍崗供電局,加快施工圖審查等手續審批;三是優化方案,主動邀請區河道管理中心現場交底,以調整管線開挖支護方式、加強安全文明施工等方式做好涉河建設防護。

龍崗區建築工務署署長羅雅(左二)在現場指導

加大投入,晝夜奮戰保工期

由於徵拆問題及房地產項目臨建設施大面積佔用紅線問題的影響,導致工作面有限且不連續,對項目進度的推動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區建築工務署督促施工單位加大人、材、機的投入,優化施工工序,創造工作面,多段分點同時實施;同時,要求施工、監理等參建單位嚴格貫徹落實市、區相關要求,加強現場大氣汙染防治及疫情防禦工作,切實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各項工作,確保項目按期保質完工。

乘勢而上,起而行之,加速前進。接下來,區建築工務署將繼續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主動謀劃、積極作為,高質量推進各類民生項目建設,為龍崗補齊民生領域短板,打造先行示範區民生幸福標杆作出「工務擔當」,貢獻「工務力量」。

審讀:孫世建 蔣祝璇

相關焦點

  • 龍崗,下一個南山!
    由科技館、青少年宮、公共藝術 與城市規劃館組成的「深圳·紅立方」 作為龍崗新的品牌符號與形象窗口 此處堪稱最紅的「城市會客廳」
  • 深圳龍崗這十個公園,每一個你都去過了嗎?
    一,深圳龍崗大運公園:傍靠龍崗大運體育中心,周圍有好幾間大學,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北理莫斯科大學等。這裡有山有湖有綠道,還有爬山道,這是龍崗一個比較大的公園。二,深圳龍崗龍城公園:龍崗中心城的一個「心臟公園」,以一座山為主體,山裡分布了非常多的爬山路,而且目前還有更多的山路在繼續建設中,山路多得有時會讓人迷路。因為處處是山路和山林,所以環境清幽,空氣清新。三,深圳龍崗龍潭公園:與龍崗區政府一路之隔,該公園人氣非常旺,無論早上或傍晚,公園步道上都有很多人在快走或跑步。
  • 龍崗30號路東段(龍崗大道—江灣路)竣工通車
    本報訊(記者史夢婷)9月28日,龍崗30號路東段(龍崗大道—江灣路)舉行通車現場會。   龍崗30號路東段(龍崗大道—江灣路)位於南寧市邕寧區龍崗片區內,總投資約890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含雨、汙水)、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綠化工程、電力管溝工程等。
  • 龍崗又一處社區公園建成開放了
    12:49:42 來源: 餐飲創業那些事 舉報   鳥鳴嚶嚶新綠簇擁 滿園青翠花樹並秀 龍崗又一處社區公園建成了
  • 郫都區高質推動TOD項目規劃建設 鋪就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幸福底色
    近日,據郫都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作為成都市首批13個軌道交通站點TOD開發項目之一的梓潼宮站TOD一體化城市設計方案已經出爐,這裡將被打造成功能複合、綠色空間交融的宜居活力公園社區。TOD倡導城市公共運輸應當與土地開發使用模式協調,TOD 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彼得·卡爾索普提出,應當以公共運輸節點為中心,建設土地集約使用、功能複合、滿足步行需求的街區。當前,成都正在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 今年6月,濟南這一片區中央森林公園將建成開放!水生態景觀帶同步推進
    中央森林公園項目作為濟南重要的民生工程,建成後將成為濟南東部面積最大的「城市綠肺」,再加上濟鋼片區韓倉河生態景觀帶的打造、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濟鋼片區將轉型成為生態景觀優美、城市居民休閒的好去處。這是濟南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生態建設項目的又一個「小目標」。
  • 萬州長江二橋至密溪溝預計10月可通車!
    >>>>高品質規劃,定位「生態宜居之城」從2003年開始,萬州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把江南新區建成萬州行政和文化中心、商務和商業副中心、三峽重要的旅遊服務基地和生態居住區。」10多年來,「生態江南、宜居江南」戰略快速推進,長江三橋、長江四橋、南濱路上下延伸段等基礎設施建設順利實施,三峽移民紀念館、南濱公園、南山公園等公建項目相繼完工,密溪溝生態旅遊休閒區、聯合壩片區規劃落地,江南新區「一心兩翼」的城市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交出了一張靚麗成績單。
  • 青島市市北區完善城市配套打造舒適宜居環境
    城市品質是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的共同體現,是實現城市發展、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2020年以來,青島市市北區圍繞全市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不斷完善城市配套,提升市容環境,讓城市更宜居,居民生活更舒心。位於市北區浮山後一小區的配套中學的主體結構不久前剛剛封頂,目前已經轉入建築內部施工階段。據了解,該項目建築面積35000多平方米,計劃配備24個班,建成後將極大緩解浮山後區域中等教育資源配套不足的狀況。青島渤海建設有限公司執行經理李峻峰介紹說,下一步主要進行二次結構砌體和粗裝修的工程,預計今年六七月份完成竣工驗收。市北區加大徵地力度,加快推進教育設施的建設工作。
  • 無錫一批斷頭路今年通車 稻香路5月底建成
    記者昨從市建管中心獲悉,備受矚目的跨區「斷頭路」稻香路將於今年5月底建成通車。此外,太湖大道人行天橋項目也於近日開工建設,暢通主城道路「毛細血管」,今年我市將有一批「斷頭路」通車、過街天橋完工,加速路網加密。40多米寬的罵蠡港河上,12根直徑1.2米的水泥橋墩深扎在河浜裡,從湖濱路延伸而來的新稻香路主體部分已初見雛形。
  • 濟南這個中央森林公園6月建成開放!水生態景觀帶同步推進
    備受關注的濟南濟鋼片區開發去年10月正式啟動,施工三個多月以來,記者了解到,濟南城投目前已基本完成土方工程施工,正在進行地形整理、耐寒苗木的移植、園路基礎、建築基礎等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森林公園將在今年6月底建成開放,東部城區將新增一處「城市綠肺」。
  • 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成都在公園中建社區
    窗含西嶺千秋雪,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如何建?  剛剛召開的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決定》,為成都公園城市的建設畫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7月13日,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系列新聞發布會「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
  • 這幾條路建成通車了,路兩側還有……
    5月29日,區委書記孫群調研做強城市、城建靚區工作時要求,海陵城市建設要做到「今年有變化,明年大變樣」。今年,海陵將緊緊圍繞做強城市,重點突出「城建靚區」,以家裝的標準、繡花的功夫,點靚「城市暗角」、扮靚「城市顏值」、擦靚「城市印記」。
  • 廈門五緣灣:從潮灘到城市「綠肺」的變遷
    &nbsp&nbsp&nbsp&nbsp(八閩千姿)廈門五緣灣:從潮灘到城市「綠肺」的變遷&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廈門5月31日電 題:廈門五緣灣:從潮灘到城市「綠肺」的變遷&
  • 成華區 高質量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
    【兩會聲音】抓好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發揮比較優勢做強現代產業,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市中優重大戰略部署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必要舉措,更是高質量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的現實需要。
  • 常州:條條「暢道」「綠道」串起城市好風景
    常州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市政工程建設以「人民滿意、政府放心」為宗旨,為出行添「暢」,給城市增「綠」,全面增強城市功能,持續塑造宜居美麗新品質。    消除瓶頸路、斷頭路,暢通南北、融貫東西    加密城市路網,提升市區道路通行效率    橫跨京杭老運河的西倉橋,已經成為附近居民天天都要經過的便捷通路。
  • 漳州開發區香山溼地公園力爭今年底建成!
    出行注意1.漳州港便民平臺5月25日,在機器陣陣的轟鳴聲中,香山溼地公園公園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預計今年底正式建成並向遊人開放。香山溼地公園位於開發區三區,總用地面積61705平方米,是開發區首個溼地公園,水域面積19161平方米。
  • 中央公園各大主幹道相繼貫通,「萬科城市花園」將近享更多區域配套
    據悉,中央公園區域規劃「七橫五縱」道路交通網絡,金山大道、同茂大道已實現全線通車;甘悅大道、公園東路、公園西路預計2021年全線貫通;春華大道、秋成大道、騰芳大道、悅港北路、悅港大道預計2022年全線貫通;椿萱大道預計2023年全線貫通。
  • 打造宜居公園城市 成都成華區已啟動公共服務設施110處
    作為成都最大主城區,打造宜居公園城市,成華區又有新消息——不止是塑造大美公園綠地形態,更注重城市品質提升,截止2018年5月,成華區已啟動實施公共服務設施110處,開工項目達62處。  為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開闢城市轉型升級新路徑,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日前,《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出爐,該規劃對公園城市內涵特徵及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總體目標、策略、舉措等方面進行了闡釋。
  • 我市又一條城市次幹道建成通車
    近日,記者了解到,我市東部城區又添一條城市道路,趙樓街(龍泉路至邾城路段)目前已經建設完成並通車。隨著這一道路的通車,東部城區路網將會得到進一步完善,市婦幼保健院周邊區域的交通壓力也將得到一定緩解。記者在通車不久的趙樓街(龍泉路至邾城路段)看到,這裡的路面乾淨整潔,護欄整齊劃一,道路兩旁設置了綠化帶、人行道、盲道,一條高大上的道路映入眼帘。家住和諧康城小區的居民黨先生表示,這條道路通車後,極大地緩解了婦幼保健院周邊的交通壓力,小區居民出行也方便了許多,這是一項非常惠民的城市工程,市民為此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