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33歲的鄉鎮副職公務員,覺得前路艱辛,十分迷茫,出路在哪裡?
恕我直言,33歲的鄉鎮副職,已是鄉鎮公務員中的佼佼者,仍覺迷茫,直問路在何方,這讓那些四十出頭乃至年近五旬還是一介科員的基層公務員們情何以堪!
但也必須承認,33歲正是年富力強的黃金年齡,鄉鎮副職起點不低,擁有寶貴的基層領導工作經歷和經驗,正是大幹快上的好時候,其出路其實很廣。
一是深耕基層、升任主官。
這也是多數鄉鎮副職的發展路徑。用好自身熟悉基層、充滿活力、年紀尚輕的優勢,心無旁騖幹工作,穩紮穩打,創出佳績,積累政績,升任鄉鎮主官並非不可能。
二是調往機關、補齊短板。
現階段幹部的培養使用,越來越重視幹部履歷的完整度,既有基層工作經驗,又有機關工作經歷的幹部,在提拔任用上更具優勢。所以,也可積極爭取調入縣直機關,平級任用也無妨,先把機關工作經歷不足的短板補齊,夯實提拔晉升根基。
三是參加公務員遴選、調入市直或省直機關。
近年來,省直和市直機關面向基層遴選公務員的力度越來越大,33歲的鄉鎮副職,年齡符合要求,資歷佔據優勢,如果學歷也達標,只要積極報名、認真備考,通過概率是很大的。我所在的省直機關,近三年就面向面向全省遴選了10餘名基層公務員。省直或市直機關規格高、平臺大,發展空間更廣闊,保底也能到處級退休,幹得出色又機遇好的,走上廳級高位的也不少。
四是安心本職、走職級晉升之路。
黨的十八大後,基層幹部提拔任用,已不像以前那樣把年齡卡那麼低、卡那麼死,就33歲的鄉鎮副職而言,多熬幾年,提任領導職務仍有年齡優勢。如果提任領導職務暫時受阻,還可走職級晉升之路。新的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在職級設置上大大突破了機構規格,增加了職級職數,正科級鄉鎮機關也能設二級調研員以下職級,資歷夠老的鄉鎮副職晉升到二級調研員不大可能,但升到四級或三級調研員的機會還是很大的。職級晉升拋開關係背景不談,同等條件下公開競爭其實就是看誰工作幹得好、任職年限長。
總而言之,迷茫大可不必。常言說得好,官大官小沒完沒了,錢多錢少沒完沒了。當官並非人生唯一追求,公務員也不可能個個官至省部級、廳局級,有時也要學會知足常樂,在多幹實事、服務群眾中也能體現人生價值,找到人生樂趣。何不以平常心待之,盡最大努力去爭取,未能達成願望也無愧於心!
歡迎關注職場李論,更多職場思悟解析,期待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