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早茶是嶺南民間飲食風俗文化

2020-12-20 詩詞小旅

原創圖文五言律詩《廣東早茶》

茶樓遍粵地,飲食嶺南風。

兩件一盅嘆,千籠繁樣蓬。

黃包蝦餃宴,紅米鳳腸宮。

朋友家人聚,悠閒樂語融。

(平水上平聲一東韻)

文/小巖

廣東早茶是嶺南民間飲食風俗文化。

廣東地區的茶樓星羅棋布。尤其在節假日期間,各大茶樓爆滿。人們得排隊等候被叫號後方能入席享受美食。在潮溼熱氣的嶺南地區,茶能清熱解毒,潤肺抑菌。「吃早茶」並不等於只飲茶,實際是去茶樓「吃早餐」。現如今,節假日之時,許多人們把早餐午餐合二為一,統一到茶樓「吃早茶」。

廣東人去茶樓吃早茶是一種傳統。早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就出現「二釐館」賣早茶,之後茶室遍布於羊城的大街小巷。後來出現的陶陶居,是廣州最古老的茶館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廣州人把飲茶稱為嘆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傳著「嘆一盅兩件」(即享受一盅香茶,兩件點心之意)的口頭禪。

廣東茶樓供應的茶品種不多,差不多就幾樣:鐵觀音、普洱茶、菊花茶、羅漢果等。提供的茶的品種雖然少,但茶點的品種如今包羅萬象,著名的有蝦餃、鳳爪、金錢肚、紅米腸、粉腸、烤乳鴿、燒麥、流沙包、蒸排骨、鹹骨菜乾粥等等。一壺茶配上茶點,是廣東早茶的美妙。

茶樓成為家人朋友聚會的休閒場所。吃早茶的風俗日漸豐富。

相關焦點

  • 廣東早茶,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
    說起廣東,人們經常會想到廣東的早茶廣東早茶是嶺南民間的一種飲食風俗。廣東人吃早茶,一般都是幾個人圍成一桌,一起邊聊邊吃。吃早茶剛跟吃早餐一樣,但並不會像平常早餐一樣快速吃完,而是幾個人坐在一桌點了點心邊聊邊吃,並不會著急吃完就走,是享受早上的休閒時光,所以在廣東吃早茶也叫「嘆」茶。嘆就是享受的意思。吃早茶的很多都是全家老少或者是親朋好友坐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或者是退休的老人談家常,聊聊天。
  • 廣東的飲食文化,不一樣的早茶文化
    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文化習俗,風土人情,歷史底蘊。它們是我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基礎,也使我們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而廣東的飲食文化,就有不一樣的早茶文化。廣東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飲食風俗。
  • 「茶食之豆鼓蒸排骨」,廣式早茶文化,一種漢族民間飲食風俗!
    在早餐屆有一個無法超越的傳奇,那就是神奇的廣式早茶。隨著廣式早茶文化的興起,一系列的茶食琳琅滿目,真是讓人食指大動,每一樣都想嘗一嘗。廣東早茶文化是一種漢族民間飲食風俗。廣東人飲早茶,有的是當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圍坐一桌,共享天倫之樂。
  • 飲早茶,廣東人的飲食文化
    食在廣東,比福建人還好吃的早茶,是我們嶺南飲食文化的靈魂所在。到廣東不嘆一頓早茶,都不好意思說你來過。早茶起源飲早茶是廣東人特有的飲食文化,在清朝時早已開始在廣州盛行,具體起源沒有明確說法。早茶態度其實,我們廣東人心思很簡單,嘆茶並不是單純為了追求美食,而是為了早晨能和親朋好友一起飲一杯茶、聊聊天吹吹水。甚至有時候在早茶餐桌上,還能談生意談合作,這儼然成為了一種商務社交方式。
  • 廣東早茶最值得的美食風俗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必備菜式
    廣東早茶最值得的美食風俗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必備菜式作為八大菜系之中的廣東粵菜,著實是在民間富有盛名。其中,廣東的早茶更是其中最值得的美食風俗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廣東人喝早茶不但成為了他們的日常的早餐美食,還是一家人,親戚朋友之間互相交流的必備菜式。比起晚飯聚餐,廣東人更多還是喜歡通過早上喝茶吃早點的方式來進行養生交談。「喝早茶」也成為了廣東人最重要的社交方式了。
  • 廣東早茶大盤點,來廣東喝早茶必點的八大點心
    喝早茶相信廣東人都不陌生,廣東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飲食風俗,廣東早茶又分為早茶和晚茶,廣東人喜歡在閒暇之時約上一家老小或者親朋好友一起去茶樓喝早茶,點一壺茶,再點上幾道點心,大家一邊喝著早茶一邊聊天,而作為地道的廣東人,我也是非常喜歡去喝早茶,今天和大家介紹一下來廣東早茶必點的八大點心
  • 吃早餐又叫「喝早茶」?在廣東喝早茶必吃的十大美食,沒吃算白來
    廣東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飲食風俗。去茶樓「飲茶」也是廣東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廣東的茶館分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個時間段,以飲早茶的居多。但是,「飲茶」可不是單單喝茶水,而是有很多配茶的點心。通常老廣們口中所說的「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點心。
  • 廣東傳統飲食文化「嘆早茶」,去廣州茶樓必點的早茶點心
    廣東傳統飲食文化「嘆早茶」,去廣州茶樓必點的早茶點心叉燒包是廣東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傳統西關名點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叉燒包是因麵皮內包入叉燒肉餡,故取名叉燒包。包製時要捏製成雀籠形,因為發酵適當,蒸熟後包子頂部自然開裂,實際上是一種帶有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叉燒包既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又可以處於街邊角落,最重要的是它的味道是廣州人所喜愛的。
  • 早茶吃什麼?廣東地區最具人氣的早茶品種一覽
    吃早茶廣東地區特有的嶺南民間飲食風俗,很多人以為吃早茶就是喝茶聊天,但這裡吃早茶吃的不僅僅是茶,在這壺茶邊上可能擺滿了整桌的精緻的小吃點心,而且常常一吃就吃到中午下午,令人不禁感嘆「吃在廣東」名副其實而且廣東人飲早茶還遵循一個規律,就是「一盅兩件
  • 廣東人早茶為何能從早晨吃到下午?一分鐘帶你看廣東早茶吃些啥!
    廣東人早茶為何能從早晨吃到下午?一分鐘帶你看廣東早茶吃些啥!早茶是一種嶺南飲食風俗,早茶也是廣東人的另一種社交文化場所,是廣東人悠閒的生活消遣。廣東的早茶茶點不僅樣式多,而且味道精美。在廣東,有不少茶樓是24小時都可以喝茶。只要有客人在,他們都會有廚師和服務人員提供各種茶點的蒸製和送上餐桌的服務。所以,廣東很多地方的早茶,從早上喝到下午根本不算事情。只要客人有興趣,可以直喝到通宵都行。什麼時候想走再走,絕對沒有人不耐煩給臉色客人,絕不會逼客人早走。
  • 舌尖上的廣東早茶,你不能錯過的美食盛宴!九江這家很正宗
    採蝶軒新概念美食採蝶軒新概念美食是集廣東招牌點心,新派粵菜於一體的餐廳。朋友們不必去遙遠的廣東茶樓,在九江即可品嘗地道的廣東早茶名點。位於九江市潯陽區廬山南路26號的採蝶軒,此美食模式僅屬九江第一家,美食不用等、愛上採蝶軒。
  • 什麼是廣東早茶?
    但和很多自我放逐的文人不一樣的是,曹松為廣東帶來了一樣禮物,這顆種子此後在嶺南溫潤的氣候中不斷生根發芽,長成了一棵屬於廣府飲食的參天大樹,至今都還是廣東美食的金字招牌。曹松給廣東帶來的是從浙江山區找到的茶種。當他在佛山西樵山停留時,試著在這片沃土上種了一些茶種,卻沒想到這些茶長得比浙江的還要好。這被《廣東新語》認為是茶葉進入嶺南的標誌,從此嶺南形成了極為發達的飲茶文化。
  • 廣州早茶點心有哪些?推薦幾款廣式早茶裡不可或缺的美味小食
    在廣東,廣式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的飲食風俗。無論是家人或朋友聚議,總愛去茶樓。全家老小圍坐一桌,點上一壺茶,再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如此品茶,潤喉充飢,風味橫生。「請早茶」也是廣東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
  • 小小早茶帶給你無與倫比的美食盛宴
    廣東的早茶文化,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一大早地,各大茶樓便開始忙著招待來吃早茶的客人們,有的是全家老小圍坐一處,有的是街坊鄰裡湊合一桌。在這裡,碰見熟人就親切問候幾句,遇著生面孔也可以好好八卦一番,年輕人吃完早茶去上班,老年人飲茶嗑嘮為消閒,好生熱鬧!作為一種極具嶺南民間特色的飲食風俗,廣東早茶當然不只是喝個茶那麼簡單。常見的早茶搭配是「一盅兩件」,也就是一盅好茶、兩件點心的意思。特別值得說道一番的,便是它那五花八門、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點心。
  • 廣東民間工藝精品亮相京城 嶺南文化讓觀眾稱讚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曉鴻報導: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文聯主辦的「廣東民間工藝精品暨文化創意展」9月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正式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專程參觀。
  • 《界別圓桌匯》第21期:傳承嶺南文化 助力廣東打造文化強省
    近日,廣東省政協辦公廳與人民網廣東頻道聯合主辦的《界別圓桌匯》推出第21期節目,三位廣東省政協委員在節目中暢談傳承嶺南文化,助力廣東打造文化強省的相關問題。  林龍勇 攝 廣東文化是嶺南文化的核心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田忠輝認為,嶺南是一個地理概念,嶺南文化則是一種遠離古代中原中央集權文化的地域文化。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嶺南文化就是與嶺南地理相聯繫的一個文化傳承圈,而廣東則是這個圈子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 夠你喝上一年的早茶!
    夠你喝上一年的早茶! 廣東早茶作為一種民間飲食風俗,在當地佔有重要地位,已經融入了本地人的血液裡,成為美食文化、社交文化的一部分。早茶文化,是廣東人的驕傲,作為一個廣州人,「一盅兩件」簡直就是周末的大事。 當然,早茶作為一種飲食風俗,傳統老字號更能滿足我的口味和心理歸屬。
  • 不「嘆」粵式早茶,怎麼知道叉燒包的好吃?廣州美食的招牌擔當
    【粵式(廣東)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飲食風俗。】廣東人飲早茶,有的是當作家庭早餐,通常都是一家老小圍坐一桌,「飲茶嘆世界」,共享天倫之樂。有的飲完早茶即去上班,這裡早茶就是果腹填肚皮,標準的「吃早餐」,豐儉由己。
  • 喝廣東早茶,你必點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網絡你經常也會聽到廣東人說,得閒過來飲茶。喝早茶在廣東不僅僅是喝茶,已經成為了一種飲食文化。對於吃貨的我來說,早茶也是我的最愛。01早茶起源廣東的早茶文化發展可以追根溯源至清朝,當時「一口通商政策」實施之後,政府直接關閉了閩、浙、江三大海關,只對外開放廣州通商。
  • 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號稱「綠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寶石之都」嶺南文化、珠江文化發祥地粵語發源地之一梧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是古蒼梧郡、廣信縣所在地,位於廣西東部,扼守潯江、桂江、西江,自古以來被稱作「三江總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