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圖文五言律詩《廣東早茶》
茶樓遍粵地,飲食嶺南風。
兩件一盅嘆,千籠繁樣蓬。
黃包蝦餃宴,紅米鳳腸宮。
朋友家人聚,悠閒樂語融。
(平水上平聲一東韻)
文/小巖
廣東早茶是嶺南民間飲食風俗文化。
廣東地區的茶樓星羅棋布。尤其在節假日期間,各大茶樓爆滿。人們得排隊等候被叫號後方能入席享受美食。在潮溼熱氣的嶺南地區,茶能清熱解毒,潤肺抑菌。「吃早茶」並不等於只飲茶,實際是去茶樓「吃早餐」。現如今,節假日之時,許多人們把早餐午餐合二為一,統一到茶樓「吃早茶」。
廣東人去茶樓吃早茶是一種傳統。早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就出現「二釐館」賣早茶,之後茶室遍布於羊城的大街小巷。後來出現的陶陶居,是廣州最古老的茶館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廣州人把飲茶稱為嘆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傳著「嘆一盅兩件」(即享受一盅香茶,兩件點心之意)的口頭禪。
廣東茶樓供應的茶品種不多,差不多就幾樣:鐵觀音、普洱茶、菊花茶、羅漢果等。提供的茶的品種雖然少,但茶點的品種如今包羅萬象,著名的有蝦餃、鳳爪、金錢肚、紅米腸、粉腸、烤乳鴿、燒麥、流沙包、蒸排骨、鹹骨菜乾粥等等。一壺茶配上茶點,是廣東早茶的美妙。
茶樓成為家人朋友聚會的休閒場所。吃早茶的風俗日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