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受損,怎麼買保險?

2020-12-11 精算師八哥

全文字數:2028

閱讀時間:4分鐘

相信大家都有掏耳屎的習慣,當掏出一塊"陳年老屎"時,那種酸爽感和成就感是無法用語言形容。

然而事實卻是:掏耳朵不僅不衛生,還會損害健康。

用棉籤掏耳朵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尤其是小孩子,更不應該用棉籤掏耳朵。

每年美國都有大約12,500個孩子因為使用棉籤,導致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室。

據統計,位於耳道中部的耳膜是受傷最多的部位,而罪魁禍首就是孩子手中的棉棒。

耳朵不像我們的牙齒,它不必每天清理。

頻繁使用棉棒會造成耳道劃傷,耳膜穿孔和聽小骨錯位,這些都會直接導致聽力下降,頭暈,耳鳴等一系列耳損傷症狀。

大約99%的耳損傷患者會在不久後恢復,但確實存在情況嚴重的患者,會永遠失去他們的聽力。

除了掏耳屎這個外力因素以外,還有哪些原因能導致聽力受損呢?

年齡:年齡越大,聽力就越有可能老化,這叫老年性耳聾。

噪音:長期呆在高頻噪音環境下,容易引起聽力受損,比如耳機開到最大聲、酒吧迪吧、KTV的這些聲音都是高頻噪音,長期下去真的會傷耳朵。

疾病:比如慢性耳部感染、傳染病、分娩症候群等。

遺傳。

聽力損失的類型

我們能聽到的聲音都是經由外耳、中耳傳播至內耳(相當於傳聲)。

內耳把聲音變成生物電信號(相當於翻譯),然後通過聽神經向大腦發送,隨後生物電信號在大腦中被破譯成聲音的。

由於這個工作流程出現問題的位置不同,我們把聽力損失分為三種類型:

①傳導性聽力損失:病變在外耳或中耳,使聲波傳入內耳受到障礙,在傳聲上出了問題!

②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病變在耳蝸、聽神經或聽覺中樞,讓翻譯和破譯環節出問題!

③混合性聽力損失:傳聲、翻譯、破譯都出了問題!

聽力受損的程度分級表,先感受一下:

目前,佩戴助聽器和植入人工耳蝸是聽力補償和重建的主要手段,但很多人在面臨這兩種選擇上,就有點懵圈了。

助聽器和人工耳蝸到底該怎麼選呢?

助聽器:總的來說是放大傳輸的聲音。

對低中頻補償更好,能區分音調和音樂,聽到的聲音更自然,價格相對較低,但補償程度有限。

適用於中度及部分重度聽力損失。

人工耳蝸:所有頻段補償都好,能聽到更多聲音,語音分辨更容易。

但需要通過手術完成植入,價格相對較高。

適用於重度到極重度聽力損失,甚至是全聾的患者。

保險如何賠償?

一、重疾險:

很多人以為,失聰就是耳聾,說明白點就是聽不見了嘛,這還有啥好爭議的呢?

其實如何判定聽力受損是有一套嚴格標準的,很多情況下還不都是屬於完全聽不到的類型。

保險中指的雙耳失聰,指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雙耳聽力永久不可逆性喪失。

在500赫茲、1000赫茲和2000赫茲語音頻率下,平均聽閾大於90分貝,且經純音聽力測試、聲導抗檢測或聽覺誘發電位檢測等證實。

對比上述表格,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就可以理解為聽力完全喪失了。

如果雙耳都滿足上面的定義標準,就算重症,如果僅僅是單耳,那算輕症。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被保險人在3周歲之前失聰的,很多保單做除外處理,不在輕症和重症的保障範圍內,原因是,孩子出事大多屬於遺傳病傾向。

自從去年年底,市場上開始不斷推出帶有中症的多次賠付型重疾險。

中症,顧名思義,就是疾病介於輕症和重症之間。據八哥了解,市面上已經有部分優秀產品把單耳失聰,或者其他相關輕症納入中症範疇。

(點擊看大圖)

如果能按照中症來賠付肯定是利於投保人的。

像康樂一生2019、媽咪寶貝、星相印這些產品把「單耳失聰」按照中症來進行賠付。

投保人如果不幸發生這種情況,就可以拿到50%的保額,譬如投50萬,可以獲得25萬理賠金。

申請理賠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很多人以為重疾險都是確診就能賠付,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像人工耳蝸手術,就需要手術後才能申請理賠。

2、手術前雙耳持續12個月以上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並且使用相應的聽力輔助設備效果不佳。

3、保險定義中的輕度聽力受損一般指在500赫茲、1000赫茲和2000赫茲語音頻率下,平均聽閾大於70分貝,且經純音聽力測試、聲導抗檢測或聽覺誘發電位檢測等證實。

其實保險意義中的「輕度」聽力受損,其實已經相當於醫學定義中的「重度」聽力受損了。

4、如果輕症同時涵蓋聽力受損、單耳失聰、人工耳蝸植入,三項之中賠付一項後另外兩項輕症賠付終止,就是說三賠一。

二、醫療險:

現在醫療險愈演愈烈,甚至不少人覺得用醫療險就可以完美替代重疾險了。

但事實是醫療險對於像人工耳蝸這種康復性醫療器材是不在賠付範圍的。

三、意外險:

沒有看錯,只要滿足賠付條件,意外險同樣也可以報銷人工耳蝸的治療費用。

比如意外受傷所導致的聽力損害,如果被鑑定為傷殘,是可以拿到傷殘理賠金的。

另外,如果手頭的意外險帶有意外醫療,那麼責任範圍內的費用也可以報銷。

但是在購買時要注意,意外醫療的報銷額度、比例和是否覆蓋進口器材藥品。除此以外,還有幾點免責需要注意:

1.酒駕,無證駕駛,駕駛無證車輛時發生的意外屬於免責,換句話說就是保險公司不賠。

2.從事高危活動,比如潛水,跳傘,摔跤期間所造成的意外也不賠。

關於人工耳蝸的話題今天就聊到這裡,如果大家還有啥不明白的再私信嘍,bye~

相關焦點

  • 聽力受損的症狀
    聽力受損的症狀 專家指出:長時間在公園或室內對著高音喇叭或高聲唱卡拉OK時,一定會損傷老人的聽力。建議愛唱歌的老人最好能控制喇叭的音量和唱歌的時間,這樣既可唱得開心,又可以減少對聽力的損傷。 長時間對著高音喇叭唱歌聽力為何會受損?
  • 科學網—聽力受損 「說」來幫忙
    ■本報記者 張文靜 對於老年人來說,聽力損失是最普遍的慢性健康問題之一。隨著年齡的增加,包括耳蝸、聽神經在內的聽覺外周和負責加工、理解聲音的腦區——聽覺中樞系統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衰退,造成老年人對言語理解的障礙。即使是聽力正常的老年人,在噪音環境下也會受到言語理解困難的困擾。
  • 90分貝就能讓人聽力受損!
    原標題:90分貝就能讓人聽力受損!  90~100分貝會使人的聽力受損,100~120分貝使人難以忍受,幾分鐘就可暫時致聾。那麼,90分貝、120分貝大概是多大的聲音呢?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也是世界聽力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關愛聽力健康,落實國家救助制度」。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葉京英教授帶領科室十餘名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了科普講座與義診、免費聽力篩查。  10%人都曾耳鳴 耳鳴問題不僅在耳  身邊有不少人都有過耳鳴的經歷,有人惶惶不安,有人滿不在乎,其實,耳鳴也和一些疾病有關係。
  • 連聽2小時耳機 聽力受損不可恢復?
    連聽2小時耳機 聽力受損不可恢復?3日是國際愛耳日,網傳「連聽2小時耳機,聽力受損不可恢復。」對此,記者進行求證,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孫曉梅表示,聽耳機造成聽力受損的時間長短是因人而異的,屬於慢性損傷。長時間戴耳機,聲波在密閉的空間裡產生共振,對內耳產生不良刺激,容易引起毛細胞受損。同時,在長期的噪音刺激下,內耳毛細胞功能受到器質性損害,是不可逆轉的。
  • 11億年輕人將聽力受損!拿什麼拯救你的耳朵?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說,聽力損失往往是不可逆轉的,在人類擁有足夠保護聽力的技術和知識的情況下,不應讓眾多年輕人僅僅因為聽音樂而遭受聽力損失。  沒錯,你的聽力受損很可能就是因為聽歌放太大聲了!耳朵是怎麼被摧殘的?
  • 聽力受損影響生活品質,不可忽視
    聽力受損是衰老還是疾病?有不少人在聽力下降時,並沒有選擇去做檢查,而是自行調整,比如吃些營養保健品或者中藥,他們往往認為這是因為人體衰老造成的,其實這種想法並不可取,因為聽力受損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衰老只是其中的一個,而且衰老引起的聽力受損有明顯的特點,其一就是老化造成聽力受損是逐步形成的,其二有明顯的年齡特點,一般是45歲以後開始發生。
  • 怎麼給孩子買保險
    為什麼要給孩子買保險02. 給孩子買保險的誤區03. 給孩子買什麼保險為什麼要給孩子買保險1.給孩子買保險的誤區每個人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這種心情全叔是非常能理解的,但很多人也會因此做出一些不理智的決策。
  • 給父母應該怎麼買保險?
    我們選擇保險來提前規劃風險毋庸置疑,但是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我們必須面對,老年人買保險缺點是顯而易見的——貴,而且限制多。 老年人買保險有多難?
  • 最新研究:約五分之一美國人聽力受損(雙語)
    > 副標題#e#   據法新社11月15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14日表示,大約五分之一12歲及12歲以上的美國人有至少一隻耳朵聽力受損,並且嚴重到足以幹擾日常的交流溝通。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11月14日的《內科學文獻》上,這是美國醫學協會出版的一份雜誌,結果顯示出聽力受損的人數超出了之前所預計的2100萬到2900萬之間。   美國國民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從1971年起開始追蹤美國人的健康狀況,研究人員從該調查中獲取數據,並分析了2001年到2008年間超過7000份的聽力檢測數據。
  • 怎麼給小孩買保險?
    - 珊爸說保第 035 篇保險科普文 -快問快答珊媽怎麼給小孩買保險?珊爸展開來說A1控制預算很多家庭在給小孩買保險時,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給到TA。如果想知道小孩在配置以上險種時具體該怎麼挑選,可留意珊爸說保下期推文,我會細說。
  • 世衛組織:音樂聲太大 全球十億年輕人聽力或受損
    原標題:世衛組織:音樂聲太大 全球十億年輕人聽力或受損  原標題:世衛組織:音樂聲太大 全球十億年輕人聽力或受損   中新網3月1日電 據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周五稱,全球10億多年輕人因為聽音樂時聲量太大而面對聽力受損的風險。
  • 愛耳日:聽力受損了還不知道?這些保護聽力小技巧來了解下
    武漢市民:兩三個小時吧,主要是用來聽歌,打遊戲之類的太原市民:有時候可能就一個小時吧,看電影,看一些直播什麼的【字幕】是否了解使用耳機可能會對聽力造成的損傷?太原市民:沒有吧,我放一般是一半聲音,所以就沒什麼影響,我覺得我的聽力還挺好的太原大學生:就是你戴時間長,可能(耳朵)會有嗡嗡的聲音吧,我覺得這也是對耳 朵不好的地方。平時學校體檢會有檢查耳朵聽力這一項,(聽力)還是正常吧。
  • 嬰幼兒常見病投保指南:新生兒黃疸怎麼買保險?
    該怎麼治療? 小小的黃疸,經常讓新手爸媽們「不知所措」。 而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就需要高度的警惕了,有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可能造成運動障礙、聽力異常、眼球運動障礙、牙釉質發育異常等。
  • 給寶寶怎麼買保險?方案來了!
    大家好,我是cici~身邊的寶媽們越來越多了,之前大家坐一起聊得都是衣服、化妝品,可現在沒說兩句,話題就全是寶寶吃喝拉撒~最近,有幾個麻麻準備給孩子買保險,但研究了半天也不知道怎麼買那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怎麼給寶寶配置保險~內容分為4個部分:給孩子買保險都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正確給孩子配置保險?
  • 常見女性疾病怎麼買保險?
    網上流傳著這樣的段子:「我的水分來源主要靠吃水果,我的蔬菜攝入主要靠麻辣燙,我的奶製品攝入主要靠奶茶,我的糖分攝入主要靠嗑CP,我的日常出汗主要靠吃辣,我的日常補充睡眠主要靠上班,我的看病方式主要靠搜尋引擎……」萬般唯快不破,怎麼方便怎麼來,讓這一代的年輕人沒時間顧及自己的健康
  • 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 這些致因可能你還不知道
    中國新聞網微博消息【世衛組織:全球約#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12日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 每晚睡不到6小時初三男生突然耳聾……你的這些行為可能已讓聽力受損
    初三男孩每晚1點才睡 最終導致突發耳聾這個寒假,對於15歲男孩小田和他的家人來說並不好過,眼看開學就是初中的最後一個學期,面臨升學考試的小田卻被診斷出左耳重度聽力受損。雖然寒假的後半段他都在醫院接受治療,「但恢復正常聽力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 人生不同年齡階段該怎麼買保險?
    「我剛畢業,有必要買保險嗎?」「老公是程式設計師,想給他買份保險,有推薦嗎?」「爸媽快70了,都有高血壓,有啥醫療險可以買?」其實這些問題概括起來就是在問:不同的年齡段,應該怎樣買保險?本文重點>>0-20歲如何買保險?>>20-30歲如何買保險?>>30-40歲如何買保險?
  • 準媽媽應該怎麼買保險?
    那麼我們在孕期的準媽媽們應該怎麼買保險呢?首先我們看一下孕期的風險準媽媽的風險在孕期,準媽媽們通常會研究育兒知識,做胎教,提前購買嬰兒用品等,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準媽媽們怎麼買保險準媽媽想配置商業保險,要在孕期28周之前,否則保險公司不會承保。所以準媽媽購買商業保險要趁早。
  • 男孩戴耳機打遊戲致聽力受損 別人說話聽不清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關注兒童聽力健康」,喚起全社會對娛樂性噪聲的重視,樹立聽力保護意識,養成安全用耳習慣。耳鼻喉科專家提醒市民,使用耳機不要超過1個小時。昨天,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鄭國璽說,春節前,他接診了一位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連續戴著耳機打遊戲三個小時後,發現聽力下降,聽不清別人說話,他發現這位小夥聽力受到傷害,這樣的聽力受損,早期治療還可治癒,一旦拖延就會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