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2020-07-30 心蕊育兒知識冊

文/心蕊

編輯/心蕊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位優秀的人才,這樣的期望如果過多的施加在孩子身上,反而會得不償失。

在同一個小區裡,多多的父母對多多那是全身心的培養,讓孩子在周末的時間被書法、繪畫、奧數等等課程覆蓋著,一開始,多多的獎狀和證書是一張接著一張向家裡那去,這可羨煞小區裡的其他人,大家都說,多多以後會是個有出息的人。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可誰知道,自從多多上了初中,慢慢的就變了,多多開始不愛與人交流,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常常對一點小事情大發雷霆,成績更是一落千丈,這可急壞了多多的爸爸媽媽,孩子到底是怎麼了,以前不是那麼優秀嗎,現在怎麼越來越平凡了?後來多多的父母與多多進行了一次心與心的交流,多多表示:自己太累了,父母的期望太高了,讓我快承受不了了。

多多的這種現象就是孩子無法承受父母過高的期待,而導致內部動力喪失的現象。這樣的現象會讓孩子逐漸變得消極,對什麼事情都提不了幹勁,從而變得負能量滿滿。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這種過高的期待是指來自與學校或者是家庭對孩子的期望超過了孩子本身的實際能力,致使他們長期處於一個無法達成目標的狀態。

作家連嶽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34;

這種&34;會在不知不覺中毀了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許會和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發生衝突,孩子一邊又要兼顧父母的期望,一邊又不肯放棄自己的愛好,這樣的壓抑會使孩子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父母要關注孩子的成長需求,給予關懷

我們都能理解父母希望孩子能成才的一顆心,但是父母也千萬不要忽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需求,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興趣點,當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的興趣的時候,父母要選擇認真了解後再與孩子溝通,而不是在孩子興致衝衝的向父母表達某樣東西很有趣的時候,對孩子&34;道:&34;這樣的話語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像父母操縱的木偶人,雖然聽話、乖巧,卻千篇一律,毫無特點。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避免這些行為:

  • 不忽視孩子的興趣和創意,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 不要佔用孩子的課餘時間,給他自由的空間;
  • 父母不作比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他人;
  • 父母要尊重、正視孩子的需求。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如果父母脫離了孩子的實際情況就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那就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

過高期待的影響

1、 讓孩子感到自卑

當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的時候,孩子就很容易失去自己內心的需要和想法,無法對自己的人生做出規劃,只能按照父母要求的方向一步步前進,久而久之,他們會感到自卑,覺得除了服從父母的安排,他們什麼也做不了,生活變得機械,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一旦事情做得不好,就會受到父母的訓斥,從長遠方向來看,孩子們的狀況會變得很糟糕。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2、 學習容易厭倦

在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就會給孩子增加學習任務,不僅會給孩子增加學習作業,孩子還要為各種補習班做報告,這樣的情況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厭學,因為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找不到一個喘息的地方,學習的存在使他們失去了所有的快樂,所以他們會在潛意識裡自然而然地把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們對學習完全失去了興趣。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3、 壓力過高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就會喜歡把自己為孩子的這些努力放在嘴邊,會經常對孩子上說:&34;等等。

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熱情肯定會下降,因為他們一直背負著學習的重擔,不想讓家人失望,這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不會讓孩子上進,相反,這樣的情況只會導致他成績越來越差。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因此家長不要太嚴格,期望太高,他們應該給孩子合理的期望,讓他們一步一步地努力工作。

父母如何保持合理期望

1、 對孩子保持信任

家長要重視孩子自信心的培養,首先要讓孩子覺得父母很信任他,讓他們逐漸成長為自己所期待的人。只有在這種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孩子才會對自己面對未來社會發展越來越有信心,敢於迎接更高的挑戰。

要讓孩子相信,無論發生什麼,父母都是與他站在同一個陣營,他們不會改變自己對對孩子的期望,更不用說他們的對孩子態度。家長應該向孩子表達,父母總是支持和信任孩子,讓孩子可以自信、大膽地發展。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2、 明白孩子的實際情況

父母在給予孩子厚望的時候,要先了解一下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明白孩子的水平在哪,這樣父母就不會不切實際的給孩子安排期望。通過生活、學習上的各種觀察,父母的期望應該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只要孩子通過自己最大的努力學習,就能達到父母的期望,因此孩子就會有成就感。接下來,在家長的幫助和鼓勵下,孩子的能力會逐步提高,夢想也會在家長的幫助和鼓勵下逐漸變成現實。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3、 培養孩子的自我期望

父母要培養孩子對自我的一種期待,這種自我期待是建立在孩子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的,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擁有自我意識,一開始給孩子定一些能快速完成的小目標,然後孩子就會因此獲得成就感,這樣孩子在一次次的進步中逐漸對自己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然後嘗試著讓孩子自己給自己定目標以及對自己的期望,長久下來,孩子就會產生自我期望。

孩子越長大越發平庸?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總之,父母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這是肯定的,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但如果父母的期望不切實際的話,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是父母不想看到了,因此家長應該降低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望,讓孩子一步步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請關注我 ,持續與您分享育兒小知識~

相關焦點

  • 從幼兒園起孩子差異就很大,為什麼底端孩子的父母仍有過高的期望
    期望值合理的只有最優秀的那幾個孩子的家長,其他人都過高,甚至抱有和最優秀的孩子一樣的或是更高的期望,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明明能有出息的孩子就幾個,大多數會歸於平庸,老師這樣哄著他們累不累?其實認清這個問題背後隱含的三個前提,就會知道,持有這樣觀點的父母錯的有多離譜了。將來有出息的孩子,都是在幼兒園開始就表現優秀的孩子;將來平庸的孩子,都是在幼兒園表現一般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只有優秀孩子的父母才配擁有。
  • 父母最大的認知,是放棄對孩子過高的期望,接受兒女的平庸
    事實上為了未來這份值得期望的高回報投資,許多父母陷入誤區,把兒女當成自己可以壟斷丶控制的機器,主觀而霸道。02 兒女的平庸是父母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為人父母想兒女成器,有非凡的事業,有滾滾而來的名利,以獲得更多人的羨慕和尊重等等,這些美好願望都可以理解。
  • 父母「期望過高」,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從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很多家長就對孩子寄予極高的期望,樂器、繪畫、舞蹈、遊泳……學習各種才藝,希望孩子樣樣精通;語文、數學、英語……參加多個輔導班,盼望孩子各門功課名列前茅。父母的厚望或許可以化為孩子奮發向上的動力,但不考慮實際情況的過高期望,則會成為孩子巨大的壓力。
  • 如何避免陷入對孩子期望過高的陷阱
    而這種過高的期望,有著巨大的危害,不僅會讓孩子喘不上氣來,還會讓自己身心俱疲,甚至會毀掉原本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1.孩子產生焦慮父母對孩子的過分苛求,會給孩子帶來超出負荷的壓力,孩子很難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去學習。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高期望時,孩子就會對自身不滿意,從而引發焦慮。
  • 父母期望太高或會導致孩子厭學
    大部分孩子對於新鮮事物有好奇心,願意學習。但一些孩子就是不願學習,我們也把這叫做厭學,厭學是學習動力少導致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偶然的,專家分析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是有一下一些原因。
  • 被父母不停的嘮叨的孩子,長大性格會怎麼樣?
    ②、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有的家長總會把自己的夢想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成為一個鋼琴家,成為一個大畫家,成為一個藝術家,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為最成功人,如果孩子無法按照父母預設好的軌道前進,家長就會開始苦口婆心地「強化教育」。
  • 在嚴格教育下成長的孩子,為何幼時表現出色,長大卻泯然眾人矣?
    文/心蕊編輯/心蕊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的更加的優秀。所以存在一部分這樣的父母,從小就對孩子奉行嚴格教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不斷讓孩子向多特長全能型精英發展。所以這類孩子在小時候的表現在周圍環境中顯得更為優秀。
  • 教師家庭的孩子,長大了反而更加平庸?這幾點理由讓人無法反駁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只要班裡有老師家的孩子,那麼這個孩子的成績大多都是名列前茅的,從小學到高中,多半都是如此。那麼,這些從小就成績好的孩子,從小就有很好的教育資源的孩子,長大了依舊會成為社會中的佼佼者嗎?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出乎大家的意料。
  • 大部分教育失敗的孩子,都是毀於父母的不當期望
    比如有的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意願付諸於孩子身上,指望孩子來實現自己的心願;有的父母打著「為了你好」的旗號,逼著孩子做他們討厭的事……總之,他們由著自己來,覺得孩子是自己的,自己也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就恣意的讓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前進。這種不切實際,不尊重孩子的期望,小時候孩子沒辦法,只能屈服於父母的淫威。但是當孩子長大之後,必然會引起孩子的反抗。
  • "相信孩子平庸有多難?"中國父母最大的通病就是"望子成龍"
    導語中國父母的最大通病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多數中國父母都認為的孩子長大以後一定會成龍成鳳,一定會大有作為。畢業後,菁菁和丈夫都在名企工作,收入不菲,兩人結婚第一年就有了寶寶,由於兩人都很優秀,大家都覺得他們的孩子也會特別優秀。菁菁和丈夫也這麼認為,覺得他們的孩子一定不平凡,他們對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覺得他們的孩子一定是人中之龍,長大後一定會比他們還要有出息。
  • 父母不能接受孩子「平庸」?其實最成功的人生,是用自己的方式過
    ▲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孩子就是父母的面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光耀門楣都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孩子取得的成就也就成了整個家庭的臉面。時間長了,會使自己越活越疲憊,生活也變得越過越沒味。生活可以過得平庸,但是千萬不能將就。不將就,才會有好人生。
  • 快期末考試了,好父母都是降低孩子成績的期望值
    但是家長越在意,越要降低期望值。家長過高的期望超過了孩子最大的能力,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我們得承認不是所有人用苦功就能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和人之間確實存在智力差距。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家裡有這種孩子,父母算是幸運。但是絕大多數孩子都是普通孩子,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付出很大的了心力。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看自己的孩子最順眼:我家寶貝最聰明、最可愛,長大了能出人頭地。
  • 要父母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有多難?
    大多數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大多數父母自己笨鳥、聰明鳥都沒飛遠,就想下個蛋,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讓他們繼續替自己飛。大多數父母在一開始都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孩子,未來一定會比自己優秀,他們會獲得更好的生存,取得更高成就,得到自己奮鬥終生也得不到的東西。假如,父母們付出了所有,孩子自己也盡了最大努力,可還是平庸,他們能接受嗎?
  • 花7萬給女兒補課,考試還是不及格:你過高的期望是她一生的失望
    」 很多時候,家長越焦慮,孩子就越著急,內心越抑鬱。 家長心態平和,孩子才能坦然面對挫折。父母的心態,決定了孩子的狀態。,孩子會壓力過大 知乎上曾看到一個話題,父母對自己期望過高,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 對成績越好的孩子,父母的期望越高,殊不知高期待正在毀了孩子
    1、 父母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對越優秀的孩子父母的期待也就越高,很多時候家長會沉浸在自己認為的標準當中忽略實際孩子的能力,對孩子的標準越來越高但是沒有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過高的期望會給孩子帶去非常多心理壓力。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有多少父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
    從這一角度來看,陳同學父母「鋌而走險」的行為可謂「用心良苦」。04作為父母,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相信很多父母衝口而出的答案是「不能」。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子女將來可以出類拔萃,我們都希望子女能超越自己的成就,我們都希望子女能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怎樣的父母會不容易接受孩子的平庸?成就越高的父母,越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
  • 臨近考試家長如何陪伴孩子? 切忌期望過高
    與此同時,一些家長也開始為孩子的考試而焦慮緊張,有的還會將自己的情緒「傳染」給孩子,甚至會讓一些孩子在考試前出現退縮或逃避心理。考前究竟該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市家庭教育指導師陳玥為家長支招。切忌期望過高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學習能力也各有差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每位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這也是正常的心理期待。
  • 父母突然發現,悉心栽培的女兒,多年後竟成了「平庸」的那個人
    文/阿慧媽媽談育兒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從小就開始栽培,但是,最後卻不盡人意,成了最普通的路人甲,過的生活也沒有想像的美好,甚至成了「平庸」的一個人,這是多麼讓父母痛心的詞,因為平庸不僅是很普通,還沒有作為。
  • 3-6歲孩子這項能力別阻止,父母阻礙越多,孩子長大會越懶
    孩子主動意識發展受阻的結果幾十年後更明顯在《正面管教》這本書中,作者提出,2-6歲的孩子會經歷一個特殊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主動與內疚」,一旦孩子不能發展出主動性,這些孩子長大後會難以面對生活的挑戰,心中時常充滿內疚感,導致這些孩子缺乏自信心。
  • 父母越是嘮叨,孩子越發叛逆?背後的「超限效應」要予以重視
    1、父母根本停不下來當孩子有不良行為時候,或者孩子某行為家長覺得可以更完美,家長就很快萌生了有說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在他們說教的過程中,他們最初目的是讓孩子認同自己的觀點,意識錯誤。但是無形之中家長越發肯定自己,很難剎車,越說越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