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4月1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國民黨籍的「立委」們最近很忙,很忙。他們一邊忙著「朱」、「擁王」,一邊還要面對前所未有的連任壓力。比起水波不興讓人著急的「總統」提名,國民黨的區域「立委」提名可用激戰正酣來形容。
話說今天,就有「藍委」為了留下好的「印象分」得到「立委」提名,趕在最後一刻拼死將400多萬(新臺幣,下同)欠款交齊;也有首次踏足政界的素人,不惜砸大錢買廣告,終於將民調差距與現任「藍委」縮小到了「誤差範圍」內……
而他們這麼拼的原因,據說都是為了趕在「綠雲」罩頂之前,搭上通往政壇的「最後一班船」。
搞定選民和政黨 都靠新臺幣!
昨天,臺灣媒體上最令人玩味的兩則政治新聞,都與國民黨區域「立委」提名有關。。。
蔣孝嚴之子蔣萬安,在臺北市第三選區的「立委」提名競爭民調中,成功將差距拉近到5%以內,成功拖住了該選區現任「立委」羅淑蕾的後腿。你造為啥嗎?因為他做了好多好多廣告,天天刷好感!!
另一樁新聞也與「錢」有關。這位「藍委」想要花錢「搞定」國民黨!!!啥???
昨天下午,想要投入臺中第二選區「立委」選舉的不分區「立委」紀國棟,就扛著400多萬新臺幣來到了國民黨中央黨部。原來,這400多萬是他本來就欠國民黨的。為何之前不還非要等到現在?當然為了給黨留下好的「印象分」。
遊戲規則改變 「藍委」被逼出「戰力」
原本出線無虞坐等提名的現任「藍委」們,現在也要為一張「立委」選舉的入場券拼了?到底是什麼仇啊什麼怨?
其實,往屆區域「立委」初選,對於有意競選連任的「藍委」,國民黨多採直接徵召的提名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現任優先」。不過,朱立倫治下的國民黨以「戰鬥化」為目標,本屆「立委」選舉選擇對現任「藍委」開刀,讓他們在受徵召之前,就先與黨內對手來一輪「競爭民調」,勝出5%以上才能獲得徵召,否則就得進行初選。
於是乎,國民黨「立委」提名還未進行到艱困選區,就已經火光四濺。
搶攻「立委」席次 藍營或有「在野焦慮」
放眼現在的國民黨,選「總統」的人找不出來,選「立委」的倒是天天打破頭。「立委」提名激戰,表示國民黨人都很焦慮啊!
作為執政黨,國民黨原本擁有眾多的「人才洩洪道」。不過「九合一」選舉過後,對國民黨來說,行政系統的「人才洩洪」作用已經堵塞;國民黨未來推「志工化」,黨職也將趨於弱化。這啥意思?意思就是蘿蔔還是這麼多,但坑都被別的蘿蔔佔了。。。
於是在「在野焦慮」之下,爭取「立委」席次就成為了許多藍營菁英最好也是最後的選擇。因為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個店了。所以,民進黨人忙著趕「最後一裡路」,國民黨的親們卻在搶搭「最後一班船」,懂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