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今冬疫情仍將處於零星散發狀態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介紹,專家分析認為,境外疫情加速蔓延,輸入我國的風險逐步加大,預計我國冬季疫情仍將處於零星散發狀態,甚至局部地區有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此外,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即將進入流行季節,加上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加大,聚集性活動增多,都將進一步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
多位專家強調並呼籲,廣大民眾在冬季務必繼續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等良好衛生習慣,出行中全程佩戴口罩,非必要情況下不要摘口罩。
【藥物研發】
高膽固醇血症藥物完成患者入組
東瑞製藥合營公司康融東方稱,Ebronucimab(AK102)在中國用於治療高危或極高危高膽固醇血症的IIb期臨床試驗提前完成260例患者入組。針對該適應症的III期臨床試驗將在中國開展。
早期臨床資料顯示,Ebronucimab相比同靶點藥物Repatha(依洛優單抗)和Praluent(阿利珠單抗),能夠完全地抑制PCSK9,可明顯降低所有給藥患者的膽固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的資料,Repatha(依洛優單抗)和Praluent(阿利珠單抗)的全球銷售額從2015年推出時的2000萬美元迅速增長至2018年的8.5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50.2%。
【醫學常識】
抽血後手臂淤青與按壓手法有關
一些人抽血後會發現手臂上出現淤青,與抽血的技術有關係嗎?專家解釋,正確的按壓手法和過硬的採血技術同樣重要。
採血針穿刺時會有兩個針眼,分別是皮膚針眼和血管針眼。有時針是進入皮膚後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動一段小距離才進入血管,大家慣常的按壓方式只按壓了皮膚針眼,忽略了血管針眼,所以才會因滲血而出現淤青。專家提醒,按壓時不要只用指尖按壓皮膚針孔,要用指腹用力按壓,這樣按壓面積要更大一些,可以同時按壓到血管針孔。
【健康提醒】
亞急性甲狀腺炎別當成感冒治療
畏寒、發熱不只是感冒的症狀,也可能是亞急性甲狀腺炎。專家介紹,亞急性甲狀腺炎早期表現為咽痛,起病較急,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畏寒、發熱、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此外,甲狀腺部位會有疼痛和壓痛,轉頸或吞咽動作時疼痛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現心慌、多汗、消瘦等甲狀腺毒症等。
現代醫學還無法闡明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確切病因,已知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和人體自身免疫相關。專家提醒,預防亞急性甲狀腺炎應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避免過度勞累和焦慮。
【知識更新】
新裝置輔助呼吸可幫助快速解酒
《科學報告》刊登加拿大多倫多總醫院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簡單裝置可通過呼吸調節幫助身體更快排出體內酒精,從而實現快速醒酒。
研究人員對用於治療一氧化碳中毒的呼吸器進行改裝,讓5名男性參試者飲用伏特加後,接受3個小時的新裝置輔助呼吸,發現其血液中酒精清除率增加3倍以上。研究人員指出,新裝置輔助呼吸可顯著提高身體攝氧量,同時可智能化地將適量二氧化碳送回血液中。在加快呼吸的過程中,更多酒精和二氧化碳被帶出體外。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