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慈文傳媒馬中駿:新變化下,網際網路時代的「兩小」「四趨勢」

2020-12-19 影視前哨

導讀:洞察用戶口味、布局精品短劇、實驗互動技術、樹立垂直品牌——馬中駿一系列對影視市場未來的趨勢判斷,更是慈文傳媒與行業對話後最可貴的思考。

文 | 黎河

「不要為平臺而做電影,做劇。要為觀眾,為受眾,為老百姓做劇。」一場論壇上,慈文傳媒創始人、首席內容官馬中駿的發言擲地有聲:「心裡想著老百姓,讓老百姓甘願買票進來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十天,馬中駿連續出席了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2020長三角影視劇創作峰會和首屆電視製片大會暨第三屆影視基地峰會。正在從疫情中努力走出來的影視行業,也在更多這樣的對話中探尋自身的價值和未來的機會。在時代的浪潮中,以馬中駿和慈文傳媒為代表的影視人和影視公司能做什麼?又應該做什麼?影視前哨(ID:yingshiqianshao)專訪到馬中駿,邀請分享了關於行業格局、價值立場以及具體實踐等方面的思考。

慈文傳媒創始人、首席內容官 馬中駿

「打動人就是好的市場化」

在劇集創作上,網際網路時代的市場趨向是什麼?

「一個是小年輕,年輕人的喜好正逐漸影響全年齡段的選擇;第二小是短劇集在未來會形成井噴效應。」——馬中駿總結的「兩小」一下從用戶和內容層面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影視行業在頻繁地經歷自身調整、重新洗牌。在行業調整期的2019年,慈文傳媒引入江西出版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華章投資集團作為公司控股股東,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為實際控制人。股權上的調整,更強化了慈文傳媒要以內容產業為核心的決心,而且雙方對於對未來發展方向都持有共同的認知,尤其是對當前影視行業包括要拍什麼片,要準備什麼內容,未來要怎麼弄等都做到了「三觀一致」。

最大的價值公約數正在被實踐,也被證明了其力量。正如馬中駿提到的,「影視公司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繼承商業化、市場化道路,做年輕觀眾喜歡的項目;另一條腿側重於主旋律項目,主旋律的項目如何商業化,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看來,不是每一種類型的主旋律作品都能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雖然如《我和我的家鄉》等精英化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國內優質的精英人才畢竟是有限的。如何在非精英化的創作中,做好既有高質量又有高效益的主旋律作品,還需要摸索。

電視劇生產的方向需要朝著提高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做到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上去努力。主旋律電視劇的創作,需要更深入地把握我們的價值觀和偉大瞬間的意義,通過非常平實的方法、平民化的方式進行詮釋。在馬中駿的判斷中,主旋律的創作還是用現實主義的精神,來關照現實題材當中所發生的人和事的變化,這是會打動人的。「這個打動人就是好的市場化。」

為「有感而發」而做,

適應「為觀眾」的遊戲規則

影視行業的遊戲規則是什麼?馬中駿的答案是:「心裡裝著觀眾就能贏。」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許多行業都受到很大的衝擊。影視行業更是頻頻經歷「至暗時刻」。電影全年票房損失預估超過300億元,電視劇很多拍攝項目被迫中止,上萬家影視公司倒下,原本就處於調整期的影視行業雪上加霜。「市場本身就有天花板,而優質資源的哄搶,又導致了成本增加。」馬中駿說。

那還有什麼路徑可以走呢?慈文傳媒選擇在「現實主義」中深耕。馬中駿認為,一是從流行的趨勢來看,現實題材是人民的剛需;二是尤其疫情以來,國內外環境發生的新變化會促使人們思考更多現實問題。「現實主義絕對不是吹出來的,一定是時代的呼喚。」

最新入選廣電總局重點原創網絡影視劇項目的網絡電影《疫戰》,不僅飽含著對疫情期間所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們的感謝,更在關注現實、關注社會,有煙火氣的現實主義表達中踐行著自己的理念;接下來,慈文傳媒也將推出主旋律短劇《長風破浪》和《血戰松毛嶺》等。

網絡電影《疫戰》劇照

現實主義、現實題材是業內的高頻詞,並帶來了選題、創作、藝術呈現上的新突破。慈文傳媒曾推出許多優秀的作品,不僅憑藉《花千骨》《楚喬傳》《老九門》等熱播劇,股價一路攀高,在電視劇行業名聲大噪;還在《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極速青春》《大地震》《特勤精英》中將鏡頭對準時代中的小人物,將普通人推向舞臺中央,展現他們經歷的艱難曲折喜怒哀樂,展現他們拼搏奮鬥推進發展的歷程,這些劇集都成為社會現實的生動註腳。

「我們自己所擁有的IP,是已經經過時間用戶的考驗了,如何在新的時代做好它,應該在當下的環境下來研究用戶的口味。」馬中駿認為,「只有試錯成本,才有創新機會,我們始終一定要『走綱絲』,在這塊獨立特行,創新和迎合大眾,媚俗當中走鋼絲。這個鋼絲走好了,可能出爆款。這個鋼絲走不好,你可能成為『先烈』。」

不要「為做而做」,而是為「有感而發」而做,在馬中駿看來,要為老百姓喜歡的東西下功夫,究竟為什麼要做、真正要表達什麼都需要想清楚。

把內容做好做「新」,

去找尋影視行業生命力

「我覺得我們就是新的公司。」

馬中駿很自信地表示,公司的製作人們基本都是「小朋友」了,所有正在研究和製作的都是創新類作品。「新」似乎成了慈文傳媒一系列調整變革之後,依然能適應時代的關鍵所在。

那更核心的東西是什麼?「把內容做好,這是考驗每一個影視公司基本功的東西。」在馬中駿看來,這個是根本性的,其他都是附加的。

所以我們能看到,一方面,國資賦能後,原有江西出版集團的積累也將會為慈文傳媒原有龐大的優質劇集IP資源庫添磚加瓦,未來可供發掘空間也充滿想像;另一方面,在泛娛樂產業裡,慈文傳媒推出的《我們的歌》《舞者》等綜藝節目都在市場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藝人經紀業務上布局也頗有成效。

也正是在這種理念下,儘管國際國內形勢複雜多變,影視行業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慈文傳媒依然能夠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把內容做大做好,推動公司轉型升級邁上新臺階,並取得明顯成效。尤其是疫情以來,慈文傳媒先後有《疫戰》《一片冰心在玉壺》《天涯客》《殺破狼》《婚姻的兩種猜想》《流光之城》《夏天的骨頭》等項目實現開機拍攝或已殺青;另外多個內容業務板塊也都有敏銳洞察和積極布局,充分顯示了國資賦能下的經營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此外,技術帶來了一種可能產生革命的環境,在馬中駿看來,只有同時具有人才、技術,以及幹這些事情的資源和資金,才能可能實現創新。在積極尋變下有了國營資本的入駐,慈文傳媒發展將會注入新的活力,有更加雄厚的資本。未來怎麼辦?馬中駿的思路也很清晰:「未來影視公司能夠做的,能夠還有生命力的,一定是自己做ToC。去在垂直領域裡面,獲得商業化的趨向。」

能夠看到,在一系列內容動作之下,慈文傳媒緊跟國家宣傳戰略和市場用戶需求,在融合兩者間開闢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路徑,並且始終對新技術、新變化保持高度敏感,讓年輕、創新和責任成為公司的主旋律。

相關焦點

  • 「專訪」慈文傳媒馬中駿:資本是把雙刃劍 行業還在谷底徘徊
    記者 | 劉燕秋1「這是一個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時代,」慈文傳媒的掌舵人馬中駿曾在採訪中這樣表示。現在,年逾六旬的他仍然是那個選擇站在潮頭的老師傅。從編劇到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在內容判斷上一向有著敏銳的嗅覺。但在2018年以來的影視寒冬中,馬中駿和他的慈文傳媒面臨了巨大的挑戰。過去一年,慈文傳媒經歷了股價下跌、巨額虧損、股東變更等一系列風波。今年2月,慈文傳媒易主,最大股東變成江西省出版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江西省人民政府,這也意味著慈文傳媒由一家民營上市公司,變為國資主導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
  • 專訪慈文傳媒馬中駿:作品與受眾「不合拍」的最大原因在哪?
    文 | 「廣電獨家」記者 李盛楠 特約撰稿 李莎莎;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從《花千骨》到《楚喬傳》,近年來,慈文傳媒的成績有目共睹。近期,慈文傳媒還拿下了《大秦帝國》, 重啟影視化,讓這部歷史題材IP作品煥發新的光輝。
  • 江西出版集團跨省入主 慈文傳媒新瓶裝舊酒
    *ST鑫新),實現借殼上市。   華章投資入主後,慈文傳媒的經營管理權還是屬於原控股股東。   「控股股東變更了,但公司高層不一定有變化,還是會以馬中駿的團隊為主。」上述慈文傳媒工作人員表示,「我們跟華章投資合作,就是希望把公司的影視劇業務做大做強。」
  • 影視製作大咖在無錫,慈文傳媒馬中駿:喜歡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一部《花千骨》讓大家知道了「慈文」這家公司,也知道了馬中駿這個名字。他不但是慈文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更是國家一級編劇,迄今共計製作出品了百餘部題材多樣、影響廣泛的優秀中國影視作品。記者第一次採訪馬中駿是因為無錫一場影視論壇活動,幽默風趣、誠懇直接。
  • 視頻| 慈文傳媒集團董事長馬中駿:影視傳媒寒冬比大家想像的還要...
    視頻 | 慈文傳媒集團董事長馬中駿:影視傳媒寒冬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嚴重 每日經濟新聞 2018
  • 慈文傳媒馬中駿:10年前就布局IP,未來IP要從「明星依賴化」走向...
    作為《楚喬傳》背後的出品方,慈文傳媒在2017年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在2018年1月7日舉辦的「第3屆中國泛娛樂年度盛典暨首屆金鮫獎頒獎典禮」上,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獲得首屆金鮫獎網生內容領軍人物。因為時刻走在時代前沿,馬中駿對於IP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先見之明,在網絡文學還未流行之時,他就上貼吧研究粉絲文化,會從B站的彈幕上去了解年輕人。《首席娛樂官》(ID:yuleguan001)專訪馬中駿時,對於未來消費升級和娛樂IP化的融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 視聽·封雲|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現實主義題材是「剛需」
    人們印象中的現實主義題材的影視作品,也許是《都挺好》,或是《小別離》、《大江大河》這樣畫風的電視劇。但在10月14日於成都舉辦的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慈文傳媒創始人、首席內容官馬中駿就談到,現實主義的表達是一種精神、是一種關照,是對於事物看法的認知。「可以表達在當下,也可以表達在古代,甚至是玄幻的題材。」
  • 國資入主、慈文換帥 董事長吳衛東、創始人馬中駿聯袂亮相暢談新...
    國資入主、慈文換帥 董事長吳衛東、創始人馬中駿聯袂亮相暢談新布局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14 13:27
  • 國資入主、慈文換帥 董事長吳衛東、創始人馬中駿聯袂亮相暢談新布局
    半個月前(5月28日),馬中駿正式將慈文傳媒董事長的接力棒交給吳衛東,自己全身心主抓創作。吳衛東的接任意味著慈文傳媒的新大股東華章投資進入後的人事融合,華章投資的背後是國企江西出版集團。實控人易主後的慈文傳媒命運幾何?面對小幅攀升後又快速下跌的股價,公司將如何提升市場信心?
  • 虧損擴大 慈文傳媒急求新支點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慈文傳媒方面在公告中表示,營業收入項目年初到報告期末數出現同比下降,主要系受疫情影響可確認收入減少所致。  事實上,今年以來,慈文傳媒一直背負著沉重的經營壓力,雖然在二季度實現了盈利,但盈利規模相對有限,而到了三季度,慈文傳媒的虧損規模則繼續拉大。  影評人劉賀表示,今年影視行業整體承受較大的衝擊,使得不少公司的業務規劃均未能按照預期進行,這也將影響到相關公司的業績表現。
  • 專訪慈文馬中駿:影視行業戰「疫」,資金鍊是第一環,內容儲備是核心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經濟新常態下在GDP佔比和貢獻更高的第三產業成為重災區。 聚焦到影視行業,2019年政策收緊、資本退溫也讓行業慢下了腳步。 機構投資者對影視行業持觀望態度,但影視公司需要現金流來維持項目運轉。自2019年起,國資入股民營影視已成為一種趨勢。
  • 歲末行業盤點 媒體評獎劇集綜藝 認同慈文花開並蒂
    12月2日,慈文傳媒在以「激蕩·破浪·融合」為主題的2020一起拍電影行業大會暨頒獎典禮上榮獲多個獎項,意味著2020年慈文傳媒劇集和綜藝雙線並舉的策略獲得媒體認同,陸續推出一系列較有影響力的綜藝
  • 轉型國資控股後 慈文傳媒首個大動作指向成都
    慈文傳媒創始人、首席內容官馬中駿在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表示,成都是新一線城市裡極具都市感、國際化的現代文化名城,是一座渾然天成的影視基地。不僅要在四川取景拍攝多部重磅新片,還要將慈文傳媒的西部總部落戶成都,這無疑引發了外界的極大關注。正式轉型國資控股不久的慈文傳媒,為何要在此時將目光聚焦西部?未來總部打算落戶在成都的哪個區域?
  • 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中國的IP開發才剛起步,路還很長
    從《小魚兒與花無缺》《神鵰俠侶》到《花千骨》《老九門》,慈文傳媒在成立20年間不斷打造爆款,製作出多部膾炙人口的佳作。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也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劇壇新秀,到跨世紀武俠電視劇掌門人,再成長為今日影視產業多元化先驅者。
  • 慈文傳媒宣布停牌易主 慈文傳媒旗下藝人保留不變
    2月20日,慈文傳媒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關於《慈文傳媒:重大事項停牌公告》有關問題的答覆」。答覆中就轉讓的原因、轉讓對象的考慮、運營團隊、未來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解答。答覆中稱慈文傳媒將變成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股東馬中駿仍為公司決策和運營的核心,原核心團隊地位不變。 公司公告稱,華章天地傳媒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章投資」)擬通過協議受讓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馬中駿及其一致行動人王玫、葉碧雲、馬中驊所持股份等方式,成為慈文傳媒的控股股東,並與馬中駿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慈文傳媒健康穩定發展。
  • 國資實控方入主 慈文傳媒借力資本「翅膀」
    吳衛東直言,慈文傳媒需要輔之於資本的運作,但會區別於華章投資。未來慈文傳媒與江西出版集團及旗下中文傳媒擁有廣闊合作空間,華章投資亦會給予多方面支持。入主符合既定方向2015年,馬中駿帶領慈文傳媒「借殼」上市。
  • 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5G將為圈層平臺提供活命機會
    峰會現場座無虛席,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健兒、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華誼兄弟副董事長王中磊等在「網際網路攪動舊格局 探索新模式」圓桌論壇上,從多維角度探討網絡深度介入影視產業後,對行業格局的改變以及5G時代或將引發的變革。「網際網路帶來的革命會深刻影響創作,大批優秀作家會在這個時代產生。」
  • 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現實主義小說稀缺 價格水漲船高
    實控權易主後,公司創始人、著名製片人馬中駿宣布,今後擔任慈文傳媒「首席內容官」,主抓創作。董事長一職由江西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華章投資總經理吳衛東擔任。在上海電視節期間,馬中駿和首次與媒體公開見面的慈文新董事長吳衛東,向包括紅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披露了慈文未來發展和對當下影視劇拍攝的思考。
  • [中報]慈文傳媒:2020年半年度報告
    指 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華章投資 指 華章天地傳媒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系本公司之控股股東 無錫慈文 指 無錫慈文傳媒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 上海慈文 指 上海慈文影視傳播有限公司,系無錫慈文之全資子公司 視驪影視
  • 對話慈文傳媒董事長吳衛東|「修煉內功」就是「最好的市值維護」
    在這期間,慈文傳媒經歷了人員變動、復牌,化解了風險,成功轉變為國有控股的影視企業。「影視寒冬」籠罩下,僅2019年,就有2996家影視公司走向了末路。根據國家廣電總局通告顯示,2019年-2021年,全國獲得《電視劇製作許可證》機構為73家,比去年減少了4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