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特點

2020-12-23 中公教師網

近期各地都在開展教師資格考試,很多同學也都進入了備考階段,很多同學在備考教育學教育史這部分會無從下手,尤其是涉及到古代學校教育特點這個部分,是需要大家作為簡答題備考的,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來談一談古代學校教育的特點,幫助大家理解記憶。

第一:古代產生了學校,教育成為社會專門職能。

公元前17世紀以前的夏代就已經出現了學校,如《孟子·滕文公上》中記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不同名稱的學校,擔負著不同的教育任務。目前,比較清晰系統的學校是周代的學校,因為周代建立的宗法制度需要通過一定的教育制度加以維護。西周時期的學校分為「國學」和「鄉學」兩種。「國學」是設在周王朝都城和諸侯國都城的學校,供大貴族子弟就讀;「鄉學」是各地設立的地方學校,供普通貴族子弟就讀。

第二:古代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具有非生產性。

中國的教育在原始社會就已經誕生,比如歷史中「燧人氏教民鑽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制耒耕作」就說明了原始社會就已經有了教育。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教育與生產勞動走向分離,成為一種專門的活動,需要在專門的場所進行,也就出現了學校,這部分人也就從生產勞動中脫離出來,專門從事教育活動。

第三:古代學校教育適應古代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具有階級性;封建社會的學校還具有等級性。

從本質上講,國家是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關係。

封建社會的等級性相對來說劃分會更嚴格,更有層次性,比如唐朝的「六學二館」有嚴格的等級限制,規定:弘文館、崇文館招收皇親、大臣的子孫;國子學收三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子孫;太學收五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子孫;四門學收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子孫;書學、數學、律學則收八品以下子孫及庶人通讀學者」。

第四:古代學校教育適應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表現出道統性、專制性、刻板性和象徵性。

1.道統性。教育的內容就是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教育服從於統治之道。

2.專制性。教育過程是管制與被管制、灌輸與被動接受的過程,道統的威嚴通過教師、牧師的威嚴,通過招生、考試以及教學紀律的威嚴予以保證。

3.刻板性。教育方法、學習方法刻板,死記硬背,機械模仿。

4.象徵性。能夠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標誌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經典、教義的教育處於社會較高的地位,學習實用的知識處於較低的社會地位。

第五:古代學校教育的初步發展。尚未形成複雜的結構系統。

以上介紹了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特點!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亙古不變的,就是要讓教育普及的初心,且看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
    接受教育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似乎是家常便飯,學校更是和我們20歲之前的人生緊緊地牽絆在一起。那段青蔥的校園時光,或多或少的,都成為了我們美好的人生回憶。小時候我們&34;學校,想方設法想逃離;長大了我們又懷念學校,想回到那個時間那個地點。那你是否想過,千百年前的我們的祖先,他們的學校,又是什麼樣子,他們對於學校的看法,是否和我們一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訪一下中國古代的&34;吧。
  • 中國古代學校名稱
    關於教育學部分,知識點比較繁多和零散,尤其是第一章教育的產生和發展。隨著歷年考試難度的增加,會出現一些偏題。因此,對第一章中中國古代出現的學校名稱做出整理和補充。(一)夏1.「庠」——舜禹時期延續下來的,供養老人的地方,這裡的老人是有知識有身份的人,由他們對貴族子弟進行文化教學,禮儀教授,養老的目的是對年輕人進行教學。2.
  • 古人如何進行教育?淺談這些你不知道的古代學校
    教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提起古代就認為教育規模小,因為當時文盲非常多。不過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們對教育也非常重視,各朝各代對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多有意思的特點。尤其是古代「學校」的發展,在漫長歷史中也有著不一樣的發展歷程。
  • 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些特點
    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尤其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古代建築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特點,作為世界三大建築體系之一,它與西方建築藝術和伊斯蘭建築藝術並列,自豪地立足於世界建築文化之林。
  • 教育在不同時期發展的特點
    教育在不同時期發展的特點備考指南:該部分的知識點為考試的,一般以多選備考。大家經常會混淆不同時期的特點,下面我們進行講解:(一)原始社會的教育(有教育、但無學校教育)原始社會時期的教育具有以下共同特徵:1.自發性、廣泛性、無等級性。
  • 高中歷史古代中國經濟基本結構和特點總結
    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與農業相關的農學、天文曆法、數學、醫學等領域,這使古代中國科技具有實用性、實踐性的特點。同時,小農經濟發展的緩慢性也決定了古代科技無法實現根本性突破。  (4)文學:很多文學作品反映了小農經濟條件下人們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反映了當時人們希望擺脫統治者殘暴統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
  • 古代西方教育的發展
    古代西方教育的發展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關於古代教育之古代西方教育的特點,此考點在教師資格證考試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一個長出考點,主要考察不同時期教育的特點,以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為主。重點在於識記。所以我會將各個時期的考點直接羅列出來,再進行解釋,這樣方便大家梳理和理解。
  • 中國古代教育的開始和發展歷程
    人類的發展需要思想指令,做出正確的思想行為需要正確的教育。中國作為五千年的文明國家,是需要長久的思想教育文化作為支撐,中國古代人民從開始到發展需要一代一代的教育傳承,發展成為舉世矚目。而引人注目的古代教育文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如何發展,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中國古代教育發展,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教育。
  • 中國古代判例法的作用及適用特點
    判例法在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中的作用較為特殊,因為它是在以成文法為主體的法律體系中產生和運行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判例法形成了自己的適用特點。中國古代判例法的作用中國古代判例的作用雖然在不同模式、不同王朝中存在差異,但認真分析以下三個方面可知,它們的功能是基本相同的,即作為司法判決的法律依據、作為司法中法律適用的論據和作為新法律產生的依據。
  • 中國古代女子教育竟然是這樣!
    愛孩子,就要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公益學習平臺。‍   縱觀我國古代教育史,基本上講述的是完整的男子教育史,不管是禮,樂,射,御,書,數,還是四書五經都基本是針對男子成材的教學。一般人們認為古代中國女子備受摧殘,並無女子教育可言。其實這也一種誤解。女子被排除在學校教育大門之外不等於社會放棄了女子的教育。相反,歷代統治階級無不對女子教育給予高度重視。
  • 中國古代布料、服飾的特點及演變
    中國古代布料的演變按照中國歷史演進的順序,不少學者和論著沿用傳統的上古、中古、近古三分方式,描述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古代內衣的演變是在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呈現出了豐富的特徵和風格。上古先秦開始就有記載內衣文化的文字,當時男女內衣區分不大。《說文解字》雲:「褻,私服也。」
  • 一起考老師(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把古代文明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學校教育統稱為古代學校教育。(1)古代中國①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學校教育的形態。學校最早出現在夏朝。《孟子》裡說夏、商、周「設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 "勸之以學,誘之以祿",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什麼樣的?
    中國古代教育制度中的科舉制演變而來的,並且中國現在取得的成功也是在古代教育制度的基礎上開始發展的。&34;是中國古代教育制度中最主要的指導思想,那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本文將談談,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
  • 「思維導圖」知識7:古代社會的教育
    2.古代社會教育的發展(1)古代中國時間內容學校萌芽夏:已有學校設置,分為兩類(「序」、「校」)商:有正規學校教育場所,學校名稱有(「大學」、「小學」、「庠」)西周時期特點:政教合一,學在官府(學術官府)
  • 中國古代室內設計風格特點
    內外一體的整體風貌內外一體的整體風貌包含有兩方面的內容和特點:一是指傳統民居室內環境具有室外環境和空間形態的意象和特徵,或者說兩者間的界定具有模糊、含混和某些不明確的因素。上述兩點也可以理解為內外一體整體風貌中的兩個側面,彰顯出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整體相對和聯繫等思維特徵在住宅建築中的具體形式和體現,展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獨出機杼的人居觀及具體的設計手法的運用在崇尚「天人合「人地和諧」自然文化觀的中國古人的心目中,無時不在選擇,構築與大自然直面接觸、溝通交流乃至融為一體的人居環境。住宅作為人類的棲居場所,是人與自然契合的首要場所,是人契合於大自然的介質。
  • 杜成憲:對素質教育、品味和修養的追求,是上海教育的特點
    不同的情況是山東教育史古代部分佔了兩卷,山東教育史古代部分編寫起來有優勢,孔孟之鄉嘛!我們這套是「厚今」的,不是我們有意薄古厚今,而是和上海這個城市教育發展實際情況有關係。上海城市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就是近代以來發展得非常出色。所以我們還是尊重了歷史事實。第二點,我們嘗試寫出上海教育發展的特點、上海教育的角色和精神特質。
  • 2021教師招聘筆試備考_古代希臘、羅馬的教育以及中世紀歐洲的教育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招聘筆試備考_古代希臘、羅馬的教育以及中世紀歐洲的教育,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放任政策 集權領導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並繳納學費都是家長應盡的職責 教育開支由國家負擔,青少年免費接受教育 培養目標 以培養有文化、有修養和多種才能的
  • 我國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內容、特點及影響 法學中國
    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E,刑也,平之如水;廌所以觸不直者而去之,從去。」從水取其平,意即法平如水;「廌」,據《說文》:「獸也,似山牛,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傳說古代訴訟盛行神明裁判,兩造之一被廌觸者為敗訴。古代法官帽或袍上飾廌形為標識,以示主持公平正義。這種關於法的觀念在我國古代是共同的。法律思想是人們關於法的概念、內容、本質、作用、特點及其產生、發展的認識。
  • 教育與學制:不同時期的學校制度及其特點
    導語:教育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們也都十分地重視教育的作用。但是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學校制度,學制也是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這些記載只能證明在殷商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學校,具體的學制已經無法考證了。
  • 學校教育的特點你知道嗎?重要性呢?
    學校教育的特點:有固定的場所、專門的教師和一定數量的學生,有一定的培養目標、管理制度和規定的教學內容。學校產生是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了社會分工和剩餘產品,文字發展比較成熟之後。通常認為,產生於奴隸社會初期,由非專門教育機構逐漸演變為培養人的主要場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學校教育得以逐步完善。學校按水平可分為初等學校、中等學校、高等學校,按性質可分為普通學校、職業學校和各種專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