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總是說對孩子好,你對孩子真的好嗎?很多家長不會對孩子,你覺得對孩子奉獻了一切,但是到了最後,你會發現對孩子傷害最大的就是父母。看到這個論點,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我們不妨看一下這個論點是怎麼來的。
情緒失控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
陳喬恩演藝事業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她同年的經歷也是極為慘痛的,成了她知道現在都揮之不去的陰影。她不知道怎樣和他的媽媽說話,他怕一不小心說錯了話就招來一頓毒打。甚至每次在節目中提到自己的媽媽都會環顧四周,看看自己的媽媽是不是在場。即使後來自己出來闖蕩了,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難,寧可去找朋友,也不會去找她的媽媽。
經常情緒失控的父母,孩子的生活如履薄冰,生怕什麼事情做錯自己再受到懲罰,因為他們沒有反坑能力,因而面對父母時心生膽怯,形成了唯唯諾諾的性格。時間長了導致孩子的性格內向甚至自閉!
言傳身教首重身教
在很多的時候,父母更多的願意給孩子先講道理,但是結果很明顯,這樣做並沒有什麼用,孩子依舊我行我素。很多父母就說了,我也不願意發火,可是孩子就是聽不進去,沒有辦法。
在生活中,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就得變成什麼樣的人。
對於孩子來說,我們不能因為是長輩,就居高臨下地對他們進行訓斥。孩子犯錯誤以後,父母首先應該放低姿態,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孩子需要的是先聽進去父母的話。
給孩子建立一個好的獎懲制度
你要告訴他,你玩遊戲我不反對,但是你的成績出現下滑的時候我會扣掉你部分的零花錢或者會沒收你的遊戲設備等等!只要他們答應了,事情就會好辦許多,不管當下有沒有好的結果,至少讓孩子學會了承擔後果。有了教訓之後,孩子的拖沓偷懶就會好很多!
講道理沒錯,但是要適度,
很多時候孩子已經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這個時候你還在喋喋不休,當你突破了孩子的心理防線,結果可想而知。第一次孩子還會有點耐心聽你說完,時間長了孩子一句都不會聽了,只要你一開口孩子就煩躁!所以道理可以講,但是要分時候,更重的是要適度!
不管怎麼說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教育孩子,家長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不能去縱容孩子,也不能做情緒失控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