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大忌:父母情緒失控有多可怕?

2020-09-22 武漢新文達教育

去年,網上熱傳一段「虐童事件」視頻。

兩個男人圍著小女孩拳打腳踢,甚至拿出繩子麻袋套住捆綁小女孩。

綁好了,旁邊的媽媽幫忙掀開車簾讓他們把女孩丟車上。

爆料的網友稱,一開始以為是光天化日下的綁架行為。


經民警調查後才發現,這是父母管教孩子的現場。


孩子不聽話,父母管教不了,氣不過就採取了這種極端的錯誤方式。


試想一下,被父母「綁架」教訓,這種情景得多令人感到害怕?


這並不是單一事件。


廣東羅定,一位媽媽多次叫5歲的孩子回家吃飯。孩子貪玩,怎麼說都不聽。


結果媽媽生氣到把兒子拖進電梯裡,暴打了整整一分鐘。


下手之狠,讓人側目,孩子身上滿是淤青。


鄰居說,這位媽媽平時文文靜靜、細聲細語的,沒想到發起火來,真把兒子當仇人。

也許這幾位父母平時看上去和顏悅色、態度謙和,可情緒一旦失控,就成了面目猙獰的惡魔,瘋狂地傷害孩子。


秉持著暴力教育的父母,一旦情緒失控,就可能釀成悲劇。也許他們是恨鐵不成鋼,只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加乖巧、優秀;也可能,他們只是將孩子當做了自己洩憤的工具。


情緒焦慮的家長習慣於從外部向孩子強行灌輸、施壓,而沒有激發孩子內心對於外部世界的好奇,使孩子喪失靈性。這樣的「愛」,很容易被轉化成為「恨」。


孩子有錯,父母有情緒是人之常情。


可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崩潰發狂、咄咄逼人,硬把孩子逼到絕境便超出了正確管教的邊界。


父母以為這是教育,實則是發洩。


氣孩子不聽話、不安分,沒辦法疏導自己內心的憤懣,便任由壞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無法控制情緒的父母,本質是「精神巨嬰」。


只考慮到自己的立場,全然不理解孩子的心情。


直接用激進暴力的方式,逼孩子就範,恰恰是弱者的表現。


失去理智的言語,無法控制的情緒,會讓孩子誤認為父母變成這樣,都是自己的錯。


伴隨著這種愧疚感成長,他很難釋懷,即便想好好愛別人,也容易採用同樣極端錯誤的方式。


葉璇,娛樂圈有名的才女,在感情上卻也是有名的傻。


每一段戀愛經歷,她「自毀式」的瘋狂行為令人不解。


一次採訪中,她坦言自己「曾經為了向一個男生證明愛意,大半夜直接跳河」。

即使男友家暴、劈腿,她都不願放棄。


有網友說,這不是愛情,而是瘋狂。


深究她的原生家庭,會發現,她的愛情觀跟她媽媽有關。


小時候,只要媽媽喝醉酒就會瘋狂打罵她。


酒醒後,媽媽卻又百般愧疚抱著她痛哭,希望她能原諒。


一直以來,她習慣了媽媽的喜怒無常、情緒失控,誤認為愛是控制,想幹嘛就幹嘛。


等到她進入親密關係中,她活成了媽媽的模樣。


適當的管教我覺得都可以接受,但千萬不要有一種心態:我是大人、我是爸媽,所以將對孩子的管教,視為一種「理所當然」,最後可能會有無法挽回的經驗。如果,你發現當情緒一上來,又無法掌控的時候,以下策略,歡迎參考看看。

控制情緒的策略重點:

1

響應,但不反應

身體脫離現場──走開或走到另一個房間。

精神脫離現場──數到十或深呼吸

緩和情況──改變主題或發揮幽默感。

賦予自己權力──提醒自己,你可以處理這件事。


2

專注於你想要達到的積極目標

同理對方──了解孩子的立場,並積極傾聽。

表達正面的情緒──微笑,專注在自己和孩子好的感受上,或當時出現的某件好事情。


你當然會認為說得比做得容易。你是對的。當你心煩時,你真的會很想發作。你需要練習──很多的練習──來馴服你內在的猛龍。行動和反應會成為習慣,而習慣很難打破。


當你心煩時,你看待事情的方式容易讓你做出糟糕的決定。有關父母與子女互動的研究發現,只要一個人(父母或孩子)在互動過程中加入一個敵意的評論,建設性思維就會戛然而止,讓家庭成員之間容易發生爭執,問題也得不到解決。


學習控制或管理情緒不僅對你健康,對整個家庭也很健康。控制情緒可以降低血液中壓力荷爾蒙的水平,並有助於預防血壓急速升高。大多數夫妻都會起爭執,但最好不要讓孩子聽到。如果你認為他們沒在聽,或是不能聽到你們在房子另一邊爭吵,你最好再思考一下。

養育孩子,實屬不易。

為人父母這條路,有無數個挑戰和困難。

但無論如何,總不能讓壞情緒成為教育的死敵,親子關係的攔路虎。

以情理教育,遠比大發雷霆、情緒失控好。

真正的教育,是在孩子犯錯時,能控制心裡的火,放下身段,耐心聽孩子的感受和解釋,溫柔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期待。

育兒,則育心。

如果做不到百分百完美的父母,起碼也做個情緒穩定的大人。

相關焦點

  • 避開家庭教育中這5點大忌,就超過了80%的父母!
    作家珍妮·艾裡姆曾說:「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紙,他要通過不斷的和世界發生碰撞,才能探知事物的邊界,總結成自身的經驗。
  • 家庭教育「大忌」: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傷害可不小,別不當回事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惹父母生氣的情況,尤其是在孩子7歲以後最讓父母頭疼,俗話說「七八歲的孩子狗不理」,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在七八歲的時候是萬人嫌,連狗都不願理搭理。
  • 家庭教育中的大忌:失控的父母,你傷了孩子的心
    如今,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已經變成了一件兩敗俱傷的事。孩子不會寫作業本來就傷心,若父母時不時的發怒,更是讓孩子處於心驚膽戰的情緒中,錯題也就更多了。父母發怒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是父母覺得自己若是對孩子生氣,孩子就會乖乖寫作業,類似恐嚇孩子。二是孩子的表現實在太令人生氣了,父母憤怒的情緒上來,對孩子就是一陣辱罵。無論是哪種,都沒有解決問題不說,還傷害了親子關係。
  • 父母情緒失控有多可怕
    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家長大多習以為常了,最令家長們感到難以應付的是孩子們的購買慾。都說女人的購買慾是可怕的,這是因為女性在購物的時候能以這種方式獲得花錢的快感與心理滿足感,而孩子雖然並不追求這種快感,但他們喜歡的東西那可多了去了。如何處理孩子想買玩具的渴望與家庭經濟的平衡,是家庭一大難題。
  • 魔鬼一樣的情緒失控,到底能有多可怕
    昨天家長會的一場罵戰,讓我領教到了情緒失控的可怕!事情的起因很簡單,來開會的家長非常多,就因為會後一個家長和老師多說了幾句話,另外一個家長等的不耐煩了,接著就爆發了爭吵。言語十分粗鄙,各種問候滿天飛,將要準備動手的節骨眼被趕來的校保安制止!
  • 情緒失控的父母有多可怕?
    情緒失控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甚至每次在節目中提到自己的媽媽都會環顧四周,看看自己的媽媽是不是在場。即使後來自己出來闖蕩了,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難,寧可去找朋友,也不會去找她的媽媽。經常情緒失控的父母,孩子的生活如履薄冰,生怕什麼事情做錯自己再受到懲罰,因為他們沒有反坑能力,因而面對父母時心生膽怯,形成了唯唯諾諾的性格。時間長了導致孩子的性格內向甚至自閉!
  • 孩子情緒失控有多可怕?高考生考場撕掉兩位考生答題卡!
    你知道孩子的情緒失控有多可怕嗎?7月8號,在河南平頂山,一位學生在高考現場撕毀兩個同學答題卡。第三點: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因為孩子會耳濡目染。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總會失去耐心,久而久之就會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我記得前段時間,有位新聞上報導有位母親情緒失控,拿起棍子打孩子,孩子吐血了,父親才發覺不對勁,送孩子去醫院。
  • 只因吃飯慢,女兒就被母親打,情緒失控的父母太可怕
    父母情緒失控,在家庭生活中廣泛存在聽到上面的案例,有人可能會說,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狠心打孩子,甚至把孩子打傷的父母,只是極個別的,所以不要抓住一件事情不放,就說父母情緒失控,會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但是,如果你到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知道,因父母情緒失控,孩子受到傷害的案例非常多。
  • 被母親掌摑後,他轉身從五樓跳下,情緒失控的父母,究竟有多可怕
    所以趁這個機會,我也想好好談一下這個問題,父母學會情緒管理,究竟有多重要。,當父母不安時,孩子會立刻警覺;如果父母面對孩子,總是帶著情緒,孩子會第一時間感知到,並受其影響。成人遇到問題尚且有周旋迴避的餘地,如果孩子從父母那裡感受到的只有重壓,那就是退無可退的境地。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就是父母的情緒,要讓孩子來買單。
  • 情緒極端,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死敵
    :父母總是情緒失控,對孩子哪些影響?兒童心理學家說過:「父母其中一方的情緒失控《少年派》的林妙妙,羨慕同學江天昊有一對情緒穩定的父母為人父母這條路,有無數個挑戰和困難。如果做不到百分百完美的父母,起碼也做個情緒穩定的大人。來源:家庭教育
  • 4歲女孩跪地大哭,媽媽仍不肯停手,情緒失控的母親到底有多可怕
    導讀:4歲女孩跪地大哭,媽媽仍不肯停手,情緒失控的母親到底有多可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4歲女孩跪地大哭,媽媽仍不肯停手,情緒失控的母親到底有多可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懂得情緒管理的父母,有多可怕
    父母這樣不聽別人建議,在公共場合肆意妄為不注意禮儀,會在孩子心裡烙上不可揮去壞的影響。有網友就說:「如此聽不進別人建議,一點小事就拉不住情緒開關的父母,教出的孩子會好嗎?」有網友就說:「如此聽不進別人建議,一點小事就拉不住情緒開關的父母,教出的孩子會好嗎?」
  • 情緒失控的父母有多可怕?女兒不小心走丟,找到後被爸爸一腳踢翻
    其實在孩子的一生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和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即使孩子年紀再小,也能感知父母情緒的變化。前段時間網上有個十分熱門的短視頻,路人記錄下了一個爸爸在女兒走丟後找到女兒的第一時間,不是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也不是詢問孩子是否因為走丟受到了驚嚇,而是當著很多路人的面直接一腳把女兒踢翻在地。讓一眾路人十分訝異。
  • 6歲女孩跪地求饒:「別打了,我不買了」,家長情緒失控有多可怕
    但是仍然有極少部分的父母脾氣暴躁,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會像上面我們所講的那個女孩媽媽一樣,在孩子犯錯或者不聽話的時候會使用訓斥和打罵的方法。
  • 產後抑鬱有多可怕?福原愛自曝多次情緒失控,還好老公是江宏傑
    相信大家都在新聞裡看到過不少關於女性產後抑鬱的報導,當然,男性也有可能會有這種困擾。像李晟在近期的一檔真人秀中就說過自己產後沒有抑鬱,反而是老公李佳航有點抑鬱。可想而知這種情況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多麼的普遍。
  • 父母為什麼經常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做到3點,父母能掌控情緒
    朋友很後悔,自己為什麼經常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自己總衝孩子發火,發火完了又後悔。在孩子的教育中,相信每個當父母的都不希望自己情緒失控,尤其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可父母為什麼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情緒失控?記錄、分析失控的原因,回歸內心的安寧
    生活是無常的,總有一些不順心的事情發生。當一件對自己很重要,面臨的處境不太好時,人平靜的心就被打破,情緒面臨失控。情緒失控時,記錄、分析失控的原因,有助於回歸內心的安寧。心情當時很緊張,害怕研究生三年的努力得不到結果,害怕籤的工作因為盲審不通過的而丟掉,害怕讓家人失望·····盲審的成績太重要了,現在面臨的情況不容樂觀,情緒一下子失控,變得緊張、焦慮、彷徨。情緒失控,如果能觀照到自己的失控,就能從失控中漸漸解脫出來。記錄、分析自己失控的原因是觀照自己失控的重要方法。
  • 6歲孩子痛哭求饒:失控的家長多可怕
    6歲孩子痛哭求饒:失控的家長多可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不買了,你別打了!」6歲孩子痛哭求饒:失控的家長多可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能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的父母有多可怕?
    情緒暴怒之下,這位爸爸把塑料跳繩折起來抽打女兒長達5分鐘,媽媽趕回來的時候,女兒已經奄奄一息,送到醫院搶救無效身亡。這位爸爸說他並沒有想把女兒打成輕傷、重傷、致殘致死的主觀意識,只是一時氣憤,讓女兒的傷情超出了預期。父母為什麼常常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
  • 一根棒棒糖,引來媽媽的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父母要反思
    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因為做錯了什麼事情,惹得父母很生氣。在面對這的情況時,有的家長會表現的比較理智,但也有一些家長會情緒失控,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前些日子,在朋友圈看到一則信息,一個小男孩兒偷偷的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根棒棒糖吃,結果被媽媽發現了。盛怒之下,年輕的媽媽一巴掌打在孩子的臉上,嘴裡罵罵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