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大忌:失控的父母,你傷了孩子的心

2021-01-15 陸北老師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01

如果做家有中小學生的親子關係殺手排名情況調查,相信「家庭作業輔導」一定榜上有名。武漢42歲胡女士因為持續性頭疼,去醫院檢查卻找不到病因。知曉胡女士是位媽媽後,醫生問起孩子的情況,胡女士突然放聲大哭,原來輔導孩子作業引發的焦慮和抑鬱。

無獨有偶,杭州一位爸爸輔導孩子寫作業,因為孩子一直專心聽講,爸爸氣憤之下便打了兒子一耳光,結果孩子耳鼓膜穿孔,輕度聽力減退。

如今,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已經變成了一件兩敗俱傷的事。孩子不會寫作業本來就傷心,若父母時不時的發怒,更是讓孩子處於心驚膽戰的情緒中,錯題也就更多了。

父母發怒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是父母覺得自己若是對孩子生氣,孩子就會乖乖寫作業,類似恐嚇孩子。二是孩子的表現實在太令人生氣了,父母憤怒的情緒上來,對孩子就是一陣辱罵。無論是哪種,都沒有解決問題不說,還傷害了親子關係。

02

最近在上海某小區差點發生了一場火災,起因便是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

晚上爸爸照常輔導孩子寫作業,由於孩子經常不聽話,小動作多,爸爸一氣之下便用打火機點燃了孩子的作業本,想給孩子一個教訓。

一開始爸爸將作業本放在陽臺上,見作業本快燒完了便隨手扔了下去,但是沒想到外面風很大,作業本又復燃了,差點把鄰居家燒掉了。

鄰居家報警後,民警對爸爸進行了批評教育,最後爸爸寫下保證書,保證書裡寫道:

「因在家教育兒子的過程中,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怒之下點燃了筆記本,在陽臺外燃燒,在本子快熄滅時扔至樓下,由於戶外風大,導致本子復燃,對樓下業主造成了不良影響。」

回顧了整件事情後,爸爸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今後的生活中,嚴格管理自己的情緒,合理和平的教育。不論在家中還在小區,嚴格遵守消防安全,杜絕此類事情發生。」

爸爸點燃作業本的行為看似是在給孩子一個懲罰,但實際上對孩子一點益處也沒有,更多地是在發洩自己的憤怒情緒。

尼採在《善惡的彼岸》中說過:「如果你的情緒總是處於失控狀態,你就會被感情牽著鼻子走,喪失自由。」

當家長被憤怒、失望的情緒所包圍時,第一反應便是將其發洩掉,且發洩對象是讓自己憤怒的人。比如不肯好好寫作業的孩子,家長情緒失控時便會想「既然你不想做,那就不要做了」隨即將點燃作業本。

雖然家長的情緒會好一些,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問題,比如孩子害怕的心理和作業本復燃後差點著火的後果。

03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南昌一位媽媽當眾責打孩子,起因便是孩子弄丟了一張5塊錢的地鐵票。

很多網友都說媽媽小題大做,可媽媽說自己賺錢很難,自己既要照顧孩子老人,還要工作,一個月才賺900元,情急之下才打了孩子。

另一位媽媽因為女兒在課堂上講話,不遵守紀律,便讓女兒站在馬路邊,不斷用侮辱性的言語批評她,氣憤之餘還用自行車撞她。

整個過程,女孩一言不發站在一邊任憑媽媽發洩情緒,就連抽泣也是極小聲,生怕再次惹怒媽媽。

不少網友看到此情此景,都驚呼「這還是媽媽嗎?」

父母控制不住情緒,首先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被愛。

他們會覺得只有自己學習好媽媽才會愛我,造成的結果要麼是為了學習失去其它更重要的東西,比如誠信。要麼對自己徹底失望,承認自己是個廢物。

無論哪種,於孩子的成長都極為不利。

其次,會讓孩子拒絕向父母求助,自己獨自忍受傷害。

心理學家鮑威所說過:家的核心功能就是「安全基地」和「安全港。

可若是父母經常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動輒大罵,於孩子而言家就失去了庇護的作用。父母們不受控制的言語和行為,對孩子而言便是一次次噩夢,即使沒有造成壞後果,但孩子或許一生都會記住那份恐懼無助的心理。

最後,會讓孩子形成一輩子的創傷。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說過: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父母情緒失控,不管是傷害自己還是傷害孩子,都是在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孩子,幸運的孩子或許可以修復創傷,可不幸的孩子或許一生都無法彌補父母給予的創傷。

04

美國心理學家萊因霍爾 德·阿曼說:人一旦情緒失控,就會通過髒話和羞辱性的動作來將這種情感宣洩出來。

但是情緒失控又會帶來一系列不可挽回的後果,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應該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了。

第一,父母可以利用「情緒暫停法」控制情緒。

小女孩貝貝在日常生活中很是鬧騰,壞習慣也非常多,刷牙、洗臉特別慢。媽媽每次看見貝貝的「慢動作」都很急躁,無論自己怎麼吼沒有用,貝貝不但不改正,還越來越慢。

心理諮詢師教給了媽媽一種「情緒暫停法」,告訴媽媽看到孩子犯錯誤時不要第一時間發火,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有一回媽媽回到家看到滿地都是白花花的奶粉,而貝貝則一臉害怕的站在一邊。媽媽壓下了蓬勃而出的憤怒,心裡默數了三下,溫和地問貝貝為什麼要將奶粉倒在地上。

貝貝見媽媽沒有生氣,才小心翼翼回答:「我想給弟弟衝奶粉,媽媽你不要生氣了」

聽到女兒的回覆,媽媽突然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問過女兒的想法,總是自以為女兒故意惹自己生氣,看到女兒如此在意自己的情緒,覺察到失控的自己給女兒帶來了不小的傷害。

孩子終究是孩子,做事肯定不能滿足父母的期待,偶爾還會跟父母對著幹,這對於父母就是一場修煉。

尤其是在控制情緒上,若意識到自己馬上要發火了,可以命令自己不要說話,或者避開孩子自己先冷靜下來,再去和孩子談談。

父母處於憤怒的狀態時與孩子「對峙」一定是兩敗俱傷的結果,只有自己先將憤怒壓制,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第二,父母傳遞給孩子的不是情緒,而是價值觀。

鍾南山先生曾講起過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他坦言自己非常頑皮,且學習很差,經常逃課,為此還留級了兩次。

那個年代的父母若是看到自家孩子逃課留級,肯定會拿起棍棒向孩子揮去。可鍾南山的爸爸卻別樹一幟,他從對兒子發過火。

一次鍾南山將家裡的夥食費偷偷拿去買了零食,即使被爸爸逮到,他也依舊不承認,想撒謊矇混過關。爸爸面對不爭氣的兒子很是生氣,但他依舊壓制了怒火,用平靜的語氣對他說:「南山,你好好想想,這個事情,你到底對不對?」

鍾南山看到爸爸如此嚴肅,嘴上的辯解之詞便說不出口了,低頭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鍾南山說自己很感謝父親的做法,他傳遞給自己的不是憤怒的情緒,而是他的價值觀。

父母向孩子發洩情緒,孩子首先感受到的是「爸爸媽媽很生氣,我很害怕」或者是「完了,我又要挨罵、挨打了」。

這些都是無用的情緒,並不能幫助意識到他的錯誤,更別說讓孩子改正錯誤了。

即使父母之後再對孩子說話,孩子的印象最深的依舊是父母的怒吼與憤怒的扭曲的面孔。樊登說過,「情緒只能傳染惡劣的情緒,我們需要傳遞給孩子的是價值觀,而非情緒」。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第一時間覺察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害怕父母的斥責。

第三,父母要用積極的情緒去影響孩子。

作家劉繼榮在《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講了她和兒子的故事。

某天,她聽到兒子與朋友打電話說他沒有幸福感,為此感到很驚訝。又想起前不久開家長會,老師特地對自己說兒子很消極,做什麼事都沒有熱情。她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突然意識到最近幾年自己每次回到家都是一臉怨婦模樣到處訴苦,兒子偶爾想勸慰自己,卻也被自己消極回應。

自此後,她便有意識地收起自己的愁眉苦臉,在兒子面前展現出「小太陽」一面。

兒子看到了媽媽樂觀積極的一面,便也一改喪氣的生活態度,老師的評語也變成了「積極向上、對一切事物充滿熱情」。優秀的父母不僅不會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孩子,還能從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

西班牙有一句諺語:「如果常常流淚,就不能看見星光。」

當父母控制不住情緒時,誘導因素除了孩子的錯誤外,自己本身也是充滿了消極因素。這樣的父母,比起看到孩子的優點,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缺點,憤怒值也會不斷上升。所以,父母想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可以嘗試著讓自己快樂一些,當自己攢足了愉悅,更能坦然面對犯錯的孩子。

05

父母學會控制情緒,不僅能更好應對犯錯誤的孩子,也是給孩子做榜樣,教會孩子遇到問題時,不要被壞情緒所裹挾。

一位網友說起自己的父親的故事,父親每次遇到問題總是摔東西,家裡人為此總是小心翼翼對待發脾氣的父親。

網友曾發誓自己長大後一定不要像父親一樣,可最近他意識到自己遇到不順心的事也開始摔東西,語氣和神態和當年的父親一模一樣。到旁邊擔驚受怕的家人,網友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控制情緒,不然創傷繼續傳遞。

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失控的父母很大程度上會養出失控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就像一個定時炸彈,很難過上稱心如意的生活。

父母學會控制情緒,不但自己擁有更順暢的人生,孩子們也會在溫和的環境中成長,成為「小太陽」一樣的人,給身邊的人帶去光芒和溫暖。即使父母們給不了孩子很好的家庭條件,可和諧、穩定的家庭氛圍卻是每一位父母能給予孩子的,這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因素。

控制住情緒的父母一定能「控制」住自己想要「控制」孩子。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籤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了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中的大忌:父母情緒失控有多可怕?
    、態度謙和,可情緒一旦失控,就成了面目猙獰的惡魔,瘋狂地傷害孩子。秉持著暴力教育的父母,一旦情緒失控,就可能釀成悲劇。也許他們是恨鐵不成鋼,只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加乖巧、優秀;也可能,他們只是將孩子當做了自己洩憤的工具。
  • 避開家庭教育中這5點大忌,就超過了80%的父母!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父母之於孩子,就像土壤之於小苗,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化作孩子的精神生命!但這讓很多父母很暴躁,抓狂,而家庭教育就在這樣的狀態展開了。每個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無意中觸犯了家庭教育大忌,直到青春期問題才開始爆發,回過頭才發現,已經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了很遠。下面家庭教育的大忌,看看你踩中了幾點?
  • 家庭教育「大忌」: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傷害可不小,別不當回事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惹父母生氣的情況,尤其是在孩子7歲以後最讓父母頭疼,俗話說「七八歲的孩子狗不理」,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在七八歲的時候是萬人嫌,連狗都不願理搭理。
  • 最傷孩子的4句話,句句都特別傷孩子的心,多數父母卻天天掛嘴上
    導讀:最傷孩子的4句話,句句都特別傷孩子的心,多數父母卻天天掛嘴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最傷孩子的4句話,句句都特別傷孩子的心,多數父母卻天天掛嘴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大多數父母 一直在傷孩子的心
    大多數父母 一直在傷孩子的心美女老師也哽咽了,她只說了一句話:「爸爸們,請你們想想,你們是從何時開始這樣傷孩子的心的?我求你們了……」老師說不下去了。許多孩子都哭了。二、兒子給我打了100分我成了一個典型。老師特意讓我兒子上臺,自己公布一下給爸爸打的分數,並說明理由。兒子站在臺上,眼含淚光看了我一眼,那眼神我從來沒見過,像刀子扎了我一下。
  • 有十句話最傷孩子的心,父母千萬別說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尤其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但是虎媽們常常心急了,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盯緊學習,壓力大,脾氣就來了。重話一出口就收不回來了。當下沒有體會孩子的感受,對於孩子的打擊很大,甚至會造成心理問題。因此父母應該做好情緒管理,從正面、積極的角度審視孩子、激勵孩子。以下就是最傷孩子的十句話。1、「笨蛋,沒用的東西。」
  • 面對孩子失控:別顧了自己的「面子」,卻傷到孩子的「裡子」
    很多時候,顧了家長的「面子」,傷到的卻是孩子的「裡子」——毀損孩子的自尊與自我價值感。5、給孩子一個擁抱有時讓孩子安靜下來只需要一個動作——擁抱。擁抱會使人體釋放一種叫做催產素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會讓擁抱的兩個人感覺更加親近。通過這個動作向孩子傳遞你和他是一起的,你願意幫他克服一些痛苦,你沒有忽略他。
  • 家庭教育微課堂(六) | 當孩子缺乏同理心時,父母該如何做?
    家庭教育微課堂(六) | 當孩子缺乏同理心時,父母該如何做?呂梁市婦聯開設家庭教育微課堂,邀請呂梁市婦聯家庭教育志願講師團的老師,與各位家長分享交流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幫助廣大家長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實現家家幸福安康。今天為大家推出第六期《當孩子缺乏同理心時,父母該如何做?》,由賀利娥老師主講。本期「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家庭教育微課堂的主要內容為:針對前幾日網上傳出的一則視頻,展開討論。
  • 情緒失控?記錄、分析失控的原因,回歸內心的安寧
    當一件對自己很重要,面臨的處境不太好時,人平靜的心就被打破,情緒面臨失控。情緒失控時,記錄、分析失控的原因,有助於回歸內心的安寧。只要自己有一顆踏實肯幹的心,能愚直、認真、踏實地工作,在工作中學習、成長,相信無論幹什麼工作都能有所成就。
  • 什麼是家庭教育?拒絕思考只想結果的父母,都會陷入糾結這個怪圈
    ,而問題多多的孩子背後我們還不得不承認有個「懶」於思考的父母,關於這一論點先不要著急否決,我們可以看完以下這個故事再做結論:小秦是一位二胎媽媽,每次孩子一哭她的情緒就很容易崩潰,有一天大寶不小心把一個花瓶給摔破了,小秦情緒失控地批評孩子「你看看你有什麼用?
  • 父母「情緒失控」,在孩子眼裡是什麼樣子?《吵架的父母》告訴你
    短片雖然更為突出的是有關於「恐怖」,但其核心所要講的卻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經常會出現的情緒失控,而父母的情緒失控對於孩子來講,卻是具有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例如在片尾變成怪物的父母堵在了女孩房間的門口。 1.父母的情緒失控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父母的情緒失控總是會毫無徵兆的突然到來,雖然在動畫短片中所講述的是父母之間的爭吵嚇到了孩子,而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在有些家庭中夫妻吵架的情況會更多,但在大多數的家庭中,夫妻其中一方的情緒失控更多的還是會被歸因到孩子的身上。
  • 養育孩子的大忌,但每個父母都在做
    這件事情,基本每個父母都在做,但這確確實實是教育的大忌:交易式教育 "交易式"教育有什麼危害?她指出,把「交易」喝「回報」引入家庭教育,不僅無法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甚至會產生反效果。 一次,艾麗卡要求8歲兒子去照顧一下弟弟時,兒子卻回答說」你會給我什麼?」通過這件事讓艾麗卡意識到:積分獎勵表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心理工具,對孩子的內心有極大的暗示作用,8歲的兒子需要獎勵才會去幫助弟弟,他已經習慣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及時的回報。
  • 父母須知:這3種一廂情願的父母,最傷孩子的心
    ,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那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大的分歧和衝突,來自於父母的「一廂情願」。最後,不但不會得到孩子的感激,還會傷了孩子的心。因為,孩子要的不過就是一個普普通通,能夠陪伴他一路快樂成長,並能接受他原本的樣子,讓他自然、自在長大的爸爸媽媽。我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是一位合格的父母、孩子心中的好爸媽。
  • 父母常掛在嘴邊的3句話,最傷孩子的心,千萬別再說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語教導非常重要!說得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和進步;說得不恰當,則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無法彌補的傷害。以下傷孩子最深的這3句話,求父母們別再說了!很多父母真的把這句話隨便掛在嘴邊,甚至變成了口頭禪一樣,但是你知道嗎?這句話是最最最最傷害孩子弱小心靈的暴力語言!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你的這句話會讓孩子充滿恐懼和缺乏安全感,試想一下,連孩子最信任和親近的父母都無情地扔下這句話,孩子會有多無助啊!
  • 金華家長學堂 |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定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任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受教育的權利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之後,教育質量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定位》 本期嘉賓 黃國飛,金華市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金華市南苑中學教師、浙江省青春健康教育師資、金華市優秀班主任、開發區名班主任。
  • 「棉花糖·家庭教育」雙職工父母,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而媽媽們則焦慮到近乎失控,生活處處以孩子為重心,強迫孩子奔波於各個培訓班之間,孩子感到窒息,進而產生逆反情緒。缺席的爸爸、焦慮的媽媽、糟心的娃,構成了中國大部分家庭的現狀。很多父親是對孩子不管不問,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拋給了母親。這就導致媽媽們在重壓之下越來越焦慮。這種焦慮嚴重時往往會讓媽媽們的心態在兩極間搖擺:一方面,她們擔心孩子的安全、健康;另一方面,她們深知社會競爭的激烈,逼著孩子「比別人更優秀」。如果孩子達不到要求,就會迎來媽媽的失控情緒——數落、指責,歇斯底裡,亦或是神經質般的哭泣。
  • 年關七大忌,千萬不要犯!(一定要看!!)
    —— 貶人子女之大忌 —— 啃老夫妻之大忌 —— 輕視家庭之大忌 —— 缺規父母之大忌 —— 溺愛六、不要亂發脾氣一傷身體,二傷感情,人與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聲中來,哭聲中去。老而取幼不管老人只在意小孩子家之不祥現在全世界都不強調孝道老人很可憐都在養老院然後小孩子越來越囂張變小皇帝皇太后了而且一個家沒有孝道承傳這個家鐵定要敗掉所以家不吉祥而很可貴我們中國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強調子女要盡孝道這在全世界沒有這樣立法的從這些徵兆可以看得出來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只要不強調孝道全人類沒有前途為什麼因為孝是愛的原點人都不懂得愛人的話他怎麼可能人生會幸福人類怎麼可能會有未來可是愛的原點又是孝孝是根德行的根本百善孝為先沒有孝道這個家就要敗喪下來了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就是敬老愛老尊老從夏商周這個傳統一直傳了幾千年但是現在這一點做得不好我們要了解老人對家庭對社會奉獻了一生不尊重老人叫忘恩負義沒有老人哪有子孫沒有老人的努力哪有現代的成就再來老人有非常豐富的人生智慧跟經驗所以尊重老人的人就能承傳這些寶貴的智慧跟經驗而且人老是修來的福報他能修得長壽就值得我們尊重所以人的福田分三種都可以教給我們的孩子恩田敬田悲田我們感恩老人奉獻一生念他的恩我們尊重老人再承傳他的智慧經驗一個人交的朋友都比他大很多歲甚至大一倍兩倍這樣的人一定比同年齡的人成熟大家可以仔細去觀察所以恭敬心得大福報傲慢輕慢老人折福非常大我們常說一個家庭就是一棵大樹爺爺奶奶是大樹的根父母是枝葉孩子是果實果農都是在根上施肥在果子上打藥只有在根上施肥果子才能有足夠的營養在果子上打藥才能防止果子長蟲子我們對老人要多關愛對子女要多教育一個人在孝養父母之時自己的兒女也看在眼裡父母以身作則孝敬尊長就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榜樣孩子是通過父母的行動懂得孝的一個家庭裡如果父母孝順老人那麼孩子就會孝順父母一家人就能和和美美中國人常講百善孝為先孝是善良的第一步一個人對父母保持感恩學會去愛他們在此基礎上才能更進一步去愛別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親人都不愛那這個人也絕對不會對別人善良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所有中國人修養品德的第一步學會善良的第一步孝是善的原點是德行的根本沒有孝這個家庭就離敗落不遠了網上有個段子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注重養生了他們左手拿著保溫杯右手舉著高腳杯啤酒加枸杞可樂配黨參敷最貴的面膜熬最長的夜其實這也是現實的寫照因為確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保健品抗衰護膚產品泡腳粉養生茶然而大家都在關注外部養生卻忽略了情感養生方式找一個讓你舒服的人勝過一切保健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相處舒服是最好的朋友關係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與有的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你會覺得舒服又隨意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哪怕心頭多麼烏雲密布也仿佛瞬間被驅散即使默默不語感覺也愜意但與一些人見面時渾身感覺不自在不得不戴上虛假的面具說著違心的話語要麼就是耐住性子聽喋喋不休的抱怨結果搞得自己本來的好心情也被負能量取代有些人你相處起來費勁有些事你看不慣看不懂別勉強自己何必為了不值得的人生氣何必為了擠不進的圈子著急進不去的圈子不適合你費力不討好的朋友不值得你珍惜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淡淡相交淺淺歡喜聊得來說得開不掩飾不累心這是交友時最舒服的狀態很多事實證明舒服才是和朋友最好的相處模式這樣的友誼也不會輕易消散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彼此之間不會因為三觀不合而矛盾重重不會因為彼此不懂而衝突不斷更不會因為情緒總是不一致而內心涼涼周國平說與人相處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輕鬆在輕鬆中又感到真實的教益我敢斷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類哪怕你們從事著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活已經很累了不要再勉強自己遠離那些讓你感覺不舒服的人結交那些相處舒服讓你更好的朋友相處舒服是婚姻的保鮮劑交朋友是如此的婚姻也是如此關於婚姻的美好樣子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答案但都逃不開一點就是要過得舒服夫妻是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卻要相伴最久的人因此相處舒服就顯得至關重要一段婚姻最好的結局不是兩個人突破萬難走在一起只有在一起後相處舒服才是感情的圓滿楊絳和錢鍾書是出了名的文壇伉儷兩人相知相守恩愛數十載楊絳生女兒住院期間回不了家錢鍾書一個人在家裡第一天他到醫院去看妻子他說對不起我把墨水滴到桌布上了換成一般的人恐怕要跳起來了墨水多難洗啊可是楊絳沒有她只是會心的一笑安慰丈夫沒關係我會洗第二天錢鍾書來到醫院又說對不起我把檯燈砸壞了楊絳依舊是笑著說沒關係我會修在他學會劃第一根火柴為妻子生爐火的時候楊絳問他你會用火柴啦錢鍾書舉著那一根火柴用驕傲的口氣說沒錯你看我會劃火柴了兩個人就這樣樂在其中舒舒服服的生活在一起他們相知相惜平淡如水卻又生死相依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有這樣一句話婚姻如同穿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腳知道表面的風光是給別人看的日子過得舒不舒服自己才清楚讓彼此都感覺舒服讓彼此都成為更好的人這就是好的婚姻相處舒服是最好的養生攝生之道大忌嗔怒中醫認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後是氣病再到血病最後才到形病黃帝內經也有言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和情緒有關所以壞情緒是萬病之源而情緒是會傳染的你的身體健康取決於你的情緒而你的情緒好壞往往取決於能否跟身邊的人相處舒服跟相處舒服的人相處清淨自在內心安寧他們的微笑讓人安心舉止令人溫暖感覺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渡不過的劫不用吃任何補品就能得到最好的養生而和不舒服的人在一起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委曲求全一不小心就雞飛狗跳家煩宅亂無異於互相投毒慢性自殺無論交友還是生活能和舒服的人在一起為自己打造一個舒心的交際圈打造一個健康的交友環境才是最好的養生但前提是我們也要成為這樣的人懂得善待別人懂得尊重謙和懂得把握分寸懂得真誠包容朋友不在多少真誠就好家人不必富有團結就好愛人也不需要多浪漫疼你就好餘生不長遠離那些讓我們不舒服的人有事此心不亂無事此心不空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皆繫於心心若安然又有什麼是真正過不去的呢心如蓮花不著水又如日月不住空身在紅塵之中事來則應事過則無有所為或有所不為心態都平和靜定如蓮花一般潔淨淡雅不為誰開不為誰落如日月一般自在光明平等無礙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靜心用豁達釋放糾結的過去用坦然迎接不可知的未來讓心靜下來你才能讀懂自己隨緣安然靜心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修煉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要強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學會適時的放棄生活中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難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寧靜快樂的生活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其實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所謂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別人的嘴我們無法去控制但我們可以抱一顆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紛擾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心清才能看到萬物的本質沉澱自己的心靜觀事態變遷與人相處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讓勿究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生活正是道場歷境修心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不要徵服對方這是夫妻最重要的問題徵服是夫妻之間經常發生的事情談論誰是對的追究誰是錯的討論誰傷害了誰誰過分了這些都是大忌好夫妻永遠都在相互裝傻就是護短能夠護短的才是真愛愛啊別為難對方別挑剔對方別指責對方傻傻地一路相伴傻是因為已經決定了認定了就沒有什麼需要再了解再知道再改進再完善的有進步接受沒有也接受愛就在那裡一輩子能夠有一個人好好相愛多美啊別去破壞多大的事情都不值得你去破壞不要在相愛的人身上動小聰明動你的精明要就動你的心永遠不對愛人說假話永遠不去做破壞氣氛和心情的事男人有脾氣正常但男人的脾氣可以對天發對地發卻不可以對老婆發因為不管你心情好壞別人都可以轉身離開卻只有愛人要陪著你陪你度過心灰意冷度過意氣風發這一生你會得到很多失去很多而陪你到最後的人卻只有一個天大地大都不如身邊的女人大每個人只能慢慢領悟去學習因為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好所以別做只會說不會做的人夫妻同心黃土變金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家和才能萬事興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講理的地方是法庭家是有根和有魂的根和魂是由女人掌控兩個人在一起久了難免會吵嘴女人在氣頭上往往說出的話句句似刀而那個肯留下來和你吵架也不想離開你半步的才是真正愛你的男人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是愛最強有力的武器是感動吵不離罵不散打不走才是愛真正的愛當你嫌棄身邊的女人不夠漂亮有沒有想過有很多男人都羨慕她對你這份死心塌地的感情當一個女人把什麼都給你了你該知足她看上的不是你有多帥多有錢而是她已經做好了和你同甘共苦的準備當你嫌棄身邊的男人不夠優秀有沒有想過他沒天沒夜的努力就是為了讓身邊心愛的你有更優越的生活條件當一個男人兩手空空肯為你去打拼你該知足他看上的不是你有多美多性感而是他不想苦了跟他的女人在一起久了慢慢變成依賴愛情慢慢變成親情就算兩個人在一起沒有當初的激情那請別忘了還有感情當你想要放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當初為什麼陪她
  • 家庭教育中的「還原論」正在傷害孩子,也許你就是這樣的父母
    【1】父母的自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自戀最常表現為兩點:第一,「我是對的」。心理學上認為,我們的思想、行為都在不知不覺中複印著原生家庭模式。特別是當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候,即使意識到自己不能像自己父母那樣粗暴對待孩子,但卻在不知不覺中重複父母當年行為,比如忍不住打孩子,指責孩子,就像父母當你指責你一樣。
  • 「我不吃了,你別打了!」孩子在超市跪地大哭:失控的父母太可怕
    人們常說「父母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因為父母不但要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還要操心孩子的教育和學習。父母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非常稱職,有些父母心情好的時候是孩子的好爸爸好媽媽,心情不好或者是孩子淘氣的時候就會情緒失控,成為孩子眼裡恐懼的對象。前兩天去逛超市的時候,親眼目睹了這樣一件事。
  • 父母的家庭教育沒有做好,痛苦的不僅僅是孩子
    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當孩子出世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的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和義務,不僅要承擔起孩子的一切,還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給孩子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它構成了孩子今後生命中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