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唯一擁有不死細胞的黑人女性,能無限繁殖,至今仍在造福人類

2020-12-25 騰訊網

2017年美國上映了一部名為《永生的海拉》(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的劇情電影,講的是一個身患癌症卻擁有「不死細胞」的黑人女性海瑞塔·拉克斯所引發的故事。這部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歷史上也的確存在著這位偉大的女性,雖然她自己因癌症去世,但她的細胞卻一直造福著醫學界,造福著所有人類。

海瑞塔出生於1921年,她們一家住在美國維吉尼亞州,以種植菸草為生。因為家境貧寒,海瑞塔不曾上過學,她十多歲時就結婚了,並在十幾年裡孕育了5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也平靜幸福。然而在海瑞塔30歲那年,她被查出患有子宮頸癌,這個可怕的病症有很大可能會帶走她的生命。

她的主治醫師決定用鐳來治療她,因為當時的科學家發現放射性元素對細胞有殺傷力,但這種治療在海瑞塔身上並未奏效,她在手術後僅僅活了8個月,就在痛苦中離開了人世。

海瑞塔的死對這個世界來說不過是非常微小的一件事,當時誰也沒想到她會成為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女性。海瑞塔就醫的醫院是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醫院裡的喬治·蓋伊博士正在進行人類細胞的研究,所以在手術後,海瑞塔的主治醫師將海瑞塔的癌變組織切片交給了蓋伊博士。

因為人類的細胞在分裂大概56次以後就會死亡,所以一開始博士並沒有多麼重視海瑞塔的細胞,只是將其簡單地放到了培養皿裡。令人驚異的是,海瑞塔的細胞在分裂數次後不僅沒有死亡,還出現了生長的跡象,而且增殖速度明顯快於其他細胞。

科學家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後來發現細胞不死的原因是子宮頸癌中的端粒酶在起作用,它們可以將細胞分裂中損失的端粒重新填補,從而導致了細胞不會死亡。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們異常興奮,蓋伊博士將該細胞命名為「海拉細胞」,取自海瑞塔·拉克斯的姓名前兩個字母。

海拉細胞從此投入了醫院研究中,為醫學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蓋伊博士曾利用海拉細胞成功使脊髓灰質炎細胞增殖,從而使小兒麻痺症的難關進一步被攻克;科學家曾用海拉細胞調查原子彈爆炸對人體造成的影響;還曾用於研究失重狀態下的細胞增殖。在海拉細胞的研究中,有5個獲得了諾貝爾獎,可以說海拉細胞推動了現代醫學的迅速發展。

至今為止,科學家們培養出的海拉細胞已經超過了5000萬噸,成為了醫學研究中極其重要的工具,這個普通平凡的黑人婦女所作的貢獻,應該被世人永遠地銘記。美國莫爾豪斯醫科大學的羅蘭德教授就曾經說過:「海瑞塔,是一位聖女貞德那樣的歷史英雄。她的細胞將永遠造福於人類。」

相關焦點

  • 全世界唯一擁有不死細胞的女人,細胞能無限增殖,如今她還活著嗎
    從現代醫學來講,人的壽命是隨著細胞老化而衰老,若是細胞能夠無限繁殖,人是否能永生不死呢?那麼理論上來看,人或許真的能夠實現永生,吸血鬼的理論恐怕也是建立在此基礎上,而在全世界當中,還真的有一個人擁有這種「不死細胞」。
  • 已故黑人婦女的「不死細胞」已分裂達5000萬噸,這到底是什麼奇蹟
    已故黑人婦女的「不死細胞」已分裂達5000萬噸,這到底是什麼奇蹟?1951年,一位貧窮的非裔美國婦女來到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向醫生抱怨她的腹股溝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和疼痛,她擔心這會影響她的工作。這位名叫亨麗埃塔-萊克斯的婦女只有30歲,然而她肯定不知道她的就醫會在未來70年內拯救數十億人的生命。當然,她自己並沒有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從她身上提取的細胞至今仍活躍在世界各地的生物實驗室中,被稱為海拉細胞。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已經培育出多達5000萬噸的海拉細胞,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所中,在中國,甚至連高中生都有機會接觸到它。
  • 為什麼癌細胞能無限繁殖?到底能不能徹底殺死?
    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增殖、可轉化和易轉移三大特點。為什麼癌細胞能無限繁殖?在適宜條件下,癌細胞能無限增殖,成為「不死」的永生細胞。正常細胞都具有一定的最高分裂次數,如人的細胞一生只能分裂50~60次。然而癌細胞卻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數。
  • 為什麼世界上黑人數量越來越多?未來的人類文明是進步還是退步?
    黑人是繁殖能力最強大的人種,在可預見的將來,黑人的數量可能會超越黃種人和白種人,成為主宰未來世界的人群,只不過這種趨勢對人類文明來說是退步還是再一次騰飛,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篇文章,讓我們走進科學驛站,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黑人的數量越來越多了。
  • 黑人女性是如何被西方藝術洗白的
    安德洛墨達並不是唯一一個被西方藝術「洗白」了的黑人形象實際上,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安德洛墨達的黑人形象被藝術「洗白」是早已被基督教教義預言了的。曾經有一些繪畫作品將希巴女王描繪成黑皮膚的女性,但是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大量將希巴女王的膚色洗白、並使其性感化的現象。「她的形象就是一個預兆,她起到了一個預言家的作用,預言有一位國王將會朝見耶穌聖嬰,正如一位女王前來拜見所羅門王。」到了18世紀,她的形象不再是為了一場有益的辯論前來朝見所羅門王的女王,她變成了一個對偶像盲目崇拜,並且富有挑逗意味的女性形象。
  • 外媒:冷凍精子能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人類太空繁殖有望實現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導外媒稱,巴塞隆納Dexeus女性健康研究中心和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冷凍人類精子能夠在太空失重環境下維持其生存能力,從而可以被用來在地球之外實現人類繁殖。據埃菲社6月24日報導,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ESHRE)第35屆大會發布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主持這項研究工作的蒙特塞拉特·博阿達博士指出,這只是一個龐大項目的第一步,該項目旨在研究在太空創建人類精子庫以及在地外環境實現人類繁殖的可行性。此前的幾項研究已經分析了失重環境會對細胞和分子結構、心血管系統、肌肉和骨骼、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造成怎樣的影響。
  • 科技造福人類,你敢讓外科手術機器人給你動刀嗎?
    組成SMORES-EP的每個模塊都有自己的電池,並通過WiFi與中央計算機通信,在強大的科技助力下,機器人有了自身協調性,並能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自身形態發生變化。SMORES-EP資料圖SMORES-EP每個模塊都配有四個連接器,也就是說,其中兩個機器人就能有17種不同配置連接,這些看著微不足道的立方體模塊,構建成了擁有大能量的複雜機器人。除了變化多端的變形的機器人吸引人們的眼球,在醫療上外科手術機器人也逐漸有了更為廣泛應用。
  • 遊戲:死細胞評論:具有致命吸引力的閃電戰
    Souls」,並看到你的舌頭有多快),這種流暢,美麗的遊戲擁有自己的生機勃勃的生命。雖然一個笨重的老闆突然死亡,或者太多傳送死亡騎士的人會讓你回到死細胞的開始,但一切都永遠不會丟失。你仍然會在解鎖一種新型武器或額外的健康藥水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以幫助你跳過最後一次打碎腿部的障礙。或者更好的是,你會找到一個符文,使你能夠達到以前鎖定的區域和挑戰。您之前直接跑過的門,雕像,印記和奇怪的植物成為新迷你冒險的門戶。
  • 黑人女性的聲音才是真正的搖滾之聲
    搖滾是一項政治宣言,它反對禁錮與盲從,並在空間政治上創造對話:美國黑人能夠擁有怎樣的生存空間,擁有多少空間?這是一場黑人女性掀起的革命。搖滾讓全世界聽到了黑人精神的迴響,帶你回到南北戰爭前的美國南方,讓你想起黑人女性曾經承受的痛苦與掙扎。當黑人女性開口唱歌時,她們便成了自己的守護者,她們對「體面」嗤之以鼻,拒絕任何人來評判她們的身體和聲音。
  • 中國唯一一頭人工繁殖成活小白鯨迎周歲生日(圖)
    ,這是中國第一頭且是唯一一頭在人工飼養環境下誕生並成功存活的小白鯨。白鯨作為世界級珍稀的極地海洋動物,由於人類馴養的時間很短,人工繁殖的難度相當大。「中國籍」白鯨小公主與飼養員玩耍 李芳森 攝  2010年,長沙海底世界建成中南地區最大的極地動物館,並先後引進了白鯨「卓雅」和「舒拉」。2016年9月,「卓雅」成功誕下一頭健康的雌性白鯨寶寶。
  • 她是科比心中最美的亞洲女性,身材不輸卡戴珊,男友強壯如黑人
    而在我們中國也有一位顏值身材不輸卡戴珊的最美NBA主播,除此以外,她還曾得到科比的高度讚賞,是科比心中最美的亞洲女性,她就是被譽為「中國卡戴珊」的張曼源。張曼源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傳媒系,在大學期間就是傳媒系的系花。在畢業以後也是被邀請到《NBA最前線》擔任女主持,跟隨張衛平指導一起到美國當地採訪各支球隊進行拍攝。
  • 科學技術造福人類是人間正道
    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致賀信指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深刻變化,為解決和應對全球性發展難題和挑戰提供了新路徑。科學技術應該造福全人類。這就深刻闡明了科學技術的本質、宗旨與價值所在,為推動科技進步與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科學技術的初心是造福人類。
  • 人類該咋繁殖
    雖然Y染色體攜帶著「主開關」基因SRY,它決定了胚胎是否會發育成男性(XY)還是女性(XX),它只包含很少的其他基因,是生命延續中唯一沒有必要存在的染色體。更重要的是,Y染色體已經迅速退化,使女性擁有兩個完全正常的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X染色體和一個萎縮的Y染色體。如果按照同樣的退化速度持續下去,Y染色體可能在460萬年內就會完全消失。
  • 如果科學實現了人類的無性繁殖,最先消亡的是男人還是女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有必要告知大家目前生物界存在的無性繁殖防止並不只有一種。要不,你先來從我列出的這幾種類型中選一下自己最喜歡的方式?第一種:堪比女性生孩子,但可能痛苦程度更大的分裂生殖方式。比如,不少人都親眼見證過的嫁接繁殖,當然,這種無性繁殖還涉及到了另一個被嫁接的個體。無性繁殖還有男女之說嗎?不同於那些自然界中存在的無性繁殖方式,人類發明的最早的無性繁殖繁殖辦法就是扦插,最早的記錄時間大約十公元前2世紀左右。從省事的層面來說,無性繁殖的確是挺方便的,我們不需要異性配偶便能繁衍後代。
  • 至今被誤認為是白人的黑人球員,法國吳彥祖上榜,他居然也是黑人
    眼見不一定為實!別看長相白白淨淨的庫裡,其實他是黑人,他的母親是白人,父親是黑人,庫裡有二分之一的黑人血統。在NBA中,像庫裡這樣看著像白人,其實是黑人的球員還不少,比如克萊、拉文、格裡芬,這些長著白人模樣的球員,其實都是黑人,相信經常關注NBA的球迷都知道。
  • 這個女人只活了31歲,但她的細胞卻永生不死,還拯救了上億人!
    2018年,《永生的海拉》一書在美國出版,作者麗貝卡·思科魯特耗時十年為用人類揭露了細胞之母海拉的真實由來。海拉細胞系至今仍活躍在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中,它改變了人類醫學史,造福了全人類。但很多人不知道海拉細胞的主人究竟是誰,今天讓我們走近海拉細胞背後的故事。
  • Nature網站刊登黑人女性科學家文章:學術界種族問題一直存在,但...
    這位黑人女性的身份,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藥理和分子學系主任Namandjé Bumpus。Namandjé Bumpus是JHU第一個黑人女性系主任,也是全美藥理學唯一一個黑人女性系主任。她普通家庭出身,職業生涯沒有貴人提攜,但科研成績十分出眾,行業高度認可。那她為什麼還這樣說?
  • 黃種人智商高,為何非洲唯一黃種人國家至今貧困?
    非洲是人類文明最悠久的大洲,自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問世以來,世界考古學界普遍認為非洲尤其是東非和南非,可能是人類最早的發源地。根據達爾文的理論,智人最早起源於非洲,然後遷徙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人種,有白種人,黃種人,以及黑種人。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不過非洲居民也並非都是黑種人。
  • 她,亞洲首位獲領域大獎的科學家!學成回國,造福無數抑鬱症患者
    近幾年在科研領域,越來越多的女性擁有了一席之地。她們被稱為美女科學家,顏值與才華兼具。為大家所熟知的比如顏寧、莊小威等。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女性,名叫胡海嵐,她就是榮獲IBRO-Kemali國際大獎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