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 母親早年離世父親一人撐起家庭

2020-09-05 光明網

【安徽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 母親早年離世父親一人撐起家庭】在2020年高考中,安徽阜陽臨泉縣長官鎮前郭村高莊自然村貧困學生高琦玉以690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據悉,高琦玉一家有5口人,3歲那年母親因為白血病離世,讓這個家庭的重擔落在了父親一個人身上。父親高振魁說,「那幾年最難的時候,高琦玉爺爺生病需要很多的醫藥費,還有孩子上學的學費,加上生活開支,都落在了我一個人身上,要不是國家幫助我們,真的很難熬過來。」高振魁常年在外打工,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賺錢養家餬口上,但對孩子的教育,他一直都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孩子最喜歡找人聊天談心的就是自己的父親,高振魁說,「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言傳身教。」「我很喜歡數學,數學能改變一個時代,我希望未來在這個領域能做出自己的貢獻與事業,回報國家、回報社會」。高琦玉用期待的眼神暢想著未來。(阜陽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清華聽了會沉默……安徽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卻說沒考好、想去北大
    人在逆境中拼搏的故事總是特別能激勵人心,近日,安徽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的故事又成了熱聞。不過,這位考生走紅不僅僅是因為艱苦奮鬥的經歷。據了解,安徽臨泉縣的貧困學生高琦玉母親因病離世,父親為了家庭外出打工,他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儘管條件如此艱苦,但他今年仍以690分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這原本是個感人的勵志故事,氛圍卻被他一番話破壞了。
  • 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3歲喪母靠父親一人養大,專業讓人擔心
    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大學,3歲喪母全靠父親一人養大,只是報考的專業讓人擔心最近,來自安徽阜陽臨泉縣長官鎮前郭村高莊自然村貧困學生高琦玉,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消息傳遍了村裡村外。這位高琦玉今年高考成績690分,最後被清華大學錄取。
  • 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稱沒發揮好,考研想上北大
    安徽臨泉縣貧困學生高琦玉,今年以690分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他說這次沒有考好,數學和英語分數只比高二時多了1分,考研時希望能上北大。「終於等到了,激動的想哭。」高琦玉看著手裡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說。
  • 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稱沒發揮好,考研想上北大
    安徽臨泉縣貧困學生高琦玉,今年以690分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他說這次沒有考好,數學和英語分數只比高二時多了1分,考研時希望能上北大。高振魁一家有5口人,2006年妻子因為白血病離世,這個家庭的重擔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三個孩子的學費、生活費只能靠東挪西借,那時的高琦玉剛滿3歲。2014年高振魁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後,享受到了小額信貸、特色種養補貼等政策,三個孩子得到了國家的教育扶貧資助,上學的問題得到了保障。
  • 安徽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自稱沒考上理想專業
    安徽臨泉貧困生高琦玉以690分的成績,考上清華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自稱沒發揮好,考研想上北大。高振魁一家有5口人,2006年妻子因為白血病離世,這個家庭的重擔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三個孩子的學費、生活費只能靠東挪西借,那時的高琦玉剛滿3歲。
  • 他高考690分,考上清華大學,父親一臉愁容,說出原因網友樂了
    他高考690分,考上清華大學,父親卻一臉愁容,說出原因網友樂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學子們無不以考上這兩所高校為榮。當年高考,我僅以不到兩百分之差與清華北大失之交臂,這也成為了我一生的遺憾。如果現在再給我一個機會的話,兩所高校不管哪所學校想要我,我肯定會屁顛屁顛地跑去了。
  • 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自稱沒發揮好,考研想上北大
    貧困學生高琦玉今年以690分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他說這次沒有考好高振魁一家有5口人,2006年妻子因為白血病離世,這個家庭的重擔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高振魁常年在外打工,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賺錢養家餬口上,但對孩子的教育,他一直都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
  • 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稱沒發揮好 北大最小新生屈詩穎資料分數
    貧困學生高琦玉今年以690分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他說這次沒有考好數學和英語分數只比高二時多了1分考研時希望能上北大「終於等到了,激動的想哭。」高琦玉看著手裡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說。高振魁一家有5口人,2006年妻子因為白血病離世,這個家庭的重擔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三個孩子的學費、生活費只能靠東挪西借,那時的高琦玉剛滿3歲。2014年高振魁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後,享受到了小額信貸、特色種養補貼等政策,三個孩子得到了國家的教育扶貧資助,上學的問題得到了保障。
  • 675分考上清華「環化材」專業,看到他的書桌後,網友都心疼了
    675分考上清華「環化材」專業,看到他的書桌後,網友都眼含熱淚!在2020屆的新生中,有一位考生收到了全網的關注。他就是來自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第一高中的楊曉慶,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75分的成績。而在這樣貧困的山區中生活並不是楊曉慶最大的磨礪,他的父親在7年前患上癌症去世了,家中的生活來源只有母親一人,
  • 貧困生高考690分考上清華大學,稱沒發揮好,考研想上北大
    要知道對於很多人來說,考上清華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沒想到人家是「考砸了」才進的清華,真是人比人、氣死人。還有網友表示:考慮清華大學感受了嗎?一時間,此事在網上被傳得沸沸揚揚。他就是安徽臨泉縣貧困學生高琦玉
  • 貧困生高考690分考上清華大學,稱沒發揮好,考研想上北大
    要知道對於很多人來說,考上清華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沒想到人家是「考砸了」才進的清華,真是人比人、氣死人。還有網友表示:考慮清華大學感受了嗎?一時間,此事在網上被傳得沸沸揚揚。但是令網友們沒想到的是,時隔不久,網上就又出現了一位這樣的學霸。
  • 河北理科生真難:700分上不了清北,645分考不上985大學
    繼廣東、河南、江西、安徽、福建、山西等省份率先公布2020年本科一批投檔分數線後,使用全國一卷的河北省也公布了2020年普通高校本科批平行投檔分數線,從投檔數據看,與大家預測的投檔分數相差很大,河北投檔線更讓人想不到,理科700分無緣清華北大,640分考不上985大學,601分只能上寧夏大學
  • 高考生考690分上清華,父親卻直言他考砸了,學霸的世界我不懂
    清華北大作為國家重點名牌大學,是不少學子擠破頭都想進去的,無奈這兩所學校每年的招生數量都有限,所以不是一般人想進去就進得了的。但如果真的考上了,對於自己以後發展的道路是有很大幫助的,而這也是皆大歡喜的事情。但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某小夥考上清華大學,但在父親眼裡看來卻極為不滿意,聲稱「考砸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寒門少年撐起家中半邊天
    早年父母離異,張帥跟著父親生活,父子倆相依為命。父親靠修鞋為生,每月收入不穩定,在這樣的環境下,張帥撐起了家裡的半邊天。他深知,只有努力讀書,才能出人頭地。8月17日,在廉租房樓下,記者見到了張帥,他渾身充滿朝氣,眼睛神採奕奕,大步朝記者走來。貧寒的家庭環境並沒有使他變得自卑或內向,這位寒門少年始終樂觀開朗,如同一枚小太陽,向身邊人傳遞光和熱。
  • 母親在深圳痊癒出院,父親在武漢離世
    2月17日,劉阿姨的女兒小菲向記者講起這大半個月的經歷:母親雖痊癒出院,父親卻孤身一人在武漢離世。以下是小菲的自述。母親還埋怨過他。她想起武漢「未明原因肺炎」的新聞,多了個心眼,催促著父親趕緊去看病。父親跑了兩家醫院,一家醫院診斷是「感冒」,另一家醫院不接診。母親很謹慎,第二天要回深圳,勸父親一起走。可他不想將感冒傳染給家裡人,「過兩天就好了,大年三十去深圳和你們過年。」
  • 寒門學子,690考上清華,自稱沒考好,他的學習動力只有一句話
    今年高考,諸多寒門學子紛紛逆襲,在學習資源極度匱乏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頂級名校,其中不乏被清華北大錄取的高材生。雖然說,在總體水平上,寒門學子的錄取率依然遠低於城市中產階層。但這些寒門學霸們的榜樣作用依然是對貧困學生最好的激勵。
  • 父親後天就要出殯,離家13年的安徽「清華研究生」,你該回來了......
    他的母親怕人笑話,一度放出風聲,說他從事「機密工作」。只有少數近親知道,2011年日本大地震時,她曾焦急地託人查問,可是也沒有任何結果。多年來,這個農村家庭只能無奈地保持沉默。直到今年5月,洪志勇的父親洪銀龍被查出肺癌晚期,並向肝臟和淋巴結轉移,整個家族決定放下一切,公開找尋洪志勇,希望老人還能如願與兒子見上一面。
  • 煙臺母親12年背女兒上學 癱瘓女兒577分考入青島大學
    原標題:煙臺母親12年背女兒上學,癱瘓女兒577分考入青島大學不到4歲突患急性脊髓炎導致下肢癱瘓,從此就與輪椅相伴,母親沒有放棄讓女兒讀書的想法,8月30日上午11點,煙臺癱瘓女孩鄒怡芳收到了青島大學錄取通知書。
  • 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就是家庭的風水
    父親的格局決定家庭前進的方向,母親的情緒影響家庭的氛圍。如果說父親是山,母親就是海。山給人依靠,海撫慰人心。 如果說父親是燈,母親就是火。燈照亮方向,火帶來溫暖。 01一個家庭的福氣運道,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家庭成員共同努力得來的。
  • 他674分考進清華,採訪中痛哭,父親每日挑200擔沙供他讀書
    在孩子成才的道路上,考卷上的分數不能證明什麼,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考高分的學生。越來越多的中產家庭將「條條大路通羅馬」掛在嘴邊,認為在這個遍地大學生的時代,學歷不是通向圓滿人生的唯一通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