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瓷器在英文裡叫China,漆器在英文裡被叫做Japan,和日本的英文相同,漆器也被認為是日本工藝品的代名詞。但目前最早的漆器是在7000多年前中國的河姆渡遺蹟發現的,漆雕、螺鈿鑲嵌、堆朱、堆黑等技藝也都是千年以前從中國傳至日本高岡等地區。
乾漆 麻葉文盛器
高岡漆器
據悉,直接受中國技藝影響最大的就是江戶時代的高岡城,當時的漆器成為武士和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從護身的鎧甲到佩戴的刀劍,從家裡的櫥櫃到碗筷茶盤,漆器幾乎就是身份和地位的主要象徵。為了滿足人們生活中的需求,高岡漆器在中國技法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雕刻塗(漆雕)、青貝塗(螺鈿鑲嵌),以及勇助塗(骨石鑲嵌)、鐵鏽繪、存星等日本特有的多彩方式。
此次展覽中,每一件器物的名稱後面都注有技法名稱,同時專門展示了各個技法的製作工序,讓觀眾在觀看作品的同時,也了解其背後的複雜過程。比如金胎漆器花瓶使用螺鈿鑲嵌出絢麗的櫻花和小鳥,這種「青貝塗」起源於臨摹唐漆器薄貝技術和從朝鮮工人及奈良學習的厚貝技術,是用刀、針等將鮑魚等貝殼刻成三角形或菱形薄片,將其組合在一起,表現山水花鳥等得技法。
彩色牡丹雕
彩色紙盒梅花則使用「勇助塗」,紅色漆畫上繪有梅花,頗具中國文人雅趣。勇助塗由日本江戶時代的石井勇助根據當時被稱為「唐物」而備受珍視的明代漆器研發的新技法,特徵是在具有唐朝風範的設計中用鐵鏽彩繪和箔繪描繪花鳥、山水、人物等,再加玉石鑲嵌製作。
勇助塗 四方盆山水
「雕刻塗」多用木雕堆朱、堆黑等雕刻出雷紋、在龜甲底紋上雕刻出花草、鳥獸、青海波紋、牡丹、孔雀等,能夠表現出立體感和獨特的光澤。此次亮相展覽的兩面折屏風高岡御車山就是雕刻塗的代表作品,御車山作為祭祀使用,絢爛豪華,彩色牡丹雕刻盒、彩色菊花紋盒則更具現代裝飾意味。一些小的漆盒、漆盤,包括紙質提包等在保留傳統工藝的同時,也充滿現代時尚感,可見高岡漆器在當代的發展。 高岡漆器的製作方式依然採用傳統的生漆,完成後的生活用品如果保管得當,往往歷經百年依然光潔如初。
御車山
1985年,高岡漆器被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指定為國家保護的傳統工藝品,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此次中方策展人選擇高岡漆器作為日本工藝展首展的主要原因。不過,和中國一樣,日本的傳統手工藝也曾經受到過大工業生產的強烈衝擊,一度陷入了後繼無人的困境。在經歷了泡沫經濟和傳統文化的反思之後,日本傳統手工藝人意識到了東方審美的重要意義。如今,日本傳統手工藝再次呈現出繁榮景象,目前,經過日本國家資質認定的高岡漆器傳統工藝師恢復到了46名,他們都是在世代相傳的方式下,通過師傅帶徒弟精心學習的專職工匠。
高岡漆器協同組合不定期在業內和全社會舉行技藝交流,高岡市政府也以政策和資金支持的方式、鼓勵年輕人加入到傳統工藝的學習和創新之中。高岡漆器的重新復興能否為中國傳統漆藝發展所借鑑?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秘書長朱建中認為,除了保留中國漆器的特色外,日本匠人傳承傳統的堅韌精神以及在傳統工藝方面的精細化應為我們所借鑑。
圖片來源: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館供圖 圖片編輯:朱瓅 編輯郵箱:ljnj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