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對派領袖:總有一天,印度會爆發南北內戰

2020-10-18 覆言

當地時間1月24日,印度反對派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在北方邦小鎮薩隆慰問當地黨工的時候說:「總理莫迪正在全國各地走訪,他每到一個地方,就在那裡散播仇恨;莫迪就是仇恨的同義詞,是一切仇恨的中心。」

拉胡爾·甘地表示,莫迪目前的所作所為是在分裂印度這個國家,「當莫迪到旁遮普邦的時候,錫克教徒與印度教徒發生衝突;當他到哈裡亞納邦的時候,賈特人和非賈特人打了起來;

當他到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時候,北方邦和比哈爾邦的人被告知不能來這裡;當他到古吉拉特邦的時候,北方邦和比哈爾邦的人遭到毆打,被警察趕走。」

甘地接著說:「印度的東北部已經陷入對立,總有一天,北部的印度人會跟南部的印度人打起來,爆發南北內戰。」

 
 

甘地表示,仇恨沒有任何作用,只會帶來傷害,所以在2019年的大選中,「我們一定要把莫迪趕下臺,沒有人能阻止我們。」

作為反對派領袖,拉胡爾·甘地非常年輕,只有48歲,他的母親索尼婭·甘地是國大黨的前任主席、現任國會黨鞭,父親拉吉夫·甘地是印度第9任總理,奶奶英迪拉·甘地是印度第5、8任總理,外曾祖父是印度第1任總理尼赫魯。

雖然甘地家族幾乎一直掌控著國大黨,但是他們家族上次出任總理一職要追溯到35年前了。如今,現任總理莫迪領導的人民黨聲勢遠不如5年前,因此,國大黨極有可能贏得今年的大選。

那麼,拉胡爾·甘地就有可能獲得總理寶座,同時,他也將是歷史上最年輕的印度總理。

 
 

在當天的講話中,拉胡爾還談到了印度向法國購買陣風戰機的敏感問題。他說:「莫迪擅自改變了購買合同,把每架戰機的價格從52.6億盧比漲到160億盧比,讓他的好朋友安尼爾(印度首富)從中獲利3000億盧比(約合285.5億元人民幣)。然而,莫迪還在到處厚顏無恥地宣稱自己致力於打擊腐敗。」

這件事確實有點蹊蹺,因為安尼爾雖然是印度首富,但是他的家族企業完全沒有軍工製造的經驗,卻獲得了和法國方面共同在印度生產陣風戰機的合同,並且單價較之前增長了2倍多。

雖然在去年12月,印度最高法院對此已經做出裁決,判決莫迪政府在與法國、安尼爾達成採購協議的過程中沒有問題。但是,拉胡爾和國大黨在選舉中,始終咬住此案不放,認定莫迪從此交易中非法獲利,涉嫌貪汙受賄。

 
 

拉胡爾還談到了莫迪飽受詬病的「廢鈔令」政策,他對在場的支持者說:「當你們冒著日曬風雨在銀行ATM機旁排長隊,又取不到錢的時候,莫迪的朋友安尼爾並不會排隊,因為莫迪直接把你們口袋中的錢掏給了他。」

除了國大黨和人民黨這兩大政黨外,其他的地區小黨實力明顯增強了不少。在2014年的大選中,獲得下議院席位的小黨數量已經達到了30多個,這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印度民眾對於國大黨和人民黨都不信任,轉而支持各自所在地區的小黨派。

 
 

?目前,印度已經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主要經濟體,未來將何去何從,今年的大選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覺得未來的印度會成為什麼樣子呢?歡迎你的留言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又一高級軍官被殺,莫迪喪失一得力助手,印度局勢失控或爆發內戰
    自從莫迪連任印度總統以來,印度就一直沒有消停過,起初是設法謀取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而後又提出國民身份修正案,致使印度國內不斷發生示威活動,而這種混亂的局面雖然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才逐漸好轉,不過可惜的是,印度在抗疫工作中的表現並沒有讓其民眾滿意。
  • 智利、印度、俄羅斯等世界各國是怎樣劃分南北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給大家整理了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這幾個國家是如何劃分南北的有,裡面有什麼歷史淵源和有趣的南北差異,因為篇幅的限制,將剩下的國家放在這篇文章講述。包括了大家非常好奇的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也有同中國一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還有因巨大的東西差異而被忽略的俄羅斯,以及其他一些國家。
  • 印度爆發考題外洩事件 數百萬高中生須重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據瑞士資訊3月29日援引法新社報導,印度爆發高中考試試題在考前外洩事件,迫使數百萬名高中生必須重考數學和經濟學。印度政府在當地時間3月29日誓言將加強網絡安全,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 印度10萬大軍參與斯裡蘭卡內戰,3年沒搞定,解放軍一招制敵
    印度10萬大軍參與斯裡蘭卡內戰,3年沒搞定,解放軍一招制敵世界各國動亂的根源是什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之前是大英帝國,如今是美帝。這一切從來沒有改變過。大英帝國殖民斯裡蘭卡期間,為了壓迫當地土著的僧伽羅人,從印度南部引進了很多泰米爾人。英國還不停挑動僧加羅人和泰米爾人的內鬥,從而讓自己坐收漁人之利。這一切,是斯裡蘭卡內戰的根源。1948年斯裡蘭卡宣布獨立,一開始定名為錫蘭,1972年改名為斯裡蘭卡。斯裡蘭卡的主體民族是僧伽羅人,與世仇泰米爾自然少不了各種仇殺。
  • 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印度為何在斯裡蘭卡栽了跟頭?
    ,一直不與周邊國家和諧相處:它曾數次攻擊巴斯基坦並將其東部分裂為孟加拉國,幹預斯裡蘭卡和馬爾地夫的內戰,控制尼泊爾和不丹的內政。這時,斯裡蘭卡不僅主動參加不結盟運動,還積極擁護印度總理尼赫魯擔任第三世界的領袖,並與印度籤訂了條約來解決糾紛的問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1889-1964年),印度獨立後第一任總理也是印度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
  • 美國會爆發內戰嗎?
    美國會爆發內戰嗎?如果沒有軍隊參加,在美國國土上發生的武裝衝突,都不能稱為內戰,美國憲法嚴格限制軍隊參與國內政治事務,因此美國發生內戰的可能性為零。但美國大選引發的爭議,已持續一個多月,如果爭議不能平息,矛盾進一步激化,美國倒是有可能發生大規模的暴亂。
  • 印度爆發全國性罷工,抗議新勞動法
    全文共計:2085字 | 預計閱讀:6分鐘 26日,印度爆發大規模罷工。無數農民和工人走上街頭遊行示威,以抗議印度政府最新出臺的多項政策與法案,包括國企私有化、新農業法以及新勞動法。 兩天前,領導罷工運動的工會組織發表申明稱:「11月26日的罷工將在整個印度全面展開,我們預計有超過2.5億工人參加罷工。」
  • 印度國內局勢持續惡化,叛軍力量不斷壯大,澳智庫:內戰或將升級
    自今年開始,印度拋下國內疫情不管不顧,開始效仿美國挑起爭端,將自己的野心展現的一覽無遺,不僅在前線部署了大批軍隊,還向美俄兩大強國引進不少先進武器,但由於其後勤補給能力較差,使得不少邊境士兵龜縮在山洞中,可以說不斷惡化的氣候是該國軍隊最大的敵人。
  •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會不會爆發?
    在美國疫情爆發之後,許多人擔心13億人口,衛生醫療條件差的印度會出「王炸」。曾有人說:如果將全球疫情分成上下半場,美國在上半場表現出色,印度是下半場的主角,成為全球另一個疫情暴發中心。根據印度22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新增確診病例1486例,累計確診病例20471例。與歐美那些國家相比,印度2萬多確診病例不算什麼。
  • 印度媒體稱,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可能在印度爆發
    當此時,世界各國最為擔心的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毫無疑問,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爆發,無疑會比前兩次世界大戰更為血腥和暴力,因為一旦再次爆發世界大戰,人類很可能進入核戰爭階段,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陰雲消散,第三次世界大戰也逐漸被人淡忘。
  • 為何印度疫情沒爆發,俄羅斯卻爆了?
    許多人擔心13億人口的印度疫情會爆發。令人奇怪的是,印度疫情沒爆發,俄羅斯卻爆發了。截至當地時間5月10日10時40分,俄羅斯新增確診病例11012例,累計確診病例209688例;新增死亡病例88例,累計死亡病例1915例。而印度只增加1583例,累計確診不到俄羅斯的三分之一。這個結局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其中就包括我。
  • 印度警察虐殺嫌犯引發抗議 剝皮電擊等酷刑曝光!
    印度警察暴力執法 圖源:Getty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一對父子在被警方羈押期間慘遭虐殺,引發了全國日益高漲的憤怒情緒。一份報告指出,2019年印度有1731人在監禁中死亡,警察會為逼供或受賄而對嫌疑人實施電擊剝皮等酷刑。據BBC27日報導,58歲的Jeyaraj和其38歲的兒子Fenix因在允許的營業時間外開放商店被捕,兩天後在數小時內相繼死亡。這兩名男子的親戚稱,二人在拘留期間遭受殘酷毆打,直腸出血不治身亡。
  • 太平天國和美國內戰同時,都是南北戰爭,但戰後兩國的結局卻迥異
    於是,驟增的西部國土成了南北方爭奪的焦點,北方想在西部發展資本主義,而南方想在西部擴展奴隸制,對西部國土的爭奪也成為美國內戰的導火線。雙方的矛盾其實在19世紀50年代已經釀成了武裝衝突,只是到了林肯當選為總統後才全面爆發。
  • 內戰陰影籠罩葉里溫,帕希尼揚收到最後通牒:72小時內趕快滾蛋
    而據「歐亞日報」報導稱,亞美尼亞前總統,也是亞美尼亞第一任總統列文·特佩特羅揚在12月6日在社交媒體發表了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之中,他再次發出警告,稱亞美尼亞很有可能爆發「內戰
  • 讓印度陷入騷亂的「大師」:23歲成為精神領袖,拍電影MV
    當地時間8月25日,印度中央調查局裁定宗教「大師」辛格犯有強姦罪後,包括審判地哈裡亞納邦和旁遮普邦在內的多個邦爆發大規模騷亂。這一被當地官員稱為「25年沒有過的」騷亂已造成至少31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上千人被捕。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當日對此次騷亂表示「強烈譴責」,並呼籲維護和平。
  • 美國內戰的全球迴響:棉花世界的重塑與殖民主義的變容
    的確,在美國內戰爆發以前,很少有人能夠預料到,北方真的會僅因觀念與制度上的差異,便向擁有著全球原棉市場近75%份額的南方開戰——據統計,截至1850年代末時,「世界工廠」英國每年使用的8億磅原棉之中,有近八成都生產自美國;在歐洲大陸,法國與俄國對對美國南部原棉的依賴,也分別達到了90%與92%的絕對高值。
  • 印度農民運動已30多人死亡,開始絕食抗議,莫迪出1600億收買沒成
    已經爆發了將近1個月的印度農民大戰現在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面對軍警的鎮壓,印度農民已經死亡了30多人,但他們依然沒有退縮。由於天氣轉冷,而且現在前往首都新德裡的印度農民有沒有攜帶足夠防寒衣物,死亡的印度農民可能會更多。但是他們心裡很清楚,現在一旦妥協,那麼可能以後日子就別過了。
  • 尼泊爾為什麼果斷亮劍,從印度手裡收復355平方公裡?
    尼泊爾果斷亮劍,收復355平方公裡,印度會發動軍事報復嗎?印度時報報導稱,尼泊爾除了最新的地圖,國土面積比舊版多出了335平方公裡。就在6月15日凌晨,尼泊爾軍隊對印度軍隊發動突然襲擊,進入了達科特、錫安庫、布拉漢德奧、卡特巴嘎德等13個地方收復失地,同時建立起15個哨所,全部部署武裝部隊,防止印度軍隊反撲。
  • 印度民眾:讓莫迪繼續當總理,因為他對巴基斯坦非常強硬
    4月11日,印度將舉行新一屆的人民院(下議院)大選。這場選舉將分7個階段,一直持續到5月23日。人民院總共有545個議席,爭取連任的莫迪只要能夠獲得273席,就能保住自己的總理大位。在2014年的大選中,莫迪領導的人民黨獲得了269個議席,加上執政聯盟的小黨,總共獲得了341個議席。而國大黨僅拿到45個議席,輸得非常難看。
  • 1959年艾森豪的印度之旅透露了什麼?
    印度為啥可以兩頭吃香?1959年12月,二戰英雄、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問了印度。四天訪問中,他在聖雄甘地紀念碑獻花,領略泰姬陵的魅力,在印度議會發表講演,在德裡的地標性建築拉姆利拉廣場發布萬人講話。艾森豪驚訝於印度龐大的人口,他也是第一次在如此人潮洶湧的場合下講話。印度獨立初期,美國並沒有太重視印度這個國家。因為亞洲最大的國家是中國,而當時的中國是美國的堅定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