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羚網訊(通訊員 郭建峰)清晨,天色微亮。走進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鎮索卜溝村「青繡」扶貧手工藝品加工車間,這裡早已是人聲鼎沸、熱火朝天,眼前的數十位「巧娘」們正在工位上忙碌著穿針引線……
「這些傳統手工繡品,當地居民基本都會做,因此只需要為他們提供系統化的知識培訓,大家就能上崗。在車間上班,既能照顧家庭,每月還能獲得至少1000元的收入。」盤繡帶頭人席金花說道。
55歲的席金花已經是青繡車間的「老員工」了,以前當索卜溝村婦聯主席的時候,她一心想著帶領當地的婦女群眾過上富裕的美好生活。退休後,席金花便憑藉一技之長加入了「青繡」製作隊伍,在扶貧車間裡,這位「管事兒」的「巧娘」每月交訂單,定期拿工資,還能和同事一起去外地培訓學習,增長技藝,開闊眼界。隨著「青繡」手工藝品的美譽遠揚,扶貧車間的訂單越來越多,席金花積極號召當地和鄰村的婦女們加入到「青繡」車間,一批又一批的「巧娘」從這裡起步,為她們追求更美好的的生活插上了翅膀。
據索卜溝村第一書記劉鵬介紹,2019年以來,索卜溝村駐村工作隊將盤繡產業發展作為脫貧後產業鞏固提升的一項重要工作,積極與互助縣盤繡龍頭企業——青海素隆姑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協調,對索卜溝的「巧娘」們進行培訓並達成收購索卜溝村「青繡」扶貧手工藝品的協議。」目前,索卜溝村已有80人從事盤繡製作,每個農戶直接增收達7000元以上,帶動了索卜溝村民發展盤繡的積極性,增強了村民致富信心,同時也為解決索卜溝村留守婦女就業趟出了一條新路子。「劉鵬激動地說。
今年,索卜溝村盤繡產業發展項目積極申報中央財政資金髮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並成功爭取到項目資金50萬元。劉鵬表示,這些資金將用於索卜溝村盤繡車間設備購置、盤繡產品研發設計、繡娘培訓、盤繡產品市場開拓等方面,為日後索卜溝村持續鞏固提升青繡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脫貧戶收入,持續改善生活條件打下堅實的基礎。
稿件來源:青海羚網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