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索卜溝村:盤繡繪出美好生活

2020-12-22 青海日報

青羚網訊(通訊員 郭建峰)清晨,天色微亮。走進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鎮索卜溝村「青繡」扶貧手工藝品加工車間,這裡早已是人聲鼎沸、熱火朝天,眼前的數十位「巧娘」們正在工位上忙碌著穿針引線……

「這些傳統手工繡品,當地居民基本都會做,因此只需要為他們提供系統化的知識培訓,大家就能上崗。在車間上班,既能照顧家庭,每月還能獲得至少1000元的收入。」盤繡帶頭人席金花說道。

55歲的席金花已經是青繡車間的「老員工」了,以前當索卜溝村婦聯主席的時候,她一心想著帶領當地的婦女群眾過上富裕的美好生活。退休後,席金花便憑藉一技之長加入了「青繡」製作隊伍,在扶貧車間裡,這位「管事兒」的「巧娘」每月交訂單,定期拿工資,還能和同事一起去外地培訓學習,增長技藝,開闊眼界。隨著「青繡」手工藝品的美譽遠揚,扶貧車間的訂單越來越多,席金花積極號召當地和鄰村的婦女們加入到「青繡」車間,一批又一批的「巧娘」從這裡起步,為她們追求更美好的的生活插上了翅膀。

據索卜溝村第一書記劉鵬介紹,2019年以來,索卜溝村駐村工作隊將盤繡產業發展作為脫貧後產業鞏固提升的一項重要工作,積極與互助縣盤繡龍頭企業——青海素隆姑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協調,對索卜溝的「巧娘」們進行培訓並達成收購索卜溝村「青繡」扶貧手工藝品的協議。」目前,索卜溝村已有80人從事盤繡製作,每個農戶直接增收達7000元以上,帶動了索卜溝村民發展盤繡的積極性,增強了村民致富信心,同時也為解決索卜溝村留守婦女就業趟出了一條新路子。「劉鵬激動地說。

今年,索卜溝村盤繡產業發展項目積極申報中央財政資金髮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並成功爭取到項目資金50萬元。劉鵬表示,這些資金將用於索卜溝村盤繡車間設備購置、盤繡產品研發設計、繡娘培訓、盤繡產品市場開拓等方面,為日後索卜溝村持續鞏固提升青繡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脫貧戶收入,持續改善生活條件打下堅實的基礎。

稿件來源:青海羚網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一針一線「盤」出新生活
    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訊 (記者王虔)盤繡是土族特有的一種刺繡形式,針法複雜巧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這項古老的技藝與扶貧產業結合在一起,煥發出新的光彩,當地婦女們正用自己的雙手,一針一線「盤」出致富路、「繡」出生活新光景。
  • 針線刺盤繡 繡娘巧增收(一線調查·走村串戶探脫貧)
    本來擔心採訪時語言不通,誰料與林三秀對話,竟毫無障礙……「她如今可算見過世面」,劉鵬指指炕上這些七彩斑斕的繡片,「靠這些針線活兒,村裡的婦女變成了產業工人。就說三秀家的新房,這一針一線也出了力哩!」  再細聊:原來,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土族盤繡,在民間普及程度很高。
  • 繡出多彩幸福生活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記者 祁繡娟 山川美景、民俗歷史、豔麗花鳥……蘇曉莉在一針一線中繡出了大美青海。作為一名青繡手藝人,蘇曉莉不僅傳承了青繡文化,還帶著家鄉的姐妹們用手工盤繡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而她也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1971年,蘇曉莉出生在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鎮新添堡村。
  • 這麼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的青繡!
    一、名詞解釋    什麼是青繡?    答:青繡是凝結了高原百姓生活勞作點滴的民族藝術品。    二、簡答題    青繡都有哪些種類?    答:土族盤繡、藏繡、皮繡、撒拉族刺繡、回族刺繡、河湟刺繡等青海刺繡,都可叫「青繡」。
  • 勤勞致富:飛針走線「繡」 出美好生活
    刺繡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手工藝,幾乎涉及了服飾、佩飾、生活用具等各個方面。如今,這項傳統民族手工藝在脫貧攻堅中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脫貧增收的新產業。人們穿針引線「繡」出五彩繽紛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也走上了致富之路。
  • 傳統漢族刺繡,「繡」出江東美好生活新畫卷
    江東傳統手工技藝包括:古法織布、大襟服飾、繡花鞋、刺繡、掇花繡等,傳統手工技藝代代傳承。掇花繡手工藝是江東鄉傳統手工藝之一,歷史悠久,圖案主要以動物、植物、花卉為主,寓意著生活平安幸福、家庭和美,代表著淳樸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反映了勞動人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掇花手工藝主要運用在背腰、統帕上作為裝飾,刺繡手工藝主要運用在繡花鞋、尖頭圍腰、枕套上作為裝飾。
  • 【我的脫貧故事】魏光美:傳承民族文化,「繡」出美好生活
    【我的脫貧故事】魏光美:傳承民族文化,「繡」出美好生活 2020-12-14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香包繡出美好生活新畫卷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小香包繡出美好生活新畫卷 2020-12-05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繡出青 助力產業扶貧
    青海民間傳統刺繡簡稱「青繡」。「青繡」歷史悠久,手法獨特,風格古樸,品類豐富,針法繁多,色彩豔麗,應用廣泛,是青海各族婦女世世代代傳承的民間手工藝。如今,土族盤繡、湟中堆繡、貴南藏繡、河湟刺繡、蒙古族刺繡等先後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飛針走線」「繡」出小康畫卷
    爐霍縣副縣長王應蓉說,這是脫貧攻堅中探索出的「縣內飛地」模式。大棚由成都市錦江區對口援建,爐霍縣每個貧困村都在「飛地」分得2個及以上大棚。2018年,爐霍縣88個貧困村共從大棚中分紅600餘萬元。啃最難啃的骨頭,需找準癥結、精準發力,才能「繡」出幸福家園。
  • 定海:飛針走線繡出幸福生活
    每天上午9時許,定海區幹(石覽)鎮青龍村劉彩素工作室裡彩線飛舞,現年65歲的工作室負責人劉彩素戴著老花鏡細心地教導村民如何用絨線繡出精美作品。劉彩素是定海區首批引入絨繡技藝的刺繡手藝人之一,她懷揣著傳承絨繡技藝的初心,帶領村民們一針一線繡出美好的小康藍圖。以針代筆繡丹青這兩天,劉彩素工作室的刺繡工人在為客戶趕製一批掛畫。
  • 瞭望丨織裡繡出美好生活
    富裕之後,如何實行高質量的社會治理,滿足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以及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美好生活的新要求?    觀察浙江織裡的社會治理探索,對這道日趨多元、更加複雜、挑戰更多的考題,或可找到一些思路。    富裕起來的「中國童裝名鎮」織裡,曾在社會治理中面臨過「大人穿童裝」的窘境。
  • 勤學苦練「繪」出好生活
    屯昌瓊凱村村民盤文海學會裝修手藝後,帶領鄉親承接工程增加收入勤學苦練「繪」出好生活■ 海南日報記者 賈磊年關將近,勤勞的盤文海還帶著同鄉村民在海口各個工地忙著刷塗料、做裝修等建築相關的活。「現在我正帶著村裡人努力賺錢,爭取年底回去多買點年貨。」
  • 青繡,青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青繡」歷史悠久,手法獨特,風格古樸,品類豐富,針法繁多,色彩豔麗,應用廣泛,是青海各族婦女世世代代傳承的民間手工藝。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約有30萬人從事刺繡,是全省參與人數最多、應用最廣泛、影響最長久、與各族人民群眾生活最密切的一種民間藝術。如今,土族盤繡、湟中堆繡、貴南藏繡、河湟刺繡、蒙古族刺繡等先後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守護「星星的孩子」一起繪出美好的未來!
    本次公益活動以「繪出最美的未來」為主題,現場眾多熱心公益的書畫家、非遺大師、愛心企業代表與自閉症兒童一起度過了一個特殊的六一兒童節。他們不僅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的節日禮物,還通過現場繪畫的方式和孩子們一起繪就出展現未來的美好畫卷。
  • 徐州賈汪:小香包登上大舞臺 繡出美好生活新畫卷
    香包富民 繡出「錢」景   賈汪區將香包提升為全區富民大產業的戰略高度,將小香包變成百姓致富的「金包包」,規劃建設了馬莊香包文化大院、香包博物館、馬莊文創綜合體、香包文化產業園  目前,孫歌堯已成為「徐州香包」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為了提高藝術創作水平,今年12月,她參加了江蘇「遺脈傳承」發繡高級人才研修班,孫歌堯告訴記者:「我準備把發繡、刺繡和香包文化結合起來,創新開發更多、更精緻的香包新品種,把香包非遺文化發揚光大
  • 太陽戴頭上、彩虹系腰間 「花腰傣」繡出好生活
    中新社雲南玉溪9月24日電 題:太陽戴頭上、彩虹系腰間 「花腰傣」繡出好生活作者 劉大煒平靜寨子裡,傣家繡娘圍坐在一起刺繡,不需要畫稿,她們就可以在布料上繡出精美圖案。「花腰傣」,是人們對居住在紅河中上遊新平縣等地傣族的一種稱謂,有「傣灑」「傣卡」「傣雅」三個支系,因其服飾古樸典雅,特別是女子腰部那條繡有精美圖案的花腰帶而得名。「男人看田邊,女人看花邊」。新平縣花腰傣手工藝品開發協會副會長刀向梅介紹,「花腰傣」女孩六七歲就能舞針弄線,她自己是小學畢業後就跟母親學刺繡。
  • 互助,我想重新認識你,從你叫什麼名字開始
    大家好我叫互助互相幫助的「互」,互相幫助的「助」我的全名是互助土族自治縣這些年我發展的越來越好來,從現在開始重新認識我吧!▲互助北山風光▲南門峽溼地公園▲臺子鄉哇麻村徒步旅遊營地▲東和鄉麻吉村油嘴灣▲威遠鎮卓扎灘原生態景區威遠鎮卓扎灘村和東和麻吉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吐谷渾廣場▲青稞酒文化廣場▲互助北山扎碾公路我的廚藝我不僅有顏,還有一顆吃貨的心
  • 唯愛工坊×土族阿媽 攜手共造最in公益盤繡潮牌
    為了幫助有傳統手工技藝的貧困阿媽們提升盤繡商品價值,獲得有尊嚴且持續的收入,今年 5 月開始,唯品會攜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建立「唯愛·媽媽製造青海盤繡合作社」,為阿媽們提供技能和知識培訓,幫助她們發揮技藝特長,並發揮自身的網際網路連接屬性、技術能力與電商優勢,推出特色電商公益平臺 「唯愛工坊」,為阿媽們的產品提供免費的包裝設計、技術運營、傳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