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我們的香包賣得很火爆,活動沒結束就被搶購完了,還談了幾起訂單。」12月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徐州香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英老人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參加了兩屆上海文博會,我們的香包通過文博會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這一古老瑰麗的中國手工藝術。」
從曾經的民間手工藝品到如今名揚天下的地方文化名片,跨越千年的徐州香包大展神韻登上時尚浪漫舞臺。
香包真棒 香飄世界
2017年12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後首次地方視察來到賈汪,在潘安湖街道馬莊村香包製作室,欣賞了村民製作的各式香包,自己花錢買下一個寓意「真棒」的香包,給老人「捧捧場」,馬莊香包成了「網紅」,馬莊村成了「網紅村」。
談起3年來的香包變化,83歲高齡的王秀英老人躊躇滿志:「我縫香包也算縫一輩子了,從十幾歲開始,一直縫到現在,縫到總書記來,誇我的香包做工精緻。在上海文博會,都誇咱香包好,我必須再加一把勁,把香包縫向全世界。」
近年來,王秀英老人志氣更旺、幹勁更足,積極宣傳推廣徐州香包文化,參加了香港「蘇韻漢風·徐州民間手工藝(非遺)展」「首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江蘇省中醫藥發展、中西醫結合學術大會暨第九屆江蘇中醫藥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C2M·新零售——首屆中國醫藥百強連鎖行業高峰論壇、 「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等。
2019年7月,以「世園真棒」命名的馬莊「真棒」香包走進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向世界各國來賓展示了中國傳統工藝的魅力,馬莊香包香飄世界。
目前,來自國內和海外的訂單不斷增加,徐州香包遠銷義大利、英國、加拿大、日本、荷蘭、芬蘭等國家。2018年3月,王秀英老人被評為「2017江蘇省中醫藥新聞人物」、2019年1月,被評為「2018中國非遺年度十大人物」、2019年9月,王秀英針棒香包榮獲「2019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銀獎。
香包富民 繡出「錢」景
賈汪區將香包提升為全區富民大產業的戰略高度,將小香包變成百姓致富的「金包包」,規劃建設了馬莊香包文化大院、香包博物館、馬莊文創綜合體、香包文化產業園,建立香包網絡銷售平臺,吸收有想法、有能力、有幹勁的年輕人加入香包隊伍,使馬莊香包更具活力。
全區各地成立香包合作社、香包工作室,開辦香包技能培訓班,邀請非遺傳承人講授香包構思畫圖、如何剪小樣、挑選布料等技巧,香包從業者不僅提高了收入水平,也提升了自己的精神風貌。
今年50歲的徐美是土生土長的馬莊人,因照顧老人、孩子不能外出工作,家裡的重擔全部壓在丈夫一人肩上。
馬莊香包工作室成立後,徐美走出家庭,成為一名繡娘,「以前我就在家帶小孩,還照顧老人,現在我們的香包賣火了,我也來縫香包了,在這還能和姐妹聊聊天,每月能掙3000多元。」
自2018起年,馬莊香包年產值超千萬,帶動全區村民就業數千人,香包從業者人均年收入3萬元左右,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隨著香包產業的不斷擴大,在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王秀英老人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推陳出新,開發「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幹」等系列香包產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馬莊香包工作室與全國著名中醫學家周仲瑛教授取得聯繫,製作3000餘個「防感闢穢」香囊馳援湖北,把馬莊香包工作室的大愛精神和責任擔當融進小小的香囊之中,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
非遺香包 創新傳承
今年,王秀英老人新收了一位徒弟,不是別人,是自己大學畢業的孫女孫歌堯。大學學流行音樂的孫歌堯畢業後跟奶奶學習香包的中藥配方、製作工藝、工序,一起研究開發香包新品種。
孫歌堯在設計時,結合當代年輕人喜愛的流行元素和潮流趨勢,開發了多款樣式新穎、造型精巧的手機掛件等香包,香包樣式不斷推陳出新,廣受年輕群體喜愛。
今年6月13日,在孫歌堯的張羅下,王秀英香包工作室緊跟時代潮流,參加了央視新聞聯合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中國手藝網共同推出的「把非遺帶回家」專場帶貨直播節目,並在央視新聞APP、央視頻、中國手藝網、文旅中國、淘寶直播、微博等平臺同步播出。
直播當晚,王秀英真棒香包因別出心裁的設計與豐富的文化內涵圈粉了不少網友,1000個產品一上架就被搶光,被直播網友強烈要求加單1000份。
目前,孫歌堯已成為「徐州香包」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為了提高藝術創作水平,今年12月,她參加了江蘇「遺脈傳承」發繡高級人才研修班,孫歌堯告訴記者:「我準備把發繡、刺繡和香包文化結合起來,創新開發更多、更精緻的香包新品種,把香包非遺文化發揚光大。」
「香之為用從上古矣」徐州香包香溢千年,在傳承中推陳出新,古老非遺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越來越多的現代人了解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小香包「繡」出了致富路,繡出了新時代新農村的小康生活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