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落後貧窮的現狀並不可怕
時間:2015-08-05 10:30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實事求是地說,在我國貧窮落後的地區不僅有四川大涼山,其實,還有很多地方。而且,每個省市自治區都有著相對貧困的地區和貧困人口。然而,由於歷史和地理等自然條件的原因,四川大涼山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程度要大一些,個別貧困家庭的生活的確非常艱難。我們必須正視這
實事求是地說,在我國貧窮落後的地區不僅有四川大涼山,其實,還有很多地方。而且,每個省市自治區都有著相對貧困的地區和貧困人口。然而,由於歷史和地理等自然條件的原因,四川大涼山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程度要大一些,個別貧困家庭的生活的確非常艱難。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現實,敢於面對這樣的現實,才能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扶貧方案,使大涼山等貧困地區儘快擺脫貧困。
據中國日報網8月4日報導,一個多月前,新華社記者範敏達曾深入大涼山,近距離接觸了許多如苦依五木般的孩子,他用圖文的形式,記錄下了「不幸中依然保持純真、貧窮中依然渴望學習」的孩子群像。今天,推薦一篇小學作文,一篇世界上最悲傷的小學作文。文章的作者名叫苦依五木(筆名柳彝),一個來自大涼山的小學四年級彝族小姑娘。
(圖為最悲傷的作文 以及寫作文的女孩苦依五木)
其實,貧困是我們每個有血性的中國人應該銘記在心和令我們糾結的事情。如果不糾結,不同情,不憐憫,就說明我們麻木了。而麻木是比貧困更加危險的事情,我們寧願貧困,也不能選擇麻木。
當我們看到圖文並茂的彝族小姑娘那雙期盼讀書學習擺脫貧窮的眼神時,那就是以前的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渴望上學讀書,我們每個大山裡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考上大學,跳出農門,然後再去想方設法改變自己家鄉的貧困面貌。
其實,扶貧解困有很多種方式,並不僅僅是金錢方面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科學文化知識的扶貧與解困,擁有文化知識才能改變思想觀念;而且,金錢方面的救濟扶貧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現金扶貧救濟,不如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發展地方經濟;而且,扶貧工作必須注重科學技術扶貧,只有向貧困地區引進更多的科學技術,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才能讓大涼山深處的各族人民共同享有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果,才能用改革開放的發展理念徹底改變目前的貧困現狀。
《韓非子·喻老》中曰:「志在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其意思是,人的意志最艱難的地方,不在於戰勝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的弱點。對於大涼山等眾多貧困地區的人民來說,讓他們樹立戰勝貧困的信心和勇氣是最重要的;對於那些種貧困家庭來說,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不管採取怎樣的精準扶貧措施,自信、自愛、自重和自強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首當其衝的精神扶貧。那麼,我們可以說,讓廣大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和青壯年朋友擁有學習的權利,就是精神和信心的精準扶貧。因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為,擁有知識才能擁有戰勝貧困的智慧和科學方法。
因此,我們應當鼓勵大涼山裡的孩子們勇敢地把自己所面對的貧困實情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讓他們把自己心中的理想和願望表達出來。讓他們用自己的思想去認識現狀和考慮改變命運的問題,才能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戰勝貧困和希望的種子。因此,我們堅決反對那些鄙視貧困孩子的所有眼神;因此,我們堅決反對那些不願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講真話的地方官員。因為,那些掩蓋真相的官員會影響貧困地區百姓脫貧致富的進程;因為,掩蓋真相僅僅是一時和一事的,真相早晚要大白於天下。與其會比貧困的現狀,倒不如大膽地把所有的貧困實情告訴全國人民,讓全國人民都來共同關注和關心我們如何儘快脫貧致富。
所以,對於廣大貧困地區來說,要勇於戰勝自己的弱點,那就是把真相告訴大家,然後增強我們共同的自信與勇氣。面對大涼山等貧困地區的現狀,我們不能膽怯,更不能退縮。只有勇敢地面對現實,才能立足於現實,並放眼於未來,才能腳踏實地在廣大貧困地區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並在群眾路線的基礎上大力開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讓大涼山等貧困地區的百姓擁有未來與幸福。文:郭喜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