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高考狀元的採訪,發現「學霸」的家庭教育,有這3大共同點

2020-12-14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們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我們好像也沒怎麼教育……」

面對記者的提問,一位高考狀元的父母頗為謙虛地回答。

家長沒怎麼教育,孩子就能成為學霸?認真你就輸了!有媒體做了一個高考狀元的採訪合集,看完才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是如此的相似。

每個孩子出生後如同一張白紙,父母作為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後天的教養格外重要。因此,最好的教育其實是拼父母,這些孩子之所以能變成學霸,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

「學霸」的家庭教育有這3大共同點:

自律是成功的法寶

電視劇《小歡喜》裡面,「控制型」的家長宋倩對女兒英子的學習步步緊逼,把自己的期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讓很多家長仿佛看到了自己,高考前的焦慮也渲染得十分濃重。

也有很多家長苦口婆心地對孩子說:「你學習是為了誰,還不都是為了你自己!」但事實上,很多孩子正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學習就像完成任務一樣,缺乏內在驅動力。

真正的學霸不是父母「逼」出來的,自律才是成功法寶。並且,孩子的自律的源頭其實在於家長的言傳身教。

廣西狀元楊晨煜的媽媽表示:「家長一定要自律,不能自己玩著手機,把孩子丟一邊。」

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通常語文是比較難拿高分的,但是今年湖北狀元唐楚玥拿到了146的高分。從她分享的經驗來看,語文是沒辦法靠「題海戰術」拿到高分,更多的是靠閱讀積累。

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狀元,他們的閱讀量都非常大。

曾有媒體對高考狀元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成的人在課餘活動中選擇了看書;而關於偶像的調查中 ,選擇作家的人最多。

數據來源:澎湃新聞

鍾南山院士在一次採訪裡表示:「在基本功裡面學好語文是最重要的,學好了語文才懂得如何對事情進行分析。」

而如今的孩子越來越不愛看書,他們的注意力都被手機、電腦和遊戲機等吸引了。父母要通過言傳身教,在家裡培養愛讀書的氛圍,影響孩子形成愛看書的好習慣。

比如北京高考語文取得148分的孫婧妍說,父母從小就愛給她讀故事,閱讀多了語感也就有了。

重慶狀元謝欣穎也表示,從1歲起,父母就給她訂閱了兒童畫報、繪本等。

培養邏輯思辨能力

對比高考狀元們的成績,我們發現他們的數學和英語幾乎逼近滿分,廣西狀元楊晨煜甚至還拿到了雙滿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這要得益於強大的邏輯思辨能力,來源於父母從小對孩子的培養和啟發。

比如楊晨煜從小不愛動畫片,而是很喜歡看科教紀錄片。他的媽媽並不認為孩子不務正業、影響學習,反而激勵他合理規劃時間,多看科普書籍。由此激發了孩子對數學、物理、科研的興趣。

多數理科狀元表示,自己小時候喜歡玩數獨、魔方,看科普書籍,做物理、生化實驗就像做遊戲一般。文科狀元大多善於思考和表達,喜歡和別人聊天,從生活中獲得智慧和啟迪。

我們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半球,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如下圖,推理、邏輯和語言等功能是由左腦負責,因此左腦發達的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更出色。

但是,科學研究也表明:左右腦是同時工作的,不存在只動用一邊大腦的情況。要想孩子成為學霸,父母就要全面開發孩子的左右腦潛能,幫助提高智力。

推薦家長給孩子買這套《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書》,一共有10冊書,涵蓋了闖迷宮、比較數量、找位置、拼積木等320種潛能開發遊戲。

孩子在遊戲中獲得快樂的同時,鍛鍊眼、手、腦,逐漸提高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邏輯推理和數學想像等能力,全方位開發左右腦。

6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父母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辨能力,對他今後的學習將會有很大幫助。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全國各地68個高考狀元,其家庭教育有什麼共同點?結果令人深思。
    通過採訪全國68個高考狀元,不難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各位家長朋友們可以來學習借鑑!  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  3.深受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  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
  • 2018高考放榜,這一屆的全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卻驚人相似!
    2018高考已經結束,各地的狀元們也陸陸續續出爐。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採訪全國許許多多的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有媒體通過採訪發現全國68個高考狀元,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養育孩子也是這樣,學會放手,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像中厲害得多。幾乎所有的狀元爸媽們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了解全國68個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 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 3.深受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 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
    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採訪全國曆年來68個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一名清華學霸在採訪中說,是爸媽的尊重與放手讓我學會了遇事不逃,主動思考。,這是許多狀元在採訪中提到的閱讀之路。
  • 湖北學霸唐楚玥和詩詞才女武亦姝,家庭教育有個共同點,值得學習
    可到唐楚玥多才多藝,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寫一手好字,讓老師想起了2019年高考網絡紅人武亦姝,提起武亦姝同學,大家想必對她都有一定了解吧,有網友這樣稱讚她「生子當如孫仲謀,生女當如武亦姝」。2019年武亦姝憑藉高考617分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更是引起大家的討論與關注,大家才意識到原來這位粘手捏來詩詞的姑娘是位理科學霸啊,而且被清華大學錄取,更有網友曝料武亦姝寫一手好字並且多次在上學期間作文比賽獲得過獎,真是多才多藝的才女啊,令人羨慕。
  • 2020年各省高考狀元刷屏,他們備考的這3個共同點自考生也用的上
    而且一個家庭中還會出現這麼多個學霸?簡單地歸因於「學霸基因」,顯然是不能讓人信服的。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仔細翻找和研究了大概100個狀元和學霸的資料,從中找到了一些答案。原來,真正厲害的人其實都存在著一定的共性。
  • 高考狀元們都有啥共同點?翻翻課桌就一目了然:高分從小學就定了
    這句話似乎是對於我國高考學子的最佳寫照。高考作為人生的一個重要分水嶺,想要實現「魚躍龍門」,最終在高考的這個戰場上取得好成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小學、初中、高中這長達十二年漫長的「學習馬拉松」中,大部分孩子需要不斷地努力學習,保持一種高效的學習狀態,才能不斷積累知識,最終邁過高考的這道門檻。
  • 2020年高考狀元榜,學霸都有什麼共同點?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優秀的人總有相似之處,高考狀元也不例外。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達1071萬人,總有少部分從千萬人中脫穎而出。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小編根據各媒體對這些狀元的訪談,總結了學霸們的共同特點,希望能給高三學生帶來幫助,也希望能給廣大讀者朋友們帶來一些思考。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驚人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有媒體曾經採訪了全國68個高考狀元,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值得學習借鑑!01他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
  •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每一年的高考季,最受矚目的無疑是各省的高考狀元們。這些自帶光環的學霸們,一時風光無限,讓人豔羨不已。換作是前幾年,700以上的成績算得上是鳳毛麟角,可今年,700分以上的學霸已經破千,僅天津一地就高達241人。高考真的越來越難,不少家長紛紛感慨,這麼優秀的學霸,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其實,學渣各有各的問題,而學霸的養成卻是「有跡可循」的。
  • 2020年各省高考狀元出爐!你眼中的"學霸"都接受這樣的家庭教育
    北京公布高考成績後,一名司機師傅接到女兒報成績的電話,激動的流下眼淚,欣慰地誇了句:&34;&34;&34;這樣的一句話是對孩子的最大大肯定。從這些激動的瞬間,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學霸必然有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和父母的良好教育。
  • 2020年高考狀元相繼出爐,他們都有這些共同點,值得深思
    在2020高考中脫穎而出的高考狀元不僅擁有別人望塵莫及的分數,還擁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品質。因此,每年都會有許多人想要知道高考狀元,在學習成功的道路上的經驗和方法。2020高考也放榜結束,高考狀元也相繼揭曉,成績優異的他們都有許多相似的特點,值得讓孩子學習。
  • 優秀的孩子離不開好的家庭教育,這6點父母要牢記
    雖然因為疫情的影響,高考推遲了一個月,但該來的總是會來,高考一直備受矚目,但最近我們關注最多的就是高考成績了。而高考狀元則是關注度最大的,考生可以看看自己和第一名的差距,也能吸取一下高考狀元的學習經驗。對於家長來說,比較關注的則是學習家長們的教育方式,畢竟大家都想自己的孩子成為學霸,考上理想的大學,找到理想的工作。
  • 全國60多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相似
    通過了解全國68個高考狀元的學習生活,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許多狀元不贊成「題海戰術」,但都會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錯題集。這句話幾乎代表了大部分狀元爸媽們的心聲。看了這麼多共同點,相信家長們已經有了一些反思和慶幸。
  • 有媒體採訪了68個高考狀元,發現家庭教育驚人相似
    3、深受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狀元們很少提及父母的口頭上的教誨,更多提及的是父母行為上的表率,安徽高考狀元說道,每當我有厭學情緒的時候,父母也說什麼,而是關掉電視去看書,我看到他們在看書,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 高考狀元從不上補習班?一線教師透露:大多數學霸都是補出來的
    每年高考結束,各省市的高考狀元就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如「江蘇最慘文科狀元」白湘菱無緣清北,最終被港大錄取;「山東狀元孟令昊,作為藝術特長生,大提琴十級,曾通過清華的「高水平藝術團」專業評測,高三複習還會抽空練琴。」簡直厲害到極致。
  • 2020高考狀元的備考方法,這3個自考生也用的上
    共同點1:都熱愛閱讀、飽覽群書前兩天和一個研究高考多年的老師聊天,他告訴我說,研究了這幾年高考的語文卷子,發現高考的出題正在往知識儲備量和課外閱讀方面傾斜。這是我們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共同點2:都有極強的專注力2008年,恢復高考30年的時候,楚天金報曾做了一組《歷屆高考狀元,你在哪裡?》
  • 採訪68位高考狀元後,發現了1個扎心真相:是什麼決定孩子一生?
    隨著今年高考放榜以來,各省的高考狀元相繼出爐。湖北省高考狀元唐楚玥同學,高考成績725分重慶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同學,高考成績726分。河南高考理科狀元李昊同學,高考成績724分,.....大家都在感嘆這種學霸就是天之驕子,我們這些普通人是沒有辦法比的。
  • 我發現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他們身上都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俗話說得好:&34;能夠獲得高考狀元的頭銜是每位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每年各地的省級,市級,縣級高考狀元層出不窮屢見不鮮。有媒體採訪了全國各地的很多高考狀元,發現這些學霸身上都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值得大家學習借鑑。1.學霸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享受學習才是他們追求的最高境界。理科生偏向於邏輯和推理,文科生喜愛閱讀,善於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