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學佛猶未晚,願往後餘生長住自性回歸的解脫自在

2020-12-20 花月夜嘯天

苦短人生,轉眼過半,人到中年,各種滋味在心頭。回望半世風雨,有多少哀怨嗟嘆;旦看今朝自在,能遇佛法實乃大福。可嘆人生無常,半世浮萍隨逝水,萍隨水,水隨風,萍枯水盡處忽又峰迴路轉,有幸值遇佛法。終於明白曾經自詡的超脫:那種自以為看淡了世俗而不再追名逐利;看透了人生而不在意人情冷暖的心境,不過是受制於無常與無奈而漸生的一種麻木和遲鈍。唯有在佛法的引導、受持下,才能真正品味到那種喜悅、平和與清淨的自性回歸帶來的快樂自在,今世所感苦痛的人生,不過是一場自導自演、畫地為牢的鬧劇,卻因無明愚痴,不識本性,枉受這半生的」囚徒」生涯。自覺可笑的同時也發下願力,往後餘生自當以尋求見性歸元的般若智慧,過解脫自在的快樂生活。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種想法不錯卻很不現實。因為一個步入中年的男人往往意味著上有老、下有小,肩負著家庭與社會雙重責任的壓力,總不能拋家舍業、青燈古佛長伴去尋求解脫吧?其實這是一種對佛法自性解脫的認知誤區。首先,自性的解脫並非從現實環境而生,它是眾生於本源處就皆俱的一種智慧,不從內生,不依外得,天然妙成。反倒是因眾生住相生執而讓心有所縛,自性難以顯現妙用,若能知性、顯性、見性,不僅解脫無礙,還能轉變現實的境相。其次,回歸自性並不需要逃離世俗,佛法是讓你用更積極的入世態度去做好本職、承擔責任,這本身就是修行。只不過會多一層自性流露的智慧引導,而讓你看清實相。再者,明心見性也不是非深山古剎、紅塵之外才可成就,只要你擁有了佛法的正知、正見、正思維,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間皆可領受這種自性起用所帶來的喜悅、平和的清涼之樂。

許多對佛法缺乏正確了解的人,總會抱以學佛是一種消極避世、不願作為的觀念來曲解學佛的中年人,認為中年正是一個人閱歷豐富、年富力強的黃金時期,應該大展宏圖、大有作為才是,不應該接受佛法有關簡單、知足、少欲的理念。要知道佛法是超越現實又不脫離現實的智慧學問:說它超越是因為它能讓你從現實煩惱的苦境中解脫,乃至了斷生死、擺脫輪迴:說它現實是因為自性就是從現實中修顯,隨緣可用,不是空談,當下一念清淨便得一念解脫自在。簡單是讓你將現實中千差萬別之境相回歸於本源的一體真如,不再用識心分別而複雜化:知足並非讓你不思進取,得少為足,安於現狀,而是讓你不在虛妄的相境上執著而生無明貪愛習氣;少欲更不是教人放棄理想、無所追求,而是要止息貪、嗔、痴等引發煩惱的毒火,以善法欲踏上覺悟之道。

可能有些想修學佛法的中年人會擔心人生已過半,現在學佛是不是為時已晚?其實學修佛法、見性解脫是一件功不唐捐的事,沒有早晚,只看福德因緣是否俱足。中年學佛有中年的優勢:一則因已體證世間悲歡離合、酸甜冷暖之無常苦,而易生離苦之心,以及為達心性之平和灑脫、了脫煩惱苦痛的希求心;二來因為走過、路過,有較深的感受和領悟能力,對佛法的智慧理念容易產生共鳴,一旦轉念、放下對境相的分別、執著,很快能悟入佛的知見;三者正是由於中年人有責任和義務在身,才有大量的能將所學佛法用於實際生活的機會,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在知性、顯性、見性的過程中體證到佛法智慧的偉大和妙用發揮的效果,從而更加堅定對佛法的信心,生起對修學勇猛的精進心。

小編也是近天命之年才值遇佛法的,初時也只是誦持些經咒,因不懂佛義以為法從外得,所以沒有太大信心和願力。幾次中斷學修又因緣再現而被拉回,直至去年聽聞到慧律法師講解的《楞嚴經》後,被經中所現佛法智慧的偉大所震悍,而心生強烈希求,再由聽經聞法入手了知自性本如之義理。近一年來,已深感佛菩薩不舍眾生的慈悲,同時身心也逐漸變得平靜舒緩、煩惱日減、夢境趨無。這樣說並不是意指小編已開悟見性,而是以真實感受來告訴大家佛法能讓人離苦得樂,是真實不虛的,也唯有佛法才能引你得解脫的真自在。

因此,別再抱怨命苦,得人身不易,遇佛法更是大幸。中年學佛猶未晚,願往後餘生長住回歸自性的自在中。

相關焦點

  • 願字開頭的暖心句子:願你往後餘生,只訴溫暖,不言殤
    1、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7、願你往後餘生,只訴溫暖,不言殤。 16、往後餘生,願世界化為滄海,願你我歸為初見。 17、往後餘生,願你無堅不摧,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快意人生。
  • 往後餘生,願你的人生都有人陪
    奈何,往後餘生,不在有你往後餘生,不再有你,往後餘生,心裡都是你。本想往後餘生,都是我們,奈何最終確實是我們,卻不是我和你的我們。往後餘生,我們再也沒有在一起的可能了。往後餘生,我們再也不能經歷生活的瑣碎。
  • 往後餘生,願你學會愛自己!
    我想告訴現在還在拼命談戀愛的姑娘,擁有很多前男友的姑娘,往後餘生,願隨遇而安。記不到是誰說過的話,她說:「挫折經歷得太少,才會覺得雞毛蒜皮都是煩惱。當你經歷越多真實與虛假,看清了世界的真相之後,反而沒有那麼多的酸情。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 心理學秘籍:楞嚴經隱藏大秘密,證悟萬法清淨,將體驗解脫大自在
    心理學秘籍:楞嚴經佛「棄」因緣和合開示實相,萬法歸一又名:楞嚴經隱藏大秘密,證悟萬法清淨,將體驗到大解脫大自在學佛修行者大都知道,若能證悟不生不滅的真心自性,那麼此心不論在任何處境下,皆能隨處而安,哪怕身毀在即,當下也能自在入定,思想出入全然無礙。
  • 心理學秘籍:南懷瑾說只有兩種人適合學佛,首先要明白佛的真義
    在我的覺行中,佛無形無相,不生不滅,佛學最經典的核心即是見悟了真心不生不滅,那麼不用妄心即佛,真心即是自性,自性也是真心,這是真義,即心即佛說的就是真心即佛。若說法義,真空妙有、本心妙用也是佛,佛與眾生才能稱之為佛,其義理無比殊勝,十方諸佛均超越了一切輪迴,諸相非相,即法即真,佛的法義並無固定的版本,只要做到了真,也是佛呀,但這個前提條件必須是見悟、真修與歷經磨難。
  • 往後餘生,願你及時行樂
    永遠都是想做什麼就立刻就做了,在她四十多歲的時候想要學遊泳,在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兩天後就立馬著手去學習了;即使她不再是二八芳華的小姑娘,仍舊會把自己收拾的乾淨利落,妝容整整齊齊;出國遊玩因為語言不通就下定決心要自己學習英語,現在已經堅持了兩年多了……和她在一起,你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媽媽輩的中年婦女,你會覺得她好酷啊,就像是我們身邊的那個生機勃勃的永遠充滿想法的勇敢的朋友一樣
  • 往後的日子,願我們學會放過自己
    放下別人的錯,就是善待自己,當你在計較別人錯誤的時候,自己也會深陷進去,那不如試著放下,解脫自己的心。張愛玲曾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生命裡來來去去,不知要經歷多少過客,那些相遇也只是短暫停留片刻。
  • 餘生,心靜如水,自在隨緣,做一個自在的女子!
    餘生,心靜如水,自在隨緣,做一個自在的女子!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不是他賺了多少錢,有了多少成就,而是他是否能擁有一個好的心態,心境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智慧,做一個心靜如水的人,一切隨緣。很多東西既然已經求而不得,何必在依依不捨,不要為了一顆星星放棄整片天空,往後的日子不愧於心不亂於情,不為惡言,不畏冷眼,不被外界的聲音綁架,多聽一聽自己的內心,你做的每一個決定不一定都要正確。但一定要讓自己舒服。
  • 靈魂神識佛性自性到底說的是什麼
    身體回歸法性,而靈魂本該回歸佛性只因迷惑去流浪生死。神識神識或心識都是佛教定義。佛陀在開悟前最先遇到的一些修苦行的人,極盡種種辦法讓身體受苦而求精神的解脫之樂。讓身體受苦不是精神解脫的因,身體沒有心意識的參與同木石一樣。佛陀出家初期就己悟到修行應從心意識(神識)下手,而不是這身體本身。
  • 往後的餘生,請多多照顧
    那麼我問:往後餘生是什麼感覺?大概就像那句歌詞一般:往後餘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開心是你,難過是你,所有的一切都關於你,眼中的溫柔也只是你。最近有人推薦《往後餘生》這首歌,看著歌詞,不禁想起了身邊的人和事。
  • 南懷瑾: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氣,學佛是學解脫,學道是學逍遙.真正修行是無形無相的.空是非常灑脫,非常自在,是大自在.
    我一再說,學佛是學解脫,學道是學逍遙,結果很多學佛的人既不解脫又不逍遙。維摩居士告訴我們要解脫要逍遙,怕你被法困住了,所以他跟著說,「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你學佛學得滿嘴佛話,滿臉佛氣,那就是眾生顛倒。本來好好一個人,又油漆上這麼多東西。
  • 餘生致自己的句子:餘生很貴,願你所有的深情,終不被辜負
    往後餘生努力做樂觀且知足的人,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不糾結過往,不猶豫未來,往後餘生,懂得放下,活得自在。 Do not dwell on the past, do not hesitate to the future, the rest of the life, know how to put down, live at ease.
  • 願自己往後餘生的句子,拿去發朋友圈吧!
    一、餘生沒那麼長,不用一味的付出,去慣得寸進尺的人,請忠於自己,活得像最初的模樣。二、年紀越大,越會發現社交的種種不堪,所以,踏實的掌握一門生存的技能,認真發展一個獨處的愛好,永遠都不會錯。六、往後的日子都是嶄新的,誰也不許回頭看了,別把自己弄得太狼狽,畢竟沒人會替你解圍,自己不堅強,誰會替你承受所有的委屈。七、這世上,沒有誰活得比誰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搶地,有人在默默努力。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 關於往後餘生都是你的經典說說 類似往後餘生的詞短句分享
    往後餘生,大家是不是都想和那個人一起度過呢,餘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身邊是否會有人陪你到老呢,小編幫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有關於往後餘生都是你的說說大全,一起來看吧。  關於往後餘生都是你的經典說說大全  一、最讓人羨慕的不是被很多人追,而是遇見一個不管怎樣都不會放棄你的人,縱然知道生活不會這麼輕易,但我希望你在我的未來裡,餘生都是你。
  • 往後餘生,為一人執筆
    往後餘生,為一人執筆作者:畫夢寫進了繁華三千,回頭卻發現,其實內心也只願為一人執筆;看過了春秋冬夏四時更替,卻發現原來冬天也可以四處繁花……走過迷茫的坎坷,踏過荊棘的沼澤,終於也找到了屬於我的星河,縱觀蒼穹星月,也不過你回眸的那一眼,往後餘生吾只願為君執筆續華年,千山萬水綠野仙蹤願與你一一看過,十指緊扣,供此今生無悔!
  • 郭碧婷:往後餘生只有你!向佐:往後餘生只要你!
    看到郭碧婷在網上曬出自己的婚紗照並配文@向佐:「往後餘生只有你」,而向佐也@郭碧婷回應到:「往後餘生只要你」,照片中二人甜蜜依偎,深情對視,幸福感爆表,愛一個人是藏不住的,即使捂住了嘴巴,愛意也會從眼睛裡溢出來。
  • 往後餘生!不負歲月,不負心!願你和最愛的人共度一生!
    所以餘生很短!請好好珍惜!人生,是一條短暫的路,匆忙中來不及思考和守望,卻在跌跌撞撞中遺失了前半生的快樂時光!所以餘生我們要珍惜!不要以為來日方長,也許一個轉身,就是天涯海角,人生沒有最晚的開始,只有在等待中留下的遺憾無法彌補!
  • 願你往後餘生,平安喜樂
    不是說他們沒感情,也不是沒有時間去打理,而是不願去這麼做。絕大多數人認為,有那個閒情,都不如用來多賺點錢。因為錢比人更能帶來安全感。 話雖如此,但是你真的快樂嗎?有錢能買醉,但是你能買來陪伴嗎?真心的那種。其實,很多人活得很空虛,成了一具賺錢的軀殼,沒有自由的靈魂。這是你們想要的生活嗎?好好地捫心自問一下,你還記得,年少時的快樂嗎?
  • 為什麼學佛女人要更漂亮、端正一點呢?
    昌樂法師《大願如地藏》 第11課第十一講,題目是地藏大願。經文我給大家念一下: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時世有佛,號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