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鬼子據點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大家都被神劇給矇騙了!

2020-12-20 渠成談史

在《亮劍》裡,李雲龍曾多次提到一個詞語,那就是「據點」。在伏擊日軍觀摩團的時候,李雲龍曾經好幾次說起過「虎亭據點」,而且還說起這個據點裡的鬼子不簡單,一共有著300來號人,實力可以說是比較強的。而就在這之後,李雲龍發動了平安之戰,當時區小隊配合著正規軍,以很大的代價,最終是幹掉了「張莊據點」裡的小鬼子。而且張大彪也曾經喬裝打扮成國軍部隊,去收了「馬關據點」裡日軍的武器裝備。在一部影視作品之戰,假如一個名詞或者地點總是被人提起的話,那麼它一定有著非常重要的含義,絕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出現。

其實有很多人都覺得,一個據點,不就是一個類似於炮樓一樣的存在嗎?經常在電視上看著八路軍拔據點炸炮樓什麼的。其實對於這一點描述,影視劇存在著一個非常大的漏洞,那就是鬼子的據點並不那麼好拔,而且鬼子所設立的據點,絕對是有著重大意義的,所以也不存在說,隨隨便便就搞一個據點。那麼這些鬼子據點到底有著什麼重要的意義呢?下面給大家普及一下,到底什麼是據點。

首先,據點的字面意思就是,據守重要的地點。這也就能說明,據點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而且在地形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含義。例如據點可以設立在交通要道旁邊,或者是在最接近敵人的區域,並依據有利的地形設置據點。而且據點與據點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一個據點遭到攻擊,附近據點的鬼子就會立刻前去支援。

其次,據點能夠收集對方的重要情報以及最新動向。日軍是不可能佔領每一片土地的,所以他們只能靠據點來獲悉抗日力量的罪行動向。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個白家村的會長,他就是夜裡偷偷去給虎亭據點裡的鬼子報信。而就在鬼子的據點之中,一般都會有一個常規炮樓,當然這並不是供鬼子打炮的,而是讓其便於觀察敵情的。特別是在戰爭期間,鬼子的據點一般都會散步在各個村子的附近,這樣有利於觀察敵情。

最後,是鬼子的補給站。鬼子在出動的時候,假如是持續戰鬥,那麼據點就能成為一個很好的糧草補給站,還可以給鬼子部隊提供暫時休息。特別是在鬼子有行動計劃的時候,據點又能成為一個導航,並可以提供嚮導的功能。而且就在張大彪偽裝國軍,前去接受馬關據點裡的鬼子受降時,鬼子上繳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並有著充足的彈藥,而且李雲龍也曾說過,虎亭據點裡可是有著300餘鬼子。這樣就能說明,每一個鬼子據點,都是一個小型的武器庫。

照這麼一說,想要輕輕鬆鬆的打下一個鬼子據點,那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像那些什麼縣大隊或者區小隊,完全是沒有這樣的實力的,所以大家也不要以為,神劇裡的鬼子據點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地方了。

相關焦點

  • 亮劍3開播,獨立團變髮膠團!如何才能辨別抗日神劇?
    神劇日軍都是語言天才! 個個精通漢語 老版亮劍日軍的交流基本都是說的日語。後來有很多會日語的觀眾看過以後吐槽其中很多日語講得太過生硬,有語法錯誤,這是因為拍攝老闆亮劍時說日語的演員都是某些大學日語系裡的學生。
  • 當今抗日神劇雷到誤人子弟,《亮劍》是難以超越的良心經典
    亮劍拍的很良心了,趙剛狙擊前還特意調一下步槍的標尺,印象深刻,還有狙擊戰裡,喜子數子彈那一段。喜子也是個天生射手,死前留下名言:要是子彈管夠,我能放倒他一百個鬼子我敢說現在的大部分抗日劇裡的導演,連步槍上有標尺都不知道,一群軍盲。
  • 于震再合作抗日神劇教父,新四軍版《亮劍》殺青,又一部假亮劍?
    文\市儈娛樂蹭《亮劍》熱度的影視劇仍然在源源不斷地出現,湖南衛視小鮮肉版《亮劍之雷霆戰將》將在2019年播出。此前的《新亮劍》《亮劍2大刀進行曲》都是《亮劍》的衍生品,《尖峰》更是直接盜版《亮劍》,把李雲龍改成了李銀龍、楚雲飛改成了楚天飛,這幾部假亮劍無一例外的成了觀眾心裡的笑柄。而號稱「新四軍」版《亮劍》的抗戰劇《絕不饒恕》也進入了緊張拍攝製作中,湖南臺依舊參與製作。
  • 悲哀的《亮劍》:被過度消費的經典,抗戰劇被拍成偶像耍酷神劇
    》,豆瓣評分4.7分,說實話,以上的《亮劍2》和《新亮劍》小編都沒看過,不過再如何續拍翻拍都無法重塑《亮劍》的經典,註定是吃瓜落,受盡觀眾的批評和冷嘲熱諷。翻拍也就罷了,但是現如今,有一部神劇,化名為《亮劍3》搬上了屏幕,抗日偶像劇拍就拍吧,為何非要扯上《亮劍》呢,是不是不扯上這個IP就沒有市場?就沒有話題?就不能炒作?
  • 青春版《亮劍3》被下架停播,這種抗日神劇何時才能消停?
    反觀《雷霆戰將》雖掛著「亮劍」二字,卻連《亮劍》的十分之一都不及。全員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頭磕破,血可流,髮型不可亂。如果不說這是一部抗日劇,或許你會以為這是一部偶像劇。
  • 亮劍三雷霆戰將: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髮膠呢!細數那些抗日神劇
    近日,一部打著亮劍第三部旗號的電視劇在觀眾的口誅筆伐中狼狽下架。此神劇打著抗日的旗號談戀愛,騷操作之多,令人啼笑皆非。八路軍男主髮膠抹起,神採飛揚。身著整潔軍裝的他驀然回首,一記深情的wink你心動了嗎?
  • 抗日神劇「進化史」:從血和淚,到髮膠偶像劇
    ,他在TVB有這樣一個標籤:「劉仕裕不一定要拍神怪劇,神怪劇卻一定選擇劉仕裕。」現在相信大家已經明白,為什麼他能拍出「天雷滾滾」的《抗日奇俠》了。《走,打鬼子去》爭議橋段三、《亮劍》作者怒斥抗日神劇實際上,在眾多雷人的抗日神劇相繼播出後,很多觀眾已經明確表達了,自己對此類劇種裡奇葩橋段的厭惡
  • 真實的「鬼子進村」是什麼樣?老兵:劇裡都是假的,日軍沒那麼差
    真實的「鬼子進村」是什麼樣?老兵:劇裡都是假的,日軍沒那麼差上世紀三十年代,日軍不顧中國反對,貿然向中國出兵,對中國發起了長達14年的侵略。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鬼子進村」時的場景。在電視劇當中,一大群日本鬼子帶刺刀進入村莊,要挾村中的所有百姓,交出藏匿在村裡的八路軍或者情報人員,如果不交就殺光全村的老百姓。那麼真實歷史中,日本鬼子也是這樣的嗎?其實不然,雖然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抗日大片,都是以日軍戰敗為題材,但大多數劇情都是經過改編的。
  • 抗日神劇層出不窮,老戲骨陳道明公開指責:歪曲歷史,誤人子弟
    抗日神劇層出不窮,老戲骨陳道明公開指責:歪曲歷史,誤人子弟一說起現在的抗日電視劇,不知道從什麼開始,就出現了一些抗日電視劇中不該出現的神操作,從當初的手撕鬼子、八百裡一槍到現在的包子雷和用手榴彈炸飛機,這些不可能存在的邏輯卻在如今的抗日電視劇中頻繁出現
  • 《地雷戰》再現抗日神劇劇情:肩扛土炮打鬼子
    褲襠藏雷? 今天我們來學習個抗日神劇的新花樣:肩扛土炮打鬼子。 男主要復仇救人打鬼子,村民急忙搬出了自家土炮。 這土炮可不一般,還是祖傳的。 眼看鬼子就要打上來了,咋辦? 這麼大威力一土炮,後坐力、牛頓定律什麼的都是浮雲,在男主這裡,整個過程只有一個字——穩!
  • 《亮劍》:張大彪緝獲的日本罐頭味道如何?鬼子說:「可美味了」
    《亮劍》:張大彪緝獲的日本罐頭味道如何?鬼子說:「可美味了」電視劇《亮劍》大家應該都看過,《亮劍》這一部電視劇算得上是近年來我們國家最良心的抗日電視劇之一了,並不像現在的很多抗日神劇一樣,所向披靡。亮劍比較真實地還原了當時二戰時期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鬥爭的故事。
  • 只要故事接地氣,神劇也能變喜劇——《巧奔妙逃》
    如果抗日神劇僅僅停留在搞笑階段,我們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2003年的《舉起手來》是很多人童年開心的源泉,如果抗日神劇還停留在熱血階段,我們同樣是可以接受的,2005年的《亮劍》至今已經被翻拍了好幾遍。但是大多數的抗日神劇太不專業了,你說他是搞笑,但是它卻喜歡在裡面夾雜很多搞笑之外的東西,你說他是熱血,但是那種熱血完全壓不住牛頓的棺材板。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給抗日神劇一個很好的定位,因此,才導致越來越多的抗日電視劇,一躍成為抗日神劇。觀眾自然苦不堪言。
  • 全網公認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第三名:《亮劍》很多抗日神劇為了讓觀眾爽,為了滿足觀眾的愛國情結,把日本鬼子全部塑造成戰鬥力只有五的渣渣。不堪一擊,智商為負。殊不知,反派的智商決定了一部劇的質量。敵人越是難解決,才越能凸顯將士們保家衛國所付出的代價。
  • 抗日神劇在日本竟然有「真愛粉」?!還專門寫了本百科全書!
    「神劇」標準不一樣,以後有可能繼續介紹《亮劍》。因為作者所說的「神劇」標準不太一樣,所以作者真的有可能繼續介紹《亮劍》。通過作者的推特和博客可以看到,他依然在研究各種抗日電視劇。最近關注比較多的是英達導演的《地下交通站》,非常經典的喜劇,他的評價是「如果懂中文就會爆笑的抗日喜劇」,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 《亮劍3》真的辣眼睛!細數李幼斌版《亮劍》經久不衰的四個原因
    人民日報評論懸掛告示,點名批評《亮劍3》劇情浮誇,違背歷史。翌日,這部劇在漫天罵聲中下架停播,湖南電視臺宣布復播時間待定。《雷霆戰將》,又名《亮劍3》徹底涼涼。說是叫《亮劍3》,其實和老版《亮劍》劇情沒一點關係。
  • 我買了一本日本人寫的《抗日神劇大百科》,書裡可不光是搞笑吐槽
    大家本來就覺得抗日神劇扯淡,作為正主的日本人又主動站出來,吐槽還那麼犀利和幽默,準確擊中了我們的笑點。兩位參演抗日神劇的日本演員在書中接受了採訪,也說出了自己作為一個「鬼子專業戶」的心聲。確實,有不少抗日神劇的導演都是來自港臺。
  • 真正的鬼子進村是怎樣?不要再被抗日神劇騙了,其實很殘忍
    雖說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但為了現在的人民了解歷史,電視熒幕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抗日劇,可並不是所有的抗日劇都能切實際的展現出抗戰的殘酷,甚至還出現了很多搞笑的場面,完全扭曲了歷史的真實性,所以被我們稱之為抗日神劇。
  • 《亮劍》,張大彪我並不總是費帽子,我還是有很多優點的
    前幾天,刷朋友圈,看到一個要好的朋友,發了這樣一句話。後來,深聊才知道,是老闆嫌她太沒眼色,好多事都要交代,不然根本不知道什麼場合辦什麼事情。這也引起了我對「老闆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員工」產生了疑問?後來,我感覺經典抗戰片《亮劍》,解答了這個問題。對少數讓人看得沒話說的抗戰劇來說《亮劍》可以排前三名。不同以往抗戰神劇的神劇情,特種裝備,我們看到的不光是真實,不僅是戰爭的慘烈場面,國共將領迥然不同的指揮風格,還有從劇中人物的結局得到的一點啟發。今天來說一說張大彪這個人。
  • 楚雲飛大戰山本特工隊:火焰噴射器大顯神威,小鬼子被燒成了黑炭
    與柔弱的「雷霆戰將」截然不同,晉西北四大金剛都是真爺們兒,他們喝不到咖啡吃不到香蕉,也住不起別墅,身邊更沒有一幫抹著口紅眼影的女護士環繞,也沒機會在水中給人家批衣服、飛媚眼兒,這四位就是一心一意打鬼子。為了同心協力打鬼子,楚雲飛沒少「吃虧」,但他自己心知肚明:我是主動吃虧,雲龍兄太窮了,我那一個營的裝備,就算送他了。
  • 《亮劍3》第一集就錯了:不出現這三個歷史人物,還有人吐槽嗎?
    》(也叫《亮劍3》《新亮劍》)被觀眾和讀者的口水淹沒了——其實這部劇還真算不上「神劇」,跟「燕雙鷹」、「包子雷」、「手撕鬼子」相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新亮劍或者叫雷霆戰將只犯了一個錯誤,而這個錯誤,恰巧是所有人都不肯原諒的:你不該在第一集就出現了三個歷史人物,如果沒有這三個歷史人物的出現,大家還真未必肯看,也未必會吐槽。任你抗戰神劇有多少150毫米口徑的九六式榴彈炮,你就是把冒藍火的加特林架在哈雷摩託上也沒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