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平方公裡陣列投入科學運行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於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拉索」)的平方公裡陣列(KM2A),目前已完成1/2規模探測器建設並投入科學運行。

資料圖:科研人員在「拉索」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制高點進行交流。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拉索」核心科學目標是探索高能宇宙線起源的「世紀之謎」,開展宇宙演化和暗物質等研究。科學家表示,其平方公裡陣列實現過半規模建成,數據採集與分析工作也隨之展開,這標誌著「拉索」項目向核心科學目標邁出堅實的一步,也意味著人類從此獲得觀測宇宙最高能量電磁輻射窗口的利器。

據中科院高能所「拉索」項目團隊介紹,2019年是「拉索」工程建設進入關鍵性階段的一年,自4月份以來,平方公裡陣列工作組按預期進度要求開展規模化建設,9月底,由1314個電磁粒子探測器(ED)與307個繆子探測器(MD)組成的陣列穩定取數,現已完成1/2規模探測器建設任務,聯合運行探測器數目分別達到2390個ED和578個MD。12月下旬,平方公裡陣列正式運行採數,獲得跨度超過1公裡的宇宙線廣延大氣簇射事例,標誌著2019年工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

中科院高能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副主任、「拉索」首席科學家曹臻研究員近日發表新年寄語說,「拉索」去年4月啟動科學運行,其中1/4規模地面簇射粒子陣列正式穩定運行僅42天,就刷新伽馬射線最高能量的紀錄,探測並記錄到來自編號「J1908+60」神秘天體的470TeV(1TeV=10的12次方電子伏特)伽馬射線。同時,「拉索」已累計記錄2.5個PB(1PB=10的6次方GB)的寶貴宇宙線科學數據,5000多億個宇宙線事例。

「我們的建設團隊已經成為一支成熟的、經得起考驗的、有能力建成國際一流宇宙線探測裝置的隊伍。」曹臻表示,2020年將是「拉索」建設的關鍵一年,不但要全面完成主體工程,還要保持1/2規模平方公裡陣列的穩定運行,並爭取重要科學成果產出。

相關焦點

  • 中冶京誠承建的高海拔宇宙線繆子探測器投入使用
    中冶京誠承建的高海拔宇宙線繆子探測器投入使用 2020-12-11 11:22:00
  • 全球靈敏度最高的同類宇宙線觀測站在四川
    」它是我國十二五期間啟動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12月6日,海拔4410米的稻城海子山,經過兩年半的建設,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項目)迎來兩個重大節點。其一,觀測站最後一個繆子探測器建成投用,標誌著觀測站的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完工。其二,觀測站3/4規模陣列正式「上崗」,包括917個繆子探測器與4008個電磁粒子探測器,標誌著我國已建成世界上高能伽馬探測靈敏度最高的觀測站。這些神秘的探測器是怎麼運行的?記者走進稻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為你揭秘。
  • 神秘莫測、超高能的宇宙線與UPS系統會有什麼聯繫?
    在宇宙線研究領域,中國一直積極探索。在前不久啟用首批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的中國最新天文大科學裝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更是中國探索高能宇宙線起源、開展高能天體演化等研究的科學利器。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位於海拔4410米的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其探測器陣列設計為三個部分:地面簇射粒子陣列
  • 大科學工程「拉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建成,具5-10年國際領先優勢
    新年伊始,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傳來喜訊。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這標誌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這是拉索四種類型的探測器陣列中最早完成的一個陣列。
  • 香山科學會議:參與平方公裡陣列望遠鏡提升創新
    原標題:參與平方公裡陣列望遠鏡提升創新   近日,以「中國射電天文學發展與平方公裡陣列望遠鏡(SKA)」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S21次學術討論會落下帷幕。與會專家指出,參與SKA將提升國內相關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就國際大科學工程「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裡程碑。
  • 一文讀懂:中國參建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觀天巨眼」有多牛?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張建松)9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有望再現「宇宙黎明」,繪製「宇宙地圖」——我國參建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觀天巨眼」有多牛》的報導。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南非以及南部非洲的8個國家,2020年將開始建設世界最大綜合孔徑望遠鏡——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
  • 【中國科學報】上天入地 做最前沿的物理
    高山上,4300米高的雪域之巔,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透過稀薄的大氣層,捕捉宇宙線的痕跡。  地底下,700米深的幽暗洞室,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從極其微弱的閃爍光中,解讀中微子的奧秘。  這些上天入地的大科學裝置,來自同一個地方——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
  • 我國自主研製光電倍增管成功 用於多項大科學工程
    過去人跡罕至的地方,一個方圓1.36平方公裡的探測陣列正在加緊安裝,近萬個探測器將一探世紀之謎——高能宇宙線起源。  6月19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進入集中安裝階段。我國自主研製的2270隻高時間解析度的光電倍增管將在該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
  • 關於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組織工程管理等職位的招聘通知
    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是國際天文界計劃建造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為人類認識宇宙提供了重大機遇。SKA涉及天文、無線電、信息科學、計算數學與系統科學、綠色能源等眾多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領域,擬由多國政府及國家研究機構聯合籌資和參與。SKA組織(SKAO)總部設在英國。2012年9月國務院批覆由科技部代表中方加入SKA建設準備階段。
  • 關於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第一階段科學數據處理工作包建設信息...
  • 2016:觀察者網讀者最愛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開建 今年7月,我國最新天文大科學裝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項目預算高達12億元,是中國2012-2030年優先規劃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 中國的宇宙射線研究始於1951年,是建國初期最早建立起來的物理學研究課題之一,目前國內宇宙射線研究的地面實驗主要在位於西藏念青唐古拉山腳下的西藏羊八井實驗宙線觀測站進行。新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將建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距離稻城亞丁機場10公裡。
  • 近物所參研的「悟空」在宇宙線質子能譜測量中獲得重大成果
    蘭州晚報訊 近日,《Science Advances》期刊發表了「悟空」號宇宙線質子從40GeV(GeV即十億電子伏特)到100TeV(TeV即萬億電子伏)能段的精確能譜測量結果。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空間實驗實現對高達100TeV的宇宙線質子能譜進行精確測量,該結果的能量上限比丁肇中先生領導的阿爾法磁譜儀(AMS-02)實驗高出近50倍,比日本科學家領銜的「量能器電子望遠鏡(CALET)」實驗最新結果高出10倍。質子是宇宙線中豐度最高的粒子,佔比超過90%,其能譜的精確測量對於研究宇宙線物理至關重要。
  • 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中文網站正式上線
    2015年7月15日, 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er Array,簡稱SKA)中文版網站正式上線(網站請參見:http://china.skatelescope.org
  • 中國天眼10%觀測時間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預計競爭比較激烈」|馬斯克42000顆星鏈衛星強幹擾,中國投資7億的FAST被廢?
    「中國天眼」測控工程師孫純告訴記者,「總控室分為控制、計量、科學記錄等模塊,模塊之間的相互配合讓望遠鏡精確的指向觀測的天體,從而能精確的接收信號。」經「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討論,「中國天眼」將於2021年4月起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 科學驛站:西沙海洋環境觀測研究站入選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
    科學驛站:西沙海洋環境觀測研究站入選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1-01-06 記者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西沙海洋環境觀測研究站(下稱「西沙站」)於近日入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擇優建設名單...
  •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獲得迄今最精確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
    中國科學院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的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DAMPE)「悟空」取得首批重大科學成果。利用「悟空」採集到的數據,科研人員獲得了世界上迄今最精確的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相關成果於11月30日正式在《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
  •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關於印發《重慶市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
    ,市科技局研究制定了《重慶市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4號),進一步規範和加強重慶市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野外站)的建設與運行管理,按照《「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國科發基〔2017〕322號)、《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國科發基〔2018〕71號)、《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發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