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克服疫情洪災雙重影響,2020年江西省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2020-12-17 澎湃新聞

【權威解讀】克服疫情洪災雙重影響,2020年江西省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2020-12-11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農業處 江西調查微訊

國家統計局江西總隊農業處處長劉根蘭

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對全省糧食作物的抽樣調查推算結果,並經國家統計局核定反饋,2020年全省糧食總產量為432.8億斤,比上年增加1.3億斤,增長0.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

一、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60.9萬畝,增長2.9%

今年以來,全省不斷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全省糧食播種面積5658.6萬畝,比上年增加160.9萬畝,增長2.9%。

雙季稻播種面積增加。2020年,全省稻穀播種面積5162.7萬畝,比上年增加143.4萬畝,增長2.9%。其中,早稻播種面積1826.3萬畝,比上年增加182.5萬畝,增長11.1%;中稻及一季晚稻播種面積1418.7萬畝,比上年減少142.6萬畝,下降9.1%;雙季晚稻播種面積1917.7萬畝,比上年增加103.5萬畝,增長5.7%。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確保糧食安全穩定生產,省委省政府加大對水稻生產的扶持力度,落實各項支農惠農、種糧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稻穀種植「單改雙」趨勢明顯,全年雙季稻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286萬畝,增長8.3%,成為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的主要原因。

二、糧食單產減少10.0公斤,下降2.6%

2020年,面對疫情及汛情雙重考驗,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加強田間管理,打好擴面、抗災減損、單產提升、寒露風防禦四大攻堅戰,全力減輕農業災情對糧食生產影響。糧食產量實割實測抽樣調查顯示,2020年,全省糧食作物單產382.4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10.0公斤,下降2.6%。

(一)早稻受災影響較大,單產下降明顯。今年全省贛北地區遭受連續暴雨,受洪澇災害較重的鄱陽湖區周圍減產較多,而吉安、贛州等贛南地區氣候適宜有所增產,南方地區的增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北部受災損失,但總體單產水平仍為下降趨勢。2020年,全省早稻單產354.1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26.8公斤,下降7.0%。

(二)中稻及一季晚稻氣候適宜,單產增加。2020年,全省中稻及一季晚稻單產444.2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4.2公斤,增長1.0%。

(三)雙季晚稻受寒露風影響,單產略有下降。2020年,全省雙季晚稻單產403.7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1.5公斤,下降0.4%。

三、糧食產量增加1.3億斤,增長0.3%

2020年,夏糧產量為4.8億斤,比上年減少0.5億斤,早稻產量為129.3億斤,比上年增加4.1億斤;秋糧產量298.6億斤,比上年減少2.4億斤。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32.8億斤,增加1.3億斤,增長0.3%。

(一)稻穀產量增加。2020年,全省稻穀產量410.2億斤,比上年增加0.6億斤,增長0.1%;其中早稻產量129.3億斤,較上年增產4.1億斤;中稻及一季晚稻總產為126.0億斤,較上年減少11.4億斤;雙季晚稻總產154.9億斤,較上年增加7.8億斤。

(二)秋雜糧產量增加。秋旱糧總產17.7億斤,較上年增加1.2億斤,增長7%。

2020年,全省糧食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為全省經濟發揮了「壓艙石」作用。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應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克服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權威解讀】克服疫情洪災雙重影響,2020年江西省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家統計局: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2020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產量連續6年保持1.3萬億斤以上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10日解讀糧食生產情況時指出,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今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1.3萬億斤以上
    央視網消息:國家統計局今天(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 觀察:糧食生產「十七連豐」背後的湖南擔當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這一組豐收的數字,令億萬網民興奮。據紅網輿情智庫平臺數據統計,截至12月14日17時,全網相關結果約1,220,000個,微博話題討論量超8200萬次,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中國糧食為什麼能等話題引發輿論熱議。
  • 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生豬產能恢復勢頭良好
    記者12月24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稻穀、小麥庫存保持歷史高位,生豬產能恢復勢頭良好,畜禽及果蔬生產穩定。明年國內農產品市場有望繼續保持穩定,特別是元旦春節期間,「米袋子」「菜籃子」重點品種供給總量充足、品種豐富。
  • @乾飯人們:我國糧食又豐收啦!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據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比2019年增長0.9%
    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
  •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三大問題仍然值得重視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今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成績來之不易,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及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未來,作為我們這樣的人口大國,糧食的安全性時刻不能放鬆,仍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從戰略的高度鞏固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對未來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至關重要。
  • 再獲豐收!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糧食單產增加0.9公斤,增長0.2%。(人民日報記者劉志強)
  • 又雙叒叕豐收了!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2020全國糧食總...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應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克服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國家統計局: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 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
    來源:證券日報網 蘇詩鈺本報記者 蘇詩鈺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 總產量連續6年超1.3萬億斤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陳煒偉、於文靜)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 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李建新攝(中經視覺)  本報北京12月10日訊 記者熊麗報導: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今秋黑龍江糧食豐收不?聽聽專家如何說
    圖集9月16日,來自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記者見面會的消息稱,2020年在疫情和三場颱風的打擊下,黑龍江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糧食生產,有效克服疫情影響和颱風侵襲,全省糧食作物長勢總體好於往年。從田間調查和專家測產分析判定,今年黑龍江糧食豐收在望。
  • 社論:糧食安全無近憂但需謀遠慮
    從糧食產量來看,農業農村部7月中旬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夏糧產量達到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同比增長0.9%,創歷史新高。在14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也重申了這一數據。
  • 寫好特殊之年的豐收答卷
    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糧食生產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豐收來之不易。儘管先後受到疫情、洪澇災害以及颱風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廣大農民和「三農」戰線工作人員通過艱辛努力,交出了一張特殊之年的豐收答卷。汗水澆灌收穫,實幹篤定前行。不僅僅是農業領域,在特殊年景,我們在更多的領域,同樣要書寫好一張張「豐收」的答卷。
  • 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相關人士指出,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
  • 韓長賦:秋糧形勢比較明朗 豐收已成定局
    原題: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權威訪談)——訪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克服疫情影響、戰勝洪澇災害,夏糧產量創出歷史新高,秋糧豐收已成定局。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對於穩固國民經濟基礎具有重要意義。本報記者就糧食生產的有關熱點問題採訪了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
  • 一樣的豐收,不一樣的分量——寫在2020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之際
    回望過去,我國糧食已實現「十六連豐」,各種資源要素可挖掘潛力越來越少,高位護盤尤為不易。聚焦當前,今年糧食生產先後經歷「新冠肺炎疫情關」「洪澇關」「颱風關」「病蟲關」,一波三折後再奪豐收,更顯珍貴。兩公斤的背後,凝聚著「政策好,科技強,人努力」的多方力量。政策好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