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農業處 江西調查微訊
國家統計局江西總隊農業處處長劉根蘭
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對全省糧食作物的抽樣調查推算結果,並經國家統計局核定反饋,2020年全省糧食總產量為432.8億斤,比上年增加1.3億斤,增長0.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
一、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60.9萬畝,增長2.9%
今年以來,全省不斷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全省糧食播種面積5658.6萬畝,比上年增加160.9萬畝,增長2.9%。
雙季稻播種面積增加。2020年,全省稻穀播種面積5162.7萬畝,比上年增加143.4萬畝,增長2.9%。其中,早稻播種面積1826.3萬畝,比上年增加182.5萬畝,增長11.1%;中稻及一季晚稻播種面積1418.7萬畝,比上年減少142.6萬畝,下降9.1%;雙季晚稻播種面積1917.7萬畝,比上年增加103.5萬畝,增長5.7%。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確保糧食安全穩定生產,省委省政府加大對水稻生產的扶持力度,落實各項支農惠農、種糧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稻穀種植「單改雙」趨勢明顯,全年雙季稻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286萬畝,增長8.3%,成為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的主要原因。
二、糧食單產減少10.0公斤,下降2.6%
2020年,面對疫情及汛情雙重考驗,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加強田間管理,打好擴面、抗災減損、單產提升、寒露風防禦四大攻堅戰,全力減輕農業災情對糧食生產影響。糧食產量實割實測抽樣調查顯示,2020年,全省糧食作物單產382.4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10.0公斤,下降2.6%。
(一)早稻受災影響較大,單產下降明顯。今年全省贛北地區遭受連續暴雨,受洪澇災害較重的鄱陽湖區周圍減產較多,而吉安、贛州等贛南地區氣候適宜有所增產,南方地區的增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北部受災損失,但總體單產水平仍為下降趨勢。2020年,全省早稻單產354.1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26.8公斤,下降7.0%。
(二)中稻及一季晚稻氣候適宜,單產增加。2020年,全省中稻及一季晚稻單產444.2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4.2公斤,增長1.0%。
(三)雙季晚稻受寒露風影響,單產略有下降。2020年,全省雙季晚稻單產403.7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1.5公斤,下降0.4%。
三、糧食產量增加1.3億斤,增長0.3%
2020年,夏糧產量為4.8億斤,比上年減少0.5億斤,早稻產量為129.3億斤,比上年增加4.1億斤;秋糧產量298.6億斤,比上年減少2.4億斤。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32.8億斤,增加1.3億斤,增長0.3%。
(一)稻穀產量增加。2020年,全省稻穀產量410.2億斤,比上年增加0.6億斤,增長0.1%;其中早稻產量129.3億斤,較上年增產4.1億斤;中稻及一季晚稻總產為126.0億斤,較上年減少11.4億斤;雙季晚稻總產154.9億斤,較上年增加7.8億斤。
(二)秋雜糧產量增加。秋旱糧總產17.7億斤,較上年增加1.2億斤,增長7%。
2020年,全省糧食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為全省經濟發揮了「壓艙石」作用。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應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克服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權威解讀】克服疫情洪災雙重影響,2020年江西省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