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網慧驗房
今年來,房住不炒多次被提及,而在樓市中,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大家聯想到房價走向是上漲還是下跌。
最近經常聽到各地發布調控政策,之後樓市調控必然會愈加精準化,除了新房成交量減弱外,二手房也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炒房客自然不會貿然再進樓市。
像前幾天深圳的搶房大戰,合肥的不降價聯盟,說實話抱團取暖只是一時假象,炒房客們都清楚,如果不抓緊最後時間,自造熱點,割一批韭菜,那麼後期在高庫存和政策調控的壓力下,面臨的損失只會更大。
在沒有今年的黑天鵝事件發生後,我們似乎想不到我國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把80%以上的資產都投入了房地產,高達1.3萬億,但今年上市公司集中拋售房產,賣房求生的戲碼,對房地產巨大衝擊力可想而知。
這些年在炒房客的支撐下,樓市發展順風順水,想想這二十年房價的上漲速度和漲幅空間,不知拖垮多少家庭,讓多少年輕人不知所措。
當然借著樓市,船漲水高的城市比比皆是,但長沙卻獨樹一幟,一個讓炒房客有去無回的城市,用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同時也得到了住建部的肯定,公開表揚。
住建部發出了「全國應效仿長沙模式」的信號,當然並不是照搬,而是學習長沙狠調控,強烈抵制炒房的態度。
長沙這些年一直採用持續放量的土地供應政策,從限售、限購、限貸、限價全方位調控,輕鬆摁住房價,讓炒房客無洞可鑽,即便在房價低的情況下,長沙的經濟GDP和人口流入量依舊增速不減。
長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房地產並不是刺激經濟的唯一方式」。樓市再也沒有理由以「支柱產業,投資價值」等代名詞而高漲了。
如果其他城市都能借鑑長沙的全方位調控政策,讓「全面炒房」成為過去式,房價上漲就失去基本動力,樓市難成氣候。
同時,社科院也表示「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2021年將是分化加劇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