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1世紀開始,國內房價就一直在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9月份,全國商品住宅均價已經達到了10063元/㎡。很多人看到這個情況,都認為這是一個賺錢的渠道,便也開始炒房,他們認為房價的漲幅遠比銀行存款利率要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炒房客幾乎遍布了全國所有城市,並且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斷發展,炒房客的數量還在進一步增加。
事實上,除了普通老百姓之外,還有一類人群也在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而壯大,沒錯就是開發商,眾所周知,國內有很多開發商都是央企、房企,例如綠地、中海、保利等,除此之外,其他很多開發商都是民營企業。
這其中就要提到萬達王健林,還記得在5年前,萬達開發的房產項目就遍布全國各地,尤其是很多城市都有的文旅項目,其中很多都可以說是當地的「地標」,並且周邊一同開發的住宅項目的價格都不低,比如在二線城市開發商的項目,單價都在20000元/㎡以上。除此之外,還有萬科王石、恆大許家印、碧桂園楊國強等等。
按照正常邏輯來說,炒房客的重點一般是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原因也很簡單,這些城市中人群的收入相對較高,並且人口始終處於流入狀態,可是讓我們比較意外的是,國內有一個城市是個例外,沒錯,這個城市就是長沙。
一直以來,長沙的房價就始終處於較低水平,這點很讓我們意外,首先從經濟方面來看,根據已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各城市GDP排名》來看,長沙以5621.21億元位列全國第12位,已經超過了無錫、寧波、青島、鄭州等老牌對手,按照這個經濟水平來看,長沙的房價也應該在20000元/㎡。
可是根據安居客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長沙的商品房均價僅為9016元/㎡,而且從長沙範圍來看,即便是房價較高的嶽麓區也僅為11365元/㎡。同比2019年還下降了13%。
話又說回來,長沙的房價為什麼會低於同類城市,尤其是在房價不斷上漲的大環境之下,我認為原因主要有3點,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打壓炒房客,下面就來解釋一下:
1、很重視對炒房客的打壓
早從2015年、2016年前開始,長沙就尤其重視對炒房客的打壓,從最初的「房7條」到後面的318新政、923新政,再到2018年的625新政,長沙已經把炒房客定位成了階級敵人。
並且在一次新聞通氣會上,官方就直接公開表態,「供需矛盾並不是當前長沙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要矛盾,而是炒房與反炒房的重大鬥爭。」
我認為從這個方面來說,炒房客在長沙是很難生存下去的,並且現實情況是大部分炒房客紛紛離開長沙,據悉,長沙商品房均價已經排到全國61名,還有就是長沙的房價收入比也遠低於其他城市,只達到了6.4,已經處於正常水平。
因此,我認為打壓炒房客是長沙房價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長沙房子持有的成本太高
不知道大家思考過沒有,為什麼現在很多家庭都同時持有多套房子,根據統計,全國持有2套及以上房子的家庭佔到了40%,我認為除了這些家庭條件優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持有房子的成本並不高。
有一點大家應該也知道,「持有成本低,交易成本高」,這似乎已經成了整個房產行業的規律,而且一般情況下,購買二手房成本都是由購房者來承擔,賣方並不需要承擔。
可是長沙似乎並不是這樣,據悉,早從2019年開始,長沙對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契稅就仍然按照4%來徵收,而其他大多數城市一般都是1.5%,也就是一套總價200萬的房子,光是契稅就相差4.5萬元。
3、土地財政在公共預算中的比例很低
其實有一點很多都知道,就是只要不能控制住地價溢價,那麼房價就必然會不斷上漲,並且從全國範圍來看,大多數城市的土地價格仍然在繼續上漲。
究其原因,土地財政比例過高也是重要一個原因,在這個方面,長沙也是例外,根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土地財政在長沙公共預算的比例僅為20%,而在同類城市中,這個比例是很少見的。
降低土地依賴。這樣就可以遏制住房價,而低房價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並且隨著調控力度繼續加強,房價也會受到影響,長沙房價低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大家對長沙房價還有其他的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咱們可以一起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