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祖詠的高考滿分作文《終南望餘雪》到底好在哪裡?

2021-01-08 好玩的國學

祖詠的高考滿分作文《終南望餘雪》到底好在哪裡?

祖詠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和王維的關係很鐵。人家王維長得帥,精通音樂,寫詩寫得也好,再加上有玉真公主的門路,就被內定為狀元,從此一生悠悠富貴。而祖詠的人生要差一些,但人家祖詠也是考進士時的滿分作文獲得者,當然,這篇作文祖詠認為絕對滿分了,但是實際上得了零分,因為,他的考場作文竟然沒有按照要求寫完,就交卷了,看起來有點自暴自棄的意思,其實不然,祖詠覺得自己用最簡短最凝練的句子,已經把考試題目最完美的表達出來了,所謂多一個字都是浪費!

當考官提醒他,按照規定,要寫成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你這個卷子字數不夠的時候,祖詠相當自信地回答:意盡也!不肯再多寫一個字!在其他考生的羨慕嫉妒恨中,交卷翩然而去!這首詩後來廣為流傳,就是他的《終南望餘雪》。但因為不合要求,最終被判了零分作文而名落孫山。

但是從祖詠的這首詩來說,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滿分作文,祖詠也因為這首詩而名動天下。

這首詩的題目是終南望餘雪。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要認真審題,從題目中找到文眼。

第一,是終南山。這座山是隱士們的聖地,唐朝好多詩人和達官顯貴都在這裡隱居過。一方面是因為終南山確實漂亮,整個一仙風道骨的樣子,適合隱居。第二,終南山距離長安不遠,朝廷中的一舉一動都盡在眼中。所以那些假裝隱居的人都喜歡隱居在這裡,一旦有個什麼提拔官員或者考公務員的消息,這些隱士立馬下山。所以有人說這是終南捷徑。像李白這些懷抱當官夢想的人,都在這裡假裝隱居過。所以你寫雪,你得寫終南山的雪,你寫別的山的雪,不得分。

第二,要寫望,而不是說你去終南山玩雪滑雪。望必然是高遠的視角,所以應該寫遠望的景色。

第三,是餘,這就點明了季節。這應該是早春季節,山上的雪已經有些融化了,而不是隆冬季節大雪封山滿山蒼茫的樣子。你要是那樣寫,也是不得分。

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那麼,祖詠哪裡來的自信呢。我們來看看這首詩。先看題目,叫終南山餘雪。祖詠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應該在農曆二月,這個時候應該也是早春時節。樹木開始發芽,但是仍有餘雪存在。作者看見終南山的北坡樹木蔥蘢,但有少量的雪覆蓋,這是說到了餘雪。而後兩句則更加妙不可言了,傍晚的時候,天氣放晴,在暮色四合之時,有一束陽光掃過來,照亮了浮在雲端的積雪,這個時候讓人倍感涼意。詩歌的味道就在於含蓄,在於聯想,你閉上眼睛就能想到的意象。所以,不必多說!

所以說,寫詩的最高境界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要給人以聯想的空間,不能一下子寫完。當然你也可以直抒胸臆,這個得是高手寫才行。比如李白就說燕山雪花大如席,要不是李白寫的,我們還以為是哪個無名詩人寫的打油詩呢。再比如李白寫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要不是李白寫的,我們也有可能認為是打油詩。

祖詠這首詩就是審題很準,而且很有神韻,給人以無限的想像的空間,這就像是畫畫中的留白,音樂中的漸漸淡去,雖然音樂已經停止,還能讓我們感覺到語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效果。

這種寫法,也曾經得到過滿分。這個作者是錢起,大曆十才子的領袖,他在參加高考的時候,寫的一首詩叫省試湘靈鼓瑟,絕對堪稱神來之筆。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我們閉上眼睛,認真品味一下這首詩的最後一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不是有種仙樂飄飄的味道?這就是詩歌中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妙處。

相關焦點

  • 終南望餘雪 祖詠
    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一祖詠據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題意是望終南餘雪。於是,祖詠為我們留下來這樣一首詩。詩人從長安遠遠向終南山望去,能夠看到的自然是它的「陰嶺」;而且,只有在陰處,才有「餘雪」。「陰」字表現得十分貼切。「秀」是詩人遠望之時所得的印象,既讚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 就是描寫「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這個「浮」字十分生動。我們知道,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而詩人在這裡的描寫是說:終南山的陰嶺要比雲端更高,因此積雪未化。
  • 書品|終南望餘雪
    昨天,秦嶺主峰太白山飄迎來了一場大雪,本人在工作室只能望雪興嘆由感而發,揮毫寫下了唐代詩人祖詠《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王亮手書「終南望餘雪」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寫了這四句就交卷。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意思已經完滿了。」
  • 詩詞 |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這是一首應試詩,也就是詩人在科舉考試的考場裡寫的詩,相當於今天的高考作文啊。唐朝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詩賦取仕吧,可想而知,應試詩的數量應該相當龐大,但是呢,能留存到今天的應試詩只有寥寥幾首,為什麼呀?因為這種詩最難寫好,它難寫在哪呢?第一,它既不是實情實景,也沒有真情實感。
  • 《終南望餘雪》:只寫了一半的詩,卻成了詠雪的千古佳作
    《終南望餘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時所作。據《唐詩紀事》中記載,祖詠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題目是《終南望餘雪》。終南山在長安城的南面,距離大約有六十華裡,如果天氣晴好,就可以看見。祖詠看到考題之後,雙目遠矚,陷入沉思。過不多久,別人還在絞盡腦汁,不知如何下筆的時候,祖詠突然靈感暴發,揮毫潑墨,簡直就是一揮而就。
  • 作文考試,不照規矩答題更易成經典
    唐代有一位「非著名」詩人,名叫祖詠,年輕時到長安應進士考試。唐代的科舉考試,主要考詩賦,相當於高考只考語文,而語文試卷只有作文題,作文就是寫一首詩。祖詠拿過試捲來一看,要求以「終南望餘雪」為題,寫一首六韻十二句的無言長律——考生該如何抒情、抒多少字,都規定好了。
  •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一時任性一時爽,然後呢?
    高考作文每年都會有很多「滿分」作文,而很多離經叛道,不守規則的「零分」作文也不在少數。這種事,古已有之,就比如唐朝這個祖詠。終南望餘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伏案閱題,題曰,《終南望餘雪》,寫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長安城剛下過雪,天地同妝,皓日當空,光芒四射。抬眼望向窗外,終南山恍惚可見,那山頂的積雪也飄忽不定,好似浮雲飄在天上。從山頂一路往下,都是一望無際的白,陽光照射在雪上,素潔明亮。雪映出的光芒雖然強,卻感受不到暖意,冷峻蕭殺,在長安城裡,竟然感受到了寒氣。
  • 詠雪詩中一首奇葩之作,應考要求作五律,詩人四句擱筆成經典
    這首詩就是祖詠的《終南望餘雪》。《終南望餘雪》唐代: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據《唐詩紀事》記載,此詩是詩人赴科舉考試時所作,要求作一首五律,結果詩人寫了四句就擱筆了。問之,答曰:「意盡。」詩人已將終南雪後初霽的景色表現得恰到好處,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奇葩的很,成就了千古絕唱。
  • 讀祖詠《終南望餘雪》,讓自己身心得到解放
    祖詠的雪,是自然和人間的精靈自然的美,和城市繁華與否無關——讀祖詠《終南望餘雪》,讓自己身心得到解放《終南望餘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比照今天的情況,如果李白是國際巨星的話,王維則是國內一流明星,祖詠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個地方歌手。如果祖詠有幸能夠參加一次星光大道或者超級女聲什麼的綜藝節目的話,憑藉這首「終南望餘雪」一舉奪冠也不在話下。現如今,用一首歌紅一輩子的事情還少嗎?
  • 高考滿分作文算什麼,帶你看遍水平爆表的的狀元文
    最近,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烏龍事件吵的沸沸揚揚。這種熱度,從一個角度反映出整個社會對於高考滿分作文的重視和推崇。你看,那時候雖然不打分,步驟複雜些,但也是按檔次評判,基本和現在高考卷分檔判分的思路是一樣的。這樣說來,歷史上科舉考中進士的卷子基本就等同於現在的高考滿分卷了。回到唐朝開元十二年。祖詠正在長安參加進士考試,他打開卷子,考題是《終南望餘雪》(看看人家唐朝的命題,有文化),要求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
  • 祖詠——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這些老師似乎一早就掌握了長安城的天氣預報,知道高考這天長安城會下大雪,離長安(今陝西西安)南面六十裡處的終南山的山頂會有積雪堆積,特意出了一個貼地氣的考題——《望終南餘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作文題。
  • 這首詠雪的詩,讓祖詠落了第,卻被後人吟唱了千年!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這首詩是唐代的祖詠所寫,看似平平常常,細細研讀,感覺簡直是鬼斧神工,天造而成。說起這首詩的來源,也有一個故事。祖詠一生不得志,是一個苦吟詩人。雖然鑽研文章,下的功夫不少,但是運氣不太好,沒有官運,好容易有一次考上了進士,還沒有被任命官職(古代的官職得等著有人退休有位置了,才能去當)。
  • 唐代牛人的「高考零分作文」,卻因寫得太美,入選《唐詩三百首》
    這首詩名叫《終南望餘雪》,作者為唐代詩人祖詠,是一首應試詩,當年祖詠去長安應考,考官給的題目就是這個。當時的題目要求是寫一首五言長律,也就是要六韻共十二句。但祖詠只寫了4句就覺得此詩已經完結,不能再加了。要功名還是要一首好詩?祖詠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因為這個選題唐詩中便多了一首千古名作。
  • 「朗誦」友誼好聲音讀唐詩300首 046《終南望餘雪》
    謝友誼讀唐詩《終南望餘雪》01:50來自全悅宿遷閱讀會[作者簡介]祖詠(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代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注釋]終南:山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面。林表:林梢。霽色:雨後的陽光。[譯文]終南山的北面,山色多麼秀美,峰頂上的積雪,似乎浮在雲端。雨雪晴後,樹梢上閃爍著夕陽的餘輝,暮色漸生,城中覺得更冷更寒。[朗誦者簡介] 謝友誼,江蘇宿遷泗陽人。朗誦藝術指導,錄音師,配音員,影視策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