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望餘雪 祖詠

2021-01-08 香閣斂晨月

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一祖詠

據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題意是望終南餘雪。於是,祖詠為我們留下來這樣一首詩。

詩人從長安遠遠向終南山望去,能夠看到的自然是它的「陰嶺」;而且,只有在陰處,才有「餘雪」。「陰」字表現得十分貼切。「秀」是詩人遠望之時所得的印象,既讚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 就是描寫「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這個「浮」字十分生動。我們知道,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而詩人在這裡的描寫是說:終南山的陰嶺要比雲端更高,因此積雪未化。高出雲端的積雪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林表明霽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

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終南餘雪的情景。終南山距長安城南約六十裡,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陰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籠罩終南山的漾漾霧靄;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時,才能看清終南山的大概面貌。祖詠不僅用了霽」 , 而且選擇的是夕陽西下之時的「霽」。

前三句,寫詩人遠「望」中所見:最後一句,則是描寫「望」中所感。俗語有云:「下雪不冷化雪冷。」一場大雪過後, 只有終南陰嶺尚餘積雪, 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熱,自然要比平日更加寒冷一些;日幕之時,又比白天冷;望終海餘雪,寒光閃耀,就令人更增寒意。

這首詩據說應該是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是詩人只寫了這幾句就沒有往下寫,因為我覺得這幾句詩已經表達了詩人所想要表達的,不必再多加幾句畫蛇添足了。

相關焦點

  • 《終南望餘雪》:只寫了一半的詩,卻成了詠雪的千古佳作
    《終南望餘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時所作。據《唐詩紀事》中記載,祖詠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題目是《終南望餘雪》。終南山在長安城的南面,距離大約有六十華裡,如果天氣晴好,就可以看見。祖詠看到考題之後,雙目遠矚,陷入沉思。過不多久,別人還在絞盡腦汁,不知如何下筆的時候,祖詠突然靈感暴發,揮毫潑墨,簡直就是一揮而就。
  • 讀祖詠《終南望餘雪》,讓自己身心得到解放
    祖詠的雪,是自然和人間的精靈自然的美,和城市繁華與否無關——讀祖詠《終南望餘雪》,讓自己身心得到解放《終南望餘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比照今天的情況,如果李白是國際巨星的話,王維則是國內一流明星,祖詠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個地方歌手。如果祖詠有幸能夠參加一次星光大道或者超級女聲什麼的綜藝節目的話,憑藉這首「終南望餘雪」一舉奪冠也不在話下。現如今,用一首歌紅一輩子的事情還少嗎?
  • 唐朝詩人祖詠的高考滿分作文《終南望餘雪》到底好在哪裡?
    祖詠的高考滿分作文《終南望餘雪》到底好在哪裡?祖詠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和王維的關係很鐵。人家王維長得帥,精通音樂,寫詩寫得也好,再加上有玉真公主的門路,就被內定為狀元,從此一生悠悠富貴。當考官提醒他,按照規定,要寫成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你這個卷子字數不夠的時候,祖詠相當自信地回答:意盡也!不肯再多寫一個字!在其他考生的羨慕嫉妒恨中,交卷翩然而去!這首詩後來廣為流傳,就是他的《終南望餘雪》。但因為不合要求,最終被判了零分作文而名落孫山。但是從祖詠的這首詩來說,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滿分作文,祖詠也因為這首詩而名動天下。
  • 書品|終南望餘雪
    昨天,秦嶺主峰太白山飄迎來了一場大雪,本人在工作室只能望雪興嘆由感而發,揮毫寫下了唐代詩人祖詠《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終南望餘雪圖「明」字當然下得好,但「霽」字更重要。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餘雪的情景。
  • 「朗誦」友誼好聲音讀唐詩300首 046《終南望餘雪》
    謝友誼讀唐詩《終南望餘雪》01:50來自全悅宿遷閱讀會[作者簡介]祖詠(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代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注釋]終南:山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面。林表:林梢。霽色:雨後的陽光。[譯文]終南山的北面,山色多麼秀美,峰頂上的積雪,似乎浮在雲端。雨雪晴後,樹梢上閃爍著夕陽的餘輝,暮色漸生,城中覺得更冷更寒。[朗誦者簡介] 謝友誼,江蘇宿遷泗陽人。朗誦藝術指導,錄音師,配音員,影視策劃師。
  • 這首詠雪的詩,讓祖詠落了第,卻被後人吟唱了千年!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祖詠這次考試,當然沒有及弟,雖然沒有官運,可是這首讓他倒黴的詩,卻流傳下來,甚至被編在了《全唐詩》裡,讓後代的人們,每看一次祖詠的這首《終南望積雪》,便會為祖詠喊一次冤。"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這首詩的前半部分,寫了終南山的雪景。全篇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很磅礴的氣勢,卻寫的四平八穩,妥帖工整,詞語非常的大氣。
  • 詩詞 |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祖詠今天跟大家分享祖詠的《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感情少而規矩多,這樣的文章真是往死裡做,無怪乎考了那麼多年,進士一大堆卻沒有幾首應試詩能夠流傳下來,但是呢,凡事都有例外呀,祖詠這首《終南望餘雪》,也是應試詩,但是歷來都公認是好詩,也是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唯一一首應試詩。那這首詩好在哪呢?先看題目,「終南望餘雪」其實就是望終南餘雪,從哪兒望呢?當然是從考生所在的長安城。所以這個題目是讓考生從長安城的角度遙望終南山的殘雪,寫寫所見所想。
  • 唐詩中的五首寫雪小詩,每一首都很短,每一首都是千古經典!
    終南望餘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祖詠的這首《終南望餘雪》才是為詠雪而作,據載這首詩是祖詠科舉應考時所作的應試詩。當時科舉文題是"終南望餘雪",要求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但祖詠僅僅寫了四句就覺得意象具足,詩意在言外,再多些就畫蛇添足了,於是擱筆不寫。結果那一年祖詠沒有考中,而這首詩卻成為詠雪的千古名作。
  •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一時任性一時爽,然後呢?
    這種事,古已有之,就比如唐朝這個祖詠。終南望餘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身臨其境坐在考場內,心緒激動。伏案閱題,題曰,《終南望餘雪》,寫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長安城剛下過雪,天地同妝,皓日當空,光芒四射。抬眼望向窗外,終南山恍惚可見,那山頂的積雪也飄忽不定,好似浮雲飄在天上。從山頂一路往下,都是一望無際的白,陽光照射在雪上,素潔明亮。雪映出的光芒雖然強,卻感受不到暖意,冷峻蕭殺,在長安城裡,竟然感受到了寒氣。
  • 祖詠——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這些老師似乎一早就掌握了長安城的天氣預報,知道高考這天長安城會下大雪,離長安(今陝西西安)南面六十裡處的終南山的山頂會有積雪堆積,特意出了一個貼地氣的考題——《望終南餘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作文題。
  •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這四首雪詩意境絕美,一讀便愛上了
    1.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這一句出自唐代詩人祖詠的《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這是一首應試詩,是祖詠在考場上所寫,原本題目要求是寫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但是祖詠寫了四句便停筆了,因為他覺得「意盡了,再寫便是畫蛇添足」。
  • 十首描寫雪的詩詞邀你共賞2018年第一場雪!
    早上起來,推窗遠眺,外面銀裝素裹,粉雕玉砌,這是2018年的第一場雪,在這雪花飄飛的季節,伴著詩詞邀你共賞美麗的雪景。《終南望餘雪》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 冬天到了,30句帶雪的詩詞名句,唯美動人,收藏備用!
    ——唐 · 柳宗元《江雪》3、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近代 · 毛澤東《沁園春·雪》4、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 · 韓愈《春雪》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唐 · 張謂《早梅》11、城裡夕陽城外雪,相將十裡異陰晴。—— 明 · 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12、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 清 · 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13、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 大雪節氣,怎能不讀這五首關於雪的唐詩?
    今日是大雪節氣,一場冷空氣自北而南,冷透了九州大地,北方更是開始普降大雪,看著雪花飛舞,望著白茫茫大地,此時又怎能不想起那些關於雪的古詩詞?一、唐代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 最美唐人寫雪五絕,第一首就驚豔,文人風骨字字神妙,你肯定讀過
    因此,詩人多愛寫雪,也在雪中寄託了自己的情懷和哲思。今天,王和尚選擇唐朝四首著名寫雪的絕句,附以短評,以饗諸君。雪中的思考與詩情,雪中的孤獨與風骨,都在這四首是中,值得細細品讀。△王和尚讀詩:終南山的飄飄仙氣4.詩人筆下的縹緲森秀,細讀《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