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幾乎每個家庭,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這是無疑知否的。
對於有養育方法的家庭來說,其實孩子的成長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時期。但是對於沒有教育方法的家長來說,孩子的成長教育就讓他們頭疼了。
就如一位在事業上非常成功的寶爸說的那樣,他說:「在管孩子之前,我感覺最難管的是公司和員工。管了孩子之後,我才體驗到孩子比公司和員工要難管多了。」不知道有沒有和這位爸爸同樣心聲的人?但我就非常贊同這位爸爸所說的,也非常理解他的苦衷。
管孩子的確和管公司是不一樣的,在公司裡,遇到那種實在管不了的員工,你就可以辭退那個員工,招一個服管理的員工就好了。如果你自己管理不好公司的話,你也可以請別人來幫助管理公司,或者宣布破產都可以。
但是唯有孩子,做爸爸媽媽的必須自己想辦法把孩子管好,無論如何都要把孩子的成長教育抓起來,責無旁貸。
那位爸爸在和我聊天過程中,我覺得他是個學習型爸爸。有這樣的爸爸,剛入經營夫妻感情也不成問題了。
他表示在家教育兒方面如果自己沒有招的話,那就必須去學習,夫妻倆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他說沒有辦法哪怕挖空心思、殫精竭慮也要想出辦法,因為不管怎麼樣自己不能開除孩子,家庭也不允許宣布破產。
就算可以登報聲明他不是你的孩子了,就算家庭破裂,但是自己的孩子還永遠是自己的孩子,別人不可能說這孩子是別人的孩子。也不會說他不是孩子的爸爸,孩子媽也永遠還是孩子的媽媽。
他說只要是做了父母的人,那就是逼上梁山也不能推卸責任。在子女教育方面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而且沒有退路,沒有靠山,沒有幫手。
只要是做了父母的人,就得擔當起育兒與教育的責任,這種責任不可推卸,也無可替代。
筆者我表示非常贊同那位爸爸說的那些話,管企業和管孩子有相同之處,但也有許多的不同。從他的言語中,似乎管孩子比管企業責任更大些,實際上也是這麼回事情。但絕大部分父母是不會這麼認為的,他們寧願把孩子扔給家裡老人帶,自己該幹嘛就幹嘛,等孩子大了,出了性格缺陷或者別的什麼問題了,他們又責備孩子,還怪老人沒有把孩子教育好。
在我的老家,就有這麼一個教育孩子失敗的例子。這家人已經有了一個女兒了,在女兒十來歲的時候,他們又生了個兒子。兒子的到來圓了他們傳宗接代的夢想,全家人都很重視這個兒子,把他當成寶貝似的給兒子餵養得很好,所以兒子也長得結結實實的。
兒子斷奶以後,他們夫妻倆就把兒子扔給爺爺奶奶帶了,他們也外出打工去了。但爺爺奶奶畢竟年紀大了精力有限,育兒知識也是老舊的。他們除了管孩子穿衣吃飯,別的事情再也管不了了。
其實,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比不上家庭教育的失敗,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因為太忙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與教育。
文海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育兒達人,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