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媽媽,誰來管孩子學習比較好?

2020-09-17 國韻教育


這幾天陸續開學啦,又一波新生家長,估計心裡在上下打鼓。 幼兒園主要是孩子邁向集體生活,分離焦慮隨著時間很快就能克服了,但是孩子上一年級,是個不小的轉折點。因為要正式開始10多年的學習生活了,所以孩子幼小銜接時候一定要做好。

前幾天和朋友討論了一個問題:爸爸和媽媽,誰來管孩子學習比較好?

我當時給朋友說真沒必要必須一個人管;或者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也不一定非得是工作之餘精力更多的那個。


最好是「更願意管孩子」的那個有意願的那個人來管,因為她會更容易找到管理方法,花時間觀察孩子,有更多的耐心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總結規律技巧。

但是如果願意管的那一方工作比較忙碌,那這個時候就需要夫妻雙方共同討論協調,然後分工合作。


在一些家庭中,可能還存在這樣的情況:媽媽能夠體恤孩子的情緒,對待孩子比較寬容,對待孩子的學習做不到嚴格或者堅持,但在孩子一時的成績不理想,或者好的學習習慣遲遲沒養成的時候,媽媽往往會感到無助——自己提供了支持、陪伴和努力,還能為孩子做什麼?能替代他嗎?
其實,這時候可以考慮把學習上具體的問題交給爸爸來負責。
爸爸來制訂具體的戰術,和孩子一起堅持習慣,解決問題。
譬如孩子考試不及格,自己也很沮喪,這時候,家長不要指責。
媽媽可以做的事情是和孩子共情,告訴孩子你能夠理解他的感受,雖然自己也願意看到他考出好成績,但是更願意他開心。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解之後,爸爸可以和孩子分析考試失敗的原因,找到孩子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或者導致丟分的小習慣,和孩子一起攻克難題,制訂改正壞習慣的計劃表,並且堅持下去。

記得之前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一個描述:說媽媽因為平時帶娃就比較多,要應付熊孩子各種事兒,到輔導功課這兒的時候,很容易把積壓情緒,一股腦地發洩出來; 反而平時對孩子日常生活參與少的爸爸,更能就事論事的輔導功課,簡單直接解決問題,不摻雜其他情緒……。


如果碰上這種情況,在日常的育兒生活中參與比較少的爸爸會是承擔這個任務的優質人選。

相關焦點

  • 爸爸和媽媽,到底誰該來負責孩子的學習?
    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背著書包上學,看似短暫一瞬,其實耗費了大人無數的心血。 做母親的,和孩子有著不用言說的天然羈絆。往往孩子哼一聲,或者哭一聲,媽媽自然就明白孩子要什麼,自然地給與回應。而媽媽不在旁邊的時候,當爸爸的往往束手無策,可能需要反覆嘗試好幾次,才能準確摸準孩子的脾性。
  • 孩子由誰來帶好?媽媽,奶奶,姥姥還是爸爸
    孩子.出生的時候,大人都想自己帶孩子,尤其是媽媽,看著自己新出生地寶寶,自己身上掉下來地肉,真是害怕稍微受到一點傷害。那麼,爸爸媽媽,奶奶姥姥誰帶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呢?現在很多的家庭,爸爸媽媽都是自由職業者,所以,爸爸也有時間帶孩子!帶孩子呢,分孩子是男寶還是女寶寶!
  • 媽媽慣孩子,爸爸嚴,怎麼辦
    很多家庭是不是爸爸對孩子比較嚴,媽媽比較慣著孩子呢?然後誰也說不服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誰也不用說服誰,爸爸就繼續管著,媽媽就繼續慣著。但是有一點就是爸爸管孩子的時候,媽媽無論怎樣看不下眼,也不能插手。媽媽慣孩子的時候,爸爸再看不慣也不能插嘴。就是說不能兩個人同時教育這個孩子,慢慢的兩個人達成默契,需要管孩子的時候,爸爸上,需要慣孩子寬容一下讓媽媽來。
  • 為什麼媽媽為了孩子盡心盡力,卻依然很難管好孩子的學習?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都是媽媽管孩子多一些,大多數媽媽都是盡職盡責的,希望孩子各方面都比較優秀,但是為什麼有些媽媽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卻依然管不好孩子的學習?都說如果一個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是失敗的,那麼家長的事業再成功,也總是覺得不夠完美。教育孩子這件事,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不是一般的難!為什麼事業有成的媽媽,能管理好公司的員工,卻唯獨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 為什麼孩子和誰睡就比較像誰,說的是有道理的
    為什麼說寶寶和誰睡就比較像誰呢?其實不單單是口頭上這樣說而已,也是有道理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困惑。很多家長們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很早就和孩子分床睡了,那麼這樣到底好嗎?老話說,孩子一般和誰睡就和誰比較親近,其實老話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 面對孩子哭泣,爸爸阻止,媽媽允許,誰對錯?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日常他們都是我親帶,所以各方面的性格養成都受我的影響,而自然我也就更了解他們。雖然很多時候,胡先生對我如何養育孩子不會插手,但某些時刻因孩子我們還是會產生不和諧。就在昨天只因孩子哭泣的問題,倆人有了短暫的爭吵,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意見,彼此誰都不服誰。
  • 4件事情,媽媽不要管,必須讓爸爸來做
    在對男孩的教育上,爸爸一定要引導男孩做一些「男人的事情」。而有4件事情,做媽媽的不要管,必須要讓爸爸來做。陪男孩打鬧 很多媽媽會發現,做爸爸的有時候像是家裡的「大寶」,喜歡跟孩子鬧作一團。博士Anthony DeBenede和Larry Cohent聯合著作了一部《The Art of Roughhousing》,裡面提到了打鬧的藝術,總結了爸爸與孩子打鬧的六大好處:1刺激大腦神經的活躍度,
  • 爸爸媽媽之中,誰的基因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顏值,真的很準
    家長在生活中都很喜歡討論孩子像誰的問題,孩子的很多特徵都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孩子的智商和顏值都會遺傳誰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顏值問題。
  • 管好自己的學習,其他什麼都不用管!要不要讓孩子做家務?
    「管好你自己的學習就可以了,至於其他的就什麼都不要管了。」相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幼兒期的孩子,當看到爸媽在做事情的時候,常常會跑過來想要跟爸爸媽媽一起幹活一起做事,但是很多時候父母甩給孩子的一句話就是「趕緊去讀書,趕緊去學習或者小孩子你懂什麼,不要過來添亂。」當聽到這些話,很多時候小孩子都會一臉失望的離開!
  • 高中的孩子不好好學習,需要爸爸媽媽科學管理
    他主要學習態度不好,我本想讓他自己跟您溝通,讓您幫他開導開導,但我雙休日都要上班的,沒法讓他聯繫您。楊永龍:那現在是爸爸管理孩子的學習與活動,還是媽媽在管理呢?悠淑:現在我孩子誰都不願意讓管。我們問些與學習無關的事,他也不願意搭理。我不明白這孩子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 爸爸在哪裡?暴躁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
    爸爸好還是媽媽好?我們逗孩子玩的時候經常會問他們是爸爸好還是媽媽好?事實上,媽媽從早到晚關注著孩子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陪伴他們時間最久,最辛苦的是媽媽,誰最好當然是媽媽了。事實上可能每天為孩子操心生活,操心學習的媽媽們,還不如跟他玩遊戲打鬧一會兒的爸爸好!所以每當這個時候,我們會感慨世界對當媽的太不公平了!
  • 孩子的長相和智商由誰決定,是爸爸還是媽媽?這三句話很清楚
    文|秘籍君當懷上小寶寶的那一刻,準爸爸準媽媽那興奮的心情難以言表,此後爸爸媽媽都會非常的期待小寶寶的出生,所以爸爸媽媽也會時常的討論寶寶生出來到底會像誰多了。其實無論寶寶比較像誰,都是準爸媽期盼的寶寶,會深受爸媽的喜愛的。但是第一次為人父母,都會非常的好奇,每天想像著寶寶的相貌,寶寶是否聰明,寶寶是否乖巧等等。當然,準爸媽不必太過著急,孩子的長相和智商由誰決定,主要還看這三句話。
  • 全職在家帶孩子的媽媽比較累還是出去上班賺錢的爸爸比較累?
    有些人說,媽媽在家比較累,又要做家務,又要帶孩子,忙得暈頭轉向的,都沒有時間休息,所以全職的媽媽比較累。也有人說爸爸比較累,上班賺錢哪有那麼容易啊,看人臉色,各種求人,還得奔來跑去,回到家裡真的是什麼事都不想做,就想躺著。到底是誰比較累啊?
  • 「女兒像爸爸兒子像媽媽?」:孩子的相貌、頭腦、性格由誰來決定?
    可是後來好多寶寶越長越像媽媽......???因為一段時間後,寶寶發現爸爸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媽媽靠譜!段子歸段子,那麼決定孩子長相、身高、智商和性格的,究竟是爸爸還是媽媽呢?另外,一項1982年發表在《行為遺傳學》(Behavior Genetics)的研究顯示(通過對父親與孩子、母親與孩子之間智力進行關聯分析):媽媽和孩子的智商關聯繫數以及爸爸和孩子的智商關聯繫數的都在0.4左右。
  • 爸爸訓斥孩子,媽媽這種做法值得學習
    「爸爸,媽媽,我不睡覺了,我要出去玩!」那天早上,我跟老公睡得正香時,孩子一骨碌從床上爬了起來,一邊吵嚷著,一邊朝外面走去。不一會兒,孩子帶著哭腔的聲音再次傳進了我們的耳朵:「爸爸,媽媽,你們快來幫我開門,我打不開門,我要去外面玩。」我當時正困得睜不開眼,聽到孩子的哭聲,就閉著眼睛喊老公:「你去幫兒子開下門,我再睡會。」
  • 一位做企業的爸爸感嘆:管孩子比管企業難,箇中緣由讓你心服口服
    管了孩子之後,我才體驗到孩子比公司和員工要難管多了。」不知道有沒有和這位爸爸同樣心聲的人?但我就非常贊同這位爸爸所說的,也非常理解他的苦衷。管孩子的確和管公司是不一樣的,在公司裡,遇到那種實在管不了的員工,你就可以辭退那個員工,招一個服管理的員工就好了。如果你自己管理不好公司的話,你也可以請別人來幫助管理公司,或者宣布破產都可以。
  •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爸爸媽媽再也不用為孩子的英語發愁了(侍正洋老師推薦的好文章】
    我們可以花大價錢讓孩子出國遊學,參加夏令營,找個外教寄宿家庭,但這些也可能只起一時的作用。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適用於孩子英語學習的點滴時刻,讓他們一直保持對英語的興趣? 今天分享曹文老師的一篇通過五個故事,來激發出家長的妙招。相信是父母的愛、智慧和關注,只有了解孩子的父母才知道什麼招最靈。
  • 寫給年輕的爸爸媽媽的一封信
    年輕的爸爸媽媽,你們好!今天寫這封信,旨在讓大家認識到當前教育孩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把我們的孩子養育好,將來能成為有用人才,這不僅是爸爸媽媽的希望,也是國家的希望。有些爸爸媽媽認為教育孩子應該是教育部門的事,在家裡管不了。我認為是不對的,孩子一出生就離不開爸爸媽媽,你們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養育孩子是責無旁貸的事情,是必須的,不要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給教育部門,應該主動擔負起教育孩子的這個重任,這也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 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管「腦」,媽媽管「心」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親和母親起到的引導作用是不同的,相對而言,父親的教育更加理性,側重於對問題理性的分析,母親的教育則多是情感出發側重於對於問題的感受。這和男性和女性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有很大的關係,男性偏向於理性思考,而女性偏向於感性思維。 所以好的家庭關係是父親和母親共同的教育配合。
  • 爸爸和媽媽你更喜歡誰?千古難題孩子該怎麼回答才好
    因為疫情的關係,表弟這回隔了一陣子沒見我家大寶,馬上就走過來把大寶抱起來,和大寶沒說到兩句話,又問了一個讓大寶著急的問題,「爸爸和媽媽你更喜歡誰?」其實別說表弟,我自己私下都有幾回忍不住問過大寶這個問題,可每次大寶總是攥著小拳頭仔細地想了一會兒,之後實在想不出來一個兩全其美的答案,兩隻眼睛都紅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