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八恭迎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聖誕,王母娘娘,又稱:太華西真萬炁祖母元君、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靈九光龜臺金母、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靈聖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全稱為「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 《枕中書》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氣煉精,生育萬物,調和陰陽,光明日月,莫不由之。」王母是中國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掌管不死藥、罰惡、預警災厲的長生女神。
在道教神信仰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陰氣、修仙的女神,對應男仙之首東王公。是生育萬物的創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師。王母有時也被認為是創世神。西王母又稱王母娘娘。《列仙全傳》卷一稱王母為龜臺金母。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於伊川。東晉葛洪《枕中書》稱金母為元始天尊與太玄聖母通氣結精所生之女,號曰「太真西王母。」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者,得道者鹹所隸屬。凡是世上成仙之人,進入天庭,都要「先見西王母,後謁東王公」,然後才能朝玉皇、拜三清。
上清道教興起,推崇王母娘娘奉為尊神,將王母娘娘列為七聖之一,說西王母是盤古之女,三界內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部下。具有掌握宇宙的無上權力。許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兩送子者、兩催生者、兩治瘟疹者,為仁慈、至尊的神明。
西漢九光夫人,始陰之氣,治西方。故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氣煉精,生育萬物,調和陰陽,光明 日月,莫不由之。」又載:上古之時,黃帝討伐蚩尤之暴時,蚩尤多方變幻,呼風喚雨,吹煙噴霧,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黃帝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鬥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遂克蚩尤於中冀。虞舜即位後,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環、白玉琯及地圖,舜即將黃帝的九州擴大為十二州。
《墉城集仙錄》載:「金母元君者,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也。一號太靈九光龜臺金母,一號曰西王母,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玄功,生化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生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於神洲伊川,厥姓緱氏,生而飛翔,以主陰靈之氣,理於西方,亦號王母,皆挺質大無毓神玄奧於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與東王木公共理二氣,而養育天地,陶鈞萬物矣。體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內外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鹹所隸焉。」
西王母乃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為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崑崙仙島。而所有男仙之首,為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東王公,據《三教搜神大全》卷一釋曰:「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其掌管蓬萊仙島。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西王母有九子、二十三女,所以婦女拜王母,祈求多生兒女。西王母有長生不老的仙丹、蟠桃。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王母開蟠桃仙會宴請群仙。王母有調和陰陽,致召萬靈,統括真聖,「運百靈而準今」的神功法力。王母神威使「十方高聖同擁護,九曜仙真共策行。」王母常顯聖教化人間,用符咒助黃帝打敗蚩尤後,又幫助舜做了皇帝,還賜給舜一幅地圖,使原來幾個州的國土增加為十二個州,還派使者向舜授以「白玉笛」,只要把這笛一吹,一年之內就能風調雨順。
男子得道,位極真君;女子得道,位極元君。庸城女仙聖境,以金母為尊,元君次之。金母以墉城為治,居懿前瑤池仙宮。金母,即西王母,全稱「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又稱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靈九光龜臺金母等,是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統領三界十方登仙得道女子,主陰靈之炁,理於西方。
西王母所居宮闕,在龜山之舂山。崑崙玄圃,閬風之苑,有金城千重,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臺,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濤萬丈,非飈車羽輪不可到也。所謂玉闕天,綠臺承霄,青琳之字,朱紫之房,連琳彩帳,明月四朗,戴華勝佩靈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寶蓋踏映, 羽旆蔭庭,軒砌之下,殖以白環之樹,丹剛之林,空青萬條,瑤幹千尋,無風而神籟自韻,琅然皆奏八會之音。
農曆七月十八 恭迎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聖誕,持誦西王母寶誥,獲福無量!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寶誥(一)
至心皈命禮
天池開泰,無極聖母,龍華盛會宴瑤池,萬靈統御傳教旨。諸仙獻壽,列聖稱觴,天威咫尺,功高德重,代燮全衡,仙主道宗。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天樂。百歲蟠桃,開金碧之靈園。救眾生之苦難,灑甘露於塵寰。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天尊。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寶誥(二)
至心皈命禮
靈鍾神州,聲馳閬苑。託體庚辛之鄉,沐浴壬癸之境。玉樓重重,不數巫山十二。翠水疊疊,能教桃熟三千。清虛標徵實之奇,坤順轄乾陽之柄。五老與為周旋,八洞時承懿旨。飛鸞開化乎女宗,駕鶴談玄於淨土。克推仙祖,允司婦儀。大悲大願,至玄至仁。西華清靈金母,宏慈太妙無上元君
王母娘娘,也稱西王母、瑤池金母、金母元君,據《列仙全傳》記載:她由混沌道氣中西華至妙之氣凝聚而成,配位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陰靈真氣,是洞陰至尊,乃三界所有女神仙的統領,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的女子得道登仙者,都屬她管轄。其神格僅次於三清,十分崇高。
其形象在《漢武帝內傳》《山海經》和《穆天子傳》等古籍中都有記載,始見於《山海經》,因所居崑崙山在西方,又叫西崑侖,故稱西王母。又稱金母或金母元君,全稱: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或白玉龜臺九鳳太真西王母或太靈九光龜臺金母元君,以此形成的西王母文化源遠流長,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道書記載,西王母居住在崑崙山上的懸圃裡,是一座空中花園,叫做「閬風」的苑中,一共有玉樓九層,左繞瑤池,右環翠水。有五女,名「華林」、「媚蘭」、「青娥」、「瑤姬」與「玉卮」。
在中國道書古籍中,多次記載西王母顯聖遣使下凡,曾經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幫助黃帝打敗蚩尤、授天下地圖予舜帝整治國家、遣二十三女瑤姬(封為妙用真人、雲華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聖顏者,則有以孝聞名鄉裡的舜帝、遊瑤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術的漢武帝等。
《西王母傳》中提及金母與木工共理陰陽二氣,養育天地,陶均萬物,三界十方內得道之女仙,名籍皆歸其管轄。王母掌管西方,舉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來治理,並與東王公共同統轄東西兩股元氣,化育天地,陶治萬物。東王公為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男仙之首,並執掌著蓬萊仙島。
據《三教授神大全》卷一釋曰:「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紫府者,職居紫府,統三十五四司,遷轉洞虛宮較品真仙也。陽者主東方少陽之氣,生化萬匯也。帝君者,位東方諸天之尊,君牧眾聖,為生物之主」。
故《易》曰:「帝出乎震也」。因此有「東華紫府少陽帝君」之稱。凡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皇,二曰三天真皇,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曰真人,七曰靈人,八曰飛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初次升仙得道之時,都要「先見金母,後謁木公」,此後才得升入九天,入參三清祖師(殿),就是拜太上而觀元始。
《女金丹》曰:大道不問男女,皆能有成。故男子道成為真人,女子道成為元君。天陽地陰,乾剛坤順。陰無陽不長,陽無陰不生。剛柔得其中和,水火始能既濟。陰陽必有匹偶,人物由茲孕生。是以乾坤皆秉真元之氣,乾曰大生,可以道成正覺;坤曰廣生,亦能果證元君。
如謂坤陰難入仙道,何以王母長處崑崙?嫦娥永作月宮?逍遙讀漆園之書,自號瑤池謫仙。洛神巫女,自古維昭,跡載史篇,固可考也。需知:過惡當改不知改,福田宜修未能修。縱無情之欲,喪本性之真,自暴自棄,愈趨愈下。豈知人世如浮雲,塵寰原孽海。回頭登彼岸,蓬萊信有路,只在目前;玉京豈無梯,須由心悟。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仙能效我,我亦可仙。玉汞金鉛,實度生之寶筏;丹經釋典,誠入道之天梯。
(《女丹仙道---女子養生修煉秘籍》)裡有對女仙入門戒規的描寫:一戒妄念迭生、二戒縱慾貪淫、三戒剛暴殘刻、四戒煩惱嗔怒、五戒憂思驚恐、六戒目多妄視、七戒耳多妄聽、八戒多言狂妄、九戒慳吝惜財、十戒殺生害命、十一戒不節腥葷、十二戒(慢)道輕師。
西王母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
王母娘娘萬仙至尊女仙之宗,總領仙籍三界十方諸天女子得道登仙,鹹所隸屬瑤池金母母儀大千,尊貴顯赫伺仙如雲,莊嚴懿範恩威天地,制召萬靈統括真聖慈光遍照,佑護生靈遍灑甘露賜福賜壽,濟世度人功德巍然。---頌王母。
蟠桃會
明清時代,王母娘娘在中國民間善男信女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影響遍及整個中國。清朝北京竹枝詞《都門雜詠》中有一首《蟠桃宮》曰:「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颺。」北京的蟠桃宮本叫太平宮,在東便門內,宮內主祀王母娘娘,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有著名的蟠桃會,屆時百戲競演,熱鬧非凡。
泰山王母池道觀也是如此,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240多名香客籤名刻勒的《合山會碑》(現存王母池院內)載:「泰邑城東石碑莊有祭泰山之會,由來已久,飲和食德,鹹獲神庥,靡有缺遺矣。……會中人恐世遠年湮之後,善事或有不繼者,故於道光十五年掛匾王母之上,……今又立石以志,以永建此會雲。」港臺同胞也不斷向泰山王母池捐款維修、粉飾金身或刻碑送匾。王母娘娘之所以如此受到中國民間的信仰崇拜,是因為她有不死之藥,能使人長生不老。
王母娘娘能使人長生不死之說甚早,據《穆天子傳》記載,王母曾為周天子謠曰「將子無死」;《淮南子》講:「羿請不死之藥於王母」。漢晉時期成書的《漢武故事》和《漢武帝內傳》中,明知這個不死之藥為「仙桃」(蟠桃)。此桃「大如鴨卵,形圓色青」,「桃味甘美,口有盈味」,「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
此仙桃因與西王母有關,故有稱之為「王母桃」者,如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卷一載:「(華林園中)有仙人桃,其色赤,表裡照徹,得霜即熟。亦出崑崙山。一曰王母桃。」賈思勰《齊民要術》卷十稱:「仙玉桃,服之長生不死」。另外中國民間不僅認為王母娘娘握有不死之藥,而且還賜福、賜子、化險消災。如漢焦延壽的《焦氏易林》卷一載:「稷為堯使,西見王母。拜請百福,賜我善子。引船牽頭,雖物無憂。王母善禱,禍不成災。」也有說西王母也掌握各種瘟疫戾氣,後期漸漸轉移為泰山府君的神職。
祀廟會
西王母(太真王母)廟會始於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農曆三月二十,已傳承了1043屆。它是宋代重修王母宮竣工慶典而形成的上層、民眾參與的公祭、民祭王母和娛人活動為主題的民俗文化載體,含有歷史、宗教、民俗、禮儀、節慶和工藝、技能、商貿、飲食、文藝展銷展演等諸多元素,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每逢廟會,涇川城區居民傾家出動,鄉下農民成群結隊湧向縣城;豫、晉、陝、甘、寧各地客商和王母信眾慕名參會。當日,回山上下人山人海,蔚為壯觀,最多時達到十多萬人。近20年來,每屆王母廟會都有各國家的民俗研究者考察、採風,海內外華人,尤其是臺灣同胞組成的聲勢浩大的王母朝聖團前來朝聖。廟會慶典活動主要有取水、法會、放河燈、演秦腔、唱小曲、舞神鞭以及剪紙、刺繡、小吃等展銷。2009年,歷經千年而不衰的王母廟會信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奉祀
在《漢武帝內傳》中有「王母娘娘」下賜三千年結果之蟠桃事,因此,「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故事深入人心。道教和中國民間一直將「王母娘娘」作為長壽延年的象徵,以「王母娘娘」為金籙延壽道場的主神,為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每逢「王母娘娘」神誕之日,是七月十八日,三月初三王母娘娘開蟠桃聖會,道教徒,民間信眾特別是女性教徒常聚集在道觀內,為「王母娘娘」建祝誕道場,同時祈求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