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婺州窯唐代茶碗特點與樣式

2020-12-20 齊魯晚報網

婺州窯 青黃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盞

婺州窯青黃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盞。敞口,薄唇,口沿為八出葵口,一進一出相互交叉,弧腹下收,高喇叭形圈足,圈足內有12個支燒痕,胎質細膩,燒結程度高。內外施青黃釉。是唐代婺州窯燒制的代表性青釉茶盞。

婺州窯青釉玉璧底碗。高3.5釐米,底徑5.5釐米,口徑14.5釐米。敞口,斜腹壁,玉璧底,施青釉,底足有墊燒痕。釉質青綠,有玻璃質感。

婺州窯青釉圓唇直口深腹盞。高3.5釐米,底徑3.7釐米,口徑8釐米。圓唇,口沿略外翻,直深腹,圓底內收。餅形足,施青褐釉,施釉不及底。

五代婺州窯青釉五出筋花口喇叭足茶盞。高3.5釐米,底徑4釐米,口徑8.5釐米。五出筋,翻沿五花口,弧腹下收,喇叭形圈足。茶盞內以針尖刻劃團花為飾。內外施青釉,底足有墊燒墊圈痕。

五代——北宋婺州窯六出筋花口淡青釉茶盞(一對)。高4.5釐米,六出筋,六花口,斜直壁,圈足。施淡青釉,釉質瑩潤。內底印底圈一周,底足無釉,圈足留有捏指紋,系浸釉時所留窯工手指痕跡。胎質細白,圈足為旋削挖足,外壁微撇,內足牆斜旋一刀,使之圈足與盞口成細薄之態。整器以仿唐或五代之金銀器具,屬婺州窯五代至北宋時燒制的精細之茶盞。

五代婺州窯青釉敞口茶盞。高4.5釐米,底徑4.5釐米,口徑10.5釐米。敞口,弧腹,圓唇,圈足。光素無紋,施青釉,釉質瑩潤,玻璃質感較強,盞內底印有底圈一周,盞足留有墊燒痕。

五代——北宋婺州窯青釉印花茶盞。高4釐米,底徑4釐米,口徑11釐米。敞口,薄圓唇,略外翻,盞內施印痕一圈,內壁印唐草團菊紋,內底為月華紋。外壁無紋,口唇底下施凸弧一道,其下留有仿金銀器打制痕。圈足,內底挖足較淺。整器施淡青淺綠釉,釉質瑩潤,玻璃光澤感較強。此盞以仿製唐五代時金銀茶盞為樣式,實屬婺州窯五代至北宋時期難得之精品,具有極高的工藝美術欣賞價值。

內容來源:美術報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文史記憶︱新疆出土的唐代婺州布
    上千年的布片,應該算稀罕之物,要是布片上還有題識,題識中又有「婺州」等文字,那更是鳳毛麟角。本文結合相關資料,介紹曾經出土於新疆的三塊唐代婺州布。根據布上的題識,這三塊布可簡稱為:「婺州信安縣租布」「婺州蘭溪縣庸調布」和「婺州蘭溪縣腳布」。
  • 宋代瓷器中的五大名窯和八大窯系的瓷器有哪些特點?
    百姓的生活是否舒適,通過一個展櫃裡的茶碗就可以揭示出答案。「鈞、汝、哥、官、定」五大窯出產的陶瓷是後世人們提起宋代陶瓷時一個繞不開的界碑。如果哪個愛好收藏的人手中有一件這些窯裡生產的物件,那絕對是名聲遠揚的。無數的人有著無數的憧憬,都是希望有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陶瓷物件。
  • 鑑賞|日本五島美術館中國陶藝展:呈現兩千餘年窯燒工藝史
    位於日本東京世田谷區的五島美術館正在舉辦「中國陶藝展」,展出該館的六十餘件中國陶器、瓷器藏品,其中包括戰國時代的度量工具,更有唐三彩、宋代青磁、明青花等藝術精品,比較全面地呈現了中國兩千多年的窯燒工藝品歷史。
  • 唐、宋飲茶之美,觀茶色,最愛哪種釉色的茶碗?
    唐代的茶碗也有等級之分?提起唐代的飲茶之風,不能不提陸羽,他在《茶經》裡提到了飲茶所需的25件器具,並且詳細標註了尺寸,如夾,「夾,以小青竹為之,長一尺二寸。令一寸有節,節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從「茶仙」文獻資料裡可以讀到他對茶文化的研究相當專注。
  • 十堰收藏|十堰資深藏友三十多年來收集百餘個各朝代茶碗
    30多年來,李先生從全國各地收集到我國各個朝代100多個茶碗。因為承載著茶文化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古代的茶碗越來越受收藏愛好者的喜愛。30多年來,鄖陽區資深藏友李先生從全國各地收集到100多個茶碗。從年代上看,這些茶碗幾乎涵蓋了我國各個朝代,最古老的茶碗可追溯到紅山文化時期。貼花天目盞,是吉州窯最為精美的茶碗。
  • 瓷器鑑賞:光緒·黃地紫綠龍紋碗,有修復,市場價3000元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450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路傑,古陶瓷研究學者,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河北省古陶瓷學會會員,北京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老北京琉璃廠《集雅齋》傳人,路傑先生在明初景德鎮早期紅綠彩瓷、洪武官窯及祭祀制度
  • 日本茶碗長什麼樣?都是跟中國學的!
    最早在茶室裡登場的茶碗,如同茶葉一樣來自於中國。他的形狀,用料,和製作趣向也是隨著時代的步伐,風格迥異。從中國和朝鮮半島流入到日本的茶碗被稱為「唐物」(karamono)。這個時期的唐物主要包括青磁,白磁,天目茶碗,在鎌倉(1185-1333年)和室町時代(1336-1573年)開始流傳使用,被茶人視為抹茶碗中的上品之上品。
  • 「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到唐代,銅鏡、金銀器及墓碑上常有十二生肖形象,墓葬中出土的生肖俑也是非常多的。「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西夏時期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後蜀時期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後梁錢幣
  • 日本最早為茶道所生產的茶碗是長次郎與千利體合力開發的樂燒茶碗
    日本最早為茶道所生產的茶碗是長次郎與千利體合力開發的樂燒茶碗備前燒是古代備前國的國燒名產,是日本全國有數的須惠陶產地,桃山時代末期就開始進入了大規模共同窯的產業生產。備前燒茶陶使用高含鐵成分的田土與山土,用拉坯和其他的手作技巧成形,使用登窯、窖窯等傳統柴窯和松柴長時間燒結。這之中結合了備前燒茶陶師傅的自古承傳的技巧,包括了用什麼土材、用什麼柴火、用什麼窯爐、如何燒法等。住在備前市伊部地區的山本雄一先生在《陶工陶談》一書中,針對備前燒的技法有一些說明。山本雄一是岡山縣備前市伊部人。
  • 日本六大國寶級手作品牌「製作工藝」
    --------------------------------------------------------------「公長齋小營」成立於1898年。是有著悠久歷史的京竹藝傳統品牌。包括1904年、1911年的萬國博覽會獲獎工藝:--------------------------------------------------------------「中川木工藝 比良工坊」中川木工是京都木桶老字號。
  • 「十堰收藏」快來開開眼,看看南宋茶碗長啥樣?
    在十堰,一些茶友相約品茶時也愛「鬥盞」,休閒之餘也看看對方最近又收羅了哪些古董茶碗。近日,兩位茶友相約「鬥盞」,令人驚訝的是,兩人都用南宋時期的茶碗品茶!兩隻兔毫盞精美絕倫「你看看我這隻盞怎麼樣?藍兔毫的,產自福建,是南宋時期的建盞呢!」
  • 「STEAM遊戲鑑賞」Save the Planet
    「STEAM遊戲鑑賞」Save the Planet
  • 「STEAM遊戲鑑賞」Dark Stone: The Lig
    「STEAM遊戲鑑賞」Dark Stone: The Lig
  • 「STEAM遊戲鑑賞」Space Travel Jigsaw
    「STEAM遊戲鑑賞」Space Travel Jigsaw
  • 寫在壺上的詩——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
    點擊音頻,快和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博才少年」叭 瓷器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心血,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的精髓之作。
  • 「STEAM遊戲鑑賞」Yes, Your Grace
    「STEAM遊戲鑑賞」Yes, Your Grace
  • 做茶碗蒸,只需記住這一個竅門,不管冷水熱水都無孔洞、光滑如鏡
    本期導讀:做茶碗蒸,只需記住這一個竅門,不管冷水熱水都無孔洞、光滑如鏡我記得前陣子網上曾經對「完食」的概念有一番爭論,要是碗裡面仍然有飯粒留著,能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完食」。有人覺得沒什麼大問題,主要的東西都吃完了;但也有人覺得不行,只要剩下還能吃的就是浪費。
  • 高中語文11種「詩歌鑑賞」題型答題技巧
    其中,語文詩歌鑑賞是很多同學的丟分項,對於詩歌鑑賞的眾多題型常常有同學分辨不清、判斷不準,對於這類題型,常常都是碰運氣得分。今天學姐給同學們整理了高中語文常考的11種詩歌鑑賞題型的答題技巧,詳細的教你分辨各類題型及答題模板,讓你的詩歌鑑賞不再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