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歷史!日本茶碗長什麼樣?都是跟中國學的!

2020-12-25 好奇之意

抹茶碗是指用來飲抹茶的碗。最早在茶室裡登場的茶碗,如同茶葉一樣來自於中國。他的形狀,用料,和製作趣向也是隨著時代的步伐,風格迥異。從中國和朝鮮半島流入到日本的茶碗被稱為「唐物」(karamono)。

這個時期的唐物主要包括青磁,白磁,天目茶碗,在鎌倉(1185-1333年)和室町時代(1336-1573年)開始流傳使用,被茶人視為抹茶碗中的上品之上品。

日本東京靜嘉堂收藏的曜變天目建盞,被稱為世界三大曜變天目茶碗之一。(靜嘉堂舉辦天目茶碗展,有機會一睹這南宋時代建盞的風採)從村田珠光(1432-1502,室町時代中期的茶人)開始提倡清淨淡泊的「佗茶」(わび茶)之後,除了唐物之外,一些從高麗來的高麗茶碗(高麗茶碗:在朝鮮半島燒制的茶碗的總稱)也開始引起茶人們的喜愛。當時的高麗茶碗,有不少是很粗糙的雜器,原本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卻正好和珠光的寂靜樸拙的「佗茶」人生觀相吻合,故而和唐物一起,被視為茶碗中的珍品。

流傳至今的高麗茶碗成了很多茶人愛不釋手,夢寐以求的高價器物。高麗茶碗有很多種風格,井戶茶碗,粉引,刷毛目,三島,伊羅保等等。這是京都孤蓬庵的「井戶茶碗」,提到古高麗茶碗,這是代表作。可謂樸素之美的極致作品。於此同時,除了像唐物和高麗茶碗這樣的made in China or Korea的茶碗之外,南北朝時期(1336-1392)期間, 在瀬戸地區開始燒制一些模仿中國天目和青磁茶碗的陶器。到了16世紀中葉(室町時代後期)伴隨著「佗茶」風格的流行,一些「新式」的茶碗被燒制了出來。典型的代表有美濃地區的瀬戸釉,黃釉瀬戸,志野燒和千利休獨創的樂燒茶碗。

這些茶碗,既有中國磁器的痕跡,更體現了當時日本茶人對器物的嗜好趣向以及實用的價值觀。利休離世之後,各種風格的茶碗競相登場。

利休的大弟子之一古田織部(1544-1615)燒制的織部燒茶碗,之後的江戶時代的小堀遠州(1579-1647)喜好的風格瀟灑的茶碗數不勝數。江戶時代茶道之風日盛,商人們走訪景德鎮,朝鮮,歐洲,在世界各地定製自己喜愛的茶碗,現在國人們熟悉的青花,祥瑞等風格的茶碗和器物開始在更普遍的範圍登場,而日本各地的陶窯也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獨自的風格,進入到一個鼎盛階段。

相關焦點

  • 茶碗蒸和土瓶蒸,藏著一個國家的民族性
    日料的蒸物歷史很久遠,大概在十六世紀,千利休活躍的年代就已成型。起源於茶道的懷石料理,一般提供的就是一碗味噌湯和三盤清蒸的小菜。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是不吃家畜肉的,他們的食譜裡,只有麵食、魚蝦和蔬菜。到今天,日料的蒸物,依然很好地保存了這種傳統。因為喝茶時空腹傷胃,這些清淡的餐點用於果腹之外,還能凸顯茶飲本身的滋味與其背後含而不露的處事哲學。茶碗蒸即是如此,本質上,它與中國人人人會做的雞蛋羹沒區別,但採用了喝茶的小瓷碗作為餐具,搭配蝦仁、香菇、蛤蜊、乾貝、蟹肉、魚肉、菠菜,拼成漂亮的擺盤,很難讓人不食指大動。
  • 茶文化:日本人喝茶有什麼講究?
    茶文化:日本人喝茶有什麼講究?時間:2017-05-01 10:36   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茶文化:日本人喝茶有什麼講究? 日本人對茶情有獨鍾。據說,日本人對中國陸羽《茶經》的研究比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工夫茶和中國茶藝已在日本生根並獲得了發展。
  • 我校與日本愛知大學合作項目「國際中國學」正式啟動
    這標誌著我校與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合作項目正式啟動。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分部設在我校哲學系。「國際中國學」項目由人文學院哲學系發起和推動,在學校領導大力支持下,經國際交流處和研究生院全力配合和促進,與日本愛知大學經過近一年的友好協商和洽談,最終達成合作。其主要內容是由我校協助該校「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招收來自我校的留日博士生,我校同時也接受來自日本的博士研究生,兩校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學學者。
  • 日本最早為茶道所生產的茶碗是長次郎與千利體合力開發的樂燒茶碗
    日本最早為茶道所生產的茶碗是長次郎與千利體合力開發的樂燒茶碗備前燒是古代備前國的國燒名產,是日本全國有數的須惠陶產地,桃山時代末期就開始進入了大規模共同窯的產業生產。一開始生產的是日用生活雜器的壺、甕、大缽等,受到千利體和古田織部的喜好影響,慢慢的才加入了花入、水質、建水、茶入、茶碗、蓋置等茶陶的生產。備前燒樸素的風格,一直是草庵茶人追求的茶陶品項之一。明治維新後,失去的藩主的保護,洋風潮流至上的風潮中,日本傳統風格濃厚的備前燒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共同大窯廢窯,茶陶工匠們紛紛的轉職,有些工匠轉而生產土管、煉瓦製造。
  • 「十堰收藏」快來開開眼,看看南宋茶碗長啥樣?
    在十堰,一些茶友相約品茶時也愛「鬥盞」,休閒之餘也看看對方最近又收羅了哪些古董茶碗。近日,兩位茶友相約「鬥盞」,令人驚訝的是,兩人都用南宋時期的茶碗品茶!兩隻兔毫盞精美絕倫「你看看我這隻盞怎麼樣?藍兔毫的,產自福建,是南宋時期的建盞呢!」
  • 茶杯茶盞茶碗,選哪個喝茶?他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雖然內中都點到了茶,其間茶的特有本質也沒變,但由於喝的人群體不同,追求不一樣,箇中內容結果也就不一樣了。  說到茶,自然離不了用具——茶杯。不過,正所謂任何事物都有其複雜性的一面,雖然喝茶關鍵點在茶,但茶杯的力量,足以改變茶湯的風味。一個小小的茶杯,有叫杯,有叫盞,有叫碗,很多時候一個看似平常不過的舉動,較真起來瞬間手足無措。  杯、盞、碗?你用哪個喝茶?
  • 宋朝人鬥茶使用的茶碗,傳到日本成為國寶,中國僅剩半件
    看吧,用兔毫建盞泡製的茶液,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 遺憾的是,曜變天目茶碗的顏色過於豔麗,不被宋朝人所喜愛,沒有生產出更多產品,以至於保留到今天的曜變天目茶碗極為珍惜,屈指可數。更遺憾的是,僅存下來的幾件曜變天目茶碗也沒有留在中國。它們之中的大部分,都因為各種原因,漂流過海去了日本,變成了日本的國寶。
  • 2年前日本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專家: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
    陶瓷藝術是我國古代的瑰寶之一,陶瓷藝術已經有了數百年,特別是這種曜變天目茶碗,可以說是傳世孤品,出現主要是在南宋時期,是宋人鬥茶用的,這種茶碗的奇特之處在於,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的顏色會變換不定,看著就是一件人間絕品,所以這是一種特別高的技術。那麼為什麼兩年前在日本驚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而且高價2500萬,但是嘲諷的是,這不僅是假的,這竟然是中國的一位大媽做的。
  • 你知道古人怎么喝茶嗎?原來日本茶道源自唐宋,但在中國已失傳
    古人和現代人喝的茶應該差不多,但喝茶的方式有很大區別。今天我們流行的喝茶方式叫泡茶法,也就是把茶葉放到茶壺裡,然後泡上開水,直接飲茶水即可,但古代人可不是這樣的。中國正式把茶作為一種飲料,始於唐朝,但唐朝喝茶的方式不是泡茶,而是煎茶。那時候的茶都是茶餅,唐人把茶餅磨成粉,然後加入鹽、姜、茱萸等調料一起煮水喝。這就是唐朝的煎茶法。到宋朝又有新的喝茶方式,叫點茶法。
  • 十堰收藏|十堰資深藏友三十多年來收集百餘個各朝代茶碗
    痴迷收集古代茶碗30多年碗,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的紅山文化時期。碗在古時寫 「盌」或「椀」。先秦時期,碗還被稱為「榶盂」。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飲茶,茶碗逐步流行。到唐代,用於盛茶的碗叫「茶榶」。宋代,鬥茶開始盛行,茶盞風靡天下。因為承載著茶文化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近年來,古代的茶碗越來越受到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 日本茶道體驗:一期一會,喝一碗一生一次的抹茶
    茶道世界裡有這樣一句話──「一期一會」,意思是要抱著每一次的茶會都是一生只有一次的心情,不留遺憾地將茶會盡善盡美的完成。如果換做我們常用的詞來說,大概就是「活在當下」。還記得小編第一次參加茶會的時候,除了記得因長時間跪坐雙腳麻到不行的感覺外,最驚訝的是負責茶會的主人──亭主和客人間竟然甚少有言語交流。
  • 茶具,既是泡茶和喝茶的器具,也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茶具的演變也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在歷史上,最早有茶具這一概念的是在西漢時期,在西漢辭賦家王褒的《僮約》中最早提到了茶具這一名詞。到了唐朝時,茶具開始廣泛地出現在唐詩之中,而在之後的宋、元、明、清幾個朝代中,茶具一詞也可以在不同的書籍中找到。並且,在宋朝時,茶具還被皇帝當作賞賜品賜給建功立業的臣子。
  • 習近平對外宣傳重要論述與海外中國學研究
    在反映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和現實問題研究情況的同時,表明我們的分析和態度,屬於跨學科研究。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中外信息不對稱,外部世界在很長時期對中國如霧裡看花,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研究資料的真實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蘇東劇變、冷戰結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發生,由美蘇兩霸轉向多極化為主要特徵的國際政治格局在跌宕起伏中重新排列組合。
  • 中國的茶道歷史已經延續了五千年!茶道的特點你都知道嗎?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大家都知道中國是茶葉之鄉,茶葉歷史時間將近5000年。茶道始於中國,但去日本迅猛發展。因而,當大家想起茶道時,她們最先想起的是日本國的茶道。日本國茶道和中國茶道都合乎修真社會學的聰慧。
  • 宋代人喝茶喜歡玩茶沫 還鬥茶 某類茶具被日本奉為國寶 已失傳
    【美食茶文化】中國古代茶具標籤:美食、茶文化、茶具、茶飲、文學、散文、隨筆、唐宋、明清、品茶、美食文化、窯變、宋徽宗、日本人、民間工藝、歷史、日本國寶鄒劍川授權發布中國古代人怎么喝茶?唐代流行唐三彩吧,這樣的茶碗我在陝西看到過很多。唐三彩樣子也還是高古風,很北方,很黃土,很高遠,有秦人血脈。那釉色和陶器很相似,這種東西感覺,喝酒較好。喝茶,大概唐代的茶是一種小吃,混合很多東西,對於茶具茶器也沒什麼太多講究。陸羽的《茶經》裡也只是更多關注水和煎茶,對於茶具倒沒有過多地講。
  • 乾隆皇帝有多少寶貝,她都知道
    清道光 《琺瑯玻璃宜興磁胎陳設檔》北京故宮有一套各宮殿的陳設檔案,就是說,各個宮殿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陳設了什麼物件,都有一本檔案來詳細記錄。唐代人喝茶,常常以「碗」、「甌」、「盞」為度量單位,而不是現代的「杯」,這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在唐詩裡讀到,茶在喝之前,要「焙」,要「碾」,這都是指什麼?其實,陸羽《茶經》裡面,對這些問題都有非常完備的記述。這部書三卷共十章,對於如何採茶、如何制茶、有哪些茶器、如何煮茶等基本問題,都是專列一章來講述。
  • 日本女星推薦熱量不到100大卡的茶碗蒸,口感不錯飽足感滿滿
    今天儂編要介紹你們一個好方法,讓你減得輕鬆又健康,甚至是日本女星佐佐木希也力推,這種食物很常見而且相當便宜,最重要的是熱量只有70卡!營養健康又有飽足感,想減肥的你務必把這方法收在囊中!茶碗蒸減肥法這個方法就是利用日本的國民美食「茶碗蒸」來瘦身啦!
  • 日本發現「傳世國寶」,經鑑定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塊
    歷史上,日本的貴族知識分子曾經非常迷戀中國的文化,連天皇都是寫漢詩的高手。直到現在,從茶道、書道到詩詞、醫藥、服飾禮儀,日本的傳統文化中總能找到不少受中國影響的痕跡,甚至點心盒都印著唐詩「霜葉紅於二月花」。 所以,中國古文物在日本受歡迎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為此,日本還鬧出了發現中國「傳世國寶」的笑話。
  • 美國遊客:日本人喝茶精緻,英國人喝茶享受,中國人喝茶就四個字
    喝茶,這一件事在世界各國人眼中都是尤為重要的一件事情,據悉中國就是茶葉的發源地,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後來隨著航海時代的到來不斷的傳播的,飲茶文化也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就有美國遊客表示:日本人喝茶精緻,英國人喝茶享受,中國人喝茶就四個字。
  • 日本茶碗蒸名氣很響,是日本料理中女人和孩子最喜歡吃的菜餚之一
    有吃過茶碗蒸的嗎?沒有吃過的可能這裡,我先說一下茶碗蒸,在日本茶碗蒸名氣很響,是日本料理中女人和孩子最喜歡吃的菜餚之一。它是一款體現主婦手感和美術才能的浪漫作品,在家裡做也簡單。茶碗蒸的做法和一般蒸蛋沒什麼兩樣,只是容器用的是小茶杯,因為日本料理大多是一人一份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