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鬥茶使用的茶碗,傳到日本成為國寶,中國僅剩半件

2020-12-25 騰訊網

南宋德才兼備的女詞人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後,過了一段愉快的夫妻生活。兩人閒暇之餘,會進行一種妙趣橫生的鬥茶遊戲。

這種鬥茶遊戲,流行於江南地區。《中國風俗辭典》敘描述如下:「飲茶時,以一人令官,飲者皆聽其號令,誇官出難題,要求人解答執行,做不到者以茶為賞罰。」官員、士紳鬥茶使用的茶碗,多選用來自於建寧府建安縣(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風格獨具的黑釉茶具——建盞。

建陽當地出產一種富含銅、鉛、鐵等礦物元素的瓷土、瓷石,是製作瓷器的優質原材料。所燒制的瓷器,由於含鐵量較高,一般呈灰黑或者黑褐色,因而人們將之稱為黑釉建盞。黑釉建盞胎體厚重,胎內蘊含細小氣孔,利於茶湯的保溫,用來鬥茶再合適不過了。因此,福建地方官員將黑釉建盞作為一種貢品,進獻給朝廷。

宋徽宗是一個藝術家,又精於茶事。他非常欣賞黑釉建盞,在《大觀茶論》中對黑釉建盞讚不絕口:「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宋徽宗又在一首宮詞裡寫道:「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看吧,用兔毫建盞泡製的茶液,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

燒制黑釉建盞需要高超的技巧,稍有不慎,就會出錯,生產出不合格的產品。可是,有時候美麗也來自於錯誤。人們在燒制黑釉建盞中,竟然陰差陽錯地生產了少量的特別產品出來。一般的黑釉建盞顏色較為素淡,符合宋朝人的審美觀,而這種特別產品的內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結晶斑點。在陽光照射下,這些結晶斑點等發出黃、藍、綠、紫等光芒,給人一種身處浩瀚宇宙之中的感覺。更神奇的是,人們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結晶斑點,會看到不同的顏色。垂直觀看時,是幽藍色;斜著觀看時,又變成了金黃色。

文史學者陸建初所著《古陶瓷識鑑講義》記載:「閩中建窯有今人所謂曜變盞一式,冠絕等論,其結晶狀為褐色圓點,外圈圍以銀藍光暈,如日食月食之曜環。」後來,人們根據它變幻莫測的色彩,取名為「曜變天目茶碗」。

曜變天目茶碗顏色變幻莫測,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有人分析認為是作為原材料的瓷土、瓷石中含有較多的鈷元素,因而形成美麗的深藍色。

遺憾的是,曜變天目茶碗的顏色過於豔麗,不被宋朝人所喜愛,沒有生產出更多產品,以至於保留到今天的曜變天目茶碗極為珍惜,屈指可數。更遺憾的是,僅存下來的幾件曜變天目茶碗也沒有留在中國。它們之中的大部分,都因為各種原因,漂流過海去了日本,變成了日本的國寶。

據日本著名茶道美術評論家高橋箒庵所著的《大正名器鑑》介紹,日本收藏了大約34件黑釉建盞,其中曜變天目茶碗有4件,分別收藏於東京靜嘉堂文庫、大阪騰田美術館、京都大德寺龍光院、鎌倉大佛次郎先生的私人收藏館。

其中,收藏在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一號收藏品曜變天目茶碗,保存度最好、最完整,是曜變天目茶碗中的佼佼者,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國遊客的目光。幾年前,日本一位文物鑑定專家曾經對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珍藏的這件曜變天目茶碗進行估價,給出的價格是12億日元。按照日元與人民幣的兌換匯率,大約相當於7600萬元人民幣。

當然,這個估計當不得真。因為曜變天目茶碗擁有極高的工藝價值、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屬於「無價之寶」,遠遠不止這個價格。

那麼,中國有沒有曜變天目茶碗呢?有的,但只有半件。

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原「東南化工廠」遺址的建築工地上,出土了不少宋朝越窯、定窯、建窯、吉州窯、汝窯、鞏義窯、高麗青瓷等為數甚多的古瓷殘片。其中,就有一件曜變天目茶碗。準確地說,只有半件,因為它是零散殘破的。幾經周轉後,2010年,杭州古越會館主人、收藏家方肖鳴陸陸續續地收集了一些殘片,拼湊修復而成,珍藏在古越會館。

後來,日本許多頂尖的古陶瓷學者、博物館專家親自前來杭州古越會館,觀看了半件曜變天目茶碗,認為它雖然不完整,但其最珍貴的曜變幻彩,與日本所藏的完整曜變天目茶碗相比,毫不遜色。

相關焦點

  • 不是出自五大名窯的瓷器卻價值不菲,其中三件被日本奉為「國寶」
    建窯製造的「建盞」能在宋朝風靡一時,這和當時宋朝盛行鬥茶的風俗是分不開的。宋太宗在位時曾派人在建州北苑監製龍鳳御茶,負責監製御茶的官員為了挑選出好茶上貢便定期舉行新茶評選活動。後來類似這樣的新茶評選逐漸在民間盛行了起來,以至於鬥茶不再是鑑別茶葉的品質而是側重於鬥茶者茶藝的高低。
  • 2年前日本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專家: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
    陶瓷藝術是我國古代的瑰寶之一,陶瓷藝術已經有了數百年,特別是這種曜變天目茶碗,可以說是傳世孤品,出現主要是在南宋時期,是宋人鬥茶用的,這種茶碗的奇特之處在於,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的顏色會變換不定,看著就是一件人間絕品,所以這是一種特別高的技術。那麼為什麼兩年前在日本驚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而且高價2500萬,但是嘲諷的是,這不僅是假的,這竟然是中國的一位大媽做的。
  • 日本人收藏的文物中,這8件中國瓷器被他們尊為國寶
    中國古代生產出的精品瓷器,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很多都流落到了海外。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有八件精品瓷器流落到當地,有的還被尊為國寶。本文就來帶你看看這八件中國瓷器。一、建窯曜變茶盞 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1966年被指定為國寶
  • 日本國寶背後的中國故事:見證宋代御用茶盞的輝煌歷史
    宋代鬥茶盛行,故茶器尚黑。建盞因其在1300℃以上的高溫中,窯變出如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等絢麗多彩的釉色而聞名於世,與青瓷、白瓷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成為黑釉瓷燒制技藝的巔峰代表。
  • 宋代飲茶制茶的方式,中國再沒人傳承,卻被日本人視為國寶?
    所用茶具也與唐時相似,多用茶銚、風爐以及茶碗等器具。日本飲茶方式的傳承,來源於中國唐宋時期。宋盞「天目兔毫盞」一直被視為最高級的建盞,藏於國家博物館。隨著中日禪僧來往增多,寺院裡的飲茶習俗也被傳到日本。1168年,日僧榮西入宋求法,帶回天台茶種,天台山制茶技術,飲茶方法及有關茶書。基於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吃茶養生記》,被尊為日本的「茶祖」。
  • 日本從中國帶走最有價值的瓷器,稱為天下名器,用都不敢用
    我們知道中國有很多寶物,而很多寶物在近代,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都流落到了海外。而日本大概也是一個重要的流入地,畢竟從九一八開始,日本人就有意識的組建中國文物搜索隊。有專門的文物搜索員。在數十年間,日本大量的人在中國盜取文物。
  • 宋代著名的瓷器:其中一件流失日本,一件為中國瓷器三大國寶之一
    曜變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盞,是宋人鬥茶用的。曜變天目茶碗乃南宋的傳世孤品,後流傳到了日本。曜變因為對窯溫、燒造氣氛等條件要求極高,所以極為難得。如今,傳世曜變建盞僅四件,均由日本保存下來。宋哥窯八方碗 ,口徑6.3cm ,足徑2.8cm ,高4.2cm 。碗呈八方形,八方形圈足,碗裡外施釉,內壁施釉薄。
  • 宋代人喝茶喜歡玩茶沫 還鬥茶 某類茶具被日本奉為國寶 已失傳
    【美食茶文化】中國古代茶具標籤:美食、茶文化、茶具、茶飲、文學、散文、隨筆、唐宋、明清、品茶、美食文化、窯變、宋徽宗、日本人、民間工藝、歷史、日本國寶鄒劍川授權發布中國古代人怎么喝茶?唐代流行唐三彩吧,這樣的茶碗我在陝西看到過很多。唐三彩樣子也還是高古風,很北方,很黃土,很高遠,有秦人血脈。那釉色和陶器很相似,這種東西感覺,喝酒較好。喝茶,大概唐代的茶是一種小吃,混合很多東西,對於茶具茶器也沒什麼太多講究。陸羽的《茶經》裡也只是更多關注水和煎茶,對於茶具倒沒有過多地講。
  • 中國茶文化:古代的鬥茶是怎麼鬥的?為何在宋朝時期達到頂峰?
    這兩個朝代也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兩個巔峰時期,誕生了無數的著名文學家與詩人,這些人大多愛好茶道,王公貴族們平日裡娛樂的項目也不是非常多,他們又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因此鬥茶也是他們非常喜歡的娛樂方式。 所謂的鬥茶,主要就是體現在鬥字上,現在人當然是很難理解這些事情,怎麼茶還可以用來鬥?
  • 日本發現「傳世國寶」,經鑑定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塊
    直到現在,從茶道、書道到詩詞、醫藥、服飾禮儀,日本的傳統文化中總能找到不少受中國影響的痕跡,甚至點心盒都印著唐詩「霜葉紅於二月花」。 所以,中國古文物在日本受歡迎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為此,日本還鬧出了發現中國「傳世國寶」的笑話。
  • 日本戰國時代那些價值連城的天下至寶
    耀變天目茶碗曜變天目茶碗,南宋時期福建建安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南宋文人鬥茶時所使用。曜變天目茶碗剛燒制出來時就是用來鬥茶的。曜變天目茶碗乃南宋的傳世孤品,後流傳到了日本。被人稱為「流轉的茶器」,戰國時代第一名品茶器。村田珠光以99貫購入,因此得名,曾為朝倉宗滴、松永久秀、織田信長等人所有。室町幕府時期只有貴族才有資格使用中國產的瓷器。中國產的瓷器罐子被稱作濃茶器,地位高於民間用的薄茶器。濃茶器叫做茶入,薄茶器叫做茶棗。茶入分為"唐物"和"和物"。九十九發茄子屬於唐物,更是其中裡首屈一指的天下名品。
  • 失傳700多年的宋人技藝:碗裡有宇宙的曜變天目,最精美的在日本
    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一個專門收藏古籍的圖書館裡,卻有這樣一件被當作國寶級文物的中國宋代瓷器——一個茶碗,一個被認為碗中有宇宙的神品:曜變天目茶碗。「天目」也就是黑釉,是瓷器釉色之一,這種瓷器在宋代時傳至日本,被叫做「天目」。
  • 福建建陽:從徽宗御用到東瀛國寶:建盞與中日茶文化
    宋曜變天目建盞,1951年定為日本國寶, 藏於大德寺龍光院,其束口、深腹,釉斑隨著光線變化色澤,黑斑點外套著藍紫色光環,具有幽玄之美。據傳,這件曜變在明朝傳到日本,是龍光院的創建者江月宗玩所有,1606年被視為鎮院之寶,作為佛器供奉。
  • 《清平樂》熱播,宋朝人過得是什麼神仙生活?涮火鍋、搞燒烤、咖啡...
    每每宋朝古裝劇一出,網友們就立刻被宋朝的服飾、器具、書法等圈粉,宋代美學逐漸受到了大家的重視,並逐步形成了一種風潮。△設計師將宋代《聽琴圖》裡的人物換成國寶熊貓,萌感十足 新浪微博@阿尨along宋朝著實是中國一個偉大的年代。與漢唐不同,宋代的特徵之一是軍事上非常軟弱,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達到了極致。從人文藝術史來看,中國的古代美學卻在宋朝達到了一個巔峰。
  • 宋代人「鬥茶」趣味多,行茶令、茶百戲,喝茶不耽誤談文論道
    自唐代「茶文化」發展起來後,便成為文人、士大夫最為喜愛的飲品之一,與酒香齊名。鬥茶是茶文化中的一種,從唐代出現鬥茶這種玩法後,經過發展和完善,到宋代時成為文人士大夫階層頗受歡迎的一項文化娛樂活動。唐代的《雲仙雜記》中的「建人謂鬥茶為茗戰」是最早關於鬥茶的文獻記載。
  • 日本發現「傳世國寶」,結果在中國找到了超級尷尬的真相……
    日本東京電視臺人氣綜藝節目《開運鑑定團》於2016年底鑑定了一件號稱全球第4件「曜變天目茶碗」的國寶級寶物,並給出了2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0萬元)的鑑定價格。節目一經播出,日媒也紛紛質疑這「國寶」的真偽。
  • 賞析| 日本的博物館藏的頂級宋盞
    導語日本官方認定的國寶級文物中,瓷器只有14件,有8件是中國瓷器,8件中有4件是宋代建盞,含3件曜變盞,1件油滴盞。從數量上看,光是建窯一個窯口的瓷器,就佔了日本國寶瓷器的28.5%,那麼這些宋盞都長什麼樣?為什麼頂級建盞都藏在日本?
  • 中國這10大國寶,每件都價值連城,至今還在日本博物館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愛旅行看世界,有人曾說,日本是全世界擁有中國文物最多的國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對整個亞洲的國家都進行了掠奪,其中搶走了中國黃金大約6000噸,搶走了東南亞各國黃金約1萬噸,除了黃金之外,日本還掠奪了中國大量國寶,直到今天,這些國寶都在日本東京博物館展出。
  • 中國古代「鬥茶」文化丨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在古代,鬥茶可謂風靡一時。如同西班牙鬥牛一樣令人趨之若鶩。但不同的是,鬥茶要文雅得多,文化內涵也十足豐富。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人的一種雅玩。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宋代鬥茶之風極盛。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兩勝。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