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行為學》之宜家效應

2020-12-22 雲客棧

聽到「宜家」兩個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說到宜家效應,你是否又在想,它和某品牌「宜家」是不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個猜測說明你的聯想能力還不錯,因為這個效應實際上是《怪誕行為學》作者在逛宜家的時候偶然想到的關於對人性的思考而已,所以以此命名。

宜家效應

什麼是「宜家效應」?

宜家效應簡單的來說,就是投入勞動越多,凝聚的價值越高,我們對於某事物的感情就越深,結合傳統經濟學的目光來講,也即是,我們常常會高估自己的東西的價值,尤其是灌注了很多心血的事物。

例如:這是我自己家做的醬菜,比外面那些都要好;一票一票投出來的愛豆,感覺宇宙無敵,毫無瑕疵,比其他藝人都要好上千萬倍;自己從某寶買的組裝柜子,一顆一顆螺絲擰緊,發現錯了位置,2個小時反反覆覆3遍組裝,滿頭大汗終於完成,之後的日子好像對這個柜子別有一番情誼;2000塊的拼圖,1周時間閉關修煉,完成後就覺得,這要賣出去價格一定得翻2倍才行! 在逛宜家的時候,你是否發現,從宜家入口進去,但是到出口買一個便宜的冰淇淋,你會覺得很值?並且沒有計較在宜家內部走了很久,當買到冰淇淋的時候,你發現你反而更開心了,並沒有因為浪費了時間而煩躁?

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感受呢?在傳統經濟學下,我們不都是理性人嗎?我們可以綜合各種因素去判斷一個物品的精確價格,為什麼自己做的東西估值就會偏貴呢? 這其實是人們渴望認同的心理,即人對於自我實現的需要。你在其中付出了勞動,希望它能夠體現,讓大家發現、尊重。於是對於傳統經濟學中的客觀事實,自己就會悄悄地偏心了。

我們了解產生這種心理的機制,認識到人性的弱點,了解到我們其實不是那麼理性,常常會高估自己的行為,自我感覺良好。就需要依據這一特點來時刻提醒自己,反思生活。

比如說對於自己一直潛心修煉的吉他彈唱,應當多聽取不同人的意見,嘗試給自己錄音,以第三人的目光審視自己的表演。

「宜家效應」表示自己投入時間和精力可以引發專屬感和自豪感,於是更容易投入這件事。這種效應在生活中經常得到很好的應用。

比如說領導們開會如果一個人畫大餅,在座的各位是不想張嘴的,但如果讓員工參與到這塊大餅的構思藍圖中,就會幹勁十足。再比如許多專家開會,更傾向於研討會而非講座……

相關焦點

  • 《怪誕行為學》作者來了! | 福利
    你是否聽說過《怪誕行為學》?知不知道「行為經濟學」該作何解釋?「非理性」是種什麼樣的力量?
  • 《一本正經又怪誕行為心理學》
    8月閱讀篤局 書名:《一本正經又怪誕的行為心理學》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用時:120分鐘 是否持有:否結束見證人: 8.18 三臺閣之子 沐娜 書評完成時間:8.18 20:40內容概要:現在開始我主要目標是快速閱讀一本書。
  • 解讀《怪誕行為學》2、聰明人也難逃「相對論」
    解讀《怪誕行為學》2、聰明人也難逃「相對論」本期文案6600字,大約需要24分鐘的時間為您講述。《思考,快與慢》與《「錯誤」的行為》都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的集大成之作,在後面的解讀中我也會穿插這兩本書的內容。用實驗找到可預測的非理性我們一起翻開《怪誕行為學》。作者丹·艾瑞裡,它是美國認知心理學和商業管理雙料博士,年僅31歲就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 告訴你這套經典,名叫《怪誕行為學》
    從日常生活中切入,教我們如何用行為經濟學思維,來避免消費陷阱,做個聰明的人。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其實都蘊含著經濟學,心理學甚至社會行為學道理,這也是今天這本怪誕行為學要和你說的事,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經濟行為。詳細分析非理性行為的發生場景、產生原因,並提出避免對策。
  • 《怪誕行為學:非理性的積極力量》—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怪誕行為學2》。本書的作者丹·艾瑞裡是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是認知心理學和營銷學的雙料博士。《怪誕行為學》1、2、3系列書籍,就是他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去探索人們種種非理性行為背後的奧秘。這套書一經面世,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目榜單。
  • 怪誕行為學: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書評 | 怪誕行為學2020-05-17其實很喜歡這本書,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地方,都有著合理的解釋!英文直譯是可以預見的非理性的行為,或者說可以預見的一些愚蠢的行為。就像是我們上學時候的作文一樣,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 解讀《怪誕行為學》3、原來我們活得如此隨便
    解讀《怪誕行為學》3、原來我們活得如此隨便本期節目的文案有5900字,我大約會用22分鐘的時間為您講述。前情回顧上期節目主要闡述了我們喜歡比較,愛攀比、愛妒忌的天性,我們聊了峰終定律,聊了比例偏見,已經完全想不起這些概念的同學,您需要打開上期節目稍微複習一下了。
  • 怪誕行為學(A Beginner's Guide to Irrational Behavior)
    怪誕行為學(A Beginner's Guide to Irrational Behavior) MOOC學院   發表於
  • 悅讀|讀《怪誕行為學》背後隱含的秘密!
    如何打造完美的搭訕之詞和徵友廣告? M. 潛意識會影響購買行為嗎? N. 笑口常開與長命百歲有什麼關係? O. 鼬鼠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笑的動物嗎?P. 為什麼要用假腿支架衡量全球各地的行善意願? Q. 通過在全美各地丟信封來提示天主教徒是否真的比大多數人更樂善好施? R. 餐桌上神秘消失的茶匙去哪裡了?
  • 《怪誕行為學》:解讀書中三種心理學現象及帶給我的思考
    前言:《怪誕行為學》這本書拋出很多問題:「為什麼我們會衝動?」「為什麼我們會失控?」「為什麼我們會報復?」,那些理智告訴我們不能做的事情,為什麼總是控制不住的發生?書裡作者丹.艾瑞裡解釋道:「因為,人都是非理性動物。」
  • 鍾薛高、星巴克、樂高是如何用「宜家效應」做營銷的?
    去過宜家買東西的都會知道,買它家的家具,都是需要自己動手組裝的。 一開始我也感到納悶,在懶人經濟、單身經濟盛行的當下,大家都在提倡花錢買「方便」、花錢買「時間」。 宜家明明可以把家具成品直接送上門,簡化消費者的體驗環節。為什麼還要反其道而行之,讓自家產品使用起來更加費力,故意「折騰」消費者。
  • 《怪誕行為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天冷人懶不想更公眾號,強迫自己看書也進展緩慢,但我終究還是又看完了一本不錯的書,分享給大家——《怪誕行為學》。如果要說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收穫,那就是細心觀察身邊的現象,分析其合理性,越是「怪誕」的現象,背後越是隱藏著「驚天秘密」。老規矩,先上書摘和思考,最後會分享一個我最近有點小驕傲的收穫,嘻嘻。
  • 英語流行語:宜家效應 The Ikea effect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流行語:宜家效應 The Ikea effect 2011-11-30 15:19 來源:普特英語網 作者:
  • 《怪誕行為學》:比知錯能改更了不起的,是不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今天,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怪誕行為學期間,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人的大腦在被情緒綁架以後,常常會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為更糟糕的是,日託中心即便日後單方面取消罰款的行為因此,在面對誘惑時,相信自己能夠依舊保持理性,並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
  • 不賣商品賣體驗,美圖美妝如何憑藉宜家效應C位出道?
    「宜家效應」(The Ikea effect)——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裡研究發現,投入越多的勞動(情感)就越容易高估物品的價值。其實東哥認為,這種將用戶心理作為產品附加值的行為更應該解釋為提升用戶參與感,讓普通的個體獲得獨一無二的消費體驗。宜家賣的不是家具,而是家具帶來的附屬價值——「家」的氛圍,即「從產品到體驗」; 仔細想想,宜家賣的是家具嗎?
  • 《怪誕心理學》,8.29
    有些是用主流的方式研究不同尋常的課題,有些則是用不同尋常的方式研究主流的課題,於是就產生了怪誕心理學。或許,你也會對生活的某些方面感興趣,我們一起來研究些什麼吧。參加書虫部落近兩年,2016年閱讀書籍目標100本(已完成76本),走訪不同城市書店12家(已走訪9家),相信緣分,相信時間,相信成長。
  • 什麼是宜家效應?你為什麼捨不得扔掉你的舊家具?
    你可能在某一天宜家商場,在宜家買過東西,而且他們賣的東西相對比較便宜,而且還有點設計感,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那裡的東西你都需要DIY,你都需要親手把它們組裝起來。可能那樣的東西是在你過去的某個時段底下買下來,並且把它組裝好,然後在過程當中,你可能有過幾次的搬家經驗,每一次的搬家,你只要經過一次的斷舍離。
  • 《怪誕行為學1》:你痛苦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是因為你太情緒化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怪誕行為學行為經濟學」,即,第一眼效應。那麼,如何才能夠打破錨定效應>答案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即,跳出這個社會的評價體系,「你不帶我玩,我還不稀罕呢~」,甚至是憑藉一己之力
  • 《怪誕行為學1》:八成人都會犯的3個思維錯誤,你有嗎?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怪誕行為學行為經濟學」,即,第一眼效應。那麼,如何才能夠打破錨定效應>答案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即,跳出這個社會的評價體系,「你不帶我玩,我還不稀罕呢~」,甚至是憑藉一己之力
  • 《怪誕行為學 1》③:你的情緒是如何影響你的決策的?
    今天,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怪誕行為學預期的效應:你所擁有的,都是你吸引來的。預期的效應:為什麼我們可以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