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兩種食物,
會嚴格標明產地,以彰顯身份價值,
一種是紅酒,另外一種就是火腿。
火腿是中國傳統特色美食,
尤以金華火腿、宣威火腿最為出名,
作家汪曾祺曾在《昆明菜》寫下,
「雲南宣威火腿與浙江金華火腿齊名,難分高下。」
醃製宣威火腿,需「天時地利人和」俱備
在食物匱乏的古代,人們為延長食物保質期,將動物鮮肉進行醃製後,得到特殊的美味。在雲南宣威,人們仍傳承著這種古老的烹調手法。宣威地處滇東北,冬季氣候寒冷,適宜醃製臘肉。自霜降開始,當地人便開始製作火腿,上好的土豬宰殺後,擦乾淤血,選取豬後腿作為上佳原料。豬後腿肉質緊實,肥瘦適中,形狀大小與琵琶相似,因此醃製成熟後,也被稱為「琵琶腿」。
醃製宣威火腿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俱備,得天獨厚的高原氣候,為火腿提供最適宜發酵的環境,通過煙燻、風乾後,產生了與眾不同的口感。而在「人和」方面,則體現在製作者需要在火腿上撒上一層食鹽,並反覆搓揉,使其均勻覆蓋於火腿表面,更滲透於肉質中。這是個講究技巧的環節,搓揉不到位,火腿不入味;過分搓揉,則會破壞豬肉組織,影響火腿口感。其中奧妙,全在製作者日積月累的豐富經驗中。
醃製好的火腿,需要放到通風陰涼的地方進行陳化。普通的火腿,為追求儘早上市,通常會加熱去除水分,而正宗的宣威火腿則採用自然風乾的方式,保證了火腿滋味更加醇香可口。
靜靜等候,時間在火腿上施了魔法,原本白嫩的豬肉,開始變得紅潤透亮,透著誘人的光澤。風乾後的鹽漬也在火腿表皮留下深深的印記,火腿的香味愈發濃烈起來。如果是自然風乾三年以上的火腿,切薄片後,可以直接食用,堪稱極品。因此人們常說,「每片火腿,都是時間醞釀的美味。」
百年經典,連孫中山都大讚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歷史悠久,1915年在巴拿馬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上,名不見經傳的宣威火腿異軍突起,榮獲了大會的金質獎,成為雲南省最早進入國際市場的著名特產食品之一。
20世紀初,浦在廷等人興辦了雲南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頭有限公司。隨後,宣威火腿代表雲南省參加了全國食品比賽會並廣受好評。那次展會上,大名鼎鼎的孫中山先生也對宣威火腿讚不絕口,並為宣威火腿寫下「飲和食德」的題詞。至此,宣威火腿名聲大噪,不僅出現在各大美食比賽,也成為尋常人家飯桌上最為可口的美食。
發展至今,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威火腿已成為展示雲南宣威文化的重要窗口,為當地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更重要的是,宣威火腿不僅是高高在上的「非遺」,也是融入尋常百姓家的美味。多少離鄉在外的遊子,吃著宣威火腿的滋味,也就找到了回家的路。
宣威火腿吃法多樣,你最愛哪一款?
上佳的宣威火腿,香氣濃鬱,色澤鮮豔,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切成薄片後,入口肥而不膩,瘦肉細膩彈牙,回味甘甜。
獨特的滋味,令宣威火腿既可單獨食用,也能與其他食材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你最愛哪一款?
火腿芸豆:醇香的火腿熬製出奶白色的湯底,加入芸豆燉煮,每顆豆粒吸收了濃鬱的湯汁,滋味醇香。熬煮後的火腿,褪去不少鹽味,入口即化。
青椒炒火腿:鮮紅的火腿遇上翠綠的青椒,在大火的加持下,完美融合。淡淡辣味滲入火腿中,鮮香可口。微微發焦的火腿,嚼勁十足。
蒸火腿: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答的烹調方式。火腿切片後放置於盤中,經過蒸煮,香氣四溢。等火腿涼透後食用,又是一番滋味。
火腿燜飯:火腿切丁後,放入米飯中共同蒸煮,濃鬱的肉香,滲透進粒粒米飯,香氣誘人。
宣威火腿做法多樣,你最愛的是哪一款?歡迎在文末留言,說出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