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庭關係是「親密無間」?錯!其實是這4個字! | 特別關注

2021-03-05 中國教育報

很多人都渴望擁有親密無間的家庭關係,但事實是懂得適度的「親密有間」,才能擁有長久的「親密無間」。老師家長,你是如何處理家庭關係的呢?你認為家庭教育中哪些現象跟家庭角色界限有關?8月9日晚,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公開課「今天,我們怎樣做父母」第8期播出,本期邀請了中親聯教育研究院院長、家庭教育網上學習平臺「百家談」的發起人王佔郡和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秘書長、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陳秀茹兩位嘉賓做客直播間,探討「如何營造親密有間的親子關係」。

現實生活中 「親子一體化」的現象普遍存在,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秘書長陳秀茹說,最明顯的弊端就是生活中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導致家庭成員之間沒有邊界。

 

陳秀茹舉例說,有一個重組的家庭,新媽媽和青春期的兒子因為收拾房間的問題鬧得矛盾重重。最後,新媽媽釐清了和孩子的邊界,只收拾自己的房間,孩子的房間讓他自己收拾。

表面看房間是空間的邊界,實際上是新媽媽不再觸犯孩子心靈的邊界,把主動權交給了孩子,不再包辦,反而關係更加和諧了。

 

生活中包辦代替只是其中一種,那麼,家庭教育中還有哪些邊界不清的表現呢?

 

中親聯教育研究院院長王佔郡曾深度關注過豆瓣上的「父母皆禍害」話題,他說,在父母皆禍害裡的案例有四個方面與角色邊界有關,簡單說就是,身體安全、隱私空間、選擇控制與能力剝奪。

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隱私,大到孩子的職業配偶選擇,父母都有越界。其中,50後為主的父母和80後子女之間的矛盾衝突最為突出,王佔郡認為:50後的父母沒有及時跟上時代變化,對孩子的管理失控讓他們感到慌張和崩潰。 

要想釐清家庭角色之間的界限,我們先要搞明白什麼是清晰的界限,什麼是良好的互動模式? 

 

王佔郡說,一個人在家庭中有多重角色,比如,既是兒子又是父親又是丈夫,這就需要一個人能夠靈活調整不同的角色定位。而邊界實際上是在關係當中,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那個界限平衡點,它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所有的關係中都是共謀的結果。

 

如今,在大城市中祖輩參與到孫輩的養育中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了,「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與自己父母的關係」,這三種關係處理到底如何排位?

 

王佔郡認為,在一個健康的系統中,無論從時間的長度上,還是從重視的程度上,都應該是「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而接下來,親子關係排在後面的應該是與自己父母的關係。

 

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陳秀茹形象地用畫圓圈來比喻,她說媽媽是大圓,孩子是小圓,爸爸是另外一個圓。那麼,三個圓是重合好,還是分離好呢?陳秀茹認為,孩子0-3歲時,媽媽跟孩子的關係更親密,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媽媽不能再把愛人邊緣化。家要和,夫妻關係一定要和諧,孩子才能安全健康成長。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打著「為你著想、為你好」的幌子,實行著對子女的控制。

 

實際上,家庭關係一方控制另一方的力量,不是一代一時養成的,如果要修整這種錯亂的位置,需要相當大的力量。王佔郡說:「這個主導權應該把握在這個家庭的父母手裡,父母如果不通過自身的成長,不一定能覺察到這個問題,也不一定有力量改變這麼大的一個慣性」。

 

王佔郡認為,改變必須付出代價,長痛不如短痛。

當巨大衝突發生之後,配合以人文關懷,多種溝通方式靈活運用,會有利於修復衝突造成的裂痕。陳秀茹說,家庭關係的調整是動態的、彈性的。有時候祖輩需要有一種價值感,這就需要年輕人多理解體諒老人,老人也要該放手時就放手。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一樣,處理方式也不同,我們生活在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中,「不帶情緒說話就是一個愛的能力。」王佔郡舉了他們家的例子,他說,老人總是覺得孩子吃不夠,一給孩子夾菜,孩子就皺眉頭指指客廳裡掛著的一幅字「給我所愛的人自由」。國外有句諺語叫「一個人的蜜糖,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王佔郡認為,「不邀請的幫助就是暴力」,在家庭關係中,我們應該「各歸其位、各取所求、見我所愛,給其自由。」當我們和老人一起住的時候,能夠做到把系統歸位,「整個家庭就會兒子更像兒子,女兒更像女兒了,老人也會更加幸福,三代人的關係就非常輕鬆,各自有各自的位置。」當然,每個人在家庭關係中的角色是多重的、清晰的,但家庭成員之間的界限不是完全清晰的,最重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年輕父母對於界限和邊界有覺察和正確的認識,至於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可以從長計議,策略可以有很多選擇。其實,孩子只是家庭問題的表現者、表達者,而父母才是問題的解決者。陳秀茹建議,一定要改變家庭關係,家庭關係中不僅需要我們彼此不越位、不錯位,還得要「到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互相尊重和包容的,要包容對方的看法、立場,以及家人的選擇。千萬不要形成相互依賴和幹擾,乃至控制。以孩子高考結束填報志願為例吧,陳秀茹建議,爸爸媽媽一定要提前備課。尊重、聽取孩子的意見,了解孩子的特長、優勢、興趣、愛好以及夢想等,家長可以提供意見,但要把最後的決定權交給孩子。孩子的生涯規劃要從小開始,一個人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幹一件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工作。

 

編輯 | 娟子 武冰潔

責任編輯 | 賈文藝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相關焦點

  • 【醬紫FM】親密無間,真的好嗎?
    然而,「親密無間」的關係真的好嗎?其實,無論朋友、伴侶還是親人之間,「親密有間」或許才是更好的相處模式……醬紫FM出品值班主播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崔文燦人們常常用「親密無間」來形容或表達朋友、同事、同學或戰友關係密切,彼此之間沒有隔閡。其實,人與人之間,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彼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對方的美好。
  • 什麼是最好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最好的親密關係,不是今天「顏值即正義」的吸引,不是應付世俗要求的盲從,更不是功利地搭夥過日子,《兩地書》給出一個令人嚮往的範例:志同道合,彼此欣賞,攜手共度人生風雨。如果你也經歷過對伴侶關係感到灰心的時刻,不妨翻翻《兩地書》,也許可以在懷舊中得以療愈,並對於未來抱持新的信心。
  • 什麼是親密關係?怎麼維持親密關係?
    在心理學中,親密關係實際上屬於一個分支,與其內容也被稱作「親密關係心理學」。這四個字囊括的關係其實很多,本意就是指不限年齡和性別的兩人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但目前來說,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情侶、夫妻間的愛情。所以在這裡,本篇文章也是著重講解以「愛情」為首的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原生家庭對親密關係有著深刻的影響
    1、維持關係的真正動機人的一生從起始開始,當然親密關係也是從家庭開始的。一個人從小的經歷是什麼樣的,從小的家庭環境什麼樣的,會絕大程度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原生家庭對親密關係有著深刻的影響,這是不容忽視的。
  • 《親密關係》:深度解讀婚姻,構建親密關係
    但這對解決婚姻中的問題是與事無補的,只能讓自己更痛苦而已,最近看到一本書卻產生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婚姻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事出有因,我們對於婚姻的理解還是太膚淺,這本《親密關係》看似在解讀愛情,其實個人感覺,如果一樁婚姻,想要美滿,首先得有愛情,所以從構建親密關係開始才是經營婚姻的必行之路。
  • 心理學告訴你:親密關係的不幸,來源於你的原生家庭!
    那是因為,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真的很重要,它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引導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我這麼說並不是要推卸責任,而是我們自身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原生家庭帶來的投射。
  • 為什麼你想擁有親密關係?《親密關係》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4.啟示階段,在經過了婚姻諮詢,或者彼此深入聊天以後,你發現其實改變不了對方,但是可以在愛的基礎上去了解和理解,而彼此也會為了對方而做出一些調整,這樣二人的親密關係也許會比最開始的感情更好。我在知道了以上四個階段以後,真的是深有體會,其實親密關係不僅指夫妻或戀人,其實親人,朋友,也就是你們互相親近的人,也可以是親密關係。那我們在這些關係裡,是否也會犯以上四個階段的問題呢?
  • 不一樣的心理學:刺蝟效應,最好的關係,是親密有間,和意猶未盡
    刺蝟效應又被稱為人際關係中的心理距離效應,好的長久的關係,要做到親密有間。既要在空間距離上給對方留有一席之地,還要在時間距離上給對方騰出時間。在這事之後,剛好小B有個閨蜜正為找對象結婚發愁,她男朋友就想到讓她把閨蜜介紹給小A認識。後來小A、小B和閨蜜三人約了電影和飯局。有一天我們幾個朋友正在家中吃飯,小A不聲不響把小B叫來了,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她的閨蜜,她還告訴小A其實是她男朋友要求介紹給他認識的。
  • 《整理家,整理親密關係》家庭破裂的原罪?竟是不會整理親密關係
    ——殷智賢一、家,是讓人相愛相知、身心舒適的地方《整理家,整理親密關係》的作者殷智賢,是資深媒體人、生活方式研究者,《時尚家居》《時尚先生》前主編,她將20餘年的觀察心得和盤託出:這本生活實用類書籍完美的詮釋了家與親密關係的相輔相成,本書從「心」出發,從人解讀,再到與物相處,最終所有的落腳都在一個字
  • 最舒服的關係,其實就這4個字
    而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什麼?其實就這四個字:相處不累。01.相處不累的愛情,最美沒有人願意,整天和一個處處為難自己的人,去談情說愛。其實,這還算小事了,最重要的是,女朋友經常疑神疑鬼的,要查劉闖的手機,一旦發現了他與陌生女人聊天的消息,不管有無曖昧,她都要大鬧一通。有一次,一個慕名而來的女文青,與劉闖聊了幾句,被女朋友發現了,當場發飆,逼得劉闖把女文青的微信也刪掉,還要他發誓,此生只和女朋友一人聊天。
  • 親密關係中,最動人的情話,其實就五個字
    任何一段親密關係中,當兩個人都能和會表達愛的時候,許多事情都會變得很簡單。表達自己的心意,永遠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每個人對愛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就是你很愛一個人,但不會表達,只會用自己以為「這就是愛你」的方式去默默付出。卻沒有想過,自己想的會是對方所想嗎?
  • 如何更好的保持彼此間親密關係?
    愛情最好的樣子就是,我們一起努力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婚姻是兩個人共同走進一段歲月。有的人把它看成籠子,有的人把它當做修行。好的伴侶關係一定是協同進化互相促進變成更好的自己。保持彼此間更好的親密關係,在相處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多想對方的好處 2、欣賞對方的長處 3、體諒對方的難處 4、包容對方的短處。之前看過一本書《終身成長》,裡面提到了要用成長型思維來維持雙方關係,很有啟發。在相處的過程中,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多了,要為對方多想,最重要的是把感受說出來,不要讓對方猜。
  • 家愛心坊︱ 4個關鍵詞 打造和諧的家庭親密關係
    家愛心坊︱ 4個關鍵詞 打造和諧的家庭親密關係 2020-04-12 0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好的愛情,是擁有最高境界的親密關係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共讀《親密關係》的最後一部分,這一部分主要講述了最高境界的親密關係和最好的愛情之間的關係。在這一階段,總覺得時間過的太快,好像一眨眼的功夫,那些點點滴滴都成了記憶裡的美好。02最高境界的親密關係,如何建立?「啟示」階段的愛情時綿長且深情的,相對於其他階段,這個階段最大的改變便是:從關注自我轉變為關注自己的另一半。
  • 婆媳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只有四個字
    同在一個屋簷下,即便是關係最親密的夫妻,也會產生很多的矛盾,更何況是婆媳之間了。 其實,女人作為一個外人,剛進入一個家庭,和公婆有一些合不來的地方也是很正常的。
  • 現代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也算是心理學流派當中的一個分支,大概是指不限年齡、性別兩人之間親密無間和諧融洽的關係。也不僅僅限於戀人、夫妻,要好的朋友以及親子也屬於親密關係。 就我個人來說,是一個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同樣,很多人害怕以及恐懼與他人產生身體或情感上的親近接觸。其實平心而論,說不需要親密關係未免有些太過,還是對親密關係有些許渴望。
  • 夫妻之間,親密無間,往往會拉低婚姻質量
    親密無間,是形容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好,但是在我看來,親密無間的關係可以有,但是夫妻之間的關係不應該如此。因為,越是親密無間的夫妻關係,越容易因為小事產生矛盾。彼得狄雄說:「婚姻的難處,在於我們是和對方的有點談戀愛,卻和他的缺點生活在一起」,因此我覺得,夫妻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包容對方的缺點。而包容的第一步,就是保持距離。
  • 原來這款TCL P10複式分類洗衣機才是親密關係的保鮮劑!
    原來這款TCL P10複式分類洗衣機才是親密關係的保鮮劑!  為什麼說既要親密無間,又要私密空間呢?  說到「分區洗」其實它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解決衣物混洗造成的細菌交叉感染問題。這是很多家庭忽視掉的,但其實非常重要。無論大人小孩的衣物還是自己的貼身衣物和外衣,都要分開來洗。
  • 異性朋友關係再親密,這3樣東西也別借,否則會出大問題!
    不得不說異性之間的相處是一門大學問,特別是對於那些有戀人,甚至是有家庭的人來說。無論夫妻間是有多信任,朋友間是有多單純,該避的還是要避,畢竟朋友間還是有各自的空間,各自的秘密。為了防止大家與異性相處時出現難堪的事,小編整理了這幾點。異性朋友關係再親密,這3樣東西也別借,否則會出大問題!
  • 在親密關係中,這三個字比「我愛你」更有力量
    我建議那位丈夫感謝太太的體貼,他不解:這是她應該做的啊,要不怎麼當老婆呢!他決定對太太說:「謝謝你,為家庭付出這麼多。」太太一下子就哭了。兩人的關係冰釋,只為一句謝謝你。太太這時候才感受到了丈夫的愛,不是那種在親熱的時候,隨口說出來的「我愛你」,而是真的懂了她,才會感謝她。這位丈夫後來跟我說:「在家照顧孩子真是太累了,比我衝刺做程序還要累,它瑣碎、枯燥,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