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早已高速發展
8月20日,美國亞馬遜公司在上海籤署了關於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合作的備忘錄。合作內容包括依託上海自貿區建立亞馬遜全球物流中心,搭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開展電子支付服務等。
亞馬遜直郵中國東西就便宜嗎?進口稅還是要收的
也就是說,亞馬遜將在上海自貿區設點,使得國內和海外商品、國內和海外商家,可以通過亞馬遜的平臺直接交易。對於消費者而言,直觀的好處就是可以從美國亞馬遜訂購商品,並直郵到國內;而對於國內外貿企業,則多了一個對外銷售渠道。
其實,無論是海外商品直郵到國內,還是國內企業通過電商渠道向海外銷售商品,都不是新鮮事。目前的跨境電商業務平臺上早已實現了海內外企業和個人的電商貿易。
從跨境B2B平臺來看,目前主要有阿里巴巴、環球資源、中國製造網、敦煌網等,其功能主要是信息展示、在線匹配和撮合交易。2013年交易規模超過3萬億,年均增速接近30%。
在跨境零售平臺,既有蘭亭集勢、易寶(DX)、唯品會這種獨立的外貿B2C網站,也有阿里速賣通、敦煌網、億貝、亞馬遜這種第三方外貿交易服務平臺。而跨境C2C則主要是個人在eBay等平臺上開設網店。2013年國內跨境電商零售交易規模超過700億元,同樣保持了年均30%左右的增速。
海外直郵不是新鮮事
除了跨境電商相對傳統外貿的突飛猛進,個人的海外購物也早已非常常見。目前消費者個人的海外購物模式主要是海淘和代購,其中,代購是通過他人購買國外商品再通過一定渠道帶回國內,海淘則是直接去海外購物網站購買商品。
就海淘而言,直郵模式並不是今天才出現。許多國外商家為了搶佔中國客戶,紛紛開展了直郵模式。如一些時裝品牌在打折期價格低於國內,對海淘一足就相當有吸引力。在網際網路上,此類可以直郵的網站通常會被網友自發寫入各種攻略中分享。
不過海外直郵模式也有很多不給力的地方,比如綜合性的電商直郵少,可選擇度不高等,而這也是亞馬遜最大的機會。實際上,即便是亞馬遜,其在海外的網站此前也有部分商品可以提供直郵,並且是國內海淘族的重要淘貨點。
對於其他不能直郵的商品,國內消費者可以選擇通過海外通常由華人設立的轉運公司代為收貨,再由轉運公司寄回國內。相對於直郵,這種方式適用度廣,運費相對低,但是手續較為繁瑣,速度慢,收貨時間比UPS、DHL等直郵的國際物流公司要慢至少十多天。
從國內消費者海淘的商品來看,據海關總署的統計,護膚美妝、嬰幼兒食品、服飾、保健品、電子產品等五類消費品是海淘族最熱衷購買的商品。
價差難以消滅的三個原因
由於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電商,其開通直郵中國的服務,勢必會攪動跨境電商市場。代購族、其他跨境電商等會受到衝擊,國內消費者也開始了天馬行空的想像:中美兩國商品的價差是否可以消除?我們是否可以買到廉價的美國汽車?
答案恐怕沒有那麼樂觀。有三個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價差難以消除。
第一是進口稅。拿汽車進口為例,在國內銷售的豪華汽車價格通常超過美國的一倍多。如保時捷卡宴,中國售價90萬元,美國售價30萬元。從關稅來看,如果私人去美國購買汽車運回國內,需交納到岸價格25%的關稅,根據排氣量不同而浮動的1%~40%的消費稅,以及17%的增值稅。如排氣量4升以上的汽車綜合進口稅可達82%。一般而言,「海淘豪車」價格會低於4S店10%~30%,但還可能面臨車輛配置不符合國家規定,廠商拒絕全球保修的問題,所以目前依然是小眾群體的選擇,僅集中於豪華和個性車型。
對於零售物品,如奶粉、電子產品等,在從國外直郵回國時會被徵收行郵稅,即針對旅客行李和郵件的關稅。這種關稅比較簡單,從10%到50%不等。乳製品、小家電,鞋類箱包等會被徵收10~20%的行郵稅,而手錶、酒、菸草、化妝品等則會被徵收30%~50%的行郵稅。
第二是運費。國際運費一般都價格不菲,目前順豐美國至國內首重每磅6美元,UPS等知名快遞則還要貴一倍多。對於小件零售物品,有時候運費可能會等同於商品售價。因此許多人通常會合買商品,以便分攤運費。
第三是企業的價格歧視。價格歧視在經濟學上其實是一個中性用語,是企業非常常用的價格策略。價格歧視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會針對不同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以達到利潤最大化。不同的消費者可能是消費偏向不同,也可能是所處地域不同,企業可以直接制定不同價格,也可以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組合達到價格差異的目的。
對於在全球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而言,如果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採取了價格歧視策略,必然會調整自身產品組合和銷售體系,對亞馬遜的直郵行為進行限制,以達到自身商業目的。相比運費和進口稅,企業的價格歧視策略是導致不同地區價差不可能消除的更內在的原因。
不過,雖然價差無法消除,但是跨境電商貿易的增加,可以使各國發揮自身比較優勢,使得價格體系更加取向均衡。
其實,亞馬遜直郵最大的意義是增加了消費者選擇。中國消費者能夠到全球最大的綜合性電商網站網站上選購,而且所有的商品網頁介紹都是中文,便利性較之前的海淘、代購都有所提高;有些商品即便相對於國內價格沒有優勢,但是因為稀缺性或質量更好,消費者依然或獲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