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痛心!看到這個媽媽如此吝嗇表達愛,我明白了孩子需要的真不多

2020-10-10 慢慢育兒記

之前看到一個電視劇,內容是講教育孩子的。

有一個孩子從出生到上高中,她的媽媽總是按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無論是考得好還是有了一次小小的進步,媽媽從來沒有一句鼓勵。孩子自始至終覺得沒有人愛她。


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

直到這個孩子實在忍受不了,很平常地從陽臺跳了下去。家裡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她那天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孩子是多麼無奈而又平靜地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媽媽查找原因,最後發現原來是自己害了她,心痛至極。

看看這個媽媽的背景,她是碩士畢業,為了家庭放棄了教授工作。這麼高學歷的媽媽為了面子,是不能接受孩子學習不好的,即使這個孩子的學習很好,不需要操心,也沒能多得到一份母愛。

這個媽媽除了強調學習,從未關心過孩子的內心,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沒有表達過對孩子的愛。

孩子覺得自己沒人愛,感到很痛苦。連自己內心一點點的寄託,都要被否定,心中是多麼無助和絕望。

這個孩子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寫成小說,這是她唯一的出口,讓她心裡還有一絲絲希望。這樣的一點寄託,竟也沒有媽媽的肯定。

她僅僅是缺少媽媽那一點點愛,多麼可憐。到最後媽媽看到孩子留下來的作品,才明白她的內心的那麼的痛苦,但悔之晚矣。

被留下來的希望

媽媽們,請多在生活中表達對孩子的愛,孩子不是學習的工具,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也是有感情的。

有多少孩子是因學習跳樓自殺的,又有多少孩子忍受不了家長的重壓。

如果孩子心理有問題,學習再好又能怎麼樣?

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希望孩子過得幸福?這是基於孩子有個健康心理。

孩子有個健康的內在,才有動力向外擴展。

就算此刻父母把什麼都教給孩子,先不說孩子能不能全盤接受,即使都學會了,也不知道孩子會有個什麼樣的未來。

孩子的心靈是樹根,樹根營養了,樹才有機會越長越茂盛。

樹根的力量

父母的工作區域是這個樹根,父母的愛是樹根的營養來源。

父母給孩子的愛,它是一份開心,是一份安全感,是一份強大的內動力,讓孩子有能力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面對挑戰的孩子

孩子知識的學習就交給老師吧,畢竟老師是專業的。

父母需要做孩子堅強的後盾,無論孩子遇到什麼困難,父母記得給他們最好的保護。

希望所有的愛可以被傳遞,所有的善意可以被延續。


慢慢育兒,分享育兒點滴和身邊的育兒故事,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如果您看了文章後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你遲早會明白:父母給孩子的愛也需要「吝嗇」!
    疼愛孩子是連最低級動物都會做的事,恐怕動物都會對愛有選擇性。但是有許多父母給孩子的都是滿滿的愛,唯恐不夠多。而這些孩子習慣於「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從不做一些基本的家務活,父母也不需要孩子做。所以沒經歷過瑣碎的家務勞動,也就不會體諒父母的辛勞。有時飯菜不合口味,就乾脆不吃,或吵著要吃別的,而父母立馬照辦,在孩子的眼裡,覺得只要開口,什麼事父母都能為他而做。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被愛是應該的,父母就該這樣對我。
  • 沒有說出的愛等於沒給:家長別吝嗇表達語言,孩子需要直白的愛
    前段時間,發小帶著她的女兒來我們家玩,在剛進門的時候她女兒就在哭,我便走過去逗她,剛好這一幕被我的兒子看到了,他晚上便很傷心的跟我說「媽媽你是不是沒有那麼愛我呀,為什麼你每次看到別人家的小朋友都會露出笑容,卻很少對我露出笑容呢?」對於孩子的問題,我表示很疑惑,也覺得很吃驚,孩子居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 孩子經常「要抱抱」,是在尋求安全感,媽媽不要吝嗇你的愛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裡有孩子的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方式來對待家長,那就是「要抱抱」。尤其是當孩子還是個小寶寶的時候,他們要抱抱的行為更是十分的頻繁。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這一要求時,常常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喜歡掛在媽媽身上呢? 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也許她的經歷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 男友對自己太吝嗇,導致煩惱不斷,最好想明白這些道理
    在女人心裡,一個男人願意為自己花錢多少,能看出這個男人喜歡自己有多深,一個女人願意只花一個男人的錢,說明喜歡這個人。所以曉雪看到男友對自己如此吝嗇,才會感到生氣,自己很喜歡男友,可是男友卻不願為自己花錢,哪怕少一點也沒關係,感覺不到男友對自己的喜歡。
  • 愛孩子有道,寵壞娃卻越界?咋把握住寵與愛的準則,媽媽迫切需要
    只有被寵壞的孩子,沒有不會愛的父母。實際上,還真是這個樣子,當我們初次為人父母時,內心對孩子的愛總是油然而生,發自肺腑並且透露出對孩子真情實感的愛;儘管如此,但是孩子似乎並沒有朝著家長期待的方向發展,反而變得誤入歧途,一步一步被父母的愛所「寵壞」!
  • 等等再次被孫儷鄧超親到「變形」:向孩子表達愛有多重要
    一開始,小夥子很不適應,如今已坦然接受,一張小臉上滿是見慣大風大浪後的波瀾不驚。一家人都是寶藏啊~親吻,是鄧超孫儷在向等等傳達愛的信息,他們從不吝嗇向孩子們表達愛,在充滿愛的環境下,等等小花也特別會向父母表達愛。
  • 不吃母乳的孩子吃什麼?媽媽這樣做,網友:太痛心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誠然,為人父母者,都想把好的留給孩子,我愛你,所以想給你最好的。卻被無良商家所誆騙,購買了假奶粉導致孩子產生問題。這些生產者、銷售者,不管不顧只為一個「錢」字,其心可誅。江西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嬰,一直在喝奶粉。然而從今年4月開始,媽媽發現一歲半女兒的胸部比同齡嬰兒的大。醫院最終檢查的結果為「雙側乳腺低回聲區,可能發育」。媽媽因此懷疑,孩子可能是喝了「貝因美·臻佑」奶粉,導致乳房發育。
  • 被樂那多治癒了,這樣的娃誰不愛?!
    坐在行李箱專屬座位上時,吃飯時,做遊戲,早上起床時,以及無聊時……都能聽到樂那多「要媽媽」「愛媽媽」的聲音,還伴隨著洶湧的眼淚。首先,樂那多可愛樂觀,聰明獨立,語言表達能力超棒噠~爸爸暫時離開去做任務,樂那多發現以後,並沒想到像大家想的那樣哭鬧,而是嘴裡碎碎「我最淘氣的爸爸,不像話的爸爸……」還自問自答「我現在沒有爸爸,我自己探險吧!
  • 沙溢抱怨胡可不言愛:好的夫妻關係,不僅要包容還要不吝嗇表達愛
    對於胡可來說,我認為愛你,是為你做一些愛你的事,比如我看到好看的衣服會給你買,看到好吃的會帶你去,這就是我愛你的方式。對於有些人來說,愛是羞於表達的事。愛一個人,不一定要經常和他說一些肉麻的話。那麼,關於愛,到底需不需要及時表達對對方的愛呢?
  • 為什麼擁抱對於你的孩子如此重要?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很多人都忘記如何表達愛意了,特別是對於孩子,總覺得孩子還小,不用表達,其實,要想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首先要學會表達愛。「擁抱」就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試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擁抱過我們的孩子了!
  • 「生完寶寶的第十天,我看到他就煩,不愛孩子的媽媽錯了嗎」
    媽媽們天生都愛孩子嗎?那可未必。表妹生完孩子的第十天,發了一條朋友圈:「我快崩潰了,看到他就煩,真想把他塞回肚子裡。」由於當時著急,沒有屏蔽家人,所以這發牢騷的話被七大媽八大姨全都看到了。婆婆看到,評論一句:當媽的怎麼會討厭孩子!
  • 520,這是我聽到的最美情話,請不要去吝嗇表達愛
    520,我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家人,給自己的父母打個電話,對他們說一句愛的情話;給孩子一個愛的親吻和擁抱,大膽表達對他的愛;給自己的老婆或老婆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用實在的行動證明對他或她的愛。但有時生活還需要一點儀式感,在細水長流的平淡日子裡增添一些浪漫和驚喜,讓愛變得更有意義。今年的520有點甜,一枝花、一段情、兩個人、一輩子!
  • 孩子對愛的表達
    一向明白事理的妻子,面對兒子的成長亂了陣腳。焦慮之下,一言不合,便是斥責。七、八歲的孩子正是貪玩的季節,做作業時手指也要摳弄一個石榴籽之類的東西,一經被發現,做媽媽的馬上以獄警的口吻嚴厲訓斥。尤其是孩子的作業,稍有差池,便暴跳如雷。有時我常常懷疑,難道他們母子更年期和青春期統統提前,而恰好狹路相逢?做媽媽的對兒子無疑愛到極致。
  • 給我全部的愛,因為我是你們的孩子,請肆意的愛你的孩子
    沐沐媽嘆了口氣說:「阿姨,沐沐這一段時間變得特別敏感,見不得我對她以外的小朋友好。前一段時間,我嫂子帶著小侄女來我家裡玩,小侄女很可愛,忍不住抱她,逗她,無意間冷落了沐沐。沐沐也因此覺得我不愛她了,只愛小侄女。又哭又鬧,還動手打了小侄女。這孩子太霸道了,這又把壯壯給打了。」「小孩子吃醋在所難免,過了這一段時間就不會這樣子了。」壯壯奶奶安慰沐沐媽。
  • 看到這位媽媽的鞋子後,才明白母愛有多偉大
    自從孩子出生後,母親能夠給予孩子的愛就是延綿不絕且不計後果的,很多母親為了孩子的平安健康,就連自己曾經最注重的外表形象都能棄之不顧。看到這位媽媽的鞋子後,才明白母愛有多偉大每個醫院的兒科診室裡都能看到許多因為身體不適而精神不振的孩子,以及因為擔心孩子而面露愁容的父母。這天,一位網友就在兒科診室裡偶然拍攝到了一位讓人忍不住感慨而又肅然起敬的母親。
  • 婚姻的最佳相處模式:少一點抱怨,多幾分寬容,不必吝嗇表達愛
    我盡力保養自己,爭求『夫在前,妻在後』,錯了秩序就糟糕了。」二、懂得換位思考其實我們在和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常常會想到這句話,但真正會這樣做的人並不多。而像楊絳和錢鍾書這樣能夠換位行動的則更是少之又少。
  • 「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背後的思考
    還沒有寫兩個字,就要和你講一堆道理:「媽媽,我問你一個事情,我寫好作業是不是可以出去玩了?」「媽媽,我問你一個事情,我要寫幾頁,老師沒有布置這個作業,你為什麼讓我寫那麼多作業?」「媽媽,你為什麼我一說話就皺眉毛?你是不是不愛我,你總是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嘰嘰歪歪的?」
  • 大方媽媽和吝嗇媽媽,對孩子的成長有啥影響?最終差別和經濟無關
    有的媽媽總希望把最好的都給予孩子,儘管家庭條件不好,也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縮短與同齡人的距離;可有的媽媽卻認為錢必須花在「刀刃上」,即使家裡麵條件不差,認為不值得花的錢也是絕對不會掏出腰包。這位同學不屑一顧的說道:「這一元錢還是我的冷飲錢呢,我媽說了捐得多的都是傻瓜,一元也是愛,這種有去無回打水漂的錢,我才不願意多掏呢!
  • 孩子沒有安全感?這位媽媽花式向孩子表達愛的方法值得借鑑
    「我愛你」這句話很多人說不出口。即使說了也是極其彆扭和害羞。電視劇《吾兒可教》中關欣聽見「我愛你」時的動作和神情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她雙手捂住耳朵,聳肩膀,再配上一句「噫~」那動作神情太傳神了。關欣從小生活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後來爸爸媽媽還離婚了。她沒有安全感,也不太懂得表達愛。最近看了《童年不缺愛》這本書,深受啟發。
  • 媽媽用囉嗦來表達對我的愛
    在我沒結婚的時候,老媽很少嘮叨我感情方面的事,不過上學的時候囉嗦最多就是我的學習,我是個特別喜歡看電視的孩子,但是家教卻很嚴格,每周一到周五是不可以看電視的,否則會被媽媽嘮叨的想要離家出走。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老媽留了字條說出門,不要看電視好好寫作業,哥哥是個很聽話的孩子,我卻不是,看到媽媽留的字條,心裡樂開了花,她不在家我就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啦,就躡手躡腳的打開了電視機,還故意放了最小的聲音,剛看十幾分鐘,就聽到大門被打開的聲音,站起來一看,老媽怎麼回來了,立馬關了電視,假裝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