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要抱抱」,是在尋求安全感,媽媽不要吝嗇你的愛

2020-08-23 育兒十月說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方式來對待家長,那就是「要抱抱」。尤其是當孩子還是個小寶寶的時候,他們要抱抱的行為更是十分的頻繁。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這一要求時,常常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喜歡掛在媽媽身上呢?

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也許她的經歷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該寶媽是一個二胎媽媽,在大寶4歲的時候,她生下了二胎寶寶。因為照顧孩子的精力有限,所以該寶媽就讓孩子的奶奶過來照顧大寶,而且晚上的時候大寶也要和奶奶睡在一起,而不再是又媽媽摟著睡,因為寶媽晚上的時候要照料二寶。

當大寶不能時時刻刻黏在寶媽身邊以後,他變得喜歡哭鬧,任性。起初這位寶媽並沒有過多的在意和大寶分開睡這件事,每當大寶睡前哭鬧的時候她也只能去臨時安慰一下大寶,繼而又會回自己的臥室帶二寶。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一天這位寶媽心血來潮想讓大寶和她一起睡。當她對大寶說出這個想法之後,大寶變得十分詫異,不斷地向寶媽詢問是不是真的。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在確定了之後,竟然大哭了起來。寶媽看著懷中哭得十分委屈的大寶,才意識到自己對大寶造成了一種怎樣的傷害。


這是很多二胎家庭都會發生的事情,孩子所需要的也僅僅只是一個擁抱和媽媽的愛而已。但是很多家長卻沒有察覺,讓小小年紀的孩子遭受著巨大的心理煎熬。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會哭鬧,要媽媽抱抱,他們都是具有一定的原因的。

在孩子出生之前,他們生活在媽媽的子宮裡。雖然媽媽的子宮只是一個器官,但是在子宮內卻有羊水包圍著小寶寶,讓小寶寶感覺到十足的安全感。

而在孩子出生之後,他們一下子失去了羊水的保護。對於這個陌生的世界,年齡尚小的孩子是充滿了恐慌的。內心極度的缺乏安全感使得他們不斷地向媽媽索要抱抱,以此來獲得溫暖踏實的歸屬感。

因此,孩子才會在情緒低落,受委屈或者磕碰著以後哭著要找媽媽抱一抱。而媽媽的抱抱也似乎是擁有著別樣的魔力,總是能夠讓哭鬧的孩子漸漸地變得安靜,重拾開心。這就是因為孩子尋求到了安全感。

但如果孩子長期的得不到媽媽的抱抱,以及媽媽所給予的安全感的話,他們的性格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媽媽們一定不要吝嗇你的愛。

那麼,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孩子要抱抱的行為,做一個輕鬆的媽媽呢?

1、培養孩子長大的意識

孩子總有一天是要長大的,但是在長大的過程中家長是不能夠一直將孩子圈在一個生活的舒適區內的。所以當孩子碰了壁,受了委屈,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要讓孩子明白這是一種長大的過程,培養孩子的長大意識。這樣孩子才不會一直依賴著爸爸媽媽。

2、讓孩子體會自我挑戰的快樂

當孩子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去勇敢地面對,讓孩子挑戰自己,並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但家長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挑戰需要是孩子剛剛好能夠完成的事情,否則將會適得其反。


3、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之所以會哭鬧,要抱抱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所以,家長在平時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明白媽媽是他的後盾,這樣孩子才能更勇敢。

4、轉換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哭鬧著要抱抱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其他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許是一個玩具,也許是一個好吃的,年幼的孩子就能夠被吸引,從而忘記要抱抱的事情。


十月寄語: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所給與他們的安全感。只有十足的愛,才會讓孩子堅定前行。所以,父母們請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千萬不要吝嗇對孩子的愛。寶媽寶爸們你們遇到孩子要抱抱的時候都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討論!

​我是育兒十月說,想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育兒專家:父母要經常給孩子愛的抱抱,孩子長大後情商會更高
    文|媽咪育兒微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帶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夠快點長大,這樣就不用天天抱著他了。但是實際上,孩子會走以後還是會經常找媽媽抱著,很多媽媽擔心這樣孩子會被慣壞,所以通常會拒絕給孩子愛的抱抱。
  • 請不要吝嗇一個擁抱
    姐姐家的兒子今年三歲了,但是卻總愛對其媽媽撒嬌,要求「抱抱」,一點男孩子的都沒有,我有時候就會開玩笑說是不是投錯胎了,本應該是女孩卻投成了男孩。有天姐姐跟我講有一天她家兒子從幼兒園回來之後就一直哭喪著臉,問了他好多次,他也不理,給他最喜歡的玩具,他不要,給他放他平時最愛看的動畫片,他不看。
  • 為什麼孩子會走路還總要抱抱?讀完這些理由後,你就知道了
    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格外地依賴媽媽的擁抱: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孩子在別人的懷抱裡會一直哭鬧,但是一旦進入媽媽的懷抱,就會立馬安靜下來;等到孩子長大一點會走路了也是這樣的,明明孩子可以自己很穩健地進行走路,但是走了一會以後,孩子就會要求讓媽媽抱抱。
  • 為什麼孩子會走路卻總要我們抱抱?終於有心理學家給出了答案
    為什麼孩子不會走的時候要抱,會跑了還要抱;高興的時候讓你抱,生氣了還讓你抱,外出要抱抱,回家要抱抱,哭了要抱抱,生病了也要抱抱......抱抱似乎有著神奇的力量,牽動著媽媽和寶寶的心。當孩子索要抱抱時,我們時而笑臉相迎,時而也露出一些不快,我們的第一反應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
  • 為什麼孩子喜歡要家長抱?「愛抱抱」孩子的3個需求,家長要了解
    孩子的這3個需求,家長要上心1.依戀心理很多孩子尋求家長的抱抱,有很大的原因是出於對父母的「依戀心理」,或者說,爸爸媽媽的抱抱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溫暖。,這種行為就有些像是討好家長的表現,孩子好像在說,自己現在很乖巧,媽媽不要生氣了。
  • 你那麼愛孩子,為什麼不肯抱抱他?
    和孩子在公園玩,看到人行道上一個小姑娘,張著小胳膊在爸爸媽媽面前說「抱抱、抱抱」,然後媽媽說「你已經長大了,怎麼還要抱呢,要自己走噢」,爸爸指著遠處的一棵樹說「走到前面的大樹下再抱」。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對練習走路這件事充滿熱情,而當他們學會之後常常就不願意走了,特別是看到別的孩子被抱著的時候馬上就伸手也要抱抱。其實,這是孩子在我們確認愛。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皮膚飢餓,認為人體的肌膚和胃一樣需要進食以消除飢餓感,而進食的方式便是撫愛和觸摸。
  •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以為你很愛孩子,其實他更愛你
    以上表姐的這段經歷,會引起不少媽媽的共鳴:一個人帶孩子很累,總是控制不好情緒,打罵完孩子他卻要抱抱,反反覆覆,感覺自己快瘋掉了。為什麼越對孩子發脾氣,孩子越要媽媽抱?2尋求安慰孩子在被媽媽責罵後,心裡十分委屈和悲傷,想要獲取安慰。
  • 為啥媽媽剛打罵過孩子,孩子還是求抱抱?答案很暖心
    看到那一幕的時候,我也在想,為啥孩子一點都不記仇,媽媽都這樣對他了,為啥還要追著媽媽求抱抱。但是知道原因後,挺暖心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愛孩子。所以就算媽媽罵他,對他發脾氣,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那媽媽也是自己可以信賴的人,也是唯一能尋求幫助的人。所以他們還是想讓媽媽的懷抱,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只要在媽媽的懷抱裡,自己的委屈就不算什麼了。所以在還能抱動孩子的時候,請多抱抱他們,別怕把孩子寵壞。
  • 孩子挨打哭著也要媽媽抱?大多是因為這3個原因,能抱就多抱抱吧
    這種安全感通常來源於媽媽,不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來講,通常和孩子最親近的人都是孩子的媽媽。就算是孩子挨打,依舊會向媽媽尋求安全感。2.害怕失去媽媽很多媽媽在教訓孩子的時候,還會伴隨著一些語言上的責罵,有的媽媽就會說「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 為什麼寶寶明明會走路了,還總是要抱抱呢?
    「媽媽我累了,要抱抱!」「走了這麼久,媽媽抱抱我!」「我不要走路!我要媽媽抱!」關於「帶娃出門為什麼TA總是要抱抱」的話題,總能引起熱議。而媽媽們的焦慮,讓人略感心酸。看到這些說法,你有沒有覺得,當了媽媽,就會明白一個詞:『進退兩難』尤其是新手家長,以為寶寶只是因為懶,而不願意自己走路,從而用呵斥的方法來試圖拒絕孩子要抱抱的需求,殊不知,你的錯誤判斷和處理方式很可能會讓孩子傷心,處理不好甚至會對寶寶的心理健康造成傷害。
  • 孩子求抱抱時,心裡原來想的是這個,再累也要抱抱他
    哭了要抱抱,生病了也要抱抱......,當媽媽不能給予他及時的回應時,孩子就會利用撒嬌、反覆重複抱抱等語言來吸引到媽媽的注意。當孩子因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而尋求抱抱的時候,家長不一定非要用抱抱的方式安撫孩子,可以採用轉移孩子注意力的辦法
  • 孩子總是哭著要抱抱,可能是「皮膚飢餓」在作怪,慣著孩子沒壞處
    其實閨蜜的問題非常常見,一般來說,寶寶如果缺乏安全感,陷入「皮膚飢餓」,就會非常「粘人」,整天要家長抱抱。寶寶總是哭著要抱抱,主要原因是因為陷入「皮膚飢餓」。而「皮膚飢餓」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飢餓,當寶寶被觸摸時會感到被激勵、被需要,從而精神充沛、自信滿足、安全感高。
  • 媽媽罵孩子,孩子反而求抱抱?看完原因後,請好好愛孩子
    哪怕他們再傷心,他們仍然會求著媽媽「抱抱他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看完原因後,請好好愛孩子。「孩子並不會因為你罵他放棄愛你,但他會放棄愛自己」。對於幼年時期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安全感和情感來源均是父母。當你責罵孩子過後,他仍然會用乞求的眼神求你原諒,讓你抱抱他。這是因為在孩子的心裡「他是你唯一的愛和情感依戀的來源」。
  • 為啥娃被罵哭還要求媽媽抱抱?心理學家:孩子有些需求父母要知道
    在9點之前,媽媽就收拾好所有的東西,把孩子安置在床上,讓他睡覺。可孩子一會要聽故事、要去廁所、要喝水,來來回回折騰了近兩個小時,還完全沒有睡意。媽媽被孩子耗盡了耐心,就大聲的呵斥孩子。孩子看到媽媽發脾氣就很害怕,哭著要抱媽媽,可媽媽轉身就離開了房間。身為父母,我也有同樣的經歷,好好說話孩子不聽,還表現的很不耐煩。
  • 「媽媽,抱抱我!」當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你的反應很重要
    嘴裡一直說:媽媽你抱抱我,抱抱我!媽媽被孩子吵的很煩,於是大聲的責罵孩子不懂事。被媽媽罵的小孩很明顯被嚇到了,臉色發白,緊緊的抿著唇瞪著手上的牽引繩,一動不動。最後,在媽媽的拉拽下,上了車。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周圍的人讓他感覺到不安全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想要尋求媽媽的擁抱。他們期望能夠和父母產生最親密的身體接觸,來確保自己是安全的,特別是媽媽的懷抱,熟悉的懷抱,會讓孩子瞬間仿佛回到嬰兒時期,讓他們產生安全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孩子的內心需求,當孩子看見父母吵架時、當孩子在陌生的環境時,當孩子意識到自己要和父母分開時。
  • 被罵仍要媽媽抱,你以為你很愛孩子,但其實孩子比你愛他更愛你
    可是等自己發洩完,嚎啕大哭的寶寶連眼淚都顧不上擦,還是沒有絲毫猶豫就向媽媽伸出了雙手,請求媽媽愛的抱抱。面對可憐兮兮的孩子,大部分寶媽的心瞬間又柔軟了下來,不忍心再次冷漠拒絕孩子,只好伸手抱住了孩子,孩子也緊緊抱住了媽媽。
  • 孩子明明被媽媽兇哭,為什麼還伸手要抱抱?背後原因令人動容
    被媽媽嚇到的寶寶卻邊哭邊小心翼翼地靠近你,伸出稚嫩的小手,索求你的抱抱。很多媽媽都很疑惑,寶寶明明被兇哭了,怎麼還靠近自己並且求抱呢?難道寶寶有受虐傾向?這時的寶貝,內心會非常的沒有安全感,非常恐懼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不理自己,為了讓自己感覺好受一些,寶寶會主動尋求媽媽的原諒,表現出抱抱的行為方式。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薩克雷曾經說過"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意思就是說母親在孩子心中至關重要。
  • 做錯事被罵哭卻還是要抱抱?孩子的安全感,正在一點一點流失
    導讀:做錯事被罵哭卻還是要抱抱?孩子的安全感,正在一點一點流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做錯事被罵哭卻還是要抱抱?孩子的安全感,正在一點一點流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還哭著要「抱抱」,知道原因就別吼孩子了
    過了好一會兒,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對,漸漸地語氣緩和下來,而剛才被吼的孩子,卻哭著向媽媽要抱抱。看著孩子滿臉淚痕,媽媽一邊抱緊孩子,一邊安慰他說:「不許再亂跑了,媽媽很擔心。」於是他們會擔心父母不愛自己了,缺乏安全感促使孩子急切地靠近父母,通過抱抱來確認父母對自己的愛。
  • 為什麼寶寶被訓哭後,還總要抱抱?背後原因讓媽媽們自責又暖心
    而小外甥也在一旁,一直往媽媽懷裡蹭,要抱抱。可是,妹妹就是不抱,還說他:「做錯事了,還有臉要抱抱,走開,不抱!」 我一看就很心疼孩子,趕緊勸我妹妹別那麼火大。孩子才兩歲多,犯了錯讓他知錯就行了,不能把怒氣延長。妹妹說:「我也不想延長,但是看到他一個勁兒地往外身上撲,要抱抱,我就來氣。你說說,寶寶明明都已經被我訓哭了,為什麼還要抱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