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遲早會明白:父母給孩子的愛也需要「吝嗇」!

2020-09-05 獨處的優雅

疼愛孩子是連最低級動物都會做的事,恐怕動物都會對愛有選擇性。但是有許多父母給孩子的都是滿滿的愛,唯恐不夠多。

當今,有個普遍現象,父母在照顧孩子方面也確實盡心盡責,每天孩子進門前,都會把精心做出的飯菜擺在桌子上,洗完衣服疊好放柜子裡,並且把第二天要換的衣服給孩子放床頭。

而這些孩子習慣於「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從不做一些基本的家務活,父母也不需要孩子做。所以沒經歷過瑣碎的家務勞動,也就不會體諒父母的辛勞。

有時飯菜不合口味,就乾脆不吃,或吵著要吃別的,而父母立馬照辦,在孩子的眼裡,覺得只要開口,什麼事父母都能為他而做。

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被愛是應該的,父母就該這樣對我。

可是卻總在不知不覺中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問原則對錯。

過度溺愛,也讓孩子分不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在他的記憶裡,無論什麼事,父母都會一一答應。但是父母的能力終歸是有限的。一旦滿足不了他們,更甚者是拳腳相向。幾年前的汪晶刺母案也就是溺愛的結果。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一個14歲兒子對媽媽拳打腳踢的行為。這位媽媽和丈夫生有一個14歲的兒子,由於兒子沉迷手機和電視,對媽媽的態度非常蠻橫。甚至有一次因為看電視時間晚,媽媽關了電視,兒子直接把媽媽打到骨折,毫不留情,為此媽媽嚇到住回了娘家。

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報警,這位媽媽說:「家醜不可外揚,我們親戚也沒說,任何人也沒說,他還是個孩子,以後說不定會改。」

其實,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而是無限度溺愛和縱容的結果。真正愛孩子,就不要把孩子當作寵物,為孩子做好一切。甚至無限制地寵溺。

老鷹為讓雛鷹學會飛翔,將他帶到懸崖之上,然後放手,讓年幼的雛鷹墜入深淵。雛鷹為了求生,只能拼命地煽動翅膀,終於在墜落崖底的前一秒振翅高飛。

人更是如此,父母要培養的是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而不是生活上的「巨嬰」。父母給孩子的愛,不要付出太滿,學會「吝嗇」些,把一些愛「藏」在心裡。

相關焦點

  • 你遲早會明白,女人的「愛」和「不愛」是有什麼區別了!
    你遲早會明白,女人的「愛」和「不愛」是有什麼區別了!相信大家都在青春年少的時候真心的愛過某個女生,曾經內心的悸動,那種撕心裂肺的分手的感受,在漫長的日子裡,有的人不再像從前那麼去死心塌地的去愛一個人,有的人在愛情經歷中成長,對愛情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和認識。或許就是這樣,只有當失去時候,才會發現曾經的感情是多麼的彌足珍貴。你遲早會明白,女人的「愛」和「不愛」是有區別的!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父母別拒絕,不然你的"吝嗇"會毀了娃
    後悔不已的她心裡暗暗發誓,以後一切以女兒為中心,絕不再吝嗇自己的愛,一定要多陪陪孩子。相信有很多家長都和小璐差不多,明明非常努力地在為孩子付出,卻不知道這並不是孩子想要的。相比於物質條件來說,更多的孩子會選擇父母的陪伴。
  • 孩子經常「要抱抱」,是在尋求安全感,媽媽不要吝嗇你的愛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裡有孩子的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方式來對待家長,那就是「要抱抱」。尤其是當孩子還是個小寶寶的時候,他們要抱抱的行為更是十分的頻繁。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這一要求時,常常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喜歡掛在媽媽身上呢? 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也許她的經歷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 當孩子向你提出3種請求,父母最好別拒絕,你的「吝嗇」傷娃很深
    她很傷心,以前拼命工作,就是想為女兒創造好的生活環境,為什么女兒就不明白呢?女兒已經17歲,非常獨立,根本不需要她的幫助,更不會主動開口提要求。「吝嗇」會傷娃很深,破壞親子感情。這樣會傷孩子的心,如果孩子都不願意向你敞開心扉了,那父母做任何努力,都無濟於事。
  • 孩子自卑,是父母吝嗇讚美引發的
    人的心靈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感到被人欣賞,那些安全感低,比較自卑的人,面對困難容易缺少勇氣,如果他們得到激勵,會爆發出潛在的能量。很多父母很吝嗇讚美孩子,他們不知道自己無意識地給孩子注入了自卑的種子。其次,鼓勵孩子的具體的行為,父母的鼓勵塑造會激發孩子優秀的特質,作為父母嘗試著去多多的鼓勵孩子的具體的行為
  • 父母不要吝嗇自己的愛,那是孩子一生力量的源泉
    1相信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孩子可能不是這麼想的。現實是每個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都是掏心掏肺的,但是覺得孩子根本不珍惜。而孩子覺得父母根本不會理解自己。而父母對此不以為然,覺得孩子是成績不好才這樣的。燕燕的例子告訴我們,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態度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極為重要。很多人即使到成年了,依然沒有辦法和自己的父母和解,而且父母也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你問很多女孩子,很多人都無法說出自己的優點,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太能接受自己。
  •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父母的「無所謂」,遲早會毀了孩子
    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事事包辦,給孩子特殊待遇孩子在家中仿若一個&34;,不僅什麼事情都有父母解決,還處處得到特殊照顧。父母以為這是愛孩子,卻往往會養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冷漠、沒有同情心的孩子。
  • 付出才有回報,父母在孩子的這些事情上不要吝嗇!
    小編今天具體講講,家長具體需要在哪些時候不要吝嗇呢? 1、給予孩子時間不要吝嗇 人們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家長對於孩子的陪伴也是如此,往往許多孩子是需要家長陪伴的。小金是一個家庭優越的孩子,父母由於工作繁忙經常不在家,一個空曠曠的房子就只有他一個人。孤獨的他寧願徘徊在各個角落,酒吧,網吧……也不願意回到那個房子。他會把每次對父母的抱怨放在自己的行為裡,想要通過刷爆自己父母的銀行卡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他通過逃學讓老師聯繫父母萊西父母的注意。他甚至想過要輕生,認為這個生活即使很優越卻缺乏一種安全感,他認為自己即使死在外面了,父母也要隔幾天才知道。
  • 愛你所以我省給你,會讓孩子的童年充滿匱乏感,作為父母你知道嗎
    可是父母每次都不喝,對他說你喝吧,自己不喜歡。然而有一次家裡來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他就把他最喜歡的橙汁送去招待別人,結果客人說我喝了你不就沒了,我省給你喝。他說當時瞬間就被提醒到了,儘管自己也捨不得喝這個橙汁,卻沒有想過所有人是想要省給自己喝的。他突然明白父母為什麼不喝那箱橙汁了,之後他在拿起橙汁的時候,心裏面似乎沉甸甸的。
  • 孩子這3個"請求"父母不要拒絕,否則你的"吝嗇"會毀了孩子
    導語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而且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階段,父母們也擔負著養育和教育的責任。不過現在社會很多父母往往只重視孩子的成績完全忽略了精神教育,當然,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繁忙都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來帶,可是缺失父母的陪伴以及愛護會讓孩子受到很大的傷害,嚴重的情況下還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 常說這3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父母別吝嗇你的讚美
    可以說,當父母能不吝嗇對自己孩子的讚美,那麼孩子就能更進一步的發揮出自己的才能。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很多時候,孩子都是父母誇出來的,這並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而是有著一定道理的。讚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前進動力,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讚美更甚。
  • 孩子若提出這3種「請求」,父母不要拒絕,你的「吝嗇」會毀了娃
    孩子說道:「在我小的時候,我是那麼的奢望你來陪我,你卻沒有陪我,只會忙工作上的事情。現在弄得我極度沒有安全感,我又何必依靠著你?反正在我的世界中有你沒你都是一個樣子的。」當張女士聽到孩子說出這些的時候,一下子就哭了出來,她斷然沒有想到在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陪伴孩子,這給孩子帶來了無比的傷痛。
  • 看到這個媽媽如此吝嗇表達愛,我明白了孩子需要的真不多
    這個媽媽除了強調學習,從未關心過孩子的內心,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沒有表達過對孩子的愛。孩子覺得自己沒人愛,感到很痛苦。連自己內心一點點的寄託,都要被否定,心中是多麼無助和絕望。這個孩子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寫成小說,這是她唯一的出口,讓她心裡還有一絲絲希望。這樣的一點寄託,竟也沒有媽媽的肯定。她僅僅是缺少媽媽那一點點愛,多麼可憐。
  • 家長教育孩子不能過分吝嗇,節儉是美德,但吝嗇會影響孩子的格局
    家長教育孩子不能過分吝嗇,節儉是美德,但吝嗇會影響孩子的格局01在當今社會下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家庭環境較好的孩子,大都會有一些浪費資源的壞習慣,比如吃飯挑食,不愛吃的糧食跟菜會直接丟掉或者倒掉,這樣的資源浪費是非常不尊重勞動人民的,也是非常可恥的。所以很多人希望通過節儉節約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但是很多人在教育孩子節約的時候會走偏,變得吝嗇。而吝嗇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格局。
  • 女人不「吝嗇」對男人說這三句話,他會愛你入骨!
    而在感情中,女人不吝嗇對男人的稱讚,經常對男人誇讚,那麼自然男人會深愛你。都說好男人都是誇出來的,所以女人不吝嗇對男人說這三句話,他會愛你入骨。1、你對我真好,我發現我離不開你對男人來說,都希望得到自己身邊的女人的誇讚,會想要愛的人能夠依賴自己。
  • 教授:接送孩子遲早會毀了孩子!家長:你家是不是沒有孩子?
    文|勤親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孩子作為一個家庭的希望,作為父母生命的傳承,父母在孩子身上寄託了太多、太重的期望,是無法用言語描述出來的,為了孩子,父親撐起了一個家庭的重擔,母親辭掉了工作,脫下了高跟鞋,挽起頭髮做起了家庭主婦,都是為了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在父母的心中,只要是對孩子好的,不論多困難
  • 父母吝嗇自己的讚美,苦的永遠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的成長中沒有這樣的話,那麼祝福你,你是一個被讚賞聲養大的孩子,而在中國又有多少孩子,因為家長吝嗇讚美,苦了自己一生。雖然孩子有的成長主要靠內在驅動力,但是小孩子的行為養成很多需要藉助外部條件的,例如,你想讓孩子習得一項技能,你得通過初步教學,給孩子個大概印象,然後再將這個行為內化,你得採取正確的方式來強化孩子行為發生的頻率。而強化的方式有很多種,讚揚便是其中的一種,也是效果比較好的一種。
  • 如何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是他需要的愛?
    我們深談了一次,其實有很多地方,我需要反思和改進。如何去做,並讓你的伴侶感受到你的愛,這是一個學問。愛是相通的,所以前天我寫了一篇文章《怎樣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呢?》,文末的時候我留了一個疑問:怎樣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給予的是他們需要的愛呢?
  • 這些鼓勵孩子的話,會讓孩子越來越智慧,父母別吝嗇於口
    文|文兒有些父母只知道孩子犯了錯要批評,做了好事要表揚,他們甚至把表揚當成是對孩子的鼓勵,但其實表揚並不是鼓勵,真正的鼓勵是這樣的。這些鼓勵孩子的話,會讓孩子越來越智慧,父母別吝嗇於口。「這件事情有點麻煩,但我相信你有能力去解決它!」當孩子遇到一件麻煩的事情猶豫不決時,父母便可以用這句話去鼓勵他,因為孩子面臨有一定困難的事情時,往往會退縮,如果父母不及時鼓勵,他便會選擇逃避,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逃避不敢面對的習慣。
  • 孩子總是生病,其實是需要父母的愛
    有些父母可能不明白,自己這麼愛孩子,孩子生病怎麼可能是需要愛,都已經給了他那麼多愛了其實剛開始我也有這樣的疑問,因為我們家也是超級愛孩子的,但孩子就是還需要愛,可能是父母有時給的愛,孩子不需要。比如你覺得你很愛孩子,但孩子說,媽媽,我要吃冰淇淋。不行,你生病還沒好,不能吃。這樣孩子就不會感受到你的愛,還會討厭你。你可以很溫柔的跟孩子說,嗯,你很想吃冰淇淋,這麼熱的天,媽媽也想吃了。孩子就會說,是啊,媽媽,我好熱,好想吃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