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是他需要的愛?

2021-01-09 微小確幸

前幾天老公向我訴苦說:我不夠尊重他。我們深談了一次,其實有很多地方,我需要反思和改進。

如何去做,並讓你的伴侶感受到你的愛,這是一個學問。

愛是相通的,所以前天我寫了一篇文章《怎樣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呢?》,文末的時候我留了一個疑問:怎樣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給予的是他們需要的愛呢?

當時寫的時候我自己沒有答案,覺得做到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也可以,但是又覺得不夠,這是基礎,今天在和一個朋友討論的時候,我有了答案,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這個答案當然不僅僅適用於孩子,這裡就以孩子為例。

學習

第一、尊重

無論孩子年齡大小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值得我們去尊重。

這裡存在很多誤區,包括我自己也是,不夠重視孩子,經常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孩子插嘴,我們就會回一句:大人在說話,小孩子一邊玩兒去。雖然我會委婉點,但意思差不多。

這其實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也是不夠重視孩子的需求,沒有尊重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

我們應該尊重孩子每一次發聲的機會,讓她把話說完,如果她不能參與,我們需要解釋一下,讓她明白我們重視她,並且尊重她。

重視孩子,用我們的行動和態度表達給孩子,讓孩子感受到。

第二、共情

第一步是尊重,那麼第二步就是共情,要進入孩子的世界去觀察孩子,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去看看孩子真正需要什麼,而不是以父母的身份自以為是的認為:給孩子的就是她需要的。

我相信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是有時候我們給予孩子的愛並不是孩子需要的,那麼這種愛就是一種負擔,隔閡由此產生。

但這裡還有問題:孩子需要的方式不好確定,即使共情,也不一定是她們需要的,大人孩子差異太大。

那就是第三點。

孩子

第三、信任

這也是支持,無論孩子做什麼,只要沒有損害他人的利益,我們父母就會支持你,會做你堅強的後盾。

即使我們理解不了,也會支持你,並積極回應,孩子可以感受到。

其實就是以孩子需要的方式關心她,支持她,愛她。

但這種愛,父母也有責任,我們需要幫孩子明確自身的承諾與責任,最終是讓孩子開心快樂的長大。

孩子

總結一句話,就是孩子的需要,我們要第一時間回應,去信任,去滿足,給予她需要的支持,這就是給予她需要的愛。

而這個過程,需要身為父母的我們不停學習,交流,努力靠近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是一個需要雙方長期磨合的過程,也是一個修煉的過程。

我是微微老師,一位陪孩子一起成長的母親,高效能育兒踐行者,二寶媽變現終身學習踐行者。

如果對你有用,歡迎關注、點讚,轉發,舉手之勞,卻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缺愛,脾氣變壞:父母該如何愛孩子?
    孩子缺愛,脾氣變壞,我們該如何愛孩子呢?合 格 父 母 愛 的 誓 言愛的觀念篇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是家族的希望,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伸,不管孩子將來到天涯海角,永遠都是我們的孩子,永遠都喊爸爸媽媽。 愛的問題篇就是「愛到問題孩子沒問題」因為每個孩子的問題都是過去的問題,每個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每個孩子的問題只有孩子接收到愛的能量
  • 父母如何來愛孩子
    每一位父母都認為自己是愛孩子,每位父母都有自己怎樣去愛孩子地理解,愛就是無條件的愛。那麼到底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呢?就是無條件地接受他的一切行為語言和想法。愛,就是相信他。很多父母可能覺得有道理,可能覺得我是相信孩子的,但是每次他都辜負我的信任,我怎樣去相信他,其實這就是條件的。你按照我去做,你聽我的安排,我就相信你。如果說你不聽從我的安排,我就不相信你。
  • 父母要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天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天生的,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如何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感情、如何理性地去愛孩子,卻是需要所有的父母學習和重視的。新手爸爸媽媽很多時候真的不夠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在面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時常常會莫名其妙、手足無措,因為初為父母的角色,誰都沒有經歷過育兒「崗前培訓」,孩子出生時更沒有附帶「說明書」,所以育兒路上也只能是邊學習、邊摸索、邊實踐,不知不覺間孩子長大了,家長似乎才學會如何去對待孩子。
  • 孩子總是生病,其實是需要父母的愛
    當時就想告訴她們,孩子總是生病,其實是需要父母的愛。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家孩子小的時候,也是經常生病,最後發現,只要是多用心陪陪他,他就會少生病和不生病。特別是上呼吸道的問題,比如反覆咳嗽,經常發燒,很容易嘔吐,痰多,鼻涕多等,很多孩子都是因為情緒壓抑久了,導致的一直好不了。
  •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愛,最好的愛是陪伴
    父母在孩子眼裡,只是陌生人。外公外婆大概是覺得對孩子有所虧欠,所以就十分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也就養成了他的壞脾氣。兒子今年十三歲了,小學剛畢業,她想讓兒子到城裡上學,就在城裡租了房子,把父母和兒子都接過來了。她也想著兒子大了,應該在身邊陪著他,就和老公辭了工作,回來了。
  • 父母都知道愛孩子,但你的愛他需要嗎?小心你的愛成為孩子的累贅
    關愛孩子不光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更需要父母有正確對待孩子的態度、行為、以及方法。家長們都知道愛孩子、疼孩子,但你們真的了解過孩子他真正需要什麼樣的愛嗎?小心你的愛成為孩子的累贅。陶行知「愛滿天下」的思想給了我啟示和力量。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觀察、思考孩子在家中是眾人的「太陽」,全家人都圍著他轉。
  • 了解因材施教才能給到孩子需要的愛
    每位父母都愛孩子,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卻常常不領情,這到底是為什麼?通過跟很多家長孩子溝通發現,很多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一味的將自認為正確的方式、最好的教育給了孩子,其實不然,也許給孩子的教育方式與愛並不一定是孩子適合的需要的,導致孩子成長並不盡人意,父母也有強烈的挫敗感!
  • 把孩子還給他自己,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其實,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將孩子還給他自己,讓他成為自己人生中的主角。一是媽媽不覺得自己活得辛苦,只要能愛孩子就可以;二是媽媽認為,孩子不屬於父母,而是屬於他自己。對比當今大部分控制型的父母來說,這位媽媽給孩子的愛,才是真正的、純粹的愛。
  • 《父母的界限》- 給孩子真正需要的愛,請後退一些,再後退一些
    冷漠無情的孩子父母其實都是深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如何讓孩子感知父母的愛,並順暢地流到孩子的1、給孩子心靈的「愛箱」注滿愛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勝過一切,父母應儘量滿足孩子的這一要求。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在周末,跟孩子一起去逛逛商場、看一齣電影、去圖書館借書、一起去爬爬山、跟孩子一起買菜做飯等等。孩子雖然在逐漸長大,但是並不代表孩子不需要你,他只是不想你幹涉他的想法與行為而已。
  • 二胎家庭,父母如何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
    前幾天有寶媽給我留言,說朵媽能不能寫一寫二胎家庭,父母如何平衡對孩子的愛?「吃醋」鬧矛盾,寶媽們要做好一視同仁,讓孩子感覺父母暫時不在自己身邊,並不是不愛了,而是把愛進行了合理分配。大寶越是不可愛的時候,也恰恰是他最需要愛的時候,這個時候,寶媽們要多給大寶一些愛。
  • 不會愛的父母,養出的孩子會是什麼?
    直到2019年4月20日,他在千裡之外的重慶被捕。   在怨恨、不解和痛心的複雜情緒中不知如何自處,謝家人本想「淡忘這個事情」,突然間「他又出現了,被找到了」。媒體披露的信息顯示,逃亡的三年裡,吳謝宇在酒吧做過「男模」,花費十幾萬購買彩票,多次出入色情場所……似乎有另一個「吳謝宇」,從「完美」的人設中逃逸,徹底放逐。
  • 父母與孩子關係不好的家庭,需要掌握向孩子表達愛的方式
    情緒失控帶來的傷害記憶往往都比較長,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這都是父母不懂得控制情緒,不懂得向孩子表達的原因,需要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很多時候的責罵都是善意沒有惡意的,這都是需要家長去掌握如何向孩子表達愛他的方式。
  • 《童年不缺愛》:被愛的孩子是幸運,會愛的父母是奇蹟
    《奇蹟男孩》裡的奧吉天生面部畸形,但在父母的愛與鼓勵下,他從不自卑,直到他開始踏入學校。因為面部畸形,他遭遇到了同學們前所未有的惡意,於是他難過墮落,但在父母的愛與鼓勵下,他慢慢找回自信,並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善意。看這部電影時,很多人認為面部畸形的奧吉戰勝自我,勇敢面對生活是奇蹟。
  • 愛孩子有講究,如何給孩子適當的愛,智慧父母這樣做
    父母應該怎樣愛孩子1、學習育兒知識更新育兒觀念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在沒有接受到新的育兒理論之前,每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從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那裡學來的,儘管有的人從小受到父母粗暴且不恰當的教育的苦,也曾經發誓以後自己做了父母不會像父母那樣對待孩子,可是一旦當了父母之後
  • 在愛孩子時,父母需要「自私」一點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父母的愛,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無私」。願意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一切,是很多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並且常常引以為傲。可是在我看來,每個推崇「無私」的愛的人,多多少少都夾雜著自己的私心。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通過犧牲自我而付出的愛,都註定以悲劇收場。因為,在愛裡,我們都需要「自私」一點。01愛,從不是埋葬自己昏黃的天空,乾枯的樹枝,地上滿是起伏如墳頭般的土堆。
  • 愛孩子是本能,立規矩是責任,如何愛才是最好呢?
    真正懂得愛孩子的父母,便明白愛是有邊界的,立規矩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那麼如何愛,才是愛孩子?為孩子立規矩,該怎麼立呢?愛是本能,本能之後我們要讓孩子感覺到愛,從內心感知到愛,他們才會真正擁有愛的力量。瑪利婭·蒙臺梭利博士在《童年之秘》書中寫到:愛不是原因,而是一種結果。它就像是一個行星,接收著太陽放射出來的光芒。
  • 養廢一個孩子,只需要父母的愛毫無原則
    孩子來到世上白紙一張,父母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溺愛無度,他便恃寵而驕,從此誰都不放在眼裡,心安理得啃老,因為他知道父母會給自己兜底。毫無原則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父母應該成為孩子命運的總舵手,而不是讓溺愛毀了孩子。
  • 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孩子小,主要是以感性認識為主,所以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我覺得可以從下面幾點做起: 一、愛要說出來。 中國人的性格沒有西方的放得開,對「愛」這個字難以啟齒。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父母的愛大都是「愛在心裡」。
  •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愛父母?高情商父母明白3件事,很重要
    我們許多父母已經習慣於付出,並不希望得到回報或感恩,或因此自己的作為沒有必要對他孩子解釋。他們在聽到我說要教孩子愛自己時常常表現不屑,覺得父母的愛是無私不求回報的,怎麼能教孩子愛自己呢?聞此言,我常答: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他會懂愛嗎?他會愛別人、愛自己嗎?一個只有自我的人,長大又如何立足於社會?
  • 愛孩子,就讓他愛更多人
    愛孩子,就讓他愛更多人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作為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指給孩子一片藍天。讓他愛更多人,就是這片藍天。為什麼這麼說?女孩的內心世界越來越小,她甚至選擇到國外讀書,以此遠離家庭。心中沒有愛,也感知不到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