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點藍字,我們哪來故事?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父母的愛,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無私」。
願意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一切,是很多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並且常常引以為傲。
可是在我看來,每個推崇「無私」的愛的人,多多少少都夾雜著自己的私心。
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通過犧牲自我而付出的愛,都註定以悲劇收場。
因為,在愛裡,我們都需要「自私」一點。
01
愛,從不是埋葬自己
昏黃的天空,乾枯的樹枝,地上滿是起伏如墳頭般的土堆。
在一棵枯萎到有些陰森的老樹下,有人正在朝一個深坑裡不停的鏟土。
當她走近那個深坑的時候,她在坑裡看到了正在被掩埋的自己。
而她就是那個將自己埋葬的人
這詭異恐怖的場景,不是驚悚片,而是最近熱播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的第三集《失眠人的夢》中,一個全職太太的夢,也是她壓抑到窒息的生活的真實寫照。
她每天的日常就是在整潔的一絲不苟,卻單調到壓抑的家裡,細緻入微、周而復始的照顧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白天,她做早餐,整理房間,清洗衣物,準備晚餐,清洗廚具。
晚上,她在丈夫的鼾聲如雷中,夜夜失眠。
她說:
「這就是我一天的生活,結婚4387天,今天是這樣,昨天是,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明天也是。」
她的生活蒼白且乏味,她也被這枯燥的生活折磨的面容憔悴,精神萎靡。
很多網友感慨:「全職太太的生活好恐怖。」
其實,全職太太的生活並不恐怖,恐怖的是在她當全職太太的日常裡,除了失眠的夜晚,沒有一分鐘是留給自己的,沒有一份愛是用來滋潤自己的。
她給家人精心準備早餐,卻在家人走了之後,一個人吃泡麵和孩子吃剩的飯;
她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可是所有的活都是在收拾家人留下的爛攤子,沒有一點是為了取悅自己;
她早已對自己的生活極為不滿,可仍然在面對家人時,努力擠出少有的笑容;
她也曾有份編輯助理的工作,但卻為了孩子放棄了;
她每天都飽受失眠的折磨,可仍然為了不吵醒丈夫,夜裡躡手躡腳的起床,連鞋都不敢穿。
她的生活裡只有家庭瑣碎,只為取悅家人,從來沒有自己。
然而諷刺的是,很多人一邊在這種壓抑的基調裡倍感不適,一邊卻將這種通過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滿足他人利益的愛,推上道德的制高點,並冠以「無私」、「偉大」的頭銜大肆宣揚。
父母為了孩子,或妻子為了家庭,要犧牲自己的愛好,犧牲自己的時間,犧牲自己的事業,犧牲自己發脾氣的權利,犧牲自己可以犧牲的一切,這是「偉大」的,也是理所當然的。
可一個人若沒了完整的自我,給的愛也必然是殘缺的。
《隱秘的角落》裡的周春紅,《小歡喜》裡的宋倩,《聽見她說》第二集《許願》裡小雨的媽媽,她們都在經歷了婚姻的失敗之後,把生活的重心全部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
她們願意把最好的一切都留給孩子,願意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生活、愛情。
可是失去自我的她們,也都無一例外的控制著自己的孩子,要求孩子要像提線木偶一樣永遠忠於自己,服從自己。
而她們的孩子也被道德約束著,面對著那個犧牲的一無所有的母親,絲毫不敢反抗。
在這些所謂無私的愛裡,她們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家人。
就像影片裡的這位全職太太,為了家人,她埋葬了自己,卻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過成了陰森窒息的恐怖片,這樣的犧牲究竟意義何在?這種讓人望而生畏的愛真的毫無營養。
02
成就孩子,也要成就自己
其實,這些悲劇,本可以有另外一種結局,只要她們在這些愛裡,可以保留一些私心。
特斯拉之父,現實版的「鋼鐵俠」Elon.Musk是非常成功的商人。
他不到30歲就資產過億,在最新的福布斯美國富豪榜上,他以700億美元的資產,排名第七。
他開創了電動汽車特斯拉,並且在2020年5月首次成功發射商業載人飛船。
在Musk輝煌的人生裡,有一個比他更牛的人,那就是他的媽媽Maye·Musk。
Maye的人生比Musk更加傳奇,她大學畢業後結婚,並在三年的時間生育了三個孩子。但是好強的她在孕期讀完了營養學碩士的課程,並且開了一家諮詢服務公司。
在Musk十歲的時候,31歲的Maye和丈夫感情破裂。她從此失去了婚姻,但並沒有因此失去自我。離婚後,她重拾了自己的專業-營養師,並且開始了自己的事業。
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41歲的Maye帶著孩子遠赴加拿大。一個單身母親,帶著三個孩子遠渡重洋,舉目無親,艱難可想而知。最艱難的時候,他們擠在小小的廉租房裡,為了生存,她身兼5職。
即使如此,她仍然傾盡全力支持孩子的夢想,並且憑藉自己驚人的毅力,拿下了加拿大註冊營養師的資格,開創了自己的工作室。
50歲的Maye,事業已經漸入佳境,她的孩子們也都長大了,並且在美國矽谷創辦了第一家公司:Zip2。而她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加拿大的事業,到美國重新開始。
她在美國重新考取了美國的註冊營養師,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並且以60多歲的高齡登上了多家雜誌的封面,在模特界和時尚圈也佔據了一席之地。
作為養育了三個孩子的單身母親,她的經歷根本不能用含辛茹苦、無私奉獻來形容,而是獨立、果敢,牢牢的把握著自己的命運。
她愛她的孩子們,也像其他的母親一樣,為了成就孩子的夢想奉獻過。
在他們剛搬到加拿大的時候,經濟困難的她用打工攢下的第一筆錢給孩子買了電腦。
可是,她的愛不是通過犧牲自己去裹挾別人,而是讓所有被愛滋養的人,都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段艱難的時光裡,Maye並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孩子們做她的戰友。他們在求學的間隙,打工賺錢,減輕母親的負擔。
對此,Maye並不心疼,她說:「他們應該為自己負責。」 「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
在她獨立精神的影響下,她的三個孩子也非常優秀。馬斯克的妹妹塔斯科是曾獲過很多獎項的製片人和導演;馬斯克的弟弟也是很成功的商人,開辦了多家連鎖餐廳。
我們都以為人生開掛的是Musk,而真正開掛的,其實是他的媽媽Maye。
而Maye彪悍的人生,正是源於她在成全孩子的時候,也「自私」的成全了自己。
在愛孩子的時候,每個父母都應該「自私」一些。
這個「自私」並不是只顧自己,而是應該讓愛與被愛的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權利和自由。
03
愛孩子,不是圍著孩子轉
前一段時間去參加朋友婚禮的時候,見到了朋友的叔叔一家,那個傳說中有兩個成績優異、多才多藝、懂事得體,總之,就是教育的十分成功的孩子。我迫不及待的想趁這個機會好好向他們取取經。
婚禮開始的前一天,朋友的叔叔帶著嬸嬸和小女兒驅車10個多小時從外地趕來。
他們說,小女兒一路都在奮筆疾書,因為要準備上大學的申請材料和考試,緊迫程度類似國內的高考前夕。
更讓我驚訝的是,他們一到朋友的家,就拉著小女兒投入到了婚禮的準備工作中,沒停下的幫這幫那,完全沒有因為迫在眉睫的考試對女兒「特殊照顧」。
他們剛上大學的大兒子就更是離譜了,坐了一天的飛機從學校趕來,晚上10點多才到朋友家,飯也沒來得及吃一口,就被他爸拉去當苦力了。
而他們的兩個孩子,則真的如傳說中那樣,不但對此毫無怨言,還給朋友的婚禮精心排練了節目。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能忙裡偷閒的寫入學申請、複習考試,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心。
他們和孩子的關係,更像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彼此相愛,但沒有牽絆。沒有誰享有特權,每個人都能對自己負責。
在後來的交流中,朋友的嬸嬸告訴我,他們家從不是圍著孩子轉的,而是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中心。
他們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規劃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可以彼此建議,卻從不為對方做決定。他們無需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的計劃和習慣,當然孩子也無需為了父母改變什麼。
正因為如此,他們都在這種舒適的家庭關係裡,生長成了最舒展的自己。
而這,才是愛最好的樣子。
好的父母之愛,不用圍著孩子轉,更不用為了孩子委屈自己:
遇到想吃的東西,不必全留給孩子,可以和孩子平分;
遇到想買的東西,不必忍痛換成孩子的玩具,可以留一些給自己揮霍的基金;
心情不好的時候,不用為了孩子強忍笑容,可以找個發洩的方式,做一天瘋狂的媽媽;
累的時候,也不用幹完所有的家務,可以給自己放一天假,無視房子的髒亂差。
愛孩子的時候,也別忘記愛自己;取悅孩子的時候,也別忘了取悅自己。因為比起整齊的房子和熱門的玩具,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發自內心的快樂。
在描述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時,我們總喜歡用「教育」這個詞,可是我並不喜歡,因為這個詞裡多多少少有控制的成分,而好的關係裡,一定沒有控制。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一定是給彼此自由,我們可以相互遷就,但是誰都不該為了這份愛犧牲自己、埋葬自己。
誰都無需在這份愛裡成為「救世主」,或者「聖母」,而是要「自私」的成為那個最真實、最舒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