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父母,很難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原生家庭的痛很難被治癒

2020-09-04 逗兒媽媽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話糙理不糙,大千世界的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就連自己的親生父母也不例外。有的父母生下孩子覺得就是累贅;有的父母為了自己的私慾離婚重組新家等等,父母的這些做法受傷最深的自然是孩子,而這一切都源於內心的自私。

亮亮今年十歲了,十歲之前一直都是一個活潑的孩子。而自從爸爸媽媽離婚後他跟著奶奶一起生活,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沉默寡言,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每天晚上做夢都會夢到父母吵架的場景,甚至有時候還會經常夢到媽媽回家接他的場景。

後來有一天媽媽來接亮亮,說是可以給他更好的生活條件,奶奶為了孫子的將來著想便同意了。跟著媽媽進入了新家,新環境。同時也進入了新校園。結果剛上了沒幾天就被老師喊到學校,原來亮亮在學校經常受人欺負,並且還不敢告訴老師,只是自己默默的承受。

亮亮媽媽找到老師了解原因,老師告知:孩子這是心理問題,很明顯是自卑且敏感,這需要家人的陪伴和長時間的心理開導才行,否則這樣的狀態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的自私其實就是對孩子的關心太少,因為各種原因凡事只顧自己,從不考慮對孩子的傷害。

自私的父母,給孩子的童年帶來哪些陰影

1.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內心自卑的人往往都是受過很大刺激或經歷過重大變化的,因此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在外人面前會極力的掩飾自己,經常會否定自己的作為,並且常常會擔心自己各方面不夠好而導致別人瞧不起自己,甚至不願意和陌生人溝通,交朋友。

2.不願意提及過去

當家庭裡發生一些重大故事時,比如父母離異,經歷過和父母分別的孩子,一般都不希望別人提及這些事情,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光彩的事情。同齡的孩子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他卻沒有,因此這個時候他會假裝的製造出有父母疼愛的假象,讓別人看到自己也有同樣的待遇。

3.渴望親情但又懼怕親情

自私的父母一般對孩子的關心也會處於不管不顧的狀態,長期缺乏情感上的安慰會讓孩子出現患失患得的感覺。一旦得到父母的愛就會小心翼翼的保護著,就怕瞬間失去。這樣的孩子日後會在這種親密關係中失去自我,甚至為了留住對方而做出一些太過激的行為。

有些父母可能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或自身原因無法給孩子足夠多的愛,而導致孩子出現一些性格方面的問題。愛可以遲到但絕對不能缺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還是儘量的彌補孩子。

如何讓孩子擁有美好的童年

1.不要以為錢是萬能的

父母每天辛苦勞作,目的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但在掙錢的同時也要顧及孩子的感受。特別是孩子處於性格塑造最重要的階段時,一定要好好的陪伴孩子。如果因為缺少父母的愛而形成了一些比較偏激的性格,這才是無法用金錢來彌補的。

2.多和孩子溝通

解鈴還須繫鈴人,如果孩子因為父母的原因而導致性格或心理出現問題,那麼父母就要想辦法來彌補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家人可以經常出去遊玩兒,吃吃飯,主要目的就是增進親子感情。

3.不要讓孩子按照父母的規划走

其實父母對孩子進行人生規劃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就是在做規劃時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進來,本身讓孩子按照大人的人生規划去走,就容易影響他們性格的塑造。因此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總打著關心孩子,為孩子好的藉口來參與孩子的人生規劃,這樣只會讓你們的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並且他的童年也不會快樂。

大家都是第一次初為人母,初為人父,雖然可以犯錯也可以自私,但請凡事一定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父母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唯一。如果連父母都對孩子持冷漠的態度,那麼誰還會關心他們呢?

今日話題討論:您身邊有自私的父母麼?您是怎麼看待父母自私這件事情的呢?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熱播:自私的父母養出的孩子,長大後真的很難快樂
    其實,並不是父母雙全,孩子就一定能快樂長大。劇裡凌霄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因為妹妹的意外離世整天爭吵,懂事的凌霄就像一隻被嚇壞的小羊一樣,每天在父母的爭吵裡鬱鬱寡歡,小小年紀就很少看到他的笑臉。直到父母離婚,凌霄才擺脫父母的爭吵,過了幾年安生日子。
  • 《以家人之名》熱播:自私的父母養出的孩子,長大後真的很難快樂
    本以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會比較內向、自卑,但是在李尖尖身上沒有看到一點負面情緒的影子。其實,並不是父母雙全,孩子就一定能快樂長大。劇裡凌霄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因為妹妹的意外離世整天爭吵,懂事的凌霄就像一隻被嚇壞的小羊一樣,每天在父母的爭吵裡鬱鬱寡歡,小小年紀就很少看到他的笑臉。
  • 這樣的父母,很難養出快樂的孩子
    很多父母口口聲聲說,一定要讓孩子過的比自己快樂。可是父母自己沒有的東西,如何給予孩子?比如說幸福、快樂。01憂傷的父母,很難養出快樂的孩子。電視劇《清平樂》迎來了大結局,劇中王凱成功演繹了一位君王宋仁宗的一生。
  • 這5種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伴隨一生,很難被治癒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出生在一個怎麼樣的家庭,擁有什麼樣的父母也算是一種緣分,但在一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控訴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傷害,而這種傷害是難以治癒的。
  • 《流金歲月》朱鎖鎖:原生家庭的痛一輩子難治癒,只是她偽裝的好
    本來兩個背景差距較大的女孩,是很難成為閨蜜的,但因為他們的三觀一致,卻成為了彼此成長路上最好的朋友。如果從她們的家庭做對比,無疑蔣南孫要比朱鎖鎖幸運很多。蔣南孫雖然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但最終,她與奶奶和解,一路上遇到的每一道坎,都有人出手相助。比起蔣南孫的幸運,朱鎖鎖成長的過程中真的很不幸,她是《流金歲月》這部電視劇中,最讓我心疼的一個角色。
  • 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原生家庭
    而另外一個同朱朝陽情況相似的同學葉馳敏,同樣的父母離異,他的父親是一個警察,雖然工作很忙,還是會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寫作業,一起看她喜歡的電視劇,哪怕家長會趕不到遲到都會去參加。所以類似的兩個家庭,不同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 父母重男輕女,是原生家庭最大的痛
    按理說,父母把我們孩子養大,孩子應該懂得感恩長大了好好孝順父母,一幅家庭和諧、美滿之景。可是,也有很多家庭並不是這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正所謂的母慈子孝,可是很多時候,原生家庭也是有苦說不出。小夢家就是如此。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不幸的痛,到底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
    託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主要取決於成年人,而受這樣的」不幸「危害最大的就是孩子。原生家庭的」痛「往往使孩子深受其害。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就原生家庭與兒童心理的關係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癒童年。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勝訴:自私父母,贏了法律輸了家庭
    02這對自私的父母,贏了法律,卻輸了家庭。從表面看,麗麗的父母打贏了官司,成了最大的贏家。但同時也暴露出了這對夫妻極度自私自利,毫責任感的心態。他們從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只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當初不管大女兒願意不願意,直接要了二胎。生完之後,才發現自己經濟條件不允許,才發現自己年齡大了,養不了。
  •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遇上一個不配合的熊孩子,簡直是對脾氣最大的考驗。於是我們衝孩子發脾氣、吼,甚至是動手打,直到孩子老實為止。然而發火一時爽,事後悔斷腸。在怒完之後,更多的是愧疚,想到剛剛憤怒而扭曲的臉留在了孩子心裡,又止不住地心疼。為什麼對孩子容易發怒?一個易怒的父母,不是孩子太調皮太難教,而是父母本身出了問題。
  • 10種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文 | 丹鳳育兒(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什麼是原生家庭,什麼是新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一個孩子從出生到結婚、建立一個新家之前的這段家庭生活,通俗的說就是父母的家。一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專橫跋扈的母親,懦弱無能、自私、沒有責任心的父親,能力不足責任心有餘的大哥,油嘴滑舌受蘇母寵溺的二哥,對於這個家裡的女兒,蘇明玉(姚晨扮演),在這個家庭中毫無平等可言,這樣的家庭對她來說就是一個悲劇,這樣的成長環境導致了蘇明玉少年時的冷漠、叛逆、獨立、倔強的性格特點,她一度開始討厭自己,因為她發現她越來越像自己的母親。
  •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有多大?父母要先治癒自己,再教育孩子
    有些人的幸運,是從幸福的原生家庭開始的,他們總是更陽光開朗、快樂和自信。而有些人的不幸,是從不幸福的原生家庭開始的,長期生活在被負面情緒包裹的極端環境裡,導致她們的成長時常伴隨著緊張、焦慮、挫敗和痛苦。由趙薇發起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二集《許願》上線,由楊紫主演,獨白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聚焦原生家庭議題,再次登上微博熱搜。
  • 孩子一不聽話就想打?降低「原生家庭」傷害,父母平靜孩子才乖巧
    雖然中國傳統的育兒觀念裡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概念,但長久下來我們也發現了父母要是長期對成長中的孩子使用暴力手段,孩子極易形成童年陰影,活在「原生家庭」的心理創傷中。我的表妹麗麗就是被原生家庭所傷害折磨的孩子,她的爸爸媽媽脾氣都不太好,小時候她一犯錯,就男女混合雙打,直打到她在地上求饒。
  • 《原生家庭》:有毒的家庭應該被看見,有毒的父母就是不愛孩子
    外表看起來很和諧的家庭,可能常年存在著冷暴力;那個和藹可親的好父親可能每周都會虐待孩子。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比我們想像的要大的多。父母的婚姻不和諧,可能會影響子女的婚姻。父母對孩子施暴,孩子長大後也會變成暴躁的父母,我們說的娶妻不賢禍三代也有這個意思。原生家庭的傷害就像是輪迴,不僅僅影響孩子,還會影響好幾代人。
  • 《原生家庭》:孩子,你與父母的關係,決定了你一生的幸福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最近幾年,&34;這四個字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討論,80後、90後開始意識到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原生家庭》是一部振聾發聵的家庭心理療傷經典之作,這本書主旨不在於控訴這樣的父母,而是給那些受過原生家庭傷害的人傳授具體的對策,讓他們從與父母的負面關係模式中解脫出來,得到自由和幸福。
  • 什麼是富養孩子?最好的富養就是「家庭幸福,父母恩愛」
    只想說一下她的原生家庭和她自己的婚姻家庭的隱隱的聯繫。她的父母親在她上學時就離婚了,她的母親很不容易,帶著她和妹妹,全靠她母親打零工培養她們上學。她姐妹倆很爭氣,工作都也好。她獨立自立,很能幹。似乎家庭的變化對她沒有什麼影響。但誰知內心的傷害也許是我們所有的外人都看不見的,甚至本人都不知道心裡隱形的痛點是什麼,但它卻潛移默化了她的行為。
  •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枷鎖,想要斬斷,就從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有位名人曾說過,「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意義重大,帶來的影響也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在教育孩子的經典語錄中,有這樣一則名言:「父母要想培養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營造一個輕鬆和睦的家庭」。
  • 原生家庭治癒指南
    這本書感動我的地方主要在於後半部分,原生家庭這個詞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已經不陌生,但是如何治癒因為原生家庭而帶來的傷害,卻沒有人告訴我們。 5.酗酒型父母,喝醉酒後翻臉不認人,酒醒之後抵死不認帳,用這兩句話用來形容酗酒家庭的狀況再合適不過。 記得我之前的一個家長,她和老公都特別喜歡喝酒,每次喝酒前都會把孩子送到姥姥家或者等孩子熟睡後。點個小龍蝦就個花生米,一起暢聊人生到夜半。
  • 案例分享——原生家庭的痛和療愈
    問:父母做什麼?回答開始模糊:父母在農村,家庭情況不好,只想逃離。因為是免費諮詢,沒有開通語音,沒有再深挖,但是可以感受到小張內心對原生家庭的恐懼。「原生家庭」這個詞大家都熟悉了,也知道很多問題都源於原生家庭,有的人需要終身來與之和解。而和解的道路不僅僅是看書學習,自我療愈,更需要來自於朋友和現實生活中的關懷和愛。
  • 原生家庭怪圈:莫讓孩子一生都在療愈童年
    這些劇的熱播,也讓「原生家庭」這個詞又重新回歸到人們的視線。讓人們重新開始熱議原生家庭對於孩子一生成長的影響。什麼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一個人從小成長的家庭,也就是由我們的父母照顧的家。再生家庭是指我們自己建立的小家,包括我們的老公或老婆還有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