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父母都認為自己是愛孩子,每位父母都有自己怎樣去愛孩子地理解,愛就是無條件的愛。那麼到底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呢?就是無條件地接受他的一切行為語言和想法。
愛,就是相信他。很多父母可能覺得有道理,可能覺得我是相信孩子的,但是每次他都辜負我的信任,我怎樣去相信他,其實這就是條件的。你按照我去做,你聽我的安排,我就相信你。如果說你不聽從我的安排,我就不相信你。
我們真的要相信每個孩子學習成績如何的不好,依然會有他的一片天空。我們真的要相信每個孩子不論他現在多麼的調皮,他都有變得這麼調皮的背後原因。我們真的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善良的基因,他的良知可以通過愛來喚醒的。
我們不相信孩子,歸根結底的原因是我們不相信自己。
第二個,就是給孩子自由,它的本質是給孩子自由寬容欣賞。而溺愛的本質是管制包辦,溺愛不是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
現在的孩子普遍在物質上得到很多,然而呢在自由上卻得到的很少,其背後的原因是人們對自由和愛的關係是搞不清楚。很多家長聽到自由這個觀點,甚至會大吃一驚,給孩子自由,那孩子不就無法無天嗎?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自由意志的剝奪,典型的方式就是包辦,控制和嚴厲的管制。小到穿衣吃飯,大到擇業擇偶,表面上是看給了孩子很多,背後的實質,是剝奪本屬於孩子的自由。
愛就是給孩子自由,自由的含義絕對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甚至是胡作非為,這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現。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和犯錯誤的權利,使孩子獲得成長必須的生活經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前提和基礎是信任孩子,自由的人才能擁有獨立的思想和品格,才能在生活當中擁有安身立命的資本。
所以父母想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就要懂得把自由和寬容還給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長必須要得到充分的愛,是充分的自由,就像人類必須要有新鮮空氣和乾淨的水,只要是正常的真愛,給得再多,也不會讓孩子變壞。
正常的情況之下,孩子的自然表達一定是善的和美的,這是天性。真正的成長必然是自由選擇的結果。在任何形式上對孩子的強力控制,都會給孩子造成某種程度的心理創傷。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獨特的個體,堅信在這個孩子的內部早已具備了成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
我們就像對待一顆麥粒一樣,它具備所有成為一個麥穗的要素,我們需要完全安心於去做最簡單的澆水除草的工作,而不會擔心這個種子何時出苗,何時開花,更不會擔心它會長成一棵野草。自由只有一種,剩下的都是不自由。不自由的程度各有各的不同,它也是只有一種。那就是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現在呈現出來的面貌。
我們都已經知道嚴厲的教育和棍棒教育的弊端,請相信自己的感覺,跟隨你的心,好好的愛你的孩子,更新鮮的空氣,對人的身體,對人的健康更好。那麼更多的愛也會讓你的孩子成長得更出色。
第三個就是給孩子的愛護和擁抱,跟孩子安撫和擁抱,比任何說教都要強。有人曾經考察過福利院,福利院給孩子提供了很好的而且很充足的食物衣服和玩具,但工作人員卻發現孩子們的發育都很慢,體質都不怎麼好。還有很多孩子呢常常是鬱鬱寡歡,甚至眼神是呆滯的。這個人都讓我們工作人員很迷糊很困惑。為什麼有這麼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們還是沒法健康快樂的成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福利院專門從心理治療室裡邊,請到一大批人過去,查找原因,經過一系列的研究發現,終於找到了原因,因為這些孩子太缺乏擁抱和愛撫了。如果孩子在幼兒時期缺乏擁抱和愛撫的話,就很容易形成心理創傷,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將來的生活跟工作。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足夠的擁抱和愛撫,才能夠始終跟孩子保持親密關係,才能夠強大孩子的內心。孩子如果說在幼兒時期沒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撫的話,不管將來取得多麼大的成就,又有多麼大的能力,多麼的高高在上,都不會真正的接納和喜歡上自己。
對孩子來說,情緒的疏導和宣洩是非常的重要。當孩子情緒不佳的時候,簡單的說教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創傷。其實愛護就是使得孩子的情緒得到宣洩和釋放,很多父母在檢查孩子的考試試卷的時候,訓斥自己的孩子,你到底怎麼搞的?這些老師不是都講過了嗎?我也給你講過很多次,你怎麼就是做不對呢準備?面對父母的訓斥,有些孩子呢就會不停的去抹眼淚,還會道歉。媽媽,對不起,我錯了。孩子本身也想考好,沒有考好,他也很難過。如果你能夠好好的安慰她,那麼他以後肯定能考得更好一點。
所以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跟孩子的溝通當中,儘可能的給孩子多一些擁抱和愛護,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喚醒和提升孩子與生俱來的生命能量。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如果你用鼓勵的聲調和動作來跟孩子溝通,就能收到遠比嘮叨更好的教育效果。有時候你拍拍孩子的背,或者說只是跟孩子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信心。
第四個呢就是給孩子尊嚴,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每一個人都需要得到尊重,大人需要孩子也一樣的需要。如果孩子小時候父母因為某些事情沒來照顧好孩子的尊嚴,可能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父母的對待決定孩子的未來,不同的對待結果也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