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父母如何巧用特別時光把愛傳遞給孩子?

2020-09-03 當媽路上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教授為了給女兒瑪麗優質的陪伴,每周特定拿出一個小時和孩子盡情遊戲玩耍,並把它制定為與瑪麗的特別時光。


有一次當簡•尼爾森教授與女兒瑪麗共度特別時光的時候,電話鈴聲響了,簡•尼爾森拿起電話說:「對不起,我現在不能跟你講電話,現在是我和瑪麗的特別時光。」


瑪麗聽到媽媽告訴別人跟自己在一起的時間如此重要,開心地抱著媽媽的臉左親親右親親。


因此簡•尼爾森教授把共度特別時光列入正面管教工具,為更多父母示範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從而增強孩子的內在力量。

職場父母如何為孩子制定特別時光?


職場父母,由於工作忙碌或者需要出差等,不能常伴孩子左右。這時提前計劃與孩子的特別時光能夠很好地幫助職場父母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與孩子保持緊密聯結。


剛開始和孩子建立特別時光的時候,需要耐心地和孩子溝通,告訴他爸爸媽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不能一直陪著你。


但是爸爸媽媽每天和你都有一個特別時光:比如爸爸媽媽下班回來8點到8點半,是爸爸媽媽專門留給你的時間,問問孩子希望在這三十分鐘的時間裡可以陪他做什麼?


這時就可以協助孩子一起列下他想要的特別時光清單,比如一起讀故事,看動畫片,下棋等,當孩子能在父母的陪伴下自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就會覺得特別的有價值感和歸屬感。


共度特別時光的要求


一、時間把握:
• 2-6歲:每天保證至少10分鐘陪伴
• 7-12歲:每周最少保證30分鐘
• 13歲以上:每月一次
二、三個要求:


1.家長放下自己的事,全身心投入,和孩子一起互動
2.孩子做主:做孩子想做的事,專心聽他們想說的話
3. 家長要讓孩子確切知道這段時間是專門為他們安排的,是父母對他們的愛和陪伴。


▼共度特別時光之親子遊戲推薦

①兩點連線



爸爸媽媽準備一張紙,紙上畫上若干黑點,媽媽示範用畫筆在兩個黑點之間連線,然後讓孩子試一試,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②我和小球



爸爸媽媽和孩子坐在地墊上,嘗試用手圍繞身體來回滾球。媽媽和孩子平躺在地墊上,嘗試用雙腳或雙腿夾住球,抬高雙腳雙腿,並用手夠球。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又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柔韌性。


③小魚吐泡泡


爸爸媽媽準備一幅小魚圖畫,請孩子給小魚畫出吐出的泡泡,媽媽示範怎樣畫小圈圈,讓孩子照著媽媽畫的圈圈進行臨摹,小魚吐泡泡的作品就完成啦。既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又培養孩子對畫畫的興趣。


④套圈圈


爸爸媽媽先在地上擺上若干小玩具,媽媽示範如何玩套圈遊戲。

讓孩子練習投擲套圈,拋的過程中訓練孩子的手臂力量,提高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同時感受來自套圈遊戲的快樂。


小推車來了

媽媽讓孩子先蹲下來,將兩手放在地墊上,媽媽扶起孩子腰部,讓孩子雙手支撐身體。媽媽再扶著孩子腳踝,鼓勵孩子前進,讓孩子依靠自己的手臂力量支撐身體,媽媽輔助孩子向前運動,從而發展孩子身體協調性,遊戲過程一定要注意安全。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希望對職場父母能有幫助。

相關焦點

  • 時光帶走的是歲月,帶不走的是親情和愛的傳遞
    時光帶走的是歲月,帶不走的是親情和愛的傳遞文|黃愛玲時間過的真快,2020.11.8日小外孫女桃子一周歲了,本想寫寫桃子的成長曆程,卻遲遲不願意動筆,因為父親在2020年農曆九月初三與世長辭了。父親母親很疼愛我們,從小我們就生長在一個有愛的家庭中。我在家排行最小,父母給了我更多的愛。父母總是教育我們,做人要懂得感恩,要有愛心。貧富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要好,父母對我們管教很嚴,不允許我們隨便拿人家的東西,不經父母允許就是別人給塊糖我們也從不敢拿。生長在這樣有愛有規矩的家庭中我們是幸運的。感恩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健全的人格。我們兄弟姊妹都很孝順。都相繼成家立業了,為人父為人母了。
  • 孩子不愛閱讀?巧用蔡戈尼效應,讓孩子對課外書念念不忘
    03 巧用蔡戈尼效應幼兒園和小學低端的孩子,孩子不想看時,不要強迫。而由父母朗讀,孩子聽,所有孩子都喜歡聽故事。父母朗讀時,儘量聲情並茂,引起孩子歡笑最好。這樣孩子不僅能深切體會到閱讀的快樂。父母的陪伴時光,孩子也感受到了父母的關注和愛。高年級的孩子,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起分享書中好玩有趣的故事情節。
  • 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父母相愛
    都說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可能伴隨孩子一生。沒有愛的家庭裡,痛苦的不僅是夫妻雙方,更是身後的孩子。很多大人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不會在意父母之間的感情關係。可事實上,父母感情好不好,孩子最知道。楊絳先生在《我們的錢瑗》寫道:有一次,兩人帶著女兒去飯店吃飯,當錢瑗看到鄰桌在吵架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一直覺得父母恩愛的小孩很幸運,所以我特別感激爸爸媽媽。因為您們相親相愛、琴瑟和鳴,我覺得自己是個特別幸運的孩子。」
  • 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前幾年有首兒歌,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如果愛我就抱抱我,如果愛我就親親我,如果愛我就誇誇我…… 這首歌寫出了孩子的心聲,也寫出了家長與孩子之間愛的傳遞
  • 【幼兒園家長】如何用愛管教孩子
    最愛孩子的是父母,最應該管教孩子的也是父母,但有的家長卻說自己既不會愛也不會管,因為愛多了孩子不聽話,管多了反而孩子感受不到愛。那麼這些困惑的家長是如何管教孩子的呢?你不準!你必須!很多父母對於如何教育孩子,未來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並沒有明確的目標。看到別的孩子吃什麼牌子的奶粉,就給自己的孩子買相同的牌子;看到別的孩子去什麼輔導班,就讓自己的孩子報什麼輔導班。別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得有,家長覺得自己盡了力,也算對得起孩子。自認為「對得起孩子」的家長,只是通過不斷地付出,換來自己的不留遺憾。
  • 正面管教工具卡22——特別時光
    當孩子一想到和你的「特別時光」時,他們就會產生期待感,覺得自己對爸爸媽媽很重要,爸爸媽媽很在意他,也有助於他們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2、事先安排好特別時光,也是對父母的一種提醒。提醒父母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因為這種愛才有了父母和孩子在今生相遇的緣分。特別時光可以是每天睡前的親子閱讀,也可以是每天接孩子放學路上的輕鬆聊天,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這段時間是特別為他而設立的。
  • 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巧用「冷靜角」幫孩子管理情緒
    第一,可能是因為父母太過溺愛孩子其實關於孩子愛發脾氣這件事情,有不少的家長在親子群交流的時候,都曾經反饋過,但是其中卻很少有家長會採取非常嚴厲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甚至有些家長不僅不指出孩子的問題,反倒是一直順著孩子,抱著一種孩子年齡還小,沒必要太過於苛求的想法去滿足孩子無理取鬧的各種要求。
  • 心理學家:這3種父母,會把骨子裡的自卑傳遞給孩子
    ,這就是心理問題所謂的代際傳遞,除非父母看見這個事實,意識到這種傳遞,進行有效的規避。那怎麼樣的心理問題會這樣代際傳遞呢?下面我們就列舉三種與自卑有關的這種心理特徵,看看這樣的父母是如何把自卑進行傳遞的。1、在人際關係中敏感的父母一些父母,在人際關係中特別敏感,能敏感的覺察到別人的情緒變化,從而會做出一些反應,這會給關係中的自己帶來緊張,給關係中的他人帶來壓力。
  • 愛心傳遞 改變世界:讓孩子學會愛懂得愛珍惜愛人生起步用愛導航
    [原創首發]圖文/單繼德人生應該如何起步呢?有一部電影《把愛傳出去》給出了答案。13歲的主人公託尼按照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件可以改變世界的事情。經過認真思考,他畫了一個圖:從第一個點出發到三個點,再從三個點出發到九個點,最後到無數個點。什麼意思呢?託尼計劃從幫助一個人開始,幫助世界上所有人。
  • 孩子缺愛,脾氣變壞:父母該如何愛孩子?
    孩子缺愛,脾氣變壞,我們該如何愛孩子呢?子不教,父母之過。既然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我們就要對孩子這一生負責任。愛孩子就要陪伴孩子,只有願意給孩子時間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愛孩子就是要學會欣賞孩子身上的優點、長處和潛力,做到「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慢慢少」。愛的教育篇   孩子是禾苗,父母是土壤,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教育孩子要與時俱進,不要用昨天的方法,來教育今天的孩子。
  • 父母的愛,是給孩子一生最好的陪伴
    父母該怎樣對待他們的孩子?世上的愛有很多種,父母又該如何愛他們的孩子?這些都是我們要去學習和了解的。父母的愛就是孩子溫暖的港灣,永遠支持和鼓勵他們做更好的自己。,用這三本書籍去深深體會父母的愛,從兩個爸爸對待孩子的愛、一個兒子感受母親的愛、一個媽媽對待三個兒子的愛中體會父母的愛。
  • 職場英語口語:如何巧發英語簡訊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口語:如何巧發英語簡訊 2012-12-19 10:32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高考後空巢時代,父母如何擺脫分離焦慮症?巧用這些心理法幹預
    導語:最成功的父母是看著自己孩子背影的遠去。這既是每一個父母的希望,又是每一個父母的憂傷。高考結束了,許多孩子將會面臨到陌生的城市開啟新的大學生活。許多父母,此時此刻心裏面既高興,又憂傷的複雜心情心情,就逐漸由淡變濃,愈演愈烈。1.
  • 孩子特別倔強,父母該如何應對呢
    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特別的倔強,說她兩句都不行,犯了錯誤也不會道歉,只會在那裡硬撐, 父母覺得很沒有面子,又不好管理孩子。自己的孩子性格倔強除了遺傳父母的性格特徵以外,其實倔強也是保護他們自己的盔甲,那些隨口就會妥協道歉的孩子,除了會察言觀色,被父母逼著懂禮貌迎合他人之外。內心其實很少會做自己。
  • 二胎生活啟示錄2:不要同等的愛,只要特別的愛
    如果你把愛看成是一個固定的蛋糕,分給這個孩子,那個孩子就沒有,那就會很糾結痛苦。而如果把愛當作是火焰,會發現,愛可以傳遞,可以相互溫暖,可以無限增加。當然,作為父母精力和時間真的是有限的,陪伴兩個孩子怎麼能和陪伴一個孩子相提並論呢?但他們多了兄妹之間的陪伴啊。此外,我很喜歡正面管教當中的一個工具——特別時光。
  • 陪伴孩子,是父母的一場修行
    二胎政策放開以來,擁有兩個甚至三個孩子的家庭也會越來越多,作為家長,如何關注到每個孩子的陪伴,對於生長在獨生子女家庭的年輕父母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在新一代的多子女家庭中,爸爸媽媽就算自己能夠有「一碗水端平」、「絕不偏心」這樣的決心,可也不是家裡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
  • 時光見證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是父母的刻錄機
    我們長大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似乎都陷入時光停滯中,我們就這麼一日又一日的重複著工作與生活。在好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覺得時間停滯了。但自從有了孩子後,時光便有了見證。從一個沒法感受到的胚胎,經過十個月的孕育,慢慢的發育完整,最後瓜熟蒂落,出來了個小人兒。
  • 你愛孩子,但你的愛傳遞得到位嗎?
    有人專門在歐美國家進行調查,問有孩子的家長:你覺得你把愛傳遞給孩子了嗎?最終的結果是80%。同時也對孩子做了調查:你感覺到家長的愛了嗎?結果是20%左右,這個差距其實挺大的。這就意味著:家長本意是要傳遞愛給孩子,但是沒有充分做好。下邊我舉幾個例子,聽完大家就會知道,幼兒時期出現的很多行為問題,是因為孩子需要更多的愛。
  • 巧用鼓勵,讓孩子找到歸屬感
    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紀律、哭鬧不止、胡攪蠻纏、不斷自我否定、懶惰、精神萎靡不振、寫作業拖拉磨蹭、過度黏父母,不合群......上述這些行為,我們基本上都可以稱作孩子的不良行為。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大多數父母的做法是想辦法儘快消除,而大多數父母消除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幾乎可以概括為7個字:威、逼、利、誘、吼、罵、打。
  • 父母加強與孩子互動,度過美好親子時光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怎樣陪孩子們度過這一段有意義的時光。從教育社會能力來說,首先家長還是要和孩子說明宅在家裡的原因,和孩子說明看似這無聊生活的背後是有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來守護這看似平靜的生活。多帶孩子看一些正規的關於疫情的報導,正確的了解疫情也了解這份時光的來之不易。不管家長和孩子都應該珍惜這份難得的安寧生活,懂得感恩,才會彼此都珍惜這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