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必須先學會執筆,什麼是「執筆五字法」?又適用於哪些條件?

2020-12-15 回鋒收筆

"執筆五字法"是沈尹黙一生堅持並積極推廣的執筆法,是對唐朝陸希聲闡明的撼、押、鉤、格、抵五字執筆的進一步闡述。沈尹黙結合自己常年的書寫體驗,認為送種執筆法是既符合書寫者生理特點,又能増強筆力的行之有效的科學執筆法。他的第一篇書法理論著作就是對執筆五字法的闡發。

《執筆五字法》初寫於1940年

沈尹默發表的第一篇書法理論文章《執筆五字法》,在後的其它文章中,如《書法論》、《學書化話》、《書法漫談》中被常常談及,不斷講解,成為沈尹黙普及書法技法不斷闡述的內容,是他的書法理論中最具影響的觀點。

不過,對於《執筆五字法》的寫作時間,眾多文章的作者以為是1943年發表(或1940年初寫成),並把此年作為沈尹黙第一次寫作書法理論文章的時間。例如,經常被專家和讀者引用資料的馬國權編的《沈尹黙書法論化》中,在《執筆五字法》選文的末尾註明"一九四三年"。馬國權在此書的"編後記"中寫道"最早的論書詩寫於一九三屯年,時年五十五歲;而最早寫的論書文章是在一九四蘭年,那時已經六十一歲了。"此外,這本書的附錄部分刊登了戴自中編寫的《沈尹黙先生年譜簡編》,在"癸未一九四三年六十一歲"的條目中,起首即寫明:

先生撰《執筆五字法》,分清了五字執筆法與四字拔錯法的混清,當時他對書法的體會與認識,可於此文中見之。

那麼,《執筆五字法》究竟是哪一年發表的1941年1月1日出版的《讀書通訊》第17期,在第2頁的"學術論著"欄目中刊登沈尹黙的《執筆五字法》一文,文前刊登沈尹黙的《跋簿泉所藏張廉卿草葉》,一頁2篇文章。《執筆五字法》文末有沈尹黙的注語:

因跋廉卿先生草稿,遂作此篇,尹默並志。

可以看出《執筆五字法》是沈尹黙在為張簿泉藏品"張廉卿草葉"做完跋語之後,受觸動有感而發的文章。《跋薄泉所藏張廉卿草冀》文末有寫作的時間:

二十九年一月八日寫記

民國二十九年,即1940年。《執筆五字法》出版於1941年1月1日(《讀書通訊》第17期封面:民國三十年一月一日出版),又寫在《跋薄泉所藏張廉卿草囊》之後,所成文時間應該在1940年11月18日至1941年1月I日之間。因為印刷出版也需要時間,寫作時間應在1940年末。具體的寫作日期,還待新的資料。

此外,1979年齊魯書狂出版沈尹默《執筆五字法》,出版"說明"中寫道:

本冊系沈尹默先生的手書冊頁,作於一九四二年,原共十一葉(頁),內容主要為《執筆五字法》一文,餘葉(頁)為自作舊休詩。

《執筆五字法》正文後寫道:

此篇為餘前歲讀張廉卿先生手稿所記執筆法後而作者,張君主。轉指",。轉指"出於晚唐盧肇之"撥轄法"。盧蓋欲破壞從來筆力之說而妾作者也,遣誤後來,實非淺。尹

舊體詩後落款:

近作錄奉峻齋兄。今正癸未秋尹紫沈尹

舊體詩是沈尹黙1943年寫給蔣維鬆的,蔣維接字峻齋。徐大為在"沈尹黙《執筆五字法》譯註"—文中,註解"前歲"是指1942年,與齊魯書社的出版"說明"相同。徐大為採用的《執筆五字法》內容與齊魯書社的內容一樣,不知是否是依據舊體詩後的落款是1943年秋的緣故。默而,齊魯書社的出版"說明"就《執筆五字法》手書冊頁講的很明白"原共十一葉(頁)"。顯默,《執筆五字法》與舊體詩的內容應該不是一起寫的,因為兩部分的內容遠超11張。

蔣維鬆抗戰時期,在重慶拜沈尹黙為師,向他學習書法,沈尹黙對蔣維掠的才華讚賞有加,為他幾次書贈過《執筆五字法》。蔣維核後來回憶:

沈先生曾經給我寫過一本《執筆五字法》。我最早見到的是一張寫在很薄的皮紙上的,沈先生在上面寫了字,讓潘伯鷹先生轉給我和其他朋友看,看他的書法理論。居來這件作品轉到了好友李天馬先生手上。1941年我又讓沈先生給我重寫了一遍。那時是沈先生視力最好的時候,所寫得非常精彩。

蔣維弦記憶:"我是1939年在重慶經喬大世先生引見開始向沈尹默先生學書法的。那時我在中央大學當助教,常去參加一些文化人的聚會。章士糾、沈尹默、喬大壯、汪東、巧闢疆、潘伯鷹、曾履川等先生經常在一塊雅聚。"由於是1939年就認識沈尹黙,一年中寫過幾次是有可能的。齊魯書社出版的手寫冊頁極有可能就是1941年所寫,因為"我1941年就去了昆明,中間也有幾次回重慶見到沈先生。舊體詩或是在凡次回重慶時所寫。如果這樣,《執筆五字法》正文後的"此篇為餘前歲讀張廉卿先生手稿所記執筆法後而作者",其中的"前歲"當指1940年。如果蔣維核回憶無誤,則可作為《讀書通訊》第17期之外的另一證明。

戴自中編寫的《沈尹黙先生年譜簡編》,以幾種形式在不同的刊物上發表過,由於他編寫的年譜較早,遂被經常引用,流傳比較廣泛,導致一誤再誤。

《執筆五字法》內容的流變

1941年1月1日出版的《讀書通訊》第17期中,《執筆五字法》的全文如下:

據用大指押食指,中釣名格小指抵。巧撼外押嵌已牢,鉤配格抵執乃死。如上所說各盡職,永不轉動成一體。五指包管掌自虛,掌豎腕平肘自起,肘起掌虛腕自活,隨己左右運不已,捉管高低擇其宜,端正歌斜唯可使,按提使轉腕出力,指但司執而已矣。

振如振笛,所謂一指按也。押取檢束之義,與據相合,而成其務。後鉤曲取之,格橫阻之,而助之抵管,斯嵌定不可動搖。五指始各盡所能矣。此不易之法,前人蓋循夫指掌生理之妙用,與其當前所使工具之攸宜而定者也。即工具之選材與擇式,亦必相度用者與用處而後做成。故順而用之,則框情而奏功;戾而施之,斯拂意而債事,良非偶也。

指司執筆,執欲其死。死始能把握得筆,固其備。腕司運筆,運求其活。活始能控縱得筆,神其用。用筆之要,首在提按。提按得宜,性情乃見。所成點畫,自有意致。按提二者,可分而不可分;隨按隨提,亦提亦按;若離紙,若不離紙;處處有按提,即處處得轉換;能隨意轉換,筆毫自個扭戾,而鋒斯中矣。非指腕一致,全臂之,未易濟成此美也。

肘起腕始能自由學動,前人言懸腕者殆賠全臂,蓋巧若著案,則腕亦停留,即懸與不懸等。且運筆之主體實在腕,故但言懸脫耳。古亦有回腕之說,殆忽於掌豎腕平,巧即自起,當至易之埋。而欲肘腕齊起,求失其道,遂適得其難者。此法於按提至為不便,直當廢也。事實上已少人能用,其不合理可知矣。

因跋廉卿先生草稿,遂作此篇,尹熬並志。

以上是《執筆五字法》最初的內容,首段是執筆謠,後幾段是闡述。抗戰時期,沈尹黙在重慶給張充和和蔣維菘書寫的《執筆五字法》,正文都與《讀書通訊》一樣。給蔣維駭的正文之後有跋語。

1949年,《京滬周刊》以"沈尹默論書法之作"為題目,發表了《執筆五字法》。落款時間應該是1948年12月23日書寫於上海。文中添加了兩段文字,新添的第一部分是:

轉指蓋出於晚唐盧肇之。撥借法"。拔僅有四字決,曰:推、拖、捻、拽。其意在破壞從來筆力之說。"永字八法"固為不備,前賢不過就永字隨宜舉證,使學者知留心'於點畫,實其要旨。而盧氏但主張任筆取勢而已。其法依託受之於韓吏部,而傳之於林蘊,蘊得之而不能用,乃為寫記云:俟後之明巧或有取焉"。可見當時無信而用之者,不圖遺誤猶至於今。世人復有將。撼、押、鉤、格、抵"五字法與搜卷之四字訣相亂,遂成五字撥短之說,報轉相傳,迷惑滋甚,承學不察,為篤論,竟使筆法中絕,可勝嘆哉。

這一部分在馬國權編的《沈尹黙論書叢稿》中選入,排在《執筆五字法》正文之後,使用與正文同樣的字體。文末注"癸未仲冬於成都"。

新增的第二部分是:

學書(書學)惟中鋒一法為切要,蓋筆鋒無時不行於點畫之中,斯墨勻成畫,圓滿可觀。第毫毛之鋒板易偏巧,欲其常在畫中行,必有運之者,惟腕為能。故向來書家主運腕,若執筆不得其道,則指與腕游離而不相應,脫雖能運,亦難奏效。故上詳述指執之法,欲使承學知執筆運腕,相輔相成,凡此皆為中鋒計也。

這一部分在馬國權編的《沈尹黙論書叢稿》中選入,排在《執筆五字法》正文之後,使用與正文不同的楷體,區別於正文。

馬國權編的《沈尹黙論書化稿》第一版,由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1年7月第一次印刷。文中收錄了《讀書通訊》和《京滬周刊》中內容。但是,有一段正文之後的楷體文字是上兩本刊物沒有的:

往歲浮泉得張廉卿手寫文稿,屬為題跋,因見卷中有書訣,板注意於無名指之格。張若書字主轉指者,其用非前賢意,因成是篇,闡明執筆要旨,用論世之留心筆法者。

這段文字應該是正文後的跋語,是給不同人書贈後的不同內容。性質類同於齊魯書社《執筆五字法》正文之後的內容。所以,馬國權編的《沈尹黙論書叢稿》收錄的《執筆五字法》文字目前較全,除了給蔣維格寫的以及其它待出版整理的《執筆五字法》的內容。

《執筆五字法》實際反映了沈尹黙對執筆理論的體悟與總結的過程,這種變化來源於他對古人書法理論的學習。沈尹默分清了五指執筆法和四指撥儀法的不同,他說:

書家對於執筆法,向來有種種不同的主張,我只承認其中一種是對的,因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傳下來,經唐朝陸希聲所閩明的:據、押、鉤、格、抵五字法。

他認為這種執筆法是唯一的科學執筆法,只要照著去做,就能站穩第一步,打下良好的寫字基礎。

正因為沈尹默把執筆五字法作為學書法的科學執筆方式,他多次強調其重要性:"寫字必須先學會執筆,好比吃飯必須先學會拿俟子一樣……因為用僕子也有它的一定的方法,不照著方法去做,便失掉了手指和兩根僕子的作用,便不會發生使用的效力。"正確的執筆方法是寫好書法的前提,拿不好毛筆,其它的努力都徒勞無用。沈尹默的筆法理論中,執筆五字法是實現筆筆中鋒的前提。同時,筆筆中鋒也是字形實現自默圓滿的法則。

王壯為回化:"向餘居重慶時,時造沈氏於上清寺石田小築。先生亦嘗以此語見告,並所書執筆五字法複印件見示。(按:其所謂落筆如刀刻,微側向右而逆入,即所謂作橫先豎、作豎先橫的方法,亦即作方筆之法)沈翁早年肆力魏碑極久,晚年乃參以晉唐,於初唐褚、陸楷行用功尤深。故其書方多於圓、骨勝於肉,自是松雪以上的體法。趙書股美,格斯下矣。陳定山曾經問沈尹默執筆法,沈尹默回答:"落筆如刀刻,微側向右而逆入。"陳定山受到啟發,終身受用。

執筆五字法不僅是大陸學生入口書法的執筆方法,在臺灣也影響很大。"直至今日在臺灣,從我們戰後出生的這代人到現今的小學生,學習書法時的執筆方式都只有'執筆五字法』一種:且許多書法教材用書仍主張使用『執筆五字法』,並指明乃是沿用沈尹默的主張。"

執筆五字法的適用條件

對於執筆五字法合理使用,沈尹黙特別說明了它的適用條件:

寫四分至五六寸大小的字是最適合的,過大了的字,就不可死守這個執筆法則,即便用掌握住管來寫,也無不可。

還有一句話要提一提,這種執筆法,只是寫五分上到五六寸大小的字。最為合宜適用,過大的字就不必拘定如此,而且也不合適。

這是沈尹黙對執筆五字法適用局限的清醒認識。執筆五字法是適合高桌、坐姿的一種執筆法,在特殊的書寫環境和要求下,不一定非要這樣執筆。吳柏森回憶沈尹黙本人寫字時:"他從沙發裡抽身轉向寫字檯前坐定,以—張四尺開四的宣紙,提筆寫了一首毛主席登廬山詩贈我。"這是沈尹黙經常的書寫狀態。另外,沈尹黙的送種書法認識也與書寫的書體有一定的關係。汪永江說:"五字執筆法是較為適應寫小字的,因其勢而利導之,乃筆法原理。加上沈尹默先生極注意落筆處的筆勢,所臨寫較為三維立體的筆法體系如二三、米芾一路的法帖就遊刃有餘了。"沈尹默對自己書法理論的清醒認識,常常為一些書法家所忽視,他們攻斤沈尹黙筆法理論時往往偏概全,因自己的誤讀來誤解沈尹黙的執筆理論。

相關焦點

  • 執筆姿勢不正確,不如不寫字。
    筆者觀察過許多個低年級班級(一、二年級)的學生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可謂千奇百怪,你去看看就知道,洋洋大觀。(包括筆者在幼兒園讀大班的女兒)用正確的執筆和寫字姿勢來進行書寫的學生很少。連基礎的要領和技術都掌握不好,何談寫好字?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過早寫字,小孩子的手小,力氣小,但在現在什麼都要早的社會(急功近利),家長希望小孩越早會寫字越好,越早會寫越多的字越好。
  • 硬筆寫字姿勢與執筆方法
    孩子八種錯誤的硬筆執筆姿勢,一定要糾正! 1、橫搭型:兒童寫字緩慢、寫字太用力、容易疲倦。 4、扭轉型:很多兒童寫字時會把整個手腕扭轉,筆向自己,這種執筆方法會影響脊骨。
  • 書法創作究竟應該三指執筆,還是五指執筆?
    執筆是書法創作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曾經這樣強調:「凡學書字,先學執筆。」唐人張旭教給顏真卿的第一個書法要訣也是執筆(「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五者備矣 , 然後能齊於古人。」)在書法執筆上,向來有兩個爭論。一是執筆的鬆緊問題,二是執筆的用指問題。前者我們上一講曾經講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第二個問題。
  • 硬筆寫字姿勢與執筆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1、橫搭型:兒童寫字遲鈍、寫字太使勁、輕易倦怠。2、用心型:把拇指藏在食指背面,是第二多兒童犯的執筆手勢。3、歪曲型:拇指歪曲,以食指頂著筆桿。4、旋轉型:許多兒童寫字時會把全部本領旋轉,筆向本人,這種執筆技巧會影響脊骨。
  • 執筆經驗:不同執筆方法與姿勢,價值不同,用途不同,都需懂
    初學時特重執筆,還專門找了些清晰的執筆圖和執筆視頻來模仿,現在想想可笑,但當時卻是認真的。落實到人性上,每個人都有虎頭蛇尾的習慣,字練不練的好且不必說,筆得拿的像樣子才行,這也好開口跟外人說「學過」。說執筆,則必須要說執筆方法與姿勢的發展,否則我說出三指五指懸腕枕腕,也不易理解。
  • 小學生正確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手掌與手臂成一直線。這樣書寫起來才能運筆自如、靈活用筆。總結起來,練正楷字的一般規律是: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寫字,是件簡單卻又不簡單的事情!魯迅先生說過,中國的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
  • 學習書法基礎條件是執筆,執筆動作準確與否,關係書寫的實際效果
    每次寫字前要把毛氈鋪在桌上,再把毛邊紙鋪在毛氈上寫字。桌面要乾淨、整潔。也不要在毛氈上亂擦亂畫。>(1) 執筆方法學習書法的基礎條件就是執筆,執筆動作的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書寫的實際效果。毛筆的執筆方法有很多。我們小學生通常採用的是五字執筆法。五字執筆法是用擫、押、鉤、格、抵五個字來說明五個手指的作用。我用一首歌謠輕鬆地幫助孩子們記住執筆的方法:大哥頂,二哥壓,三哥勾,四哥拱,五哥幫,指要實,掌要虛,掌要豎,管要直。孩子們邊說歌謠,邊和我一起訓練正確的執筆方法。通過我的不斷提醒和糾正,絕大多數同學已經掌握了正確的執筆方法。
  • 正確執筆姿勢及發力技巧
    如果您的孩子剛學習寫字,那麼,請一定要讓孩子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形成了錯誤的執筆姿勢並且影響到發力,那麼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哦~必須要改!(只要是發力正確,與標準姿勢細微的差別可以忽略,比如筆桿角度差了一點點,手指離筆尖遠了一點,這些細節其實並不影響寫字,但是如果姿勢影響到了發力,那麼是必須調整的,比如大拇指壓著食指導致某些筆畫無法寫長,手腕向裡扭曲導致筆畫書寫不順暢等,遇到這些情況必須要調整姿勢了)。       很多兒童寫字時會把整個手腕扭轉,筆向自己,這種執筆方法會影響脊骨。
  • 米芾寫字,竟然這樣執筆?
    李公麟比米芾大兩歲,又是米芾的好友。畫中米芾執筆的方式絕不會是隨便畫的。雅集圖中也有蘇東坡的伏案執筆形象,與書法界公認的伏案斜筆執筆法是一致的,這也可以作為米芾執筆形象真實的佐證。由此,可以斷定此畫中所繪米芾的執筆方式比較可信。另外,從此畫中我們看到米芾的執筆似是一種三指單鉤法。而不是五指撮管法。那麼蔡絛說米芾的五指撮管法又是怎麼回事呢?明代書法家豐坊在《書訣》指出:「米元章《書史》錄張伯高帖語云:『忽忽興來,五指包管。』此為題署及顛草而言」。
  • 【家長必看】正確的執筆姿勢!
    一、寫字姿勢 書寫的姿勢對於練習寫字非常重要。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能保證書寫自如,減輕疲勞,提高書寫水平,而且還能促進少年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預防近視、斜視、脊椎彎曲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因此,必須引起重視。
  • 淺談幾種實用的執筆方法
    這裡先給大家介紹執筆方法。一般來說,寫字的姿勢決定了不同的執筆方法:站著寫,蹲著寫,坐著寫以及寫大、小字等執筆方法不盡相同,我們先講常規的坐姿執筆法,這是書法入門的基礎。歷代書法家對執筆方法有著種種不同的見解和主張,如「撥鐙法」、「單鉤法」、「雙鉤法」、「回腕法」、「鵝頭法」、「鳳眼法」等等。
  • 毛筆正確的執筆方法
    指實,就是手指執筆要有力量,外側四指相互靠攏,骨節向外,密實而不鬆散。內側拇指中部骨節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圓如馬鐙形,這樣五指一齊用力,執筆既堅實有力,又有助於運筆,使之鬆緊適度。太緊,運轉不靈;太松,使不上勁。指實,才能做到「毫無虛發,墨無旁溢,力聚管心,執筆穩定。」
  • 一年級孩子正確的執筆寫字姿勢,太重要了!
    寫字是小學階段(即一年級)基礎的基礎,也是寫好漢字關鍵一環。
  • 學習書法,如何執筆?
    文/苓木 編輯/燕子 圖源/網絡執筆,是學習書法的第一步。從古至今,隨著書寫條件的變化,執筆法也一直在變化。古人有二指執筆法、三指執筆法,也稱單鉤法和雙鉤法。宋以後,有了高桌椅,人們坐著寫字,桌面託住了腕肘,這時只有把中指放到筆管外,筆管才便於直立起來,與紙面呈垂直,即是今天的五指執筆法。我們現在一般使用的是「五指執筆法」,要領是擫、押、鉤、擱、抵。
  • 兒童錯誤執筆手勢及改正方法
    我建議幼兒園最好用三個月至半年,就不要用,因為幼兒的手很細,那枝筆很粗,當然執得很好,但小朋友逐漸長大,手亦跟隨長大,直至入小學一年級要用傳統鉛筆,因為粗筆與細筆的關係,手指的虛位就多了,很自然將拇橫搭往食指,就形成錯手之中佔60%,這種手型叫橫搭型,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錯誤執筆方法:      (1)、橫搭型:兒童寫字緩慢、寫字太用力、容易疲倦。
  • 書法:書寫姿態與執筆方式
    書寫除了諸如筆、墨、紙、硯等物質條件外,尚有書寫姿態、執筆方式等非物質因素的要求。在我們研究字體、書體演變發展時,往往注重本體研究,而忽略一些外部因素,其實正是這些來自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最終導致一些現象的產生。故而,劉一魏晉時期書寫姿態、執筆方式的探討,有助於我們從一些鮮為關注的角度了解「新體」書法形成的原因。
  • 咋執筆才正確?這是書法老師不願說的秘籍!
    說執筆,則必須要說執筆方法與姿勢的發展,否則我說出三指五指懸腕枕腕,也不易理解。執筆方法與發展,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這是學書法必須要理解的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看到的五指枕腕,是明清之後流行起來的,所以勿要先入為主,以為這就是「正確姿勢」。先說姿勢,我們都知道唐之前多「跪坐」,因為那時候沒有桌子椅子,只有榻,最多加個小板凳,叫胡床。
  • 小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小學生正確的閱讀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我們受益終生。我們努力培養的第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寫好字。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鋼筆與鉛筆的握筆姿勢基本一樣,需要注意的是鋼筆的筆尖要對著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正中位置,筆尖如果歪了,會導致筆畫不流暢並損傷鋼筆。
  • 書法基礎知識:聊聊毛筆書法的執筆方法、書寫姿勢
    聊聊毛筆書法的執筆方法、書寫姿勢一、執筆方法毛筆的執筆方法一直是書法愛好者關注的焦點,了解執筆的技能技巧,掌握執筆的方法是學習寫字的一項重要基本功。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衛夫人說:「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足見正確執筆的重要性。
  • 毛筆執筆方法圖解
    「書法」從書寫的角度講就是書寫的方法,而寫字離不開工具,如何正確使用工具,以及熟練地運用工具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當務之急還應從執筆方法說起